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突围前沿科技领域“卡脖子”困境?

睿思芯科 来源:钛媒体 作者:柳牧宗 2021-01-14 17:00 次阅读

过去一年,在中国科技界遭遇到了“卡脖子”难题,激起了国内高涨的科技创新热潮,在各个领域也涌现出很多寻求创新、突围的优秀创业者,他们都面临哪些困境,又是如何突围的呢?

围绕这一话题,在由钛媒体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联合主办的“2020 T-EDGE全球创新大会”上,钛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刘湘明与嘉宾展开了《前沿科技较量》的圆桌对话,讨论的嘉宾分别为睿思芯科创始人兼CEO&清华-伯克利深圳研究院教授谭章熹、杉数科技联合创始人&CSO葛冬冬、盖诺基金董事长兼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诺、新材智资本副总裁姜晓燕、国际仲裁员陶景洲。

各研究领域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基础问题?

“你们现在研究的领域难点在什么地方?”

圆桌刚开始,钛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刘湘明刘湘明便将这一问题抛给了睿思芯科创始人兼CEO&清华-伯克利深圳研究院教授谭章熹。谭章熹表示,自己是做芯片的,采用的是第五代开源指令架构,从国际上来讲未来能够与Intelarm来竞争,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缺乏足够的人才,包括对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缺乏耐心。

他表示,做芯片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光是技术,也要从教育着手,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难题,另外芯片是一个非常全球化的产业链,很难在一个国家完整地构建完成。

“现在一些高校里有学生开始去学习半导体专业,这是一件好事,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律,中国芯片也会发展得像西方那样成熟,我们刚好处在爆发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积淀,相信会有很多企业突围出来。”

他认为,基于中国市场容量、人口基数,中国有机会构建一个与美国硅谷匹敌的芯片产业。

同谭章熹一样,杉数科技联合创始人&CSO葛冬冬也认为现阶段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人才。他表示,公司做特殊领域的工业软件,本身算是一些特定领域、细分领域的高端软件竞争,需要对数学、这个领域都比较了解的综合型人才,国内此前积累比较少,所以人才本身是比较稀缺的。

“目前我们的产品解决方案已经应用在京东、滴滴、华为、顺丰等公司,包括中国航天、国家电网、东华能源也在使用。带来的思考是,国内企业要有明确的忧患意识,像包括BAT也开始研究这方面的软件了,这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他表示。

高铁是中国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但电弧工、芯片、高铁轴承这三项部件还没有实现国产化。

在盖诺基金董事长兼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诺看来,高铁轴承作为核心部件之一,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所以研究起来也是慎之又慎,在中美贸易战之前,面前的一座大山还是来自于垄断利益阶层。

“不过,现在举国都在解决‘卡脖子’难题,这座大山已经不攻自破了,而且发改委、各大部委在积极督促我们更快速的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在疫情之前,通过浙江省人事厅的帮助,和欧洲顶级的世界专家、日本顶级的世界级专家已经达成了合作的共识,但是由于这次疫情,这个合作大大的延迟了。”

他强调道,目前这个重大专项还是要靠国人的国产化,研发也不能假借于人。

在整个“卡脖子”的名单里,涉及到新材料的非常多。新材智资本副总裁姜晓燕在现场表示,现在包括5G射频技术等关键材料85%都是进口的。

做新材料投资这么多年,姜晓燕认为需要三个非常强的能力:

第一,对科学和技术分界点的判断,每一个新材料技术的培育、发展过程往往需要3-18年甚至更久,所以需要分清这个节点,进入到下一个生命历程才敢投。

第二,新材料往往涉及到原理到材料、器件、系统应用等,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需要投资人有很好的认知和把握。

第三,很多现有的基础技术面临跨界打击,哪一个频段适合用什么材料来处理,需要有物理的深度视角来看待,这一点极具挑战性。

另外,新材料有非常长的周期,持续以后红利期又很短,需要资本有一定的耐心。

“现在圈里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叫耐心资本,我们也看到一些好的态势,现在做这个领域的早期投资已经能把投资的周期放到8-12年,我们是10年,其实还相对比较有耐心。”她表示。

各领域有哪些阶段性目标,时间规划又是怎样的?

