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简述物理学的工具和对象

中科院半导体所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作者:作者:崔琰 陈征 2021-05-11 11:22 次阅读

物理学要描述客观世界,首先就要建立一个相应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正确”或者“不正确”,或者说“好”与“不好”,但是如果没有模型,一切便无从谈起。物理图像和物理模型是物理学重要的工具和对象,正确认识物理模型,能合理地构建和选择合适的物理模型,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关键。

01 物理模型和物理图像

物理学希望简洁、完备、准确地“描绘”大自然,而大自然如此纷繁复杂,所以物理学家通常采用先“化繁为简”再“由简入繁”的方式来进行。

如果把现实的对象叫做“原型”,而与原型相似的替代物叫做“模型”,那么物理学在研究过程中,面对自然界复杂的研究对象,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人的感官以及因果关系不详等条件的限制,通常是以模型代替原型从而加以研究的。具体说来就是从我们关注的角度出发,忽略掉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的次要因素,只留下我们关注的最重要的少量关键因素的一种简化的东西,建立所谓“物理模型”[1]。

美籍奥地利物理学家韦斯科夫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模型就是奥地利的火车时刻表,奥地利的火车经常晚点,有人问列车员‘你们干嘛还要时刻表呢?’列车员回答道‘有了时刻表才知道火车的晚点啊。’”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物理模型是对自然现象或客观事物的一种“近似”,这种近似可能和列车时刻表一样,虽然总是和自然界中真实的事物稍有出入,但大体上能够反映出该事物的“精髓”,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描绘“虽不中却不远矣”[2]。

看起来物理模型很像我们研究大自然时借助的一种“工具”,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由于人类有限的感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事实上我们只能认识“我们能够认识的那部分大自然”,于是我们依据自己的认知方式从自然中建立起的模型,就不仅仅是“工具”,而是物理学真正的“对象”了。

同时,人类认知自然的基本途径是自己的感知,人类的物理学当然也处处留下感官经验的影子[3]。比如提到“波”的概念,你可能马上就想到一颗石子掉入水中激发的粼粼水波,或者会想到绳子抖动蛇状向前的图像;提起“热”的概念,你脑海中则可能浮现起一股水流一般的“能量流”或是无数正在剧烈无规则运动的小球;提起“电”的时候,你脑海里同样有可能闪现的是滚滚而来的“电流”或是飞奔向前的“电子”。这些连绵不断的流体、如实心小球般的粒子、脉动前行的波浪,它们的样子和行为模式,就构成了所谓“物理图像”。

虽然一部分物理学家有足够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用一组方程构建起需要的“物理模型”,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一个具象的图像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物理模型和表达它的数学语言之间的关系,“物理图像”是“物理模型”在脑海里更好的载体。

02 物理模型的构建

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有两种:(1)抽象法,舍弃原型中非本质的、次要的、与研究宗旨无关的因素,而只保留原型中本质的、主要的、与研究宗旨密切相关的因素;(2)科学想象法,把通过抽象后获得的各因素按一定的逻辑进行组合以形成模型。

模型以更加简明的形式反映原型,它具有清晰的表达性、简洁的可理解性。但是,由于模型与原型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似理论而不是完全等价的基础上,物理模型不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脱离了理想化条件,物理模型便无从谈起,即所有模型都有其适用条件;其次,物理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实际条件与理想化条件的差距越大,基于理想化模型讨论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的差距也就越大。

ef10fb9e-b176-11eb-bf61-12bb97331649.png

图1 模型建构的一般程序

模型建构的一般程序可以由图1表示。建模之前要竭尽全力地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做理想化处理;建模的关键是正确评估理想化处理的合理性,了解物理模型本身隐含的假设条件,从而能够根据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物理模型,并通过模型与实验数据的关系,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03 物理模型的层次

物理模型对客观事物的近似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人类的认识程度,如原子模型从早期的“刚性小球”模型,到“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直到今天在“标准粒子模型”下构建的原子模型,随着人类对其认识的深入而不断优化和演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的精确程度和我们能为其投入的时间和资源等,如图2左边四幅图均反映了右一图的“精髓”——一只猫,但近似的程度大有不同,要视具体情况具体选择。

