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边缘处理如何实现下一代毫米波扫描仪

星星科技指导员 来源:ADI 作者:Eamon Nash 2023-06-08 15:13 次阅读

毫米波 (mmWave) 成像已成为机场、公共建筑和体育场馆安防扫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毫米波扫描仪优于传统金属探测器,因为它们可以识别和定位金属和非金属威胁。本文 介绍 了 毫米波 成像 硬件 的 工作 原理, 并 将 介绍 一种 芯片 组, 该 芯片 组 使用 边缘 处理 来 管理 大量 数据 负载, 从而 支持 漫游 安全 扫描 系统 的 开发。

毫米波成像的工作原理

图 1 说明 了 毫米波 扫描 器 的 工作 原理。该系统由连接到空间分散天线阵列的发射器和接收器阵列组成。该系统类似于测量回波损耗或S11的网络分析仪。在任何时候,阵列中的一个天线都在以单个频率发射低功率信号。该信号从目标反射并产生反向散射(插图显示了目标上单个点的反射,但实际上传输的信号是全向的,因此目标上的多个点会有反射)。

反向散射的相位和幅度由阵列中的所有接收天线测量。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可以使用极化,以减少直接发射到接收泄漏。测量完成后,从另一个发射天线(以相同频率工作)发射相同的信号,并重复测量过程。

由于RF信号的穿透深度和反射的性质随频率而变化,因此前面描述的扫描通常在多个频率下在宽带上重复。由此产生的矢量矩阵形成一个多维数组(相对于频率和空间位置),用于创建可以识别隐藏在衣服层之间和下方的金属和非金属物体的图像。

完成此类扫描所需的硬件必须是多通道的,并且具有较宽的工作频率范围。10 GHz 至 40 GHz 的频率范围足够宽,足以区分典型安全扫描场景中的对象(衣服、背包、武器和爆炸物)。较高的通道数系统往往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使它们能够识别小物体。例如,虽然检测剃须刀片在机场扫描仪中至关重要,但保护公共建筑和体育场更侧重于检测较大的物品,如武器或爆炸物。在这些应用中,通常使用较少的通道数。

这些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组件是快速切换时间。这使得扫描系统得以实现,其中被扫描者只需在短时间内(通常为一秒或更短)摆姿势。下一代演练系统需要更快的切换时间,以便人不必停下来摆姿势。

图2显示了如何使用ADI公司的毫米波成像芯片组实现完整的毫米波扫描仪。发射器阵列(ADAR2001)由中央捷变频率源驱动。接收器阵列(ADAR2004)检测反射信号,并将其下变频至低中频,在该频率下,多通道连续时间Σ-Δ(CTSD)转换器(AD9083)对其进行中频采样。

现在,我们将仔细研究这些组件以及它们的功能如何优化整体系统性能。

发射机

如前所述,发射器由大量空间分散天线组成,每个天线由功率放大器驱动。ADAR2001是一款4通道发射器,直接连接到天线,输出频率范围为10 GHz至40 GHz。由于在大型阵列中分配10 GHz至40 GHz信号存在困难,ADAR2001集成了4×乘法器。因此,发射器 IC 前面的所有管道和信号分配都在 2.5 GHz 至 10 GHz 频率范围内进行。

ADAR2001发射器的主要RF元件包括RF输入缓冲器、带集成可切换谐波滤波器的4×倍频器、1:4信号分配器和2001个差分输出功率放大器,用于驱动偶极子或螺旋天线等差分天线结构。ADAR3的详细框图如图<>所示。

RFIN 端口施加 2.5 GHz 至 10 GHz 之间的 CW RF 输入信号,功率电平至少为 –20 dBm。宽带倍频器由三个并联子电路组成。每个子电路(低频段、中频段、高频段)都经过优化,可乘以和滤波总频率范围的一部分。乘法器块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开关用于选择所需工作频率的子电路。

乘法器输出通过可编程衰减器,然后分成四个并施加到四个功率放大器。除了乘法器模块中的可配置滤波外,每个PA还包含一个可以启用或禁用的低通/陷波滤波器。对于高达 20 GHz 的输出频率,应启用此滤波器。高于 20 GHz,应禁用它。

可编程衰减器用于帮助确保输出功率与频率的关系相对平坦。该衰减器具有大约15 dB的数字步进衰减范围。当输出频率从10 GHz扫描到40 GHz时,应减小此衰减,以保持所需的输出功率平坦度与频率的关系。这使得每个差分PA输出的标称PA输出功率为+5 dBm,谐波抑制范围为–20 dBc至–30 dBc。

