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制造工艺

中科院半导体所 来源:学习那些事 2025-03-20 14:12 次阅读

文章来源:学习那些事

原文作者:小陈婆婆

本文主要介绍CMOS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特别聚焦于0.18μm工艺节点及其前后的变化,分述如下:前段工序(FrontEnd);0.18μmCMOS前段工序详解;0.18μmCMOS后段铝互连工艺;0.18μmCMOS后段铜互连工艺。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自1963年由Wanlass和Sah提出以来,已发展成为半导体制造的主流工艺技术。随着硅的局部氧化工艺、离子注入技术、光刻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CMOS工艺得以广泛应用,并遵循摩尔定律,持续缩小特征尺寸,提高集成度。

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制造工艺

前段工序(FrontEnd)

在0.18μm及以下工艺中,CMOS集成电路的前段工序主要形成器件的源漏区域。

隔离方式:

0.18μm以上:采用局部氧化(LOCOS)隔离。

0.18μm及以下:采用浅沟槽(STI)隔离,以减小隔离区的寄生电容,提高电路性能。

wKgZO2fbscaAZce4AACBHlR1L4U667.jpg

阱的形成:在0.18μm工艺中,阱采用倒退阱(Retrogradewell)技术,以优化器件性能。

后段工序(BackEnd)

后段工序完成器件的金属互连。

互连材料:

0.18μm以上:主要采用金属铝作为互连材料。

0.18μm及以下:虽然铝仍可用于互连,但为降低电阻率,提高电路性能,大都采用铜作为互连材料。

互连工艺:包括多层金属布线和通孔的形成,以及金属与硅之间的接触等。

0.18μmCMOS工艺的简化步骤

1.衬底准备:选择合适的硅衬底,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2.氧化层生长:在衬底上生长一层薄氧化层,作为后续工艺的掩蔽层。

3.光刻与刻蚀:利用光刻技术形成图形,并通过刻蚀工艺将图形转移到衬底上。

4.离子注入:根据器件需求,进行不同种类的离子注入,形成源漏区域和阱等。

5.退火:对注入的离子进行退火处理,以恢复晶格损伤并激活杂质原子。

6.STI隔离:在需要隔离的区域刻蚀出浅沟槽,并填充氧化硅等材料形成隔离区。

7.金属互连:形成多层金属布线和通孔,完成器件的金属互连。

8.钝化与封装:在器件表面形成钝化层,并进行封装处理,以保护器件并提高可靠性。

0.18μm CMOS前段工序

有源区的形成

衬垫氧化层与氮化硅层的沉积:在P型硅衬底或P型外延层上,首先通过热氧化生长一层二氧化硅(SiO₂),作为衬垫氧化层,用于缓解后续氮化硅(Si₃N₄)层与硅衬底之间的应力。接着,沉积一层氮化硅,作为硬掩模层,用于后续的刻蚀步骤。

光刻与刻蚀:使用1光刻版进行曝光和显影,去除器件隔离区域的光刻胶。随后,通过湿法或干法刻蚀,去除未被光刻胶覆盖的氮化硅、衬垫氧化层和部分硅,形成浅槽隔离(STI)的初步结构。

二氧化硅的热生长与平坦化:去除光刻胶后,通过热氧化在浅槽底部和侧壁生长一层二氧化硅,称为Roundingoxide,用于圆滑浅槽底部的尖角,减少击穿电压的降低和漏电的产生。接着,采用低压气相沉积(LPCVD)沉积一层二氧化硅,并进行致密化处理。最后,通过化学机械抛光(CMP)进行平坦化处理,确保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wKgZPGfbscaAdnK0AABQ0bOjBoU472.jpg

去除氮化硅与最终氧化层的生长:去除氮化硅层和部分二氧化硅层后,在900℃下生长一层二氧化硅,作为后续离子注入的阻挡层。

N阱和P阱的形成

N阱的形成:使用2光刻版进行曝光和显影,去除N阱区域的光刻胶。随后,进行高能大剂量磷(P)离子的注入,形成N阱。接着,以较低的能量注入砷(As),用于防止PMOS源漏之间的穿通。最后,低能量注入As,用于调节PMOS的开启电压。这种从高到低的能量与剂量分布,形成了所谓的倒退阱(Retrogradewell)。

P阱的形成:去除光刻胶后,使用3光刻版进行P阱的光刻。随后,进行高能大剂量硼(B)离子的注入,形成P阱。接着,以较低的能量注入B,用于防止NMOS源漏之间的穿通。最后,低能量注入B,用于调节NMOS的开启电压。

