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用于健康监测系统的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综述

微流控 来源:微流控 作者:微流控 2024-05-24 10:40 次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物信号可以有效地诊断早期疾病,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传统的健康监测系统通常需要大型精密仪器,并且只能针对住院患者的短期监测。商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出现正逐渐改变这种局面,推动健康监测系统向可用于家庭诊断和治疗的便携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然而,商用的刚性可穿戴电子设备无法很好地适应生物界面,降低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离子渗透性和金属毒性也导致其生物相容性低,产生过敏反应和炎症。因此,受人类皮肤的启发,柔软、可拉伸并且高生物相容的电子皮肤随着柔性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创新应运而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陈玉洁副研究员、范群福助理研究员及博士研究生杨茜晨等人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题为“Electronic skin for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s: Properties,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该文章总结了电子皮肤健康监测系统在所需特性、功能以及集成系统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图1),讨论了该领域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wKgaomZQDpaAHqsUAAFspyILqhk533.jpg

人类皮肤有几个独特的特性,因此,电子皮肤作为一种模仿其功能和特性的柔性电子设备,也应该具有这些基本特性,如可拉伸性(图2)、自愈合性(图3)、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传感性能(图4、图5)。可拉伸性作为柔性设备最基本的特性,主要有两种策略去提高:本质可拉伸的软材料和刚性材料的几何结构设计;电子皮肤的自愈合性能可以确保其在受到轻微机械损伤后自行恢复机械性能及电学性能,一般通过动态高分子中的相互作用和可逆键来实现;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医学领域非常重要,使用水凝胶和天然材料是常见的有效策略;传感器是电子皮肤的关键部件,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结构框架是提高电子皮肤传感性能的关键,多种参数被用于评估传感性能,如灵敏度,检测极限,响应和恢复时间,线性和动态耐久性等。

wKgZomZQDruAGJScAAFSb0rmlAo013.jpg
wKgZomZQDsKAad60AAFAFD9VMZc290.jpg
wKgZomZQDsiAQvbeAADVhvQ4QlA219.jpg
wKgaomZQDtuAL-CeAAD-1LrUG_s801.jpg

电子皮肤的实际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其具有更多的特性,如自供电性能(图6)、实时监测性能(图7)、超薄和透气性(图8)、防水性和黏附性。电子皮肤可以利用摩擦电和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自供电,摆脱传统刚性电源对便携性、柔性和可持续性的限制;实现实时监测,需要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及时处理和可视化,主要有两种可视化方法:直观地显示颜色变化和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在屏幕上显示;超薄可以提高电子皮肤佩戴的舒适度,而透气性一般通过使用多孔材料实现,结合防水涂层或粗糙表面,可以同时实现防水性;实现黏附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调节材料的组成,包括调整聚合物单体和交联剂的比例以及加入具有粘合性的辅助材料,另一种是调节电子皮肤的表面结构。




多种生理参数可以用来指示人体的健康状态,一般分为物理信号和化学信号。在诊断疾病时,应区分不同信号并避免其相互影响。电子皮肤健康监测系统对物理信号的监测主要包括运动信号(图9)、脉冲信号、温度信号(图10)和生物电信号(图11)。对人体物理信号的监测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人的健康状况,因此,综合评价还必须考虑生化信号,包括血液、汗液和唾液的监测(图12)。



集成电子皮肤可以通过持续监测个人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警告和治疗来提供个性化的医疗保健。一般要求集成器件能够实现多传感器协同工作以及多数据对比分析,保证对佩戴者健康状况的全面监测。此外,还需要与外部信息处理系统连接,实现更完整、可靠的信息输出。文章作者介绍了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护理、伤口监测和动态给药的集成电子皮肤健康监测系统的最新进展(图13)。

尽管近年来对电子皮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商业化的大规模应用,多功能、集成和耐用的电子皮肤健康监测系统仍然很少。

总之,电子皮肤健康监测系统在现代医学和个性化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发展,电子皮肤健康监测系统将取得更大进展,并为各种疾病的治疗做出重要贡献。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2542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34

    文章

    48639

    浏览量

    742824
  • 电信号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59

    浏览量

    20301
  • 可穿戴电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7

    浏览量

    13372

原文标题:综述:用于健康监测系统的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用于皮肤组织再生和电子皮肤的仿生材料研究进展综述