要进行完整的 10 GHz 至 40 GHz 频率扫描,必须将乘法器/滤波器模块设置调整七次,以确保最佳的谐波抑制和输出功率。此外,当系统以一个频率驻留时,每个频率

wKgaomSBhE2ARrsmAADnDy8Iqqo999.png

图2.完整的毫米波成像系统。

wKgaomSBhFqAMOy4AACf0HA6bos647.png

图3.ADAR2001 10 GHz至40 GHz发射器。

发射机通道必须依次打开和关闭。为了避免造成SPI命令瓶颈,ADAR2001包括两个状态机,可以预编程多达70种状态。一旦器件的RAM被编程,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脉冲到器件的MADV(前进)引脚来实现状态推进。这些特性相结合,可确保2 ns通道切换时间。在IC之间切换时也可以实现此切换时间(例如,器件A的通道4在器件B的通道1接通时关闭)。由于全扫描涉及多个频率的全通道扫描,因此切换时间至关重要。例如,如果阵列有 500 个晶片,并且要以 10 MHz 的步长从 40 GHz 扫描到 50 GHz,则它必须执行总共 300,000 个通道切换才能完成完全扫描。

每个通道上的RF输出功率可以使用单独的片上RF检波器进行监控。芯片温度也可以通过片上温度传感器监控。这些传感器馈入 5:1 模拟多路复用器,该多路复用器将所需信号传递到片内 8 位 ADC

ADF4368 PLL/VCO为发射器网络提供激励。其输出信号将根据发射通道的数量多次分离。ADF4368的输出功率相对较高(+9 dBm)和ADAR2001的最小输入阈值(–20 dBm)确保ADF4368的输出在需要放大器缓冲之前可以多次无源分离。

接收器

来自传输的反射被接收器拾取,接收器是多通道混频器和ADC阵列。ADAR2004是一款四通道混频器和ADC驱动器,内置数字编程增益放大器(DGA)。LO输入也具有一个内部4×乘法器,由第二个PLL驱动,其输出频率与射频偏移,因此混频器产生真正的IF输出。然后,混频器的IF输出由AD9083采样,AD16是一款集成数字下变频的<>通道连续时间Σ-Δ型ADC。选择中频采样架构而不是零中频架构,以避免接收器中LO泄漏引起的直流偏移,以及LO正交分路器中不完美的正交平衡引起的I/Q误差。虽然这些缺陷可以通过校准来缓解,但每个输入频率都需要校准,因为LO泄漏和正交误差往往随频率变化。

图4所示为四通道混频器ADAR2004的框图。LO输入由2.5 GHz至10 GHz正弦波驱动,在乘法器输出端产生10 GHz至40 GHz的正弦波。乘法器输出馈送到四个混频器,这些混频器的IF输出具有可编程增益。与ADAR2001发射器一样,ADAR2004接收器也具有两个可预编程的片内状态机。

多通道模数转换器

图5所示为9083通道CTSD ADC AD16的框图。ADC输入设计为具有与ADAR2004的IF输出相同的共模电压。这允许混频器输出和ADC输入直接连接。由于没有交流耦合电容,可确保当混频器输出突然切换时(例如,在混频器输入端的频率阶跃期间),不会出现充电/放电瞬变。

使用集成单极点滤波器的一阶CTSD ADC架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滤波,从而节省PCB空间。与奈奎斯特速率转换器的建立时间相比,该架构还具有较快的信号建立时间,奈奎斯特速率转换器需要高选择性抗混叠滤波器来消除噪声折叠。快速建立时间是本应用的关键要求,因为ADC建立时间必须能够跟上发射侧的快速通道开关。

wKgZomSBguWAWswTAADCMw5pc8E731.png

图4.ADAR2004 10 GHz至40 GHz接收器框图。

每个ADC都有一个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滤除来自Σ-Δ ADC的带外整形噪声并降低采样速率。每个模块包含一个级联积分梳(CIC)滤波器、一个具有多个有限输入响应(FIR)抽取滤波器(由J块抽取)的正交数字下变频器(DDC),或多达三个带平均抽取滤波器的正交DDC通道,用于数据门控应用。三个正交DDC通道的存在可以同时解调多达三个频率。稍后我们将看到如何使用它来显着加快扫描时间。