“大家阶段目标是什么,预计要花多久去达成?”在第二轮对谈中,刘湘明将这一问题抛给了在座嘉宾。

谭章熹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也是层出不穷,在自己的领域还是要围绕特定场景,根据积累的客户经验,来完成特定领域的芯片应用。从开源生态来看,短期内希望在3-5年内完成在特定领域的布局,首先是IoT物联网等新的端侧领域,长期在5-10年内希望能建立起与英特尔匹敌的生态系统。

“我自己也是国际开源基金会的董事,未来3-5年内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做到国产替代,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一个指令架构,一个CPU的成熟,大概在20年左右的时间。”他表示。

国产求解器是中国需要突破的“卡脖子”工程之一,经过三年的研发、试错、迭代,2019年杉数科技正式发布“COPT数学优化求解器”。在葛冬冬看来,想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还是需要2-3年的潜心研发。

“由此来看,我们用6、7年时间走过人家30年走过的路,这一发展速度也是很不错的。”葛冬冬总结道。

在新材料投资赛道,姜晓燕也有自己的投资规划。她认为,目前正处于新材料技术爆发期,包括在石墨烯、碳化硅、氮化镓等领域都会有很好的投资机遇。现阶段,公司投资布局新型半导体、航空航天以及军工用的特殊金属材料三个方向的初创企业,用5年时间培养出各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在计算技术、交叉学科的融合上,新材料的发展会越来越快,我们从一些比较集成式的发展,慢慢往上游看基础领域的技术创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表示。

前沿科技领域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前沿科技较量》圆桌对话中,国际仲裁员陶景洲也参与了相关话题讨论。

做律师35年,陶景洲在处理和商事相关的合同纠纷以及国际投资仲裁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看来,科技企业人才难的问题在中国很突出,对于科学工作者还需要更多的容忍度,而在中国创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很不够,违约、侵权的成本太低了,尤其是在前沿科技领域。

这一点,杉数科技葛冬冬深有体会。

在圆桌对话中,他提到,公司曾经有一个工业互联网产品刚发布第二天,就被某巨头公司给拿去用了,友人告知该巨头已经内部立项专门做类似软件。

所以,葛冬冬认为,做核心工业软件需要采取一些非常极端的保护措施,“一些核心员工甚至不太敢出现在公司花名册上,生怕大公司时时刻刻在盯着你,这样才能协同开发。这个没有办法,否则你丢失一个人可能整个产品就没了。”

陶景洲则进一步表示,科技前沿的较量,无非就是自己研发,或者是进口技术,过去中国买了不少的高科技公司,但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既有美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对高科技产业输出的限制,也有欧盟方面增加的所谓对等原则,影响了中国企业未来的科技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根本不把法律上的保护看得特别重要,这方面的费用也很少。

“有一个案例,一家美国硅谷公司的技术被copy了,我们代表这家公司来打诉讼,就因为我们保了诉讼的风险,最后和这家公司打了800多万美元的官司,这笔资金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在圆桌论坛的最后,陶景洲强调道,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只有把创业的环境、未来潜在风险上的东西克服掉,才便于企业一心一意地做创业活动。

原文标题:前沿科技领域“卡脖子”困境,我们该如何突围?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睿思芯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46

    文章

    47685

    浏览量

    408765
  • 软件
    +关注

    关注

    67

    文章

    4336

    浏览量

    85564

原文标题:前沿科技领域“卡脖子”困境,我们该如何突围?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7562353870db,微信公众号:睿思芯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国产深海1万米六维力传感器引领卡脖子技术革新

    国产深海万米六维力传感器引领卡脖子技术革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6:09 277次阅读

    广州精信与中核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打破核工业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卡脖子

    卡脖子风险,对发展中国先进自主核电技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核电厂设备,尤其是核岛泵、汽轮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没有成熟的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国产产品,因此研制高可靠性电涡流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08:40 18次阅读

    麦米电气突破焊接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困境

    11月10日由中共南山区委、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总工会指导,南山区总工会主办,南山区人才工作局、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南山区人力资源局、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南山区工商联、南山区各街道总工会共同协办,深圳市科技创业促进会承办的“匠心智造  聚力南山”2023年南山区“十大创新工匠”评选活动,在中海油大厦满落下帷幕。大会发布了本年度区“十大创新工匠”榜单,并对当选的创新工匠进行了表彰。 来自生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5:05 748次阅读

