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成为业内商业化应用研发的重点对象

h1654155972.5933 来源:高工锂电 2020-08-19 15:36 次阅读

摘要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万向一二三等电池企业都在探索预锂化技术。

在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开发中,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成为业内商业化应用研发的重点对象。

现阶段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已经接近其理论比容量极限(372mAh/g),而硅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这意味着硅基材料商业化前景广阔。

目前,特斯拉Model 3使用的2170电池已经采用了硅碳的技术路线,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中加入了10%的硅,使其比能量可达到300wh/kg。

因此目前主流电池企业和材料企业都将硅负极作为未来的主要研究课题。

然而,由于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体积收缩,体积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内部机械机构失效,从而使得硅负极的循环寿命难达预期,因此尚未在锂电池中大规模应用。

高工锂电获悉,硅基负极改性主要包括纳米化、氧化亚硅及碳包覆等三种手段形成硅碳复合材料,以此减小体积效应对硅颗粒及SEI膜破坏。

目前,业内也有一些电池企业、材料企业和科研院所在进行研究,改进硅基材料的性能。

目前全球针对硅基负极材料的专利数量已经逾万,其中LG化学、三星、信越、村田、丰田、三菱、日立化成等日韩巨头是主要的硅基负极材料技术专利申请单位。

在材料层面,包括贝特瑞、江西紫宸、中科星城、甚至斯诺、杉杉科技、正拓能源等企业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

在技术层面,为了减缓电池容量的衰减,补锂技术成为了业内有效缓减高容量碳材料、合金负极以及转换材料的首次不可逆损失的有效手段。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万向一二三等电池企业都在探索预锂化技术。

除了硅碳负极之外,锂金属负极也得到了业内的极大关注。

与硅负极相比,锂金属负极的容量为3860 mAh/g,并且具有优异的导电性,是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

但是金属锂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锂枝晶,锂枝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消耗电解液并导致金属锂的不可逆沉积,形成死锂造成低库伦效率。甚至还会刺穿隔膜导致电池内部短接,造成电池的热失控引发燃烧爆炸。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并将下一代电池推向市场,业内也在积极探索,主要通过材料改进优化提升材料性能。

日前,SKI宣布公司将与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被称为“锂离子电池之父”的JohnB.Goodenough教授合作研发锂金属电池。双方计划开发一种新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系统,该系统将均匀地输送锂离子,同时过滤行驶中不需要的离子,并最终抑制树突生长。

麻省固能(SES)建立了一整套的解决方式,包括锂金属负极材料、高浓度锂盐电解质材料。同时,SES通过硬件(材料和电芯设计)和软件(锂金属电池管理系统)的结合,极大程度降低了锂枝晶导致的安全问题。

总体来看,业内都在进行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的产业化研究,通过各种方式制备原材料,克服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2020先进电池材料集群产业发展论坛将于8月26-27日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行,此次会议由深圳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主办,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高工锂电、高工氢电联合承办。

届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慈立杰教授将做题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碳和锂金属负极材料设计及制备研究”的演讲,分享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的前沿信息

慈立杰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全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金属锂负极保护、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电化学催化剂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85

    文章

    3078

    浏览量

    76484
  • 硅碳负极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

    浏览量

    5633
  • 宁德时代
    +关注

    关注

    21

    文章

    1091

    浏览量

    47776

原文标题:【捷瑞空气•高工会议】硅碳负极与锂金属负极产业化“竞赛”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b,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锂电负极,有望引领下一代电池技术发展

    》上。  锂负极框架结构构建示意图,图源: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目前,三维锂负极框架构型是锂金属作为电池负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同时锂金属
    的头像 发表于 06-08 01:10 2425次阅读
    我国科研人员<b class='flag-5'>研发</b>出新型锂电<b class='flag-5'>负极</b>,有望引领下一代电池技术发展

    晶振的正负极怎么判断呢?

    晶振的正负极标记是电源连接方向,而不是输入和输出端口。正极引脚通常连接到电源,负极引脚则连接到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3-29 14:08 382次阅读
    晶振的正<b class='flag-5'>负极</b>怎么判断呢?

