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万亿碳化硅市场背后的隐形冠军:纳米银烧结材料国产化提速

Simon观察 来源:电子发烧友 作者:黄山明 2025-05-17 01:09 次阅读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800V高压快充成为标配,SiC功率器件正悄然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在这场技术革命背后,一种名为“纳米银烧结”的封装材料,正从实验室走向产线,成为撬动万亿级新能源市场的关键变量。

传统焊料在高温下的“热疲劳”顽疾,曾让碳化硅模块的寿命始终卡在千小时量级。而纳米银烧结技术,凭借其低温连接、高温服役的特性,将模块循环寿命提升至10万小时以上——相当于将汽车电池包的质保周期从8年延长至20年。

特斯拉Model 3的碳化硅电驱系统率先验证了这一技术的颠覆性:采用阿尔法公司的纳米银膜后,模块体积缩小30%,功率密度却提升50%。这场由材料创新引发的效率革命,让全球车企争相押注。

但技术霸权并未因此松动。德国贺利氏、美国阿尔法等国际巨头仍垄断着全球80%的高端市场,一颗车规级纳米银焊膏的售价高达36万元/公斤,是黄金价格的8倍。

国产厂商在夹缝中突围:深圳快克智能耗时三年攻克无压烧结设备,将烧结温度从200℃降至180℃,良率反超进口设备;芯源新材料推出的纳米银焊膏,在比亚迪e3.0平台上实现35MPa剪切强度,成功替代日本田中贵金属产品。更令人振奋的是,国产材料价格已降至进口产品的1/3,仅此一项,每辆新能源车可节省2000元封装成本。

产业变革的暗流正在涌动。2024年,中国纳米银材料市场规模突破20亿元,但国产化率不足15%。国际厂商通过专利壁垒(持有超200项核心专利)和长协订单(如特斯拉锁定贺利氏5年供应),试图延缓国产替代步伐。

然而,政策东风与产业链协同正在打开突破口:上海将纳米银纳入“卡脖子”技术攻关清单,三环集团与华为联合研发的氮化铝基板+纳米银烧结方案,已实现热阻降低60%。在光伏领域,隆基的异质结电池采用国产纳米银浆后,银耗量骤降50%,单瓦成本直逼PERC技术。

这场材料战争的背后,是万亿级市场的重新洗牌。当碳化硅渗透率在2027年突破30%,纳米银烧结材料的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国产厂商能否在高端市场撕开缺口?答案或许藏在两个方向:一是设备与材料的垂直整合,如嘉源昊泽开发的真空烧结炉,将温控精度提升至±0.5℃;二是应用场景的跨界延伸,从汽车电子5G基站、航天器电源等高端领域渗透。正如快克智能CEO所言:“我们不仅在追赶,更在定义下一代封装标准。”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高压烧结银膏、纳米银片等细分领域仍被日本企业垄断,国内产品良率(85%)与国际顶尖水平(95%)尚有差距,而每克 2000 元的纳米银粉成本也亟待通过工艺优化降低。

但行业共识已然形成: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30%,以及 6G、光伏逆变器等领域的需求爆发,纳米银烧结材料正从高端小众走向规模化应用。国内企业正瞄准100℃以下常温固化技术,目标让消费电子物联网设备也能用上国产烧结材料,同时通过绿色制造工艺满足欧盟RoHS指令,打开全球市场大门。

当技术突破撞上产业风口,纳米银烧结材料的国产化征程,正书写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逆袭的新篇章。这场静悄悄的材料革命,或许比芯片制程的追赶更具战略意义——它让中国第一次站在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的制高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碳化硅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3043

    浏览量

    50156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产SiC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企业引领全球市场格局重构

    SiC碳化硅MOSFET国产化替代浪潮:国产SiC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企业引领全球市场格局重构 1 国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06:17 182次阅读

    超声波指纹模组灵敏度飞升!低温纳米烧结浆立大功

    。例如,在电学性能方面,纳米银颗粒的电子态会发生量子,导致其导电性能与宏观有所不同。这种尺寸效应使得纳米银浆在电子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潜力,能够满足一些对
    发表于 05-22 10:26