栅极的形成

栅氧化层的生长与多晶硅的沉积:在N阱和P阱形成后,去除氧化层并对硅片进行清洗。然后,在800℃下热生长栅氧化层。接着,沉积一层多晶硅作为栅极材料。

栅极光刻与腐蚀:使用4光刻版进行栅极光刻,通过干法腐蚀去除不需要的多晶硅,形成器件的栅极及多晶互连。

轻掺杂源漏(LDD)的形成

NMOSLDD的形成:在栅极形成后,进行多晶氧化,并在栅极多晶上热生长一层二氧化硅。使用5光刻版进行NMOSLDD的光刻,随后进行低能量As离子的注入,形成NMOS的轻掺杂源漏区域(NLDD)。

wKgZPGfbscaAMvRgAABrLtd-0IQ841.jpg

PMOSLDD的形成:去除光刻胶后,使用6光刻版进行PMOSLDD的光刻。接着,进行低能量B离子的注入,形成PMOS的轻掺杂源漏区域(PLDD)。由于B的扩散比As快,因此PLDD的注入能量要比NLDD的注入能量低。

Spacer的制作

沉积与腐蚀:在圆片上沉积一层TEOS(四乙氧基硅烷)作为Spacer的前驱体。随后进行各向同性的干法腐蚀,保留栅极多晶硅侧壁的TEOS,形成Spacer。

快速热退火:对注入后的LDD进行高温快速热退火(RTA),以激活注入的杂质原子并修复晶格损伤。Spacer的作用是为随后的源漏注入做阻挡,实现自对准工艺。

NMOS和PMOS源漏的形成

NMOS源漏的注入:在Spacer制作完成后,热生长一层薄氧化层作为注入阻挡层。使用7光刻版进行NMOS源漏的光刻,随后进行高能量As离子的注入,形成NMOS的源漏区域。

PMOS源漏的注入:去除光刻胶后,使用8光刻版进行PMOS源漏的光刻。接着,进行BF₂离子的注入(BF₂是B的一种化合物,用于提高PMOS源漏的掺杂浓度),形成PMOS的源漏区域。由于BF₂离子的质量较大,因此注入能量相对较低。

至此,0.18μmCMOS前段工序的主要步骤已完成,包括有源区的形成、N阱和P阱的制作、栅极的形成、轻掺杂源漏的形成、Spacer的制作以及NMOS和PMOS源漏的形成。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为后续的后段工序(金属互连等)提供了基础。

0.18μmCMOS后段铝互连工艺

在后段铝互连工艺中,主要进行的是金属互连的制作,以下是6层铝互连的详细步骤:

wKgZO2fbscaAJj8eAAGCx-KTBTE186.jpg

接触孔(Contact)的制作

介质沉积与平坦化:首先,沉积一层TEOS(四乙氧基硅烷)作为基础介质层,随后沉积掺杂B和P的TEOS(BPSG),以提高介质的流动性和台阶覆盖率。最后,通过CMP(化学机械抛光)进行平坦化处理,使圆片表面更加平坦。

接触孔光刻与腐蚀:使用特定的光刻版进行接触孔的光刻,然后通过干法腐蚀去除未被光刻胶覆盖的介质层,形成接触孔。

接触孔填充:沉积Ti(钛)、TiN(氮化钛)和W(钨),其中Ti和TiN作为粘附层和阻挡层,W作为填充材料。通过W的CMP去除表面多余的W,只保留接触孔内的W,形成最终的接触孔结构。

第一层金属的制作

金属沉积:在接触孔制作完成后,沉积Ti、AlCu(铝铜合金)及TiN,其中AlCu作为主要的导电材料,Ti和TiN分别作为粘附层和阻挡层。

第一层金属光刻与刻蚀:使用第一层金属的光刻版进行光刻,然后通过刻蚀去除未被光刻胶覆盖的金属层,形成第一层金属的互连结构。

通孔与后续金属层的制作

通孔工艺:通孔的制作工艺与接触孔类似,用于连接不同金属层之间的电路。

金属层工艺:从第二层金属开始,每一层金属的制作都包括沉积金属、光刻、刻蚀等步骤。随着金属层数的增加,为了承受更大的电流和提供更好的散热性能,金属层的厚度也会相应增加。

最终金属层与剖片:在完成所有金属层的制作后,进行器件的剖片处理,将圆片切割成单个的芯片。

钝化与Pad的制作

钝化层沉积:在顶层金属完成后,沉积SiO₂和Si₃N₄作为钝化层,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Pad光刻与腐蚀:使用特定的光刻版进行Pad的光刻,然后通过腐蚀去除需要打引线的Pad上的钝化层,形成引线Pad区域。

0.18μmCMOS后段铜互连工艺

与铝互连工艺相比,铜互连工艺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铜作为金属互连材料,并使用了低k介质作为金属层间的隔离材料。以下是铜互连工艺的详细步骤:

金属前介质沉积

介质沉积与平坦化:首先沉积未掺杂的TEOS作为基础介质层,随后沉积BPSG并进行高温致密化和平坦化处理。接着再沉积一层未掺杂的TEOS作为最终的金属前介质层。

接触孔的制作

接触孔光刻与腐蚀:与铝互连工艺类似,使用特定的光刻版进行接触孔的光刻,然后通过腐蚀去除未被光刻胶覆盖的介质层。

接触孔填充:采用CVD(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沉积一层薄的Ti和TiN作为粘附层和阻挡层,随后再沉积W进行填充。通过W的CMP去除表面多余的W,形成最终的接触孔结构。