图2 抽象模型(左1—4)与自然对象(右1)

例如在研究力学问题时,最简单的情况当然是忽略位置、质量和受力这三个关键因素以外的所有其他次要因素,把对象看做一个有质量有位置但没体积的点,所有质量集中在这一点,就形成了最简单的力学模型——质点。有了“质点”模型,我们就可以从几何的角度描述和研究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其运动状态变化和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等,进而建立起质点运动学和质点动力学。

当情况稍微复杂一点,如研究两个台球碰撞问题时,把它们看成一个质点显然不妥,那么我们就把两者各自看成一个质点,组成两个质点构成的最简单的“质点系”模型。推而广之,如海里的鱼群、爆炸的炮弹等,可以看做更多质点构成的“质点系”,其性质和行为可由其内质点各自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演得到。

在研究飞机在空中的飞行姿态、地球的自转等问题时,物体的体积和形状是不能忽略的问题,但因为自身的形状变化又很小,如潮汐对地球外观形状的影响相对于地球本身的尺度就非常小,可以忽略,于是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由连续质点组成,且所有质点之间相对位置都不发生变化的特殊质点系,这就是“刚体”模型。进一步,如果物体的形状变化等其他因素也必须考虑,那么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条件建立弹性固体、粘性流体、连续介质等模型。

04 选择“费效比”最佳的物理模型

物理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化繁为简”再“由简入繁”的过程,那么化到多简,入到多繁是合适的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美国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节目和中央电视台的《加油向未来》节目中都探究过“下雨时,走路和跑步谁淋雨多?”这个问题。我们如表1所示设定无风且雨量恒定。

表1 雨中行走问题各种因素

f00995f6-b176-11eb-bf61-12bb97331649.png

最简单的情况当然是忽略人的形状看成一个质点,看成质点或是一条一维线的人没有淋雨量可言,化简过头了。让我们稍微“入繁”来接近一点现实,把人看成一个垂直于前进方向的薄片(面积为S),此时不难计算淋雨总质量为m=ρSx,也就是说无风且不考虑人体积的情况下,淋雨量与前进速度v0无关,无论跑还是走,淋雨一样多。

可实验结果并不是一样多,而是走路淋雨更多一些。看来考虑成一个二维的薄片还是化简过头了,需要进一步“入繁”。我们把人体考虑成一个立方体,前进方向的面积为S1,头顶的面积为S2,可以得到淋雨总质量为m = ρS1x+ρS2v/v0。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淋雨量有一部分取决于降雨速度与行走速度之比,即无风情况下,考虑人的体积,前进速度v0越快,淋雨越少,与实验结果定性上一致。

到这里,我们终于获得了一个基本正确的模型,如果精度要求不高,这个模型就可以用,如果精度要求更高,再进一步让迎雨面和顶面的面积更接近人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就好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大致看出选择模型的基本过程,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一点点“入繁”来接近现实,达到定性正确即是基本合格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时间、算力、资源等成本因素和需要的精度寻找费效比最高的那个模型。

05 总 结

物理学要描述客观世界,那么首先就要建立一个相应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正确”或者“不正确”,或者说“好”与“不好”,但是如果没有模型,一切便无从谈起。正是在一个个模型的构建和完善中,物理学实现了发展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赵凯华. 物理,1999,28(6):375

[2] 皮埃尔·迪昂. 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9

[3] 朝永振一郎. 物理是什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4

作者:崔琰陈征郑永和张玉峰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图像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063

    浏览量

    40042
  • 粒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3

    浏览量

    12588
  • 物理模型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

    浏览量

    6472

原文标题:图像和模型——物理学的工具和对象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ATA-2168高压放大器用途有哪些方面

    中的关键作用。 一、科学研究 1.1物理学实验 高压放大器在物理学实验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例如,在核物理实验中,科学家们需要加速和探测高能粒子,这就需要高压放大器来增强探测器的信号。此外,天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11:44 222次阅读
    ATA-2168高压放大器用途有哪些方面

    差示扫描量热仪 紫薯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及物理学特性研究

    温度、比热容及热焓等。紫薯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及物理学特性研究【(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马林元;李璐;孙洪蕊;刘香英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31 113次阅读
    差示扫描量热仪 紫薯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及<b class='flag-5'>物理学</b>特性研究

    优秀的架构师是怎样绘制系统架构蓝图的?