    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仿生材料已经成为解决伤口愈合和皮肤再生关键难题的一种前景广阔的潜在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09:03 304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皮肤</b>组织再生和<b class='flag-5'>电子</b><b class='flag-5'>皮肤</b>的仿生材料<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b class='flag-5'>综述</b>

    用于先进电生理记录的有源微纳协同生物电子器件研究进展综述

    开发精确灵敏的电生理记录平台对心脏病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近年来,有源微纳生物电子器件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促进了电生理学的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4-16 10:55 267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先进电生理记录的有源微纳协同生物<b class='flag-5'>电子</b>器件<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b class='flag-5'>综述</b>

    高灵敏度柔性电子皮肤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

    电子皮肤(E-skin)是一种机器人触觉系统,它附着在机器表面,通过传感单元检测压力,使机器人像人一样感知周围环境。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0:25 370次阅读
    高灵敏度柔性<b class='flag-5'>电子</b><b class='flag-5'>皮肤</b>的<b class='flag-5'>研究</b>与应用<b class='flag-5'>进展</b><b class='flag-5'>综述</b>

    柔性PZT复合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综述

    随着智能电子皮肤健康检测、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柔性锆钛酸铅(PZT)复合薄膜压力传感器因其出色的柔性和压电性能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7:48 760次阅读
    柔性PZT复合薄膜压力传感器的<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b class='flag-5'>综述</b>

    接近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综述

    皮肤是人类最大的感觉器官,具有保护和感觉等多种功能,是人体最重要的天然防御器官,具有惊人的伸展性、自愈能力、卓越的机械韧性和敏感的触觉等特殊属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4:56 392次阅读
    接近传感<b class='flag-5'>电子</b><b class='flag-5'>皮肤</b><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b class='flag-5'>综述</b>

    用于颈部姿势监测和矫正的电子皮肤集成设备

    为了确保颈部运动过程中姿势传感和振动触觉呈现的可靠性,需要防止电子皮肤设备发生移位。为此,研究人员采用基于中空结构的方法将电子皮肤稳定地附着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4:47 582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颈部姿势<b class='flag-5'>监测</b>和矫正的<b class='flag-5'>电子</b><b class='flag-5'>皮肤</b>集成设备

    综述:基于二维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

    )、MXenes等。由于二维材料具有纳米尺寸的层状结构、优异的半导体性能、大比表面积,因此,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具有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针对二维气敏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气体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微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09:13 384次阅读

    基于二维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

    、优异的半导体性能、大比表面积,因此,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具有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针对二维气敏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气体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09:11 390次阅读
    基于二维材料的气体传感器<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先进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先进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研究进展.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0-31 11:10 0次下载
    先进激光雷达探测技术<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直写式三维打印生物电子研究进展综述

    近年来,对于个性化健康监测、远程疾病管理以及实时生理数据收集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可穿戴以及植入式相关的生物电子的快速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0:06 1116次阅读
    直写式三维打印生物<b class='flag-5'>电子</b><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b class='flag-5'>综述</b>

    先进封装中硅通孔(TSV)铜互连电镀研究进展

    先进封装中硅通孔(TSV)铜互连电镀研究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1:16 663次阅读
    先进封装中硅通孔(TSV)铜互连电镀<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电子皮肤穿戴设备是什么 电子皮肤和显示皮肤区别是什么

    电子皮肤穿戴设备通常采用柔性的材料,如弹性聚合物、柔软的电子线路等,以确保舒适的贴合感和适应人体曲线。   电子皮肤穿戴设备可以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4:54 1114次阅读

    用于表面肌电图采集的柔性无创电极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些年,可穿戴器件、表皮电子器件和可植入式电子器件等柔性电子产品在人体健康监测、刺激系统和人机界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09:22 1343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表面肌电图采集的柔性无创电极的最新<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超结IGBT的结构特点及研究进展

    超结IGBT的结构特点及研究进展
    发表于 08-08 10:11 0次下载

    薄膜PMUT研究进展综述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微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在Micro
    的头像 发表于 08-03 09:38 1019次阅读
    薄膜PMUT<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b class='flag-5'>综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