文章来源:半导体与物理
原文作者:jjfly686
本文介绍了芯片制造中的Low-K材料。
Low-K材料是介电常数显著低于传统二氧化硅(SiO₂,k=3.9–4.2)的绝缘材料,主要用于芯片制造中的层间电介质(ILD)。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降低金属互连线间的寄生电容,解决RC延迟(电阻-电容延迟)和信号串扰问题,从而提升芯片性能和集成度。
Low-K材料在芯片中的作用
1. 降低RC延迟
随着芯片制程微缩,金属互连线间距缩小,传统SiO₂的电容效应导致信号延迟和功耗增加。Low-K材料通过减少互连线间的寄生电容,使RC延迟降低并显著提升芯片速度。
2. 抑制信号串扰
互连线间的耦合电容与k值成正比。Low-K材料通过降低k值,减少电容耦合效应,使相邻线路的串扰噪声降低,允许更密集的布线设计。
3. 支持多层互连结构
现代芯片采用10层以上的金属互连,Low-K材料的高绝缘性和低热膨胀系数可避免层间应力开裂,保障结构稳定性。
Low-K材料的分类与合成原料
Low-K材料根据成分可分为三大类,其合成工艺和原料差异显著:
类型 | 典型材料 | 合成原料与工艺 | k值范围 |
---|---|---|---|
无机多孔材料 | 多孔氧化硅 | 溶胶-凝胶法,前驱体为TEOS | 2–2.5 |
有机高分子材料 | 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 | 旋涂法,前驱体为聚酰亚胺单体或PTFE | 1.5–2.7 |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 甲基倍半硅氧烷(MSQ) | CVD或旋涂,前驱体为硅氧烷衍生物 | 2.2–2.8 |
LOW-K材料工艺:
化学气相沉积(CVD)
:用于沉积MSQ等材料,需使用含碳/氟前驱体(如SiCOH),通过PECVD提升薄膜致密度。
旋涂法
:适用于有机材料,需优化溶剂挥发速度以避免薄膜裂纹。
Low-K材料的制造工艺挑战
1. 机械强度与热稳定性
多孔材料易脆裂,需通过掺杂纳米颗粒如SiO₂纳米球提升硬度。例如,掺入10% SiO₂可使多孔Low-K薄膜的杨氏模量从3 GPa提升至8 GPa。
2. 铜扩散阻挡
Low-K材料的孔隙可能被铜原子渗透,需集成超薄阻挡层(如2nm的TiN)以防止互联金属铜扩散导致漏电。
3. CMP兼容性
材料疏松易导致抛光不均匀,需要使用压力抛光液(如含二氧化铈磨料)。
-
材料
+关注
关注
3文章
1291浏览量
27640 -
芯片制造
+关注
关注
10文章
661浏览量
29396 -
寄生电容
+关注
关注
1文章
297浏览量
19608
原文标题:芯片制造中的Low-K材料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