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自动驾驶该不该用高精地图?今年以来多家自动驾驶公司以及车企陆续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毫末智行、地平线、元戎启行、小鹏、理想、华为等都已经推出或将推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方案。
在此之前,国内多家车企包括自动驾驶公司都已经推出了基于高精地图的城市NOA系统,可以实现点到点的智能驾驶辅助,并已经在不少城市开放使用。但为什么在短短的半年间,曾经被视为自动驾驶必需品的高精地图突然被抛弃?
高精地图百般好,时间和金钱成本毁一切
高精地图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幅降低自动驾驶系统感知要求的方案,当周围环境的数据是已知的,比如车道数量、岔道口的位置、路标/红绿灯/斑马线等的具体位置,车辆仅通过简单的感知系统,通过卫星定位以及视觉等感知就可以确认自身位置以及规划行进路径。因此从研发的角度来看,高精地图大幅降低了自动驾驶实现的难度,因为前进的路线环境都是确定的,车辆只需要关心前后左右的路面车辆来进行决策,而无需再对道路设施情况进行感知和判断。
既然高精地图主要是降低自动驾驶研发难度,降低感知需求,那么如果用高精地图再加上强感知岂不是无敌?确实,目前小鹏XNGP、华为的ADS都已经做到了很强的城市NOA功能,甚至在一些极其复杂的城市街道中,都能够做到基本不需要接管的点到点自动驾驶。
但业内一直以来也对高精地图有所诟病,首先是更新速度慢,在国内城市更新节奏较快的情况下,高精地图目前主要是以季度为单位更新,但很多时候一个季度期间道路都会发生很多变化。当然华为也曾披露称其高精地图更新频率是高速公路一周一次、城区道路一月一次,但这是建立在华为自己有高精地图测绘资质的前提下。
第二是成本问题,根据《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白皮书》,采用传统测绘车方式,分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500公里道路,成本达每公里10元左右,而厘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100公里道路,成本达每公里千元左右。问题在于,高精地图的测绘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周期性更新,这样随着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上昂贵的测绘车辆需求量激增,成本也会随之暴涨。
第三是监管问题,因为高精地图测绘获取的数据较为敏感,一旦泄露有一定可能对国家和社会安全造成风险,所以近年来国内对于高精地图的监管也在逐步收紧。2022年自然资源部公布了最新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复审换证结果,共有31家单位参与复审,但最终通过的仅有19家。作为车企或是自动驾驶公司,显然不希望技术落地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放弃高精地图也是情理之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迭代速度极快的自动驾驶领域而言,高精地图无论是从时间还是金钱的成本上,都无法跟上自动驾驶的发展。放弃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行业的自然选择。
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传统的导航地图更新频率其实要远低于高精地图,但自动驾驶本质上的要求还是交通工具在开放道路上点对点的行驶功能,因此无论如何自动驾驶都是离不开地图的信息的。
但使用传统地图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车辆需要足够精准的定位能力,才能按照导航路径行驶,否则比如定位有较大偏差,系统获取的环境数据与地图不一致,就很有可能随时退出自动驾驶。
在使用高精地图时,因为路面的模型是静态的,车辆自我感知与高精地图数据匹配,即可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所以,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就意味着需要拥有更强的定位能力,包括对GNSS、IMU、轮速计等传感器的利用,实现组合导航。
当然,感知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没有高精地图提供的环境数据后,由于路面的障碍物遮挡、车道线模糊等影响,车辆需要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强感知能力来“猜”出当前的环境,并根据简单的导航信息来判断该如何选择车道。目前主要的方案是基于Transformer的BEV大模型,来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训练,系统需要通过足够多的样本去判断感知结果是否可信以及可信度的高低以进行最终决策。
另外,在不确定感知信息的情况下,自动驾驶如何进行决策也是一大难题。比如当遇到非常规的车辆或路面障碍物时,或是当路面没有车道线时,系统应该如何进行决策,这些能力会是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系统中较为重要的。
写在最后
抛弃高精地图,主要还是成本和商业上的考量,但自动驾驶行业会不会彻底放弃高精地图?这可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在一些比如干线物流、固定路线robotaxi应用上,采用高精地图可能又可以通过降低系统算力、传感器硬件成本的形式来降低系统成本,只能说从技术的角度上看并没有对与错之分,针对合适的应用使用合适的技术才是最现实的。
在此之前,国内多家车企包括自动驾驶公司都已经推出了基于高精地图的城市NOA系统,可以实现点到点的智能驾驶辅助,并已经在不少城市开放使用。但为什么在短短的半年间,曾经被视为自动驾驶必需品的高精地图突然被抛弃?
