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黄山明)特斯拉不仅是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储能领域同样具备深厚的技术底蕴。其推出的 Megapack 储能系统,是专门为大规模储能项目打造的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
Megapack 的单个单元能够储存超过 3.9 兆瓦时的电能,这一电量相当于 65 辆 Model 3 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可满足约 3600 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其直流仓转换效率高达 93% 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85%-89%,极大地降低了能量损耗。
Megapack 系统由多个电池模块、逆变器、温度控制系统、安全系统以及专业监测软件等构成。每个电池模块都配备专属逆变器,以此实现高效的能源转换与管理。该系统还能随时与电池模块、逆变器和温度系统进行集成安装,适用于各类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储能项目。
同时,该系统支持 OTA 远程升级,能够不断优化功能;具备可定制化扩展能力,可适配不同规模的项目,并且能够与特斯拉能源管理平台(如 Powerhub、Autobidder)无缝集成,实现发电、储电、售电的一体化调度,可支持高达千兆瓦时规模的低成本、高密度公用事业及商业项目。
2025 年 2 月,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投产,规划年产量为 1 万台 Megapack,储能规模接近 40 吉瓦时(GWh),预计可减少 2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3 月份,上海工厂的首批 Megapack 已出口至澳大利亚,后续将供应亚太地区及国内市场,计划 2025 年储能装机量同比增长 50%。
目前,特斯拉已建成美国拉斯罗普和中国上海两座超级工厂,总产能规划为 80GWh / 年,其中上海工厂初期年产量为 1 万台,储能规模接近 40GWh。
作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储能项目之一,澳大利亚的 Victoria Big Battery 已部署了 212 台 Megapack,用于提供备用电保护。不过,北美 2 小时储能系统售价约为 102 万美元(约 2 元 / Wh),而国内集采价已降至 0.5 元 / Wh,短期内特斯拉难以撼动本土供应链的成本优势。
在国内,宁德时代的天恒储能系统容量达 6.25MWh,前 5 年容量 / 功率零衰减,循环寿命超过 15000 次,非常适合长时储能场景。比亚迪的 MC - Cube - T 魔方系统容量达到 6.432MWh,采用模块化设计,适配工商业及电网侧场景,其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成本较特斯拉 NCA 电池降低 20% 以上。
阳光电源的 PowerTitan 2.0 采用 10MWh 全液冷交直流一体系统,支持高压级联储能,应用于中东 7.8GWh 的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海辰储能的 MIC 1130Ah 电池 + Power 6.25MWh 系统专为 4 - 8 小时长时储能设计,能量密度提升 20%-30%,支持场景化定制。远景能源推出了 8MWh 全球最大单箱系统,采用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适配欧洲及澳洲市场,2024 年斩获英国 4.4GWh 订单。
不过,作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龙头企业,Megapack 进入中国市场或许会加速国内储能技术的迭代,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差异化创新转型。
Megapack 的单个单元能够储存超过 3.9 兆瓦时的电能,这一电量相当于 65 辆 Model 3 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可满足约 3600 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其直流仓转换效率高达 93% 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85%-89%,极大地降低了能量损耗。
Megapack 系统由多个电池模块、逆变器、温度控制系统、安全系统以及专业监测软件等构成。每个电池模块都配备专属逆变器,以此实现高效的能源转换与管理。该系统还能随时与电池模块、逆变器和温度系统进行集成安装,适用于各类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储能项目。
同时,该系统支持 OTA 远程升级,能够不断优化功能;具备可定制化扩展能力,可适配不同规模的项目,并且能够与特斯拉能源管理平台(如 Powerhub、Autobidder)无缝集成,实现发电、储电、售电的一体化调度,可支持高达千兆瓦时规模的低成本、高密度公用事业及商业项目。
大型储能系统发展现状
2023 年,特斯拉以 15% 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最大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之列。2024 年,其储能业务收入超过 30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 100%。其中,储能产品装机量达到 31.4GWh,同比增长 113%,2024 年第四季度装机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2025 年 2 月,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投产,规划年产量为 1 万台 Megapack,储能规模接近 40 吉瓦时(GWh),预计可减少 2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3 月份,上海工厂的首批 Megapack 已出口至澳大利亚,后续将供应亚太地区及国内市场,计划 2025 年储能装机量同比增长 50%。
目前,特斯拉已建成美国拉斯罗普和中国上海两座超级工厂,总产能规划为 80GWh / 年,其中上海工厂初期年产量为 1 万台,储能规模接近 40GWh。
作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储能项目之一,澳大利亚的 Victoria Big Battery 已部署了 212 台 Megapack,用于提供备用电保护。不过,北美 2 小时储能系统售价约为 102 万美元(约 2 元 / Wh),而国内集采价已降至 0.5 元 / Wh,短期内特斯拉难以撼动本土供应链的成本优势。
在国内,宁德时代的天恒储能系统容量达 6.25MWh,前 5 年容量 / 功率零衰减,循环寿命超过 15000 次,非常适合长时储能场景。比亚迪的 MC - Cube - T 魔方系统容量达到 6.432MWh,采用模块化设计,适配工商业及电网侧场景,其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成本较特斯拉 NCA 电池降低 20% 以上。
阳光电源的 PowerTitan 2.0 采用 10MWh 全液冷交直流一体系统,支持高压级联储能,应用于中东 7.8GWh 的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海辰储能的 MIC 1130Ah 电池 + Power 6.25MWh 系统专为 4 - 8 小时长时储能设计,能量密度提升 20%-30%,支持场景化定制。远景能源推出了 8MWh 全球最大单箱系统,采用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适配欧洲及澳洲市场,2024 年斩获英国 4.4GWh 订单。
不过,作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龙头企业,Megapack 进入中国市场或许会加速国内储能技术的迭代,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差异化创新转型。
小结
Megapack 凭借高效集成、安全可靠等特性,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标杆产品。然而,其在中国市场需要平衡好成本控制与技术适配问题。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本土化进程的推进,特斯拉有望成为搅动中国储能格局的重要力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特斯拉
+关注
关注
66文章
6360浏览量
127967 -
储能
+关注
关注
11文章
1973浏览量
3379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天合储能荣登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榜单
近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天合储
天合储能荣登2024全球及中国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榜单
近日,储能领域知名研究机构GGII正式发布“2024中国储能系统企业出货量分析及排名”榜单。天合储
天合储能荣登InfoLink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榜单
系统集成商中国企业第9位。本次排名跃升,充分印证天合储能通过全链协同与全球化布局,在激烈竞争中成功突围,也彰显其解决方案实力备受全球市场认可
特斯拉中国智造Megapack储能系统下线,即将出口澳大利亚
的布局取得了重要进展,也预示着特斯拉储能产品将在全球市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Megapack是特斯拉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商用储
储能PCS与电池储能的结合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要求电力系统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储能



移动储能和便携储能的区别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储能技术作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储能技术的众多分支中,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