系统设置和操作

ADAR2001和ADAR2004专为在大型阵列中高效工作而设计。特别强调减少布线开销。ADAR2001和ADAR2004的RFIN和LO输入端口可在低至–20 dBm的输入电平下工作。由于需要从公共LO源(本例中为ADF4368)驱动这些输入,因此这种低输入灵敏度允许在需要放大之前进行大量无源扇出。例如,假设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的净损耗为1 dB,则ADF4368的9 dBm输出功率可以无源扇出128次,可以驱动512个器件(<>个通道)。

驱动ADAR2001和ADAR2004片内时序控制器的进阶和复位引脚也设计为并行驱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处理器FPGA必须提供的GPIO数量。通过在时序控制器中提供足够的深度和复杂性,可以使用一组前进和复位脉冲驱动多达16个ADAR2001器件。

在工作之前,必须对ADAR2001和ADAR2004的时序控制器进行编程。虽然可以使用SPI命令访问两个设备的所有功能,但相关的延迟将导致不可接受的总扫描时间。

让我们考虑如何为基于通道的扫描设置一个 64 通道系统(64 发射器、64 接收器),也就是说,我们在增加频率并重复扫描之前以单个频率循环遍历所有传输通道。

图6显示了如何对16个ADAR2001器件中的状态机进行编程以启用此扫描。该架构的一个关键目标是能够对从公共控制线执行不同操作的多个设备进行排序。

请注意,在图6中,虽然每个IC有65种状态,但大多数IC大部分时间都设置为休眠模式(SLP)。例如,IC 1仅在前四种状态下完全处于活动状态,因为该IC的通道1、2、3和4按顺序传输。在这四种状态下,所有其他IC都处于SLP或就绪(RDY)模式。

wKgaomSBgt2AIKJ1AACCEcNVk-E254.png

图5.AD9083原理框图

同样,IC 2仅在状态5至8期间完全激活,因为所有其他IC都处于SLP或RDY模式。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16个状态机,它们的导通周期彼此偏移,可以用并行脉冲驱动所有16个器件的前进和复位线路。

RDY模式是开发用于优化开关时间同时节省功耗的中间状态。由于大多数发射器大部分时间处于非活动状态,因此SLP模式是降低功耗的关键。但是,从系统角度来看,从SLP模式切换到传输模式(50 ns)所需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扫描期间出现延迟。RDY模式是一种中间状态,可以在IC准备传输时调用。请注意,在图7中,在状态4中,IC 4的通道1正在传输,而IC 2通过将IC 4置于RDY模式来准备传输。在从发射器状态 5 过渡到 1 的过程中,IC 2 从发射模式转换到 RDY 模式,IC 10 从 RDY 模式转换到发射模式。此转换需要 1 ns。随后的片内通道开关(即,从IC2上的通道3到通道4到通道2到通道2)的切换时间为1024 ns。对于以 10.40 GHz 步长从 0 GHz 扫描到 1 GHz 的 20 元素阵列,完整的扫描时间将小于 50 毫秒。这假设PLL锁定时间为5 μs。如果使用两个以乒乓模式运行的PLL来实现更快的频率建立,则扫描时间将远低于<> ms。

wKgZomSBgteAEBQ5AAB1KSMuF_I210.png

图6.对16个ADAR2001发送器进行编程,用于由单个提前脉冲驱动的通道扫描。

ADAR2004接收器的操作和时序不太复杂,因为通常的做法是将所有接收器通道配置为始终接收。状态机仍必须排序,以便在接收器与发射器一起扫描时选择正确的乘法器路径和滤波器设置。

如前所述,每个AD9083 ADC通道最多可以访问三个正交DDC通道。这意味着它可以同时解调三个频率,假设所有三个频率都在ADC模拟输入带宽(125 MHz)的输入频率范围内。例如,通过将三个IF音调定位在50 MHz、75 MHz和100 MHz,可以将这三个音调同时解调为I和Q基带数据。

为了在发射端促进这种方法,必须使用三个发射PLL,而不是一个。三个发射频率必须始终指向不同的物理发射IC(ADAR2001中的乘法器不能传导多音信号)。这三个频率必须始终不同,但在扫描时必须保持彼此接近的频率。例如,如果其中一个ADAR2001器件上的一个通道以10 GHz的频率传输,则另外两个器件将以10.025 GHz和10.050 GHz的频率发射,以支持50 MHz、75 MHz和100 MHz的IF输出。此方案在传输路径中需要更多的硬件和交换基础设施,但具有将整体扫描时间减少 3 倍的好处。