高精地图百般好,时间和金钱成本毁一切
高精地图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幅降低自动驾驶系统感知要求的方案,当周围环境的数据是已知的,比如车道数量、岔道口的位置、路标/红绿灯/斑马线等的具体位置,车辆仅通过简单的感知系统,通过卫星定位以及视觉等感知就可以确认自身位置以及规划行进路径。因此从研发的角度来看,高精地图大幅降低了自动驾驶实现的难度,因为前进的路线环境都是确定的,车辆只需要关心前后左右的路面车辆来进行决策,而无需再对道路设施情况进行感知和判断。
既然高精地图主要是降低自动驾驶研发难度,降低感知需求,那么如果用高精地图再加上强感知岂不是无敌?确实,目前小鹏XNGP、华为的ADS都已经做到了很强的城市NOA功能,甚至在一些极其复杂的城市街道中,都能够做到基本不需要接管的点到点自动驾驶。
但业内一直以来也对高精地图有所诟病,首先是更新速度慢,在国内城市更新节奏较快的情况下,高精地图目前主要是以季度为单位更新,但很多时候一个季度期间道路都会发生很多变化。当然华为也曾披露称其高精地图更新频率是高速公路一周一次、城区道路一月一次,但这是建立在华为自己有高精地图测绘资质的前提下。
第二是成本问题,根据《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地图白皮书》,采用传统测绘车方式,分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500公里道路,成本达每公里10元左右,而厘米级地图的测绘效率约为每天每车100公里道路,成本达每公里千元左右。问题在于,高精地图的测绘并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周期性更新,这样随着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上昂贵的测绘车辆需求量激增,成本也会随之暴涨。
第三是监管问题,因为高精地图测绘获取的数据较为敏感,一旦泄露有一定可能对国家和社会安全造成风险,所以近年来国内对于高精地图的监管也在逐步收紧。2022年自然资源部公布了最新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复审换证结果,共有31家单位参与复审,但最终通过的仅有19家。作为车企或是自动驾驶公司,显然不希望技术落地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放弃高精地图也是情理之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迭代速度极快的自动驾驶领域而言,高精地图无论是从时间还是金钱的成本上,都无法跟上自动驾驶的发展。放弃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行业的自然选择。
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传统的导航地图更新频率其实要远低于高精地图,但自动驾驶本质上的要求还是交通工具在开放道路上点对点的行驶功能,因此无论如何自动驾驶都是离不开地图的信息的。
但使用传统地图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车辆需要足够精准的定位能力,才能按照导航路径行驶,否则比如定位有较大偏差,系统获取的环境数据与地图不一致,就很有可能随时退出自动驾驶。
在使用高精地图时,因为路面的模型是静态的,车辆自我感知与高精地图数据匹配,即可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所以,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就意味着需要拥有更强的定位能力,包括对GNSS、IMU、轮速计等传感器的利用,实现组合导航。
当然,感知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没有高精地图提供的环境数据后,由于路面的障碍物遮挡、车道线模糊等影响,车辆需要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强感知能力来“猜”出当前的环境,并根据简单的导航信息来判断该如何选择车道。目前主要的方案是基于Transformer的BEV大模型,来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训练,系统需要通过足够多的样本去判断感知结果是否可信以及可信度的高低以进行最终决策。
另外,在不确定感知信息的情况下,自动驾驶如何进行决策也是一大难题。比如当遇到非常规的车辆或路面障碍物时,或是当路面没有车道线时,系统应该如何进行决策,这些能力会是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系统中较为重要的。
写在最后
抛弃高精地图,主要还是成本和商业上的考量,但自动驾驶行业会不会彻底放弃高精地图?这可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在一些比如干线物流、固定路线robotaxi应用上,采用高精地图可能又可以通过降低系统算力、传感器硬件成本的形式来降低系统成本,只能说从技术的角度上看并没有对与错之分,针对合适的应用使用合适的技术才是最现实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57文章
12185浏览量
16195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自动驾驶真的会来吗?