    高速光耦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优势

    高速光耦作为一种关键的电子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诸多优势。本文将探讨高速光耦的应用优势,并详细分析其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7:47 1411次阅读

    中船特气:计划2025年批量解决卡脖子问题

    在产品分类方面,高纯度混合器产品是公司现阶段的重点配置领域。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工程所需的式燃气也是公司的重点开发领域。公司200吨c4f6工程已于8月份具备试生产条件,但消化产量是一个不断上坡路的过程。
    的头像 发表于 10-20 11:29 465次阅读

    华为新品为何如此受国人关注 华为两款新品正式开售

    随着华为手机新品发布,吸引了全球关注。尽管面临美国芯片封锁的困境,但人们对华为在技术突破方面的关注依然很高。有关华为芯片的“卡脖子”问题是否已经解决,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的头像 发表于 09-08 14:42 1702次阅读

    华为新型5G芯片是否突破卡脖子问题

    华为 Mate 60 Pro 的发售引起了人们对其搭载处理器的关注,而根据专业人士对新款手机的拆解结果显示,该手机搭载了麒麟9000s处理器,这个“新型”处理器是否意味着华为芯片“卡脖子”的问题得到解决呢?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4:44 1723次阅读

    华为突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芯片,是否意味着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

    卡脖子”的问题已经得到突破?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吕廷杰表示从目前国内外各个机构对华为新手机的拆解来看,它的麒麟9000s芯片,包括其它10000多种部件,应该说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如果真的全部实现国产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0:12 1734次阅读

    # 中国北斗,没有被卡脖子

    出来。 人类发明导航卫星的时候,发明的科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 “ 人类的活动,95%以上都离不开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首席访谈】自2013年进军导航芯片领域,10年的时间,这个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发表于 09-04 14:43

    又一卡脖子技术突破!国内首条MEMS芯片原子钟产线落成投产!

    在芯片原子钟领域打破国外垄断,突破关键器件“卡脖子”问题,满足国内该技术产品在相关领域的迫切需求。 芯片原子钟属于电子信息技术中时间频率技术领域的核心基础器件,是使用微机电系统(MEM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21:08 638次阅读
    又一<b class='flag-5'>卡脖子</b>技术突破!国内首条MEMS芯片原子钟产线落成投产!

    基于汤谷logic giant®系列原型验证平台介绍

    随着科技领域国际竞争不断加剧,我国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在芯片设计领域追求自主研发的需求尤为迫切。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5:22 654次阅读
    基于汤谷logic giant®系列原型验证平台介绍

    清华大学尹首一:《以架构创新,突破算力“卡脖子”问题》的主题演讲

    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国家算力供给面临着严重的“卡脖子”问题,即美国限制高算力芯片对华出口,而且可能进一步收紧出口限制。归根结底其动机要限制中国得高算力芯片、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6:38 530次阅读

    破解国产传感器的卡脖子问题,为什么需要领头羊企业?

    和不同行业的连接。  作为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底层硬件,中国80%以上中高端传感器需要靠进口,卡脖子问题却是十分隐秘,许多大众都并不知晓。中国传感器的卡脖子困境,很多时候不是技术原因,而是来自上游和下游的双重压迫。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8:39 847次阅读

    院士撰文:我国海洋监测仪器仍在“卡脖子

    卷。 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是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前提,虽然我国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技术水平与业务化应用近年来进步显著,但相比海洋发达国家仍在“卡脖子”技术、关键设备研制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从全球海洋立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09:35 362次阅读

    这个传感器100%靠进口,为什么中国造不出来?这才是被卡脖子最严重的地方!

    CTD 传感器产品, 短期内又无法获得相应的替代仪器, 严重影响了产品应用,“卡脖子”之痛油然而生。  据2020年由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四个行业核心机构,联合发布的权威报告《中国传感器发展蓝皮书》,特别写到中国高端传感器的应用市场几乎被国外垄断,
    的头像 发表于 06-02 08:39 735次阅读
    这个传感器100%靠进口,为什么中国造不出来?这才是被<b class='flag-5'>卡脖子</b>最严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