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4月11日消息,由中国移动承建的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四算合一是指将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和量子算力四种计算能力融合的算力体系。该算力调度平台可支持每天上亿次的算力调用,能调度全国1/6的算力规模,算网一体化效率提升20%。
为什么要搭建这个“四算合一”算力平台?其一,满足爆发式算力需求,数字经济时代,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四算合一”平台可提供弹性算力供给,支撑自动驾驶、元宇宙、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发展;其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可支撑“东数西算”工程、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推动算力资源向西部地区流动,优化全国算力布局。同时,通过算力网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提升国际影响力。
该“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的成功搭建意义显著,它破解了算力资源割裂难题,突破算力壁垒,提升调度效率,降低技术门槛。此外,它还构建了自主可控的算力体系,该平台自有智算中心的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这对保障供应链安全、推动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平台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量子算力“四算合一”
该算力调度平台实现原理是基于算网一体化架构,通过算力感知、智能编排、算力路由与调度等核心技术,实现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和量子算力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调度。
首先来看整体架构,该“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采用“1+4+2”架构设计,即“1个统一门户+4大能力中心+2套标准规范体系”,围绕“管、排、调、营、测”五位一体功能展开。统一门户作为用户与平台交互的单一入口,整合资源管理、任务调度、监控运维等功能,提供一站式操作界面。
四大能力中心包括资源管理中心、交易服务中心、编排调度中心、监控运维中心。资源管理中心统一纳管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量子算力等多源异构算力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构建算力资源交易市场,支持按需付费、弹性调度等商业模式,实现算力资源的商品化流通。
编排调度中心基于AI算法与实时数据分析,动态分配算力资源,优化任务执行路径,提升整体调度效率。监控运维中心实时监控算力资源状态,预测故障风险,自动化处理运维事件,保障平台稳定运行。
两套标准规范体系包括资源纳管标准和服务运营标准。资源纳管标准定义算力资源的接入、注册、评估等流程,确保资源可度量、可管理。服务运营标准规范算力服务的交付、计费、结算等环节,保障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
接着看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算力感知与度量、智能调度算法、算力路由技术、算网编排技术。算力感知与度量实时采集算力资源使用情况,量化算力性能指标;智能调度算法基于强化学习、元调度等技术,实现跨类型算力的协同调度;算力路由技术结合网络拓扑与资源状态,优化任务传输路径,降低调度延迟;算网编排技术统一编排算力与网络资源,提供端到端的服务保障。
再来看四算的融合与协调。通用算力提供基础计算能力,支持日常业务应用,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池化,提高利用率。智能算力,加速AI训练与推理,满足高并发计算需求,与通用算力协同,实现AI任务的弹性调度。
超级算力,提供大规模科学计算能力,支持复杂模拟与数据分析,通过高速网络(如400G/800G光模块)实现跨节点数据传输。量子算力,提供量子计算加速能力,解决特定复杂问题(如密码破解、优化算法),与经典算力协同,实现量子-经典混合计算。
平台智算中心芯片国产化率超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
从产业链来看,该“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上游涵盖芯片、服务器、云计算、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这些技术产品共同支撑了平台的算力融合与高效调度。
芯片层面,华为海思的昇腾系列AI芯片(如昇腾910B)、鲲鹏系列CPU芯片,提供高算力密度与低功耗的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芯片,支撑平台算力调度与处理能力。寒武纪思元系列AI芯片(如思元590),专注于智能算力优化,提升平台在AI训练与推理场景中的效率。
服务器层面,浪潮信息AI服务器(如NF5488A5)、液冷服务器,提供高密度算力节点与绿色节能解决方案,满足平台大规模算力需求。新华三H3C UniServer R4900 G5服务器,支持异构算力整合,提升平台算力资源利用率。
云计算层面,阿里云弹性计算服务(ECS)、神龙架构,提供弹性算力资源与低延迟网络,支撑平台算力动态调度。腾讯云星星海服务器、自研芯片“紫霄”,优化算力成本与性能,助力平台算力服务化转型。
量子计算层面,本源量子的“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提供量子算力支持,助力平台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应用,据悉,“本源悟空”作为中国自主量子算力的标杆,已成功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国盾量子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量子计算原型机,推动量子算力与经典算力的融合,提升平台在加密与复杂计算场景中的能力。
该平台自有智算中心芯片国产化率超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该平台兼容的这8种国产AI芯片可能是哪些呢?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芯片型号对外公布,不过结合国产AI芯片的发展现状,倒是可以猜测一二。
如寒武纪系列芯片,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的领军企业,其MLU系列芯片(如MLU270、MLU290等)在智能计算领域具有较高性能,适用于云端和边缘计算场景。还有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华为昇腾(Ascend)系列芯片(如昇腾310、昇腾910)是华为自主研发的AI处理器,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和边缘设备,支持多种AI框架和算法。
如燧原科技云燧系列芯片,燧原科技推出的云燧(CloudBlazer)系列芯片(如云燧T20、云燧T21)专为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设计,提供高性能的AI加速能力。还有壁仞科技BR系列芯片,壁仞科技研发的BR系列芯片(如BR100)是面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高性能AI芯片,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能效比。
如天数智芯智铠系列芯片,天数智芯推出的智铠(ZhiKai)系列芯片(如智铠100)专注于AI训练和推理,支持多种深度学习框架,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场景。摩尔线程MTT系列芯片,摩尔线程推出的MTT系列芯片(如MTT S80)是面向图形渲染和AI计算的GPU芯片,具备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再如海光信息DCU系列芯片,海光信息研发的DCU(Deep Computing Unit)系列芯片(如海光DCU 8000)是面向数据中心的高性能AI加速器,支持多种AI算法和应用场景。
这些芯片代表了国产AI芯片在智能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具备高性能、低功耗、高兼容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AI计算需求。
中国移动在“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中极有可能兼容这些国产AI芯片,当然即使有些并没有兼容,但从该平台国产化率的占比,及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国产AI芯片走向应用,而这个过程也会催生出性能越来越好的国产AI芯片。
总结
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通过算网一体架构与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算力资源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调度,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芯片高国产化率不仅保障了供应链安全,还推动了国家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减少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为什么要搭建这个“四算合一”算力平台?其一,满足爆发式算力需求,数字经济时代,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四算合一”平台可提供弹性算力供给,支撑自动驾驶、元宇宙、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发展;其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可支撑“东数西算”工程、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推动算力资源向西部地区流动,优化全国算力布局。同时,通过算力网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提升国际影响力。
