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铁电实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的双重提升

锂电联盟会长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 作者:锂电联盟会长 2022-09-21 11:21 次阅读

固态锂金属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认为是新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理想选择。固态电解质是固态锂金属电池最核心的部件,一直受到科研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代表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因其柔韧性好、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可靠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不断加快锂离子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的输运,改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之间的界面稳定,以实现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长期循环稳定一直是研究人员的突破方向。

【工作介绍】 近日,天津工业大学邓南平、程博闻、康卫民等人通过静电溶吹纺丝技术和高温煅烧工艺制备了多孔铁电陶瓷钛酸铋(Bi4Ti3O12)纳米纤维(BIT NFs)并将其作为纳米填料混合在PEO/LiTFSI体系中制备了BIT NFs改性的复合固态电解质(BIT NFs/PEO/LiTFSI)。结合铁电BIT NFs材料特性(铁电性、压电性)和形貌结构(一维、多孔)的优点,实现了聚合基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的双重提升。50℃下,BIT NFs/PEO/LiTFSI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为6.25×10-4S cm-1,锂离子转移数为0.47。组装的锂对称电池在50℃,0.2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维持了3000 h的稳定循环,表现出良好的锂枝晶抑制能力;组装的LFP电池在0.2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仍保持118.2 mA h g-1。该文章以 “Improved ionic conductivity and enhanced interfacial stability of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porous ferroelectric ceramic nanofibers” 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博士生康俊宝为本文第一作者。 【内容表述】

a92953d8-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1. 材料合成和机理说明 从材料特性来看:BIT作为Aurivillius家族中一种典型的铁电陶瓷材料,具有自发极化高、压电常数大的特点。铁电陶瓷材料的永久偶极子,作为比非铁电材料组成原子更强的路易斯酸碱,能更好的促进锂盐的解离。同时钙钛矿层中存在的氧空位,能与锂盐的阴离子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释放更多的自由锂离子。此外,铁电材料自发极化产生的内建电场有望促进锂离子的传递,进而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在电解质/锂负极界面处,铁电BIT固有的压电特性使其在受到锂凸起挤压发生形变后产生瞬时压电效应,从而实现对锂离子均匀沉积行为的动态调控,最终实现对锂枝晶的良好抑制。因此,将其作为无机陶瓷填料添加到有机聚合物基体中,有望带来快速的锂离子传导,并增强与锂金属电极的界面稳定性。 从结构形貌来看:通过静电溶吹纺丝技术和随后的高温煅烧工艺可以快速、大量制备一维、多孔BIT纳米纤维。通过对纺丝助剂的选择,高温处理得到的BIT陶瓷纳米纤维具有更多的孔结构。添加的一维、多孔BIT无机纳米纤维填料不仅保证了与聚合物基体的良好接触,而且利用其较大的长径比构建了长程、连续的有机-无机界面。 1. BIT NFs的表征 通过SEM、XRD、BET、HRTEM等表征数据证明了BIT NFs的多孔、一维结构。

aa8553d0-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2. 前驱体纤维和BIT NFs的表征 2. BIT NFs/PEO/LiTFSI电解质的表征 通过XRD 、SEM、DSC、TG等表征数据证明了BIT NFs的均匀混入和对PEO基电解质结晶度、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测试证明了BIT NFs对PEO基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化学窗口的提升作用。

ab3740fe-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3. BIT NFs/PEO/LiTFSI复合固体电解质的物理、电化学性能 3.BIT NFs对锂离子解离、传输的促进作用 通过EPR、XPS、FTIR光谱等结果证明了BIT NFs所富含的氧空位和自身偶极子有效地促进了锂盐的解离。

abfa21b4-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4. BIT NFs促进锂离子解离、传输作用的表征 进一步通过DFT理论计算证明了氧空位对锂盐解离的促进作用。

ac1d74c0-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5. BIT NFs促进锂离子解离作用的DFT计算 4. BIT NFs对锂离子沉积行为的动态调节 通过DFT计算理论上证明了BIT NFs铁电性和压电特性对锂离子沉积行为的动态调节机制。

ac95837a-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6. BIT NFs对锂离子沉积行为的动态调节机制和DFT计算 进一步,通过压电性能测试、锂对称电池充放电测试和原位光学显微镜测试等手段从实验上验证了所制备的BIT NFs通过铁电性和压电特性对锂离子沉积行为进行动态调节以稳定界面的积极作用。

ae1683f2-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7. BIT NFs动态调节锂离子沉积行为以提升界面稳定的电池性能评估 5. 装配有BIT NFs/PEO/LiTFSI电解质的全电池性能测试 通过组装LFP/NCM | BIT NFs/PEO/LiTFSI | Li电池在不同温度下测试了复合电解质与LFP和高压NCM电极材料匹配的电化学性能。证明了孔铁电陶瓷BIT纳米纤维对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的双重提升作用。

aea436b6-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8. 全固态LiFePO4/LiNi0.8Mn0.1Co0.1O2||锂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 Junbao Kang, Zirui Yan, Lu Gao, Yaofang Zhang, Weicui Liu, Qi Yang, Yixia Zhao, Nanping Deng, Bowen Cheng, Weimin Kang, Improved ionic conductivity and enhancedinterfacial stability of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porous ferroelectric ceramic nanofiber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2. DOI:10.1016/j.ensm.2022.09.005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756

