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单原子Cu催化剂的重构现象以及它们在电催化反应的应用

工程师邓生 来源:催化开天地 作者:四毛&八毛 2022-09-20 10:05 次阅读

催化剂的重构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多相反应。目前,借助先进的表征技术以及理论计算,我们已经能够探索、理解多种催化剂的重构机制以及它们对催化反应的利弊。然而,对于单原子催化剂,其重构现象以及机理研究却比较罕见。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都默认它们在多相催化反应中是稳定的,特别是在反应初始阶段。

1. 电位驱动单原子Cu催化剂在硝酸盐还原反应的结构演变

3d545052-372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2.电位驱动单原子Cu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的结构演变

3d6a90a6-372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尽管单原子Cu催化剂的重构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催化反应不同,反应介质以及应用电位也存在差异,目前仍难以清晰解释单原子Cu催化剂的重构现象。

最新成果介绍

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刘远越教授、东南大学王金兰教授等人以单个Cu原子嵌入N掺杂石墨烯为例,利用“恒势混合溶剂化动力学模型”,在实际反应条件下评估了单原子Cu与Cu团簇之间的可逆转化。结果表明,H的吸附是单原子Cu从催化剂表面浸出的重要驱动力。电极电位越负,对H的吸附越强,竞争性析氢反应受到抑制,Cu-N键发生减弱,导致Cu原子部分被锚定在催化剂表面,部分溶解在水溶液中。

在两种状态下Cu原子发生碰撞、形成瞬时Cu团簇结构,成为促进CO2还原为乙醇的真正催化活性位点。当外加电位被除去或转换为正电位时,羟基自由基(OH•)将进一步氧化Cu团簇,Cu通过再沉积、恢复到初始的原子分散状态,最终完成催化剂的重构循环。

3d8fd352-372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因此,该工作提供了对Cu单原子催化剂在工况下的动态稳定性的基本理解,并呼吁考虑现实的反应条件,重新评估目前报道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稳定性。

图文介绍

3da3ceca-372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1. Cu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图1a显示了在0 ~-1.5 V的不同电极电位下,Cu SA从表面浸出、形成Cu2+(aq)的自由能。虽然在-1.5 V时自由能降低到2.09 eV,但从热动力学上仍然很难从表面浸出。进一步通过恒势混合溶剂化动力学模型评估了从表面浸出Cu的动力学可能性。如图1b所示,随着Cu远离表面,自由能继续增加,在反应结束时达到4.74 eV。这表明Cu-N键不易断裂,Cu SA不能在室温下从表面浸出。

图1c跟踪了Cu-N的键长随Cu SA浸出过程的动态演变。注意,当Cu-N(3)键断开时,靠近N(3)原子的一个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结束时对应的构型为Cu原子只与一个N原子和一个−OH基团配位。图1b显示了电子数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与初始结构相比,由于OH -的形成,最终结构的净电荷数增加到约0.7 e-。基于Bader电荷分析,如图1d所示,Cu失去的电子数从初始结构的0.9 e-下降到最终结构的0.56 e-,说明Cu SA发生价态降低、在远离表面处可被还原。因此,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都表明Cu SA几乎不可能直接从表面浸出。

3db24fcc-372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2.在催化剂表面的H吸附行为

然而,通过XAS表征,在原位CO2电解条件下原子分散的Cu2+和金属Cu0团簇之间确实存在结构转变。那么,具有强螯合能力的N4-C位点的Cu SA发生浸出、形成Cu团簇的驱动力是什么? 在此,探讨了单原子Cu催化剂在CO2还原电位下H的吸附行为。图2a、b分别显示了不同外加电位下xH吸附的构型与自由能。

当电极电位由零变为负时,对应的H吸附自由能由正变为负,说明H在N位点的吸附从热力学上由不利变为有利。这种转变归因于电位变得更负,导致更多的电子聚集在催化剂表面,从而促进H+的吸附。在U=-1.0 V时ΔGH接近于零,这解释了为什么H2在-1.0 V时产率最高。在U=-1.2 V时,由于H吸附显著增强,析氢反应(HER)被有效抑制。

在此,推测H的吸附可能是影响Cu在负电位下解吸的重要因素。 因此,进一步讨论了H的来源。H的来源与H2O解离有关。因此,计算第一个H2O解离生成H*和OH-的动力学势垒。在−1.2 V时能垒为0.64 eV,说明该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发生。反应前后的电子数差约为0.8 e-,证实了OH-的生成。由于催化剂的结构中含有4个N原子,可以为H吸附提供4个活性位点,因此也计算了H占据的其余3个N位点的活化能,分别为0.62、0.46、0.67 eV。H2O解离生成*H和OH-的平均势垒约为0.60 eV。因此,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验证了在U=-1.2 V时,H2O分子中的H可以被吸附到N位点上。