该“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的成功搭建意义显著,它破解了算力资源割裂难题,突破算力壁垒,提升调度效率,降低技术门槛。此外,它还构建了自主可控的算力体系,该平台自有智算中心的芯片国产化率超过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这对保障供应链安全、推动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平台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量子算力“四算合一”
该算力调度平台实现原理是基于算网一体化架构,通过算力感知、智能编排、算力路由与调度等核心技术,实现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和量子算力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调度。
首先来看整体架构,该“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采用“1+4+2”架构设计,即“1个统一门户+4大能力中心+2套标准规范体系”,围绕“管、排、调、营、测”五位一体功能展开。统一门户作为用户与平台交互的单一入口,整合资源管理、任务调度、监控运维等功能,提供一站式操作界面。
四大能力中心包括资源管理中心、交易服务中心、编排调度中心、监控运维中心。资源管理中心统一纳管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量子算力等多源异构算力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构建算力资源交易市场,支持按需付费、弹性调度等商业模式,实现算力资源的商品化流通。
编排调度中心基于AI算法与实时数据分析,动态分配算力资源,优化任务执行路径,提升整体调度效率。监控运维中心实时监控算力资源状态,预测故障风险,自动化处理运维事件,保障平台稳定运行。
两套标准规范体系包括资源纳管标准和服务运营标准。资源纳管标准定义算力资源的接入、注册、评估等流程,确保资源可度量、可管理。服务运营标准规范算力服务的交付、计费、结算等环节,保障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
接着看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算力感知与度量、智能调度算法、算力路由技术、算网编排技术。算力感知与度量实时采集算力资源使用情况,量化算力性能指标;智能调度算法基于强化学习、元调度等技术,实现跨类型算力的协同调度;算力路由技术结合网络拓扑与资源状态,优化任务传输路径,降低调度延迟;算网编排技术统一编排算力与网络资源,提供端到端的服务保障。
再来看四算的融合与协调。通用算力提供基础计算能力,支持日常业务应用,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池化,提高利用率。智能算力,加速AI训练与推理,满足高并发计算需求,与通用算力协同,实现AI任务的弹性调度。
超级算力,提供大规模科学计算能力,支持复杂模拟与数据分析,通过高速网络(如400G/800G光模块)实现跨节点数据传输。量子算力,提供量子计算加速能力,解决特定复杂问题(如密码破解、优化算法),与经典算力协同,实现量子-经典混合计算。
平台智算中心芯片国产化率超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
从产业链来看,该“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上游涵盖芯片、服务器、云计算、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这些技术产品共同支撑了平台的算力融合与高效调度。
芯片层面,华为海思的昇腾系列AI芯片(如昇腾910B)、鲲鹏系列CPU芯片,提供高算力密度与低功耗的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芯片,支撑平台算力调度与处理能力。寒武纪思元系列AI芯片(如思元590),专注于智能算力优化,提升平台在AI训练与推理场景中的效率。
服务器层面,浪潮信息AI服务器(如NF5488A5)、液冷服务器,提供高密度算力节点与绿色节能解决方案,满足平台大规模算力需求。新华三H3C UniServer R4900 G5服务器,支持异构算力整合,提升平台算力资源利用率。
云计算层面,阿里云弹性计算服务(ECS)、神龙架构,提供弹性算力资源与低延迟网络,支撑平台算力动态调度。腾讯云星星海服务器、自研芯片“紫霄”,优化算力成本与性能,助力平台算力服务化转型。
量子计算层面,本源量子的“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提供量子算力支持,助力平台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应用,据悉,“本源悟空”作为中国自主量子算力的标杆,已成功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国盾量子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量子计算原型机,推动量子算力与经典算力的融合,提升平台在加密与复杂计算场景中的能力。
该平台自有智算中心芯片国产化率超90%,兼容8种国产AI芯片,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该平台兼容的这8种国产AI芯片可能是哪些呢?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芯片型号对外公布,不过结合国产AI芯片的发展现状,倒是可以猜测一二。
如寒武纪系列芯片,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的领军企业,其MLU系列芯片(如MLU270、MLU290等)在智能计算领域具有较高性能,适用于云端和边缘计算场景。还有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华为昇腾(Ascend)系列芯片(如昇腾310、昇腾910)是华为自主研发的AI处理器,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和边缘设备,支持多种AI框架和算法。
如燧原科技云燧系列芯片,燧原科技推出的云燧(CloudBlazer)系列芯片(如云燧T20、云燧T21)专为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设计,提供高性能的AI加速能力。还有壁仞科技BR系列芯片,壁仞科技研发的BR系列芯片(如BR100)是面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的高性能AI芯片,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能效比。
如天数智芯智铠系列芯片,天数智芯推出的智铠(ZhiKai)系列芯片(如智铠100)专注于AI训练和推理,支持多种深度学习框架,适用于高性能计算场景。摩尔线程MTT系列芯片,摩尔线程推出的MTT系列芯片(如MTT S80)是面向图形渲染和AI计算的GPU芯片,具备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再如海光信息DCU系列芯片,海光信息研发的DCU(Deep Computing Unit)系列芯片(如海光DCU 8000)是面向数据中心的高性能AI加速器,支持多种AI算法和应用场景。
这些芯片代表了国产AI芯片在智能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具备高性能、低功耗、高兼容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AI计算需求。
中国移动在“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中极有可能兼容这些国产AI芯片,当然即使有些并没有兼容,但从该平台国产化率的占比,及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国产AI芯片走向应用,而这个过程也会催生出性能越来越好的国产AI芯片。
总结
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通过算网一体架构与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算力资源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调度,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芯片高国产化率不仅保障了供应链安全,还推动了国家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减少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9文章
51853浏览量
432582 -
AI芯片
+关注
关注
17文章
1949浏览量
35578 -
算力
+关注
关注
1文章
1088浏览量
1531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国产化算力新标杆!卓怡恒通EPC-S4450边缘AI工控机开启工业智能新纪元
在工业4.0与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边缘计算正加速重构工业智能化版图。国内信创工业计算领域领军企业卓怡恒通今日正式发布EPC-S4450边缘AI工控机,以"全栈国产化+