    浏览量

    19686
  • 电陶瓷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

    浏览量

    6783
  • 能量密度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80

    浏览量

    16295

原文标题:铁电实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的双重提升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众多企业发布固态电池的布局动态

    尽管全固态电解质存在电导率低和电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差等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但半固态电池作为通往全固态电池的中间方案,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
    发表于 04-18 10:22 107次阅读
    众多企业发布固态电池的布局动态

    请问聚合物电解质是如何进行离子传导的呢?

    在目前的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高分子聚合物在室温下都有明显的结晶性,这也是室温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电导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3-15 14:11 167次阅读
    请问<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是如何进行<b class='flag-5'>离子</b>传导的呢?

    聚合物锂电池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的区别

    聚合物锂电池是什么 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的区别  聚合物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它采用了由聚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6:54 330次阅读

    不同类型的电池的电解质都是什么?

    聚合物,如固态电池,固态陶瓷和熔融盐(如钠硫电池)中使用的聚合物。 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使用硫酸作为电解质。充电时,随着正极板上形成氧化铅(PbO2),酸变得更稠密,然后在完全放电时变成几乎水。铅酸电池有溢流和密封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7:42 359次阅读

    弱溶剂化少层碳界面实现硬碳负极的高首效和稳定循环

    离子电池碳基负极面临着首次库伦效率低和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调节电解液的溶剂化结构,来调节固体电解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1-26 09:21 389次阅读
    弱溶剂化少层碳<b class='flag-5'>界面</b><b class='flag-5'>实现</b>硬碳负极的高首效和<b class='flag-5'>稳定</b>循环

    电导率单位ms/cm和us/cm怎么换算

    电导率是描述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传导能力的物理量。常用的电导率单位有毫西/厘米(ms/cm)和微西/厘米(us/cm)。要将毫西/厘米(ms/cm)转换为微西/厘米(us/cm),需要乘以
    的头像 发表于 01-25 15:52 9372次阅读

    关于固态电解质的基础知识

    固态电解质在室温条件下要求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目前所采用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元素替换和元素掺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4:58 6208次阅读
    关于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基础知识

    离子-偶极作用诱导实现PVDF电解质游离残留溶剂封装

    由于高离子导电性和机械强度,聚(氟乙烯)(PVDF)电解质越来越受到固态锂电池的关注,但高活性残留溶剂严重困扰着循环稳定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0:09 561次阅读
    <b class='flag-5'>离子</b>-偶极作用诱导<b class='flag-5'>实现</b>PVDF<b class='flag-5'>电解质</b>游离残留溶剂封装

    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概念、组成及作用

    从儿童玩具到无绳电动工具,再到电动汽车,由锂离子电池供电的产品,包括 三元锂电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电池的电解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根据电解液的状态, 锂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10:00 2165次阅读

    利用三甲基硅化合物改善硫酸盐固态电解质与阴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

    这篇研究文章的背景是关于固态锂电池(ASSBs)中硫化物基固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0:41 560次阅读
    利用三甲基硅化合物改善硫酸盐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与阴极材料的<b class='flag-5'>界面</b><b class='flag-5'>稳定性</b>

    锂金属电池正负离子协同调节功能的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原位构建

    聚合物的两性离子段通常是刚性的,导致所有聚合物两性离子电解质通常太硬而无法与电极充分接触,这可能导致高
    发表于 10-17 15:48 365次阅读
    锂金属电池正负<b class='flag-5'>离子</b>协同调节功能的两性<b class='flag-5'>离子</b><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原位构建

    电极式电导率的种类有哪些?

    装置。 根据测量原理与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电导率传感器分为电极型电导率传感器、电感型电导率传感器以及超声波电导率传感器。 电极型电导率传感器根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3:50 363次阅读

    高锂金属负极形貌稳定性的聚电解质

    与液态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不同,聚电解质(polyelectrolytes)是一种大分子,其骨架上含有可电离基团。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09:32 647次阅读
    高锂金属负极形貌<b class='flag-5'>稳定性</b>的聚<b class='flag-5'>电解质</b>

    新型固态电解质电导率和性价比三驾马车拉动全固态电池实用化

    开发合适的固态电解质实现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锂电池的第一步。理想情况下,固态电解质应在离子电导率、可变形性、电化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6-30 09:39 1134次阅读
    新型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的<b class='flag-5'>电导率</b>和性价比三驾马车拉动全固态电池实用化

    固态电解质电导性 (Solid系列)

    团体标准《固态锂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指出固态电解质性能优劣的最主要性能指标为离子电导率、电子电导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6-25 16:43 555次阅读
    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b class='flag-5'>电导</b>性 (Solid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