3dc3f394-372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3. H吸附驱动Cu从催化剂表面发生浸出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在CO2还原过程中,H的吸附如何影响催化剂结构的转变? 计算1H和2H吸附下Cu SA浸出过程中Cu2+(aq)形成的自由能,如图3a所示。随着H的吸附,Cu SA与基底的结合强度减弱,形成了有利于Cu SA浸出的热力学过程。而对于动力学,重新评估了Cu-N4-C中Cu SA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势垒,其中一个N位点被一个H位点吸附。如图3b所示,当活化能为0.70 eV时,对应于Cu与一个N原子和一个H2O分子发生配位。与纯Cu-N4-C表面(4.74 eV)相比,H的吸附显著促进Cu SA的浸出。

如图3c所示,当模拟时长为2.25 ps时,Cu原子完全脱离表面,溶解在水溶液中,并吸附两个H2O分子。图3d显示了Cu-N4的键长(x,x=1~4)的动态演变,表明在2H共吸附条件下,Cu SA在短时间内(~ 300 fs)从表面自发浸出。所得到的最终构型由一个Cu-N键和至少一个Cu-O键组成。因此,在动态的电化学界面上,应该同时存在Cu与一个N原子结合的不完全浸出、以及溶解在水中的完全浸出的两种瞬时状态。 在动态环境下,两种瞬时状态的Cu原子发生碰撞形成瞬态Cu3/4团簇结构,成为真正的催化活性中心。进一步模拟了在工作条件下Cu原子的聚集过程。

从图3f中可以观察到,在AIMD过程中,两个Cu原子的聚集小于2.5 ps, Cu(1)原子仍然锚定在N(1)和N(2)上。在15 ps时,Cu(1)-Cu(2)的键长进一步缩短为2.26 Å, Cu(1)-N(3)和Cu(1)-N(4)的键长分别拉伸为3.09和3.03 Å。一旦形成越来越多的Cu小团簇,它们可以加速CO2的还原、形成乙醇。

3dd30a78-372d-11ed-ba43-dac502259ad0.png

图4. 在工况下Cu-N4位点的动态演化

CO2还原反应结束后,电极电位消失或升高至+1.0 V。此时,Cu团簇可以还原为原子分散的Cu2+。如图4a所示,随着电位的增加,Cu SA-Cu3生成的自由能越负,即Cu SA-Cu3的生成越有利。 最近,一项实验研究证实,HCO3-与H2O之间发生快速氧交换,促进了高氧化性羟基自由基(OH•)的形成,从而促进了Cu的快速再氧化。

因此,考虑在体系中引入两个OH•自由基来评估+1.0 V下Cu4团簇的再氧化过程。如图4b所示,两个OH•自由基分别在2 ps、0.5 ps后氧化Cu-Cu的第一配位壳层。在此之后,Cu(1)原子与其他三个或两个Cu原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与纯水溶液相比,OH•自由基的存在在Cu的快速再氧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氧化过程中,系统的净电荷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几乎没有额外的电子转移到电极上,表明Cu团簇被OH•自由基氧化为Cuδ+。

当被OH•氧化后、形成Cu(H2O)3,此时Cu(H2O)3扩散到N4-C位点邻接处时,即第1步,Cu从水溶液中迁移到与N原子配位,动能势垒为0.85 eV,发生了Cu再沉积过程。在这个反应过程中,3个H2O分子返回水溶液中,Cu-N键的平均键长为1.94 Å,与初始Cu-N键长(1.95 Å)一致。也就是说,一旦Cu原子配位到1个N,Cu原子很快就会回到它最初的分散状态。因此,在正电位下,高氧化的OH•与N4-C位点强螯合能力的协同作用,促进Cu团簇恢复到Cu SA状态,完成循环。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极
    +关注

    关注

    5

    文章

    742

    浏览量

    26875
  • 电荷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15

    浏览量

    35796
  • 负电位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

    浏览量

    5506

原文标题:JACS:单原子Cu催化剂在电催化反应中的结构演变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相调控对镍锡合金的电催化氮还原调控机制研究

    电催化氮还原反应(NRR)是在常规条件下合成氨(NH3)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其催化性能(例如:选择性、催化效率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的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09:09 200次阅读
    相调控对镍锡合金的<b class='flag-5'>电催化</b>氮还原调控机制研究

