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基于透明质酸微针的胰岛素智能给药系统,用于糖尿病治疗

微流控 来源:微流控 2023-06-02 09:24 次阅读

据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成年糖尿病患者,并有超过670万人死于糖尿病,且预计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7亿。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人工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容易让患者产生依赖性,从而使得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低;但是,直接注射胰岛素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问题,并且一天多次的注射过程会让患者饱受痛苦,从而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不高。为了减少频繁注射以及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无创给药以及智能释放的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微针(MN)贴片这种无痛的给药方式已经在美容领域得到应用。微针贴片由数十到数百根长度为数百微米的细针阵列组成,透皮时几乎没有痛觉,也不会留下明显创口,是一种理想的透皮给药方式。微针可以分为实心微针、涂层微针、空心微针、水凝胶微针和可溶性微针等。可溶性微针因为制备过程相对简单、载药量高、材料来源广、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透皮给药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潜力,其中的药物被集成到微针的针体内,并随着微针的溶解而释放,药物利用率高,且不产生医疗废物。然而,如果仅仅是将胰岛素集成到可溶性微针上,虽也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舒适性,却无法避免低血糖风险和频繁给药的麻烦。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来自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制备了一种基于透明质酸的可溶性微针,并通过负载矿化胰岛素(m-INS)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m-GOx)进一步构建了一个智能给药系统,可以实现血糖浓度信号的自主识别,并控制胰岛素的释放行为,以维持血糖正常,并最终实现糖尿病的有效治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透明质酸微针经皮递送胰岛素智能给药系统用于糖尿病治疗”为题发表在《生物工程学报》期刊上。

载药微针的制备

该研究制备的透明质酸(HA)微针阵列的体视显微镜照片和电子显微镜照片分别如图1A和1B所示,微针针体饱满、形状均一,针体高约730 μm、底宽约356 μm,针尖直径约30 μm。随后,研究人员用万能试验机对透明微针的机械强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每根微针能承受约0.33 N的力,与合成的聚合物微针机械强度相当,足够刺穿皮肤。随后,研究人员利用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制备获得了载药透明质酸微针贴片。万能试验机的检测结果显示,载药微针的机械强度提高到了0.43 N/针。接着,研究人员分别用FITC和Cy5对胰岛素和葡萄糖氧化酶进行了标记,并随后按照同样步骤制备获得了载药透明质酸微针。将获得的载药微针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C-1E所示,微针针体饱满、形态规则,在488 nm激发波长下能看到强烈的绿色荧光,而在546 nm激发波长下能看到强烈的红色荧光,表明FITC-矿化胰岛素和Cy5-矿化葡萄糖氧化酶在微针中分布均匀。

262c282c-00e1-11ee-90ce-dac502259ad0.png

图1 微针显微照片:(A)体式显微镜下的透明质酸(HA)微针;(B)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透明质酸(HA)微针;(C-E)同时负载FITC-矿化胰岛素(m-INS)和Cy5-矿化葡萄糖氧化酶(m-GOx)的透明质酸(HA)微针

载药透明质酸微针的血糖调控能力

随后,为了评价载药透明质酸微针对血糖的调控能力,研究人员选用4 ~ 6周龄雄性SD大鼠,并按照55 mg/kg的量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以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注射后大鼠的血糖持续升高,10 d后平均血糖稳定在21.7 mmol/L左右,明显高于3.9 mmol/L ~ 6.1 mmol/L的正常范围,证明成功构建了1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

接着,研究人员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并分别将空白透明质酸微针、负载胰岛素的微针、负载矿化胰岛素的微针以及同时负载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贴在大鼠皮肤表面。如图2C所示,空白透明质酸微针组和负载矿化胰岛素的微针组的大鼠血糖浓度几乎不变,而负载胰岛素的微针组以及同时负载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组的大鼠血糖均在1 h内下降到了6 mmol/L ~7 mmol/L。此外,负载胰岛素的微针组在给药6 h后大鼠的血糖水平恢复到了19.3 mmol/L;而同时负载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组在给药10 h后大鼠血糖仍维持在较低的11.3 mmol/L,且在36 h内大鼠的血糖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空白透明质酸微针组),说明相对于单纯的胰岛素给药来说,同时负载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的胰岛素智能给药系统降糖药效更持久,药物利用率更高。

263c350a-00e1-11ee-90ce-dac502259ad0.png

图2 微针给药动物实验:(A)微针给药时的糖尿病大鼠照片;(B)微针给药36 h后的糖尿病大鼠照片;(C)负载不同药物成分的微针降糖效果

同时负载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给药后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耐受性

将负载胰岛素的微针以及同时负载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分别作用于3只糖尿病大鼠,1 h后待大鼠血糖接近正常范围后,再腹腔注射1.5 g/kg的葡萄糖溶液,健康组的3只大鼠则直接注射葡萄糖溶液。由图3A可以看出,注射葡萄糖后大鼠血糖均出现升高,其中健康组大鼠血糖在20 min达到14.0 mmol/L的峰值后快速下降,在150 min时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而同时负载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组的大鼠血糖在40 min时达到16.3 mmol/L的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并在150 min后维持在较低水平的11.1 mmol/L左右,而负载胰岛素的微针组的大鼠血糖升高后则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此外,葡萄糖耐受实验在0 ~ 150 min的血糖浓度曲线下面积积分结果表明,相对于负载胰岛素的微针组,健康组和同时负载矿化胰岛素和矿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微针组的葡萄糖耐受性明显更强。