    国产碳化硅MOSFET“最低比导通电阻”宣传噱头背后隐藏的真相

    国产碳化硅MOSFET“最低导通电阻和最低比导通电阻”宣传噱头背后隐藏的真相与潜在危害分析: 为了谋求短期利益博取融资或者投资,中长期损害终端客户利益和行业名声,最终也会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6:40 348次阅读
    <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碳化硅</b>MOSFET“最低比导通电阻”宣传噱头<b class='flag-5'>背后</b>隐藏的真相

    中国制造2025:SiC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高度国产化

    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高国产化程度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典型成果,通过 政策引导、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共振 ,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全球竞争”的跨越。这一进程不仅提升了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3-09 09:21 962次阅读

    碳化硅SiC芯片封装:烧结与铜烧结设备的技术探秘

    和铜烧结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碳化硅SiC芯片封装中的烧结与铜烧结设备技术,分析其技术原理、应用优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0:53 876次阅读
    <b class='flag-5'>碳化硅</b>SiC芯片封装:<b class='flag-5'>银</b><b class='flag-5'>烧结</b>与铜<b class='flag-5'>烧结</b>设备的技术探秘

    SiC碳化硅二极管公司成为国产碳化硅功率器件行业出清的首批对象

    结合国产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和技术发展趋势,SiC碳化硅二极管公司已经成为国产碳化硅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10:34 356次阅读

    国内碳化硅功率器件设计公司的倒闭潮是市场集中的必然结果

    器件设计公司正在加速被市场抛弃:碳化硅功率器件设计公司出现倒闭潮,这是是市场集中的必然结果。结合英飞凌、安森美等企业的业务动态,可从以下维度分析这一趋势: 1. 技术壁垒与产能竞赛: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4:04 480次阅读
    国内<b class='flag-5'>碳化硅</b>功率器件设计公司的倒闭潮是<b class='flag-5'>市场</b>集中<b class='flag-5'>化</b>的必然结果

    纳米烧结为何完胜纳米银烧结

    在半导体功率模块封装领域,互连技术一直是影响模块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银烧结纳米烧结技术作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1:17 839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b>铜<b class='flag-5'>烧结</b>为何完胜<b class='flag-5'>纳米银</b><b class='flag-5'>烧结</b>?

    产SiC碳化硅MOSFET功率模块在工商业储能变流器PCS中的应用

    *附件:国产SiC碳化硅MOSFET功率模块在工商业储能变流器PCS中的应用.pdf
    发表于 01-20 14:19

    什么是MOSFET栅极氧化层?如何测试SiC碳化硅MOSFET的栅氧可靠性?

    氧化层?如何测试碳化硅MOSFET的栅氧可靠性?”让我们一起跟随基本半导体市场部总监魏炜老师的讲解,揭开这一技术领域的神秘面纱。
    发表于 01-04 12:37

    纳米银烧结技术:SiC半桥模块的性能飞跃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高压、高频、高温等恶劣环境下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在雷达阵面高功率密度的需求下,SiC宽禁带半导体器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3:08 1392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银</b><b class='flag-5'>烧结</b>技术:SiC半桥模块的性能飞跃

    碳化硅的应用领域 碳化硅材料的特性与优势

    碳化硅的应用领域 碳化硅(SiC),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以下是碳化硅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 : 功率器件 :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09:27 5034次阅读

    低温无压烧结在射频通讯上的5大应用,除此之外,烧结还有哪些应用呢?欢迎补充

    ,特别是对于长宽比比较大的射频芯片推荐AS9335烧结,此款烧结可以完美解决长条射频芯片两边翘曲的问题。 5 高频电路中的导电材料 高效
    发表于 09-29 16:26

    大面积烧结AS9387成为碳化硅功率器件封装的首选

    大面积烧结AS9387成为碳化硅功率器件封装的首选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8:15 1043次阅读
    大面积<b class='flag-5'>烧结</b><b class='flag-5'>银</b>AS9387成为<b class='flag-5'>碳化硅</b>功率器件封装的首选

    硅酷科技碳化硅烧结设备打入比亚迪、理想、蔚来等供应链

    据珠海高新区消息,珠海创新型企业硅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酷科技”),在碳化硅领域开辟了“领先路径”,其核心产品碳化硅烧结设备,凭借尖端技术,已成功跻身比亚迪、理想、蔚来等主流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8:00 97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