国产信创电脑主机的崛起:集特GPC-100的国产化实践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信创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正加速推进半导体与计算机系统的国产化替代。2025年被视为国产算力发展的关键年,外部技术封锁压力、政策目标(如2025年
北电数智前进·AI异构计算平台,绘制国产算力商业化落地新蓝图
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助推AI浪潮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AI芯片和相关算力产业成为
新品发布 |合众恒跃推出国产化大算力(16TOPS)边缘智盒HZHY- AI300S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云计算在带宽、延迟和安全性方面逐渐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需要实时智能分析的情况下。同时,随着国内一些行业对国产自主可控的产品和技术的需求,国产化大

存算一体架构创新助力国产大算力AI芯片腾飞
在湾芯展SEMiBAY2024《AI芯片与高性能计算(HPC)应用论坛》上,亿铸科技高级副总裁徐芳发表了题为《存算一体架构创新助力国产大
【「算力芯片 | 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构分析」阅读体验】--全书概览
本帖最后由 1653149838.791300 于 2024-10-16 22:19 编辑
感谢平台提供的书籍,厚厚的一本,很有分量,感谢作者的倾力付出成书。
本书主要讲算力
发表于 10-15 22:08
成都汇阳投资关于华为新版芯片或挑战英伟达,国产算力值得关注?
、稀缺性和确定性特征,成为了当前中美科技竞争的焦点。为了限制中国的AI产业,自 2022 年底开始,美国持续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英伟达的主力芯片很难出口到中国,导致国内AI算
科华数据携手希姆计算,推动国产RISC-V开源AI算力快速发展
近日,科华数据与希姆计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打造先进的国产化AI智算中心,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支持大规模的AI计算,为政府、企业、社会

科华数据携手希姆计算,推动国产RISC-V开源AI算力快速发展
近日,科华数据与希姆计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打造先进的国产化AI智算中心,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支持大规模的AI计算,为政府、企业、社会

我国力促芯片国产化进程,预计2027年实现整车芯片完全国产化
国内消息源透露,中国工信部已经设定了宏大的目标,计划在明年将芯片的国产化率提升至25%,并采用积分方式来驱动国家对国产芯片研发的资金支持。特

英码嵌入式推出昇腾系列AI智能计算模组和开发套件:多规格算力,支持国产化定制!
了基于昇腾310系列AI推理芯片的AI智能计算模组EA200I和开发套件EA200I-DK,具有高算力、接口丰富、工业级宽温设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