26a2de5e-00e1-11ee-90ce-dac502259ad0.png

图3 大鼠腹腔内葡萄糖耐受实验:(A)血糖浓度变化曲线;(B)葡萄糖耐受实验的曲线下面积

综上所述,基于载药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构建的具有血糖响应性的胰岛素智能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血糖浓度识别能力和胰岛素响应释放能力,能有效将胰岛素递送到大鼠皮下,从而安全、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提高其葡萄糖耐受能力,不至于引发低血糖风险,具有替代胰岛素注射给药方式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潜力。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原文标题:基于透明质酸微针的胰岛素智能给药系统,用于糖尿病治疗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苹果三星研发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有望减轻依赖胰岛素糖尿病患者

    尽管实现腕式无创血糖监测仍需数年努力,目前相关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展望未来,依赖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或许能通过智能手表上的传感器持续监控血糖水平,有效缓解日常诊治压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4:35 255次阅读

    基于葡萄糖响应性微针的胰岛素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开发一种能够自我调节剂量的微创胰岛素给药系统,可以说是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圣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09:37 1371次阅读
    基于葡萄糖响应性微针的<b class='flag-5'>胰岛素</b>透皮给药<b class='flag-5'>系统</b>研究进展

    智能科技助力糖尿病控制:感受蓝牙胰岛素注射泵的魅力

    为了解决糖尿病患者日常注射胰岛素的困扰,深圳信驰达开发了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的胰岛素注射泵方案,该方案通过蓝牙将智能手机与胰岛素注射泵连接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10:30 252次阅读
    <b class='flag-5'>智能</b>科技助力<b class='flag-5'>糖尿病</b>控制:感受蓝牙<b class='flag-5'>胰岛素</b>注射泵的魅力

    基于溶解性微针的透皮给药方案,用于改善血糖控制和患者依从性

    天门冬氨酸胰岛素(IAsp)和德谷胰岛素(IDeg)作为第三代胰岛素,起效时间更快或作用期更持久,可以用于模拟生理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微针(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6:27 1620次阅读
    基于溶解性微针的透皮给药方案,<b class='flag-5'>用于</b>改善血糖控制和患者依从性

    用于促进生物膜清除和糖尿病伤口愈合的多酶级联双层微针反应系统

    生物膜的存在仍然是慢性伤口愈合的重要障碍,包括糖尿病伤口。
    的头像 发表于 09-12 09:12 2621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促进生物膜清除和<b class='flag-5'>糖尿病</b>伤口愈合的多酶级联双层微针反应<b class='flag-5'>系统</b>

    用于生物膜感染糖尿病伤口愈合的防治一体化纳米酶微针

    如何促进细菌生物膜感染的糖尿病伤口的愈合是一项亟需解决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由于生物膜感染部位的低药物渗透性及伤口愈合中潜在的再感染风险,现有的治疗方法疗效受限。
    的头像 发表于 08-17 09:08 1067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生物膜感染<b class='flag-5'>糖尿病</b>伤口愈合的防治一体化纳米酶微针

    用于糖尿病创面的防疤痕愈合的自供电酶联微针贴片

    糖尿病创面由于局部高血糖、慢性炎症、反复感染等原因,通常存在治疗效果有限、愈合时间长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具有造成截肢的风险。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09:50 1040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糖尿病</b>创面的防疤痕愈合的自供电酶联微针贴片

    利用荧光成像技术动态监测糖尿病发展和治疗进程

    糖尿病(DM)通常有胰岛素的合成及释放异常的表现。研究表明,2014年18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4.22亿)是1980年(1.08亿)的四倍。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09:20 971次阅读
    利用荧光成像技术动态监测<b class='flag-5'>糖尿病</b>发展和<b class='flag-5'>治疗</b>进程

    用于碳水化合物跟踪、血糖监测和胰岛素给药的自动化一体化系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糖代谢疾病,正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截至2014年的数据,全世界约有4.22亿人患糖尿病,每年有150万人死于糖尿病。并且,近几十年,糖尿病
    的头像 发表于 07-06 09:52 670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碳水化合物跟踪、血糖监测和<b class='flag-5'>胰岛素</b>给药的自动化一体化<b class='flag-5'>系统</b>

    微创及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糖尿病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目前在临床中尚无可以治愈糖尿病的方法,现有治疗手段大多采用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方式进行控制和缓解。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09:10 599次阅读
    微创及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如何利用科技发展治愈糖尿病

    知道,1型糖尿病和晚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体内的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从外部获得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与身体连接的胰岛素泵可以通过外源性补充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4:27 377次阅读
    如何利用科技发展治愈<b class='flag-5'>糖尿病</b>

    可穿戴连续血糖监测仪:自动监测患者血糖情况

    整套可穿戴糖尿病管理设备系列由连续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和数据管理手环组成。
    发表于 06-15 15:35 500次阅读

    基于中空多孔金纳米/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发表于 06-15 09:43 375次阅读
    基于中空多孔金纳米/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糖尿病血糖显示Dexcom G6设备开源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糖尿病血糖显示Dexcom G6设备开源.zip》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6-13 15:25 0次下载
    <b class='flag-5'>糖尿病</b>血糖显示Dexcom G6设备开源

    基于微管的可穿戴闭环微型糖尿病管理系统

    该闭环微系统包括生物传感装置、电渗微泵和带有算法的印刷电路板(PCB)。涂覆在微管外表面上的传感装置被插入皮下组织以检测间质葡萄糖,用于感测葡萄糖的电流信号被PCB处理以智能地为电渗微泵供电,以经由微管通道将
    发表于 05-11 16:38 310次阅读
    基于微管的可穿戴闭环微型<b class='flag-5'>糖尿病</b>管理<b class='flag-5'>系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