    模型是对客观存在的抽象,例如著名的物理学公式 E=mc2,就是质量能量转换的物理规律的数学模型。除了物理学公式以外,还有一些东西也是模型,比如地图是对地理空间的建模;机械装置、电子电路、建筑设计的各种图纸是对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6:13 247次阅读
    优秀的架构师是怎样绘制系统架构蓝图的?

    电磁学、磁电学与磁电子学是一回事吗

    电磁学是研究宏观电磁现象以及电与磁交互关联的物理学分支学科。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4:38 554次阅读
    电磁学、磁电学与磁电子学是一回事吗

    芯行纪宣布推出布局布线工具AmazeSys

    作为新一代的数字芯片物理设计和实现工具,amazesys包括宏单元布局规划、电源规划、布局、时钟树综合、布线、优化、寄生参数提取以及时序功耗分析等物理学的完整的功能模块,包括先进工艺制程中的大规模设计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4:40 517次阅读

    积鼎流体仿真软件亮相2023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

    202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相流领域项目交流会于10月20-22日在上海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的10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积鼎科技亮相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08:51 218次阅读
    积鼎流体仿真软件亮相2023中国工程热<b class='flag-5'>物理学</b>会多相流学术会议

    对象转换工具:MapStruct 库

    相互转换。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对象转换工具MapStruct,代码简洁安全、性能高,强烈推荐。 MapStruct简介 MapStruct是一个代码生成器,它基于约定优于配置,极大地简化了Java Bean类型之间映射的实现。特点如下: 基于注解 在编译期自动生成映射转换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4:39 663次阅读

    傅里叶变换的本质及物理意义 常用傅里叶变换性质

    傅里叶变换的本质及物理意义 常用傅里叶变换性质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通过将一个复杂的函数表示为一系列简单的正弦余弦函数之和,可以在许多领域应用,包括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物理学等。在本文
    的头像 发表于 09-07 16:30 3119次阅读

    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第一性原理吗

    数学、物理不但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AI的基础。为什么要基于物理学研究AI基础理论?这是因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都建立在
    发表于 09-07 10:46 207次阅读
    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第一性原理吗

    亥姆霍兹定理的证明过程 亥姆霍兹方程的推导

    亥姆霍兹定理的证明过程 亥姆霍兹方程的推导 亥姆霍兹定理(Helmholtz Theorem)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描述了向量场的分解和表示问题,是研究电磁场、流体力学等现代物理学领域的重要工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7:09 5849次阅读

    电阻、电容和电感在物理学中的定义

    众众所周知,所有互连线的电气描述都基于三种理想的集总电路元件(R、C和L)的一些组合。(电阻、电容和电感);第20课【聊聊数据线的压降,电阻和电流】。
    的头像 发表于 08-17 10:46 920次阅读
    电阻、电容和电感在<b class='flag-5'>物理学</b>中的定义

    讲一下电荷泵升压的基本原理

    电荷泵基于一个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闭合电路中来回流动的电荷不会消失。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5:38 1946次阅读
    讲一下电荷泵升压的基本原理

    导线与电缆的选择及载流量计算 输入型控制器件介绍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导体流过电流时,有一个著名的效应,我们也叫做趋肤效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09:57 668次阅读
    导线与电缆的选择及载流量计算 输入型控制器件介绍

    7月,上海等你!| 24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

    为促进半导体物理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把握国际重大前沿领域的发展动向,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院士于1978年倡导召开第24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由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6:38 729次阅读
    7月,上海等你!| 24届全国半导体<b class='flag-5'>物理学</b>术会议

    LTspice能打破物理学吗?

    精度总是伴随着权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raw文件的大小从 7kb 膨胀到 72kb。在这种情况下,仿真速度和波形显示时间相对微不足道,但对于涉及更多仿真,关闭压缩可能会导致文件.raw非常大,显示速度很慢,因此请谨慎使用此提示。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0:11 262次阅读
    LTspice能打破<b class='flag-5'>物理学</b>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