    聚焦无枝晶生长的负极设计

    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有望以锂金属作为负极,然而金属锂内在问题,尤其是枝晶生长,一直是其实际应用的障碍。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09:10 252次阅读

    负极满充极片满充拆解问题

    想问下/石墨复配负极300cls满充拆解中间黑色的区域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形成的
    发表于 02-29 13:48

    阐明锂金属电池中与温度相关的锂沉积/剥离过程以及非活性锂的演变

    金属负极具有最高比容量、最低电化学势和轻重量等优点,是下一代负极的理想候选者。然而,锂负极商业化应用一直受到锂枝晶生长和低库仑效率的困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09:19 410次阅读
    阐明锂<b class='flag-5'>金属</b>电池中与温度相关的锂沉积/剥离过程以及非活性锂的演变

    高比能无负极软包电池,未来多远?

    负极金属电池(AFLMB)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装配工艺简单等优点,是当前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极具应用的潜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1-30 09:40 446次阅读
    高比能无<b class='flag-5'>负极</b>软包电池,未来多远?

    电极片褶皱问题

    25%负极体系,使用PAA作为粘结剂(PAA占比3.5%跟4%),循环300圈电池拆解,掉料严重,且边缘析溃烂,是热压热封有问题,还是本身PAA有问题? 明天补充拆解图片
    发表于 11-23 19:38

    锂电池负极上的黑点是什么?负极出现黑点的原因

    的原因。 首先,黑点可能是由于电池中的电解液泄漏所导致。锂电池的电解液是一种含有锂盐和有机溶剂的液体,它通常被封装在聚合物膜或金属箔中。如果电池内部的密封性不好或者电解液泄漏,电解液可能会接触到负极,导致负极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14:58 1753次阅读

    电源负极要不要接地?

    为什么电脑电源负极接大地的,而一些笔记本适配器三眼插座地和负极是不通的,为什么有些要接地线有些负极不接地线,有什么讲究
    发表于 10-08 06:24

    如何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有以下几种方法: 对于普通二极管,可以看管体表面,有白线的一端为负极。 对于发光二极管,引脚长的为正极,短的为负极。 如果引脚被剪得一样长了,发光二极管管体内部金属
    发表于 09-06 17:39

    钽电容分正负吗?钽电容正负极怎么区分?钽电解电容正负极怎么区分

    钽电容分正负吗?钽电容正负极怎么区分?贴片钽电解电容正负极怎么区分? 钽电容是一种高频电容。是指电容器中的介质是钽金属或钽化合物,或是用钽金属作为电极制成的电容器。钽电容的特点是体积小
    的头像 发表于 08-25 14:15 2890次阅读

    硅基负极“风向有变”

    从锂电池材料革新看,相关前沿技术从3C领域试水,再推广应用至动力领域,是新材料产业化的主流模式,从小米手机搭载电池的负极变化中可见一斑,从硅氧到硅碳,其电池使用的负极技术紧跟锂电领域前沿。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7:38 737次阅读

    OpenVINO工具套件是否可以商业化使用?

    参阅 英特尔® OpenVINO™分销许可第 2.1 节(2021 年 5 月版本)。 无法了解英特尔® 发行版 OpenVINO™ 工具套件是否可以商业化使用。
    发表于 08-15 08:19

    自下而上设计,精细合成硬碳微结构—高效碱金属负极

    金属离子电池(AMIBs)的电化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极材料。作为最有前途的负极材料之一,碳质材料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锂、钠和钾的储存方面表现出令人感兴趣的能力。包括石墨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0:35 1328次阅读
    自下而上设计,精细合成硬碳微结构—高效碱<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负极</b>!

    超薄纳米片巧妙实现无枝晶锂金属负极

    的是,在考虑锂金属负极商业化之前,必须解决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安全隐患和电化学性能差。在重复镀锂/剥离过程中,锂树枝晶在负极表面的形成可能会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此外,由于无限大的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1:23 337次阅读
    超薄纳米片巧妙实现无枝晶锂<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负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