结论

该芯片组由四通道发送器ADAR2001、四通道接收器ADAR2004、9083通道ADCAD16和PLL/VCOADF4368组成,具有实现下一代漫游毫米波安全扫描器所需的高集成度和功能。集成状态机和片上数字下变频可显著卸载传统的集中式处理,并将其转移到智能边缘。最终结果是,中央处理器在扫描期间不必担心控制系统,并且它接收的数据已经被解调和抽取。虽然该芯片组专为毫米波安全成像应用而开发,但ADAR2001发射器和ADAR2004接收器的宽频率范围以及AD9083 16通道ADC的集成度,使该芯片组适用于需要高通道密度和快速开关的其他应用。

审核编辑:郭婷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47

    文章

    47788

    浏览量

    409134
  • 接收器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2214

    浏览量

    70669
  • 毫米波
    +关注

    关注

    21

    文章

    1857

    浏览量

    64081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5G毫米波技术面临着什么挑战?

    运营商、设备厂商和芯片厂商正在齐心协力地推动第五移动通信标准(即5G)的制定。5G是现在4G(也称为长期演进项目,Long term evolution,即LTE)移动通信标准的下一代,5G
    发表于 07-11 07:46

    毫米波雷达是什么?

    所谓的毫米波是无线电波中的段,我们把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毫米波,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
    发表于 08-02 08:49

    怎么通过毫米波传感器进行边缘智能处理

    通过毫米波传感器在边缘进行智能处理可以减少发送到中央服务器的数据量,增加传感器本身的决策量。
    发表于 08-13 06:59

    单片光学实现下一代设计

    单片光学 - 实现下一代设计
    发表于 09-20 10:40

    毫米波雷达(

    系统主要包括收发天线、射频前端、调制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等。毫米波雷达通过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的相关处理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距离、方位、相对速度。  毫米波
    发表于 12-16 11:09

    毫米波传感器如何实现边缘智能

    通过毫米波传感器在边缘进行智能处理可以减少发送到中央服务器的数据量,增加传感器本身的决策量。
    发表于 08-07 06:46

    毫米波终端技术实现挑战及测试方案

    毫米波技术已成为目前标准组织及产业链各方研究和讨论的重点,毫米波将会给未来5G终端的实现带来诸多的技术挑战,同时毫米波终端的测试方案也
    发表于 01-08 07:49

    毫米波传感器是如何实现边缘智能的?

    毫米波传感器是如何实现边缘智能的?片上处理如何使毫米波传感器根据其特征实时识别和分类目标?
    发表于 06-17 06:43

    毫米波雷达在人体传感器中有何应用

    干扰,无法检测固定不动的人体。随着人们对安防、安全和效率的期望越来越高,下一代传感器必须克服常见的传感难题,提供既准确又可靠的传感。毫米波雷达具有纵向目标探测距离与速度探测能力强,可实现远距离
    发表于 01-25 06:00

    毫米波技术基础

    扫描仪极高频也用于人体安全扫描仪。数以千计的发射和接收天线共同工作,以高精度扫描,如图7所示。图7。毫米波人体扫描系统。这些系统传输的频率范
    发表于 07-29 22:43

    封装天线设计简化毫米波在楼宇和工厂中感测的教程

    得系统可以变得自主并做出实时决策。德州仪器(TI)高度集成的毫米波(mmWave)雷达传感器内部可进行大量数据处理,从而实现边缘智能化。TI毫米波
    发表于 11-09 08:05

    毫米波技术如何为自主机器人提供边缘智能

    ,解决同人类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的机器人协同互动的关键问题。若边缘需要额外的机器学习处理毫米波传感器可与工业级处理器(如Sitara™处理
    发表于 11-09 08:08

    毫米波传感器实现边缘智能的方法

    通过毫米波传感器在边缘进行智能处理可以减少发送到中央服务器的数据量,增加传感器本身的决策量。 物联网(IoT)推动建筑和家庭系统中更多设备和传感器连接网络:根据Gartner的估计,在2017年物
    发表于 11-10 06:52

    了解毫米波 -- 之

    相控阵完整发射机系统,整个系统包含本振、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等各个模块,并且包含4个通道数。如此复杂的通信系统在2.1mm x 6.8 mm的芯片下即可实现,只有粒大米大小。 图:4通道24GHz毫米波系统
    发表于 05-05 11:22

    了解毫米波“移相”--之三

    Starlink Dish(星链盘),其直径为58.9厘米,外观类似于个圆盘。在圆盘中,密集排列着1,280个天线阵列单元。通过下层连接的移相控制以及射频收发电路,实现高指向和快速扫描毫米
    发表于 05-08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