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软通动力孙洪军:AI大模型热潮下的冷思考

软通动力 来源:未知 2023-08-11 18:15 次阅读

“当风口来临时,我们不要过分地去放大它的短期效应,但是更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长期影响。”软通动力金融事业群助理副总裁、软通金科CTO孙洪军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进入白热化阶段,大模型产品正不断向金融、政务、医疗等行业拓展。与此同时,围绕模型商用、安全、可控的讨论也源源不断。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3年间,中国已发布了79个参数在10亿规模以上的大模型。


面对大模型时代带来的大机遇,企业纷纷奋勇争先抢占C位,但孙洪军也表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能在短期内快速推出一个大模型产品。


无论是聚焦在AI能力平台的厂商,还是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厂商,都需要确保自己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能够提供这部分能力。而对于短时间内没有自研能力的厂商,以及没有AI研发积累的厂商,则无需考虑自研大模型,可直接利用市面上已有的能力来升级解决方案,形成自身业务升值溢价能力。


“目前行业大模型的产业结合仍处于早期阶段,下游应用如何认可理解新推出的大模型应用能力,模型与产业之间如何双向奔赴,实现场景与生态同频共振,或许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孙洪军称。


企业的大模型应用需要综合考虑行业专业性、数据安全、持续迭代和综合成本等因素。基于行业大模型,构建自己的专属模型,也许是企业更优的选项。


“当下,软通动力正在多个行业领域进行大模型服务探索,并已沉淀数个成功案例。”孙洪军介绍,在保险行业,软通动力基于保险业务中台&保险中台解决方案,依托软通天璇2.0MaaS平台,贯穿全流程业务场景开发智能工具和助手,助力保险企业实现产品生态化、营销个性化、服务场景化、风控智能化,赋能保险客户冲破增长瓶颈;


在软件开发方面,软通动力将大模型融入“软件工程全价值链”,在某银行IT部门落地实践,借助AI大模型自动规划测试任务、测试数据生成和脚本自动执行,大幅提升测试的质量和效率;


招聘方面,软通动力基于天璇2.0MaaS平台推出招聘AI Copilot应用,可作为需求助手、简历助手、面试助手,让招聘顾问秒变面试官。在软通动力自身的应用中,实现替代面试官80%基础面试工作量。


“我们通过测试发现,大模型能够为金融IT开发提升20%-30%的工程效率,技术带来的降本增效效果显而易见。”不过,孙洪军也表示,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把安全、所有权意识融入到为客户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的全流程中。


金融领域为例,金融机构拥有庞大的客户数据池,在应用AI大模型的过程中应格外注意数据泄露等风险防范。“我们和金融客户讨论后得到一个共识,只有私有化部署才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孙洪军称,AI大模型生产的代码本质上是机器生产,所有权划分目前尚未明晰。金融机构较多采用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形式,依照GitHub等开源社区的规章,引用了内部的知识产权,理应把产出贡献出去。因此,为金融机构部署私有可控的大模型时要做好技术路线、合规使用等方面的评估,避免产生所有权争议。


除此以外,孙洪军认为,在AI大模型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缺口也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大模型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对高级算法技术人才的需求最为旺盛。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去年年中至今无论是大厂还是创业团队,都还是集中于给大模型打基础。也因此,现阶段底层的技术人才,如NLP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等岗位,是大模型人才市场里最为急需的那一批人。”


孙洪军透露,目前软通动力在内部也会推出一些人才转型计划,类似培养出一批模型训练师。“但这需要一定时间,因为比起人才培养,我更愿意将它称之为人才的培训和应用,毕竟它需要大量的训练与经验,是一个由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


AI时代加速到来,大模型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和生产力变革。面对机遇和挑战,软通动力将在合作伙伴、产品和服务、业务团队、并购等方面加大投入,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原文标题:软通动力孙洪军:AI大模型热潮下的冷思考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软通动力】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软通动力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96

    浏览量

    14934
  • AI大模型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7

    浏览量

    92

原文标题:软通动力孙洪军:AI大模型热潮下的冷思考

文章出处:【微信号:isoftstone-group,微信公众号:软通动力】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防止AI模型被黑客病毒入侵控制(原创)聆思大模型AI开发套件评测4

    在设计防止AI模型被黑客病毒入侵时,需要考虑到复杂的加密和解密算法以及模型的实现细节,首先需要了解模型的结构和实现细节。 以下是我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 2.x实现
    发表于 03-19 11:18

    cubemx ai导入onnx模型后压缩失败了怎么解决?

    cubemx ai导入onnx模型后压缩失败。请问我怎么解决
    发表于 03-19 07:58

    AI模型远程控制启动车辆(原创)

    AI模型
    还没吃饭
    发布于 :2024年03月18日 15:18:29

    使用cube-AI分析模型时报错的原因有哪些?

    使用cube-AI分析模型时报错,该模型是pytorch的cnn转化成onnx ``` Neural Network Tools for STM32AI v1.7.0 (STM.
    发表于 03-14 07:09

    重读AI模型元年:“百模赶考,文心夺魁”

    AI模型爆发元年,留给我们的行业思考与未来洞察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9:01 2410次阅读
    重读<b class='flag-5'>AI</b>大<b class='flag-5'>模型</b>元年:“百模赶考,文心夺魁”

    基于AI模型,千方科技做了哪些尝试呢?

    AI模型逐步走入冷静期,思考模型如何助力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新趋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1-12 09:18 248次阅读

    2024年数字化转型的冷思考与务实前行

    随着2023年的落幕,企业界对于数字化的热潮似乎也逐渐降温。曾经,数字化转型被视为企业发展的救星,它预示着效率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然而,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许多企业开始从数字化的虚火中清醒,进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1-05 16:14 164次阅读

    AI模型可以取代大学教育吗?

    AI模型
    电子发烧友网官方
    发布于 :2024年01月02日 16:27:52

    AI模型怎么解决芯片过剩?

    AI模型
    电子发烧友网官方
    发布于 :2024年01月02日 15:42:05

    AI模型会不会取代电子工程师?

    AI模型
    电子发烧友网官方
    发布于 :2024年01月02日 15:11:43

    AI模型可以设计电路吗?

    AI模型
    电子发烧友网官方
    发布于 :2024年01月02日 15:09:29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Vitis AI 构建开发环境,并使用inspector检查模型

    FFT运算(Vivado) 四、硬件加速之—使用PL加速矩阵乘法运算(Vitis HLS) 五、Vitis AI 构建开发环境,并使用inspector检查模型 六、Vitis AI 进行模型
    发表于 10-14 15:34

    AI模型和小模型是什么?AI模型和小模型的区别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机器学习模型的大小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机器学习中,我们通常将模型分为两类:大模型和小模型。本文将介绍AI
    发表于 08-08 16:55 5581次阅读

    训练好的ai模型导入cubemx不成功怎么解决?

    训练好的ai模型导入cubemx不成功咋办,试了好几个模型压缩了也不行,ram占用过大,有无解决方案?
    发表于 08-04 09:16

    冷思考:COB热潮下的技术与成本

    洲明科技:墨色一致性方面,应用独家EBL+ 多层光学膜封装的专利技术,同步提高对比度、降低摩尔纹、防眩光等附加功能提升。在颜色一致性方面,从芯片搭配、固晶工艺优化、molding工艺管控、EDL驱动方式改善及校正等多方面来提升亮色的一致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4:45 686次阅读
    ​<b class='flag-5'>冷思考</b>:COB<b class='flag-5'>热潮</b>下的技术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