自动驾驶车辆技术,最终目的是在驾驶过程中完全不需要司机的干扰、参与甚至存在。 此前,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百度无人车项目负责人王劲也强调过自动驾驶等级概念的不同。这位百度高级副总裁认为把诸多
发表于 07-21 09:00
自动驾驶汽车的定位技术
自动驾驶定位技术就是解决“我在哪儿”的问题,并且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除了GPS与惯性传感器外,我们通常还会使用LiDAR点云与高精地图匹配,以及视觉里程计算法等定位方法,让各种定位法
发表于 05-09 04:41
如何让自动驾驶更加安全?
自动驾驶操作经验,其中40个小时以上为申请测试项目。北京许可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不需要驾驶人直接干预,但在相关要求中,申请自动驾驶车辆临时上路行驶,测试车辆须具备自动、人工两种驾驶模式
发表于 05-13 00:26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及应用的相关资料分享
自动驾驶系统概述1.1 自动驾驶系统架构1.1.1 自动驾驶系统的三个层级1.1.2 自动驾驶系统的基本技术架构1.2 自动驾驶技术国内外发展1.3
发表于 08-30 08:36
高精自动驾驶中的地图匹配定位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知道自身确切位置的技术,在自动驾驶系统中担负着相当重要的职责。汽车定位涉及多种传感器类
型和相关技术,主要可分为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定位、
发表于 06-07 10:31
•0次下载

自动驾驶技术最新进展:自动驾驶系统与高精地图关系
地图的技术不是不精确,而是尚未达到自动驾驶的需求。用于L3、L4级别自动驾驶的高精地图,对整个道路的描述更加准确、清晰和全面。高精地图除了传统地图的道路级别,还有道路之间的连接关系,专业术语叫Link。高精地图最主要

高精度地图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优势是什么
地图的市场进程节奏已然加快。 对于人类驾驶员来说,电子地图的主要作用是导航,包括从A地到B地的路径规划、车辆和道路的定位匹配、POI检索等,那么当未来汽车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甚至不需要驾驶员,能够完全自动驾驶了,
为什么自动驾驶汽车离不开高精地图
精地图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作用。本期《蘑菇说》带你了解为什么自动驾驶汽车离不开高精地图。 关于高精地图,业内一直有个形象
你们知道为什么自动驾驶汽车离不开高精地图吗
精地图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作用。本期《蘑菇说》带你了解为什么自动驾驶汽车离不开高精地图。 关于高精地图,业内一直有个形象
解读自动驾驶车辆专用高精地图的魔力
驾驶在一座复杂的“魔幻8D”立交桥上,即使使用电子地图导航,我们都未必能准确识别并驶离正确的车道。但对于自动驾驶车辆,这一切都不在话下。所以,是时候领略一下自动驾驶车辆专用高精地图的魔力了。本期蘑菇说为你解读。
自动驾驶是否能离开高精地图
精定位和静态BEV感知算法研发人员可以很负责任的讲,高精地图有百般好,可以说是谁用谁知道,高精地图极大的简化了自动驾驶功能的研发,可以弥补感知能力的上限。
发表于 07-11 09:55
•118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