    三元催化器影响油耗吗

    三元催化器是汽车尾气处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降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它能够对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氢化合物(HC)进行催化氧化和还原,将它们转化为无害
    的头像 发表于 01-11 10:07 408次阅读

    催化剂利用率提高237倍!首次电化学生长超低负载铂纳米片超薄电极

    为实现低成本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ECs)绿氢生产,迫切需要具有极低催化剂负载量、高催化剂利用率和易于制造的纳米结构催化剂集成电极。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6:11 564次阅读
    <b class='flag-5'>催化剂</b>利用率提高237倍!首次电化学生长超低负载铂纳米片超薄电极

    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石墨烯作为一种特殊的二维材料,具有高导电性、 高比表面积以及优异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与石墨烯结合制备获得的复合催化剂材料,可增强催化剂体系的导电性、分散性、ORR活性以及
    发表于 08-11 10:45 459次阅读

    可回收光催化剂的结构调控与催化性能研究

    催化剂是一类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净化、水处理、能源转换等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0:44 660次阅读
    可回收光<b class='flag-5'>催化剂</b>的结构调控与<b class='flag-5'>催化</b>性能研究

    构建提高酸性水氧化催化剂稳定性的氧扩散路径

    将活性组分Ir催化剂锚定在金属氧化物载体上,能有效解决Ir基酸性电解水(OER)催化剂成本高昂的问题,同时易于触发晶格氧氧化机制(LOM)提升Ir基催化剂的活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8-02 17:09 521次阅读
    构建提高酸性水氧化<b class='flag-5'>催化剂</b>稳定性的氧扩散路径

    大面积二维Cu2Te垂直阵列催化剂助力CO2电还原

    铜箔表面可控生长大面积二维Cu2Te纳米片垂直阵列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开发了一种能够实现高效电催化还原CO2合成甲烷的金属相二维层状材料催化剂,为新型二维层状材料的规模化可控制备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5:23 661次阅读
    大面积二维<b class='flag-5'>Cu</b>2Te垂直阵列<b class='flag-5'>催化剂</b>助力CO2电还原

    原子催化剂综述:适用于能源和环境催化的双原子催化剂

    原子级分散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并且拥有超越传统纳米颗粒的优异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09:11 4250次阅读
    双<b class='flag-5'>原子</b><b class='flag-5'>催化剂</b>综述:适用于能源和环境<b class='flag-5'>催化</b>的双<b class='flag-5'>原子</b><b class='flag-5'>催化剂</b>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Angew》:开发出单原子合金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员章福祥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单原子铋修饰铜合金催化剂,用于电催化CO2还原。该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17:10 359次阅读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Angew》:开发出单<b class='flag-5'>原子</b>合金材料

    在微孔中增强电催化氧还原活性!

    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小气体分子电催化为碳中性燃料和化学品的利用与生产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途径。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09:22 1006次阅读
    在微孔中增强<b class='flag-5'>电催化</b>氧还原活性!

    催化剂分离和循环利用问题

      烯烃是现代化工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生产烯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烷烃直接脱氢生成烯烃。在近30年里,以Ir钳形配合物为催化剂的转移脱氢反应和无受体脱氢反应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受限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1:33 524次阅读
    <b class='flag-5'>催化剂</b>分离和循环利用问题

    具有精确构建吡啶-N活性位点的氮掺杂碳球用于高效电催化氧还原

    2022年5月,Applied Surface Science (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7.392)在线发表了三峡大学叶立群教授团队有关CTFs衍生碳材料在电催化氧还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0:02 817次阅读
    具有精确构建吡啶-N活性位点的氮掺杂碳球用于高效<b class='flag-5'>电催化</b>氧还原

    结构设计策略用于二元金属硫化物界面催化活性提高及其水分解研究

    利用鸿之微Device Studio中的DS-PAW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基于rGO媒介载体上构建的NiS2-MoS2异质结催化剂电催化机制进行研究,计算了差分电荷密度、DOS和PDOS。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0:35 574次阅读
    结构设计策略用于二元金属硫化物界面<b class='flag-5'>催化</b>活性提高及其水分解研究

    Adv Mater综述:非贵金属单原子/双原子在光合成的应用

    目前单原子催化剂和双原子催化剂作为新型助催化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能够最大效率的利用原子,而且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0:54 565次阅读
    Adv Mater综述:非贵金属单<b class='flag-5'>原子</b>/双<b class='flag-5'>原子</b>在光合成的应用

    介绍一种微调催化性能的有效方法

    近十年来,电催化科学的进步促进了许多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包括H2/O2演化、CO2还原、燃料电池和反应膜。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09:34 447次阅读
    介绍一种微调<b class='flag-5'>催化</b>性能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