金属层1的制作

低k介质沉积:涂覆低k介质以降低寄生电容。

金属层光刻与刻蚀:沉积SiO₂作为刻蚀的终点层,然后进行金属1的光刻和刻蚀,形成金属1填充的凹槽。

铜填充与CMP:沉积Ta作为铜的浸润层,然后采用CVD方法沉积铜填充凹槽。通过CMP去除表面多余的铜,形成金属1的互连结构。

金属层2的制作

刻蚀阻挡层与低k介质沉积:沉积SiN作为刻蚀阻挡层,然后涂覆低k介质和SiO₂作为刻蚀的终点层和填充层。

通孔与金属层光刻与刻蚀:进行通孔1的光刻和刻蚀,形成通孔结构。随后进行金属2的光刻和刻蚀,形成金属2的图形。

wKgZPGfbscaAfG2TAAD2AZb32fI103.jpg

铜填充与CMP:采用PVD沉积Ta浸润层,然后采用CVD沉积铜填充凹槽。通过CMP去除表面多余的铜,形成金属2的互连结构。

多层金属互连与Pad的制作

后续金属层制作:金属3及其上层金属的制作过程与金属2类似,包括沉积刻蚀阻挡层、低k介质、SiO₂、光刻、刻蚀、铜填充和CMP等步骤。

wKgZO2fbscaAGQdfAAGNhBtxSbY992.jpg

钝化与Pad制作:在顶层金属完成后,采用PECVD方法沉积Si₃N₄和SiO₂作为器件的钝化保护层,再进行Pad的光刻和腐蚀处理,形成引线Pad区域。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了0.18μmCMOS后段铜互连工艺的全部制作流程。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415

    文章

    11849

    浏览量

    366025
  • CMOS
    +关注

    关注

    58

    文章

    5879

    浏览量

    237552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8287

    浏览量

    229490
  • 制造工艺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94

    浏览量

    20190

原文标题:CMOS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硬声创作季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10.2CMOS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工艺制造工艺集成电路工艺
    水管工
    发布于 :2022年10月17日 20:25:18

    #硬声创作季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10.3CMOS中其他相关工艺

    工艺制造工艺集成电路工艺
    水管工
    发布于 :2022年10月17日 20:25:44

    模拟IC设计工程师

    工作经验;3.熟悉半导体器件物理、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设计(数字、模拟);4.熟练掌握相关EDA工具,Matlab 或 C、V
    发表于 04-22 12:11

    模拟IC设计(信号类 电源类)-深圳 上海 珠海 合肥

    DCDC ADC DAC 相关工作经验;3.熟悉半导体器件物理、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设计(数字、模拟);4.熟练掌握相关EDA
    发表于 12-13 17:29

    怎么采用标准CMOS工艺设计RF集成电路

      近年来,有关将CMOS工艺在射频(RF)技术中应用的可能性的研究大量增多。深亚微米技术允许CMOS电路的工作频率超过1GHz,这无疑推动了集成
    发表于 08-22 06:24

    CMOS数字集成电路是什么?CMOS数字集成电路有什么特点?

    CMOS数字集成电路是什么?CMOS数字集成电路有什么特点?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是
    发表于 06-22 07:46

    《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简介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CMOS技术半导体表面经过各种处理步骤,其中添加了具有特定几何图案的杂质和其他材料制造步骤按顺序排列以形成充当晶体管和互连的三维区域MOSFET 的简化视图
    发表于 07-09 10:26

    关于TTL集成电路CMOS集成电路看完你就懂了

    关于TTL集成电路CMOS集成电路看完你就懂了
    发表于 09-28 09:06

    加速度传感器原理

    MEMSIC 器件是基于单片 CMOS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而生产出来的一个完整的双轴加速度测量系统就像其它加速度传感器有重力块一样MEMSIC 器件是以可移动的热对流小气团作为重力块器件
    发表于 03-04 10:21 118次下载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发表于 04-15 09:52 0次下载

    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详细资料说明

    电路设计到芯片完成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制备工艺,本章主要介绍硅衬底上的CMOS集成电路制造
    发表于 07-02 15:37 122次下载
    <b class='flag-5'>CMOS</b><b class='flag-5'>集成电路</b><b class='flag-5'>制造</b><b class='flag-5'>工艺</b>的详细资料说明

    MOS集成电路的基本制造工艺资源下载

    MOS集成电路的基本制造工艺资源下载
    发表于 07-06 10:21 50次下载

    CMOS集成电路的双阱工艺简析

    CMOS 集成电路的基础工艺之一就是双阱工艺,它包括两个区域,即n-MOS和p-MOS 有源区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09:34 1w次阅读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有哪几种?

    极高的可集成度而成为现代集成电路工艺的主流。为了使 MOSFET 获得更快的速度,人们开发出 **CMOS集成电路双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0:38 6055次阅读

    集成电路制造中的电镀工艺介绍

    本文介绍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的电镀工艺的概念、应用和工艺流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4:48 516次阅读
    <b class='flag-5'>集成电路</b><b class='flag-5'>制造</b>中的电镀<b class='flag-5'>工艺</b>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