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据“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筛选”活动页面的结果显示,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基于自主LoongArch指令系统的龙芯3C5000服务器CPU的研制,国产服务器CPU再向前迈出了一步。
对于CPU的命名,一般A系列为桌面级CPU,而C系列则是服务器CPU。从公开信息来看,龙芯3C5000吴福气CPU内部集成了16个高性能的龙芯LA464处理器、32MB的共享偏上高速缓存和4个64位DDR4-3200内存控制器,主频为2.1-2.3GHz,单新品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超过0.5TFLOPS。
单从性能上来看,龙芯这款3C5000已经与市面中的主流CPU相当,已经可以满足当下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
国产的CPU
值得一提的是,LoongArch也就是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已经实现了完全自主、技术先进、兼容生态三方面的特点,其中拥有近2000条指令,并不包含MIPS指令系统。该架构今年正式被龙芯对外发布。
在今年7月份,龙芯中科发布了3A5000CPU,作为桌面级CPU,其性能已经逼近市场的主流产品,据相关机构评测数据显示,龙芯3A5000单核SPECCPU 2006 Base定浮点分值在2.5GHz主频下性能超过了26分,平均每GHz性能超过了10分,已经与市场主流X86产品相当接近。
其中,龙芯处理器除了CPU核心是自研的以外,包括GPU核、内存控制器和PHY、高速IO接口控制器和PHY等上百种IP均自主研发。
国内的CPU生力军除了龙芯以外,还有如兆芯、飞腾等。如兆芯在2015年便发布了一款ZX-C4600/4610处理器,算是价格门槛较低的国产通用型X86 CPU。主频为2GHz,采用28nm制造工艺。
根据测试,这款兆芯的芯片性能基本等同于英特尔在2007年发布的奔腾双核E2160的两倍,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求,同时由于采用了X86架构,因此可以兼容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飞腾也发布过处理器产品,如经典的FT-1500A/4四核处理器,不过由于采用了Arm V8的架构,因此无法与Windows兼容,基本只能运行国产化Linux系统,距离普通消费者就更远了。
如今飞腾还发布了FT-1500A/16的16核心处理器以及FT-2000+/64的64核心版本的服务器平台。
除了以上几款之外,国产CPU还有如鲲鹏、海光、申威等品牌,如申威的CPU便被曾经全球第一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所采用。
国产CPU的困境与现状
上文已经了解到国内的部分国产CPU相关产品,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并非是业内人士,可能基本没有听闻过这些国产的CPU。一方面是由于国产CPU市场份额过小,知名度只局限于相关专业人士,另一个原因在于价格原因导致国产CPU推广更加困难。
首先说价格,可能一般用户会认为,既然国产CPU性能相比英特尔、AMD还存在差距,甚至可能还不如上一代的奔腾、赛扬,那么售价也必须要比这些产品更便宜才对。
但事实上,正是因为国产处理器受众较小,大多数用户并不买单,销量较低,而研发成本又摆在这里,平摊下来每块CPU成本并不低。假设研发出一个新系列耗费1亿元(成本已经很低),但最终只卖出了10万套不到(10万套基本已经是国产CPU销量天花板),那么每一套的成本就达到1000元,这还没有算渠道费用以及存储、运输等额外的支出。
对比英特尔、AMD动辄数百万以上的销量,国产CPU的成本很难降低,这就导致如今的国产CPU价格甚至比这些国外CPU产品更高。
当成本降不下来,性能还不如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基本不会支持,只能依赖于政府采购为主。如果想要普通消费者买单,如今只能走补贴的路线来将价格降下来。
除了成本以外,另一个问题还在于生态。兆芯CPU采用了X86架构,可以兼容Windows,其生态环境稍好一些。但对于龙芯以及飞腾而言,由于采用的分别为自研架构LoongArch以及Arm架构,因此与Windows并不兼容。
这对于用户而言就不太友好了,没有相应的软件生态环境,就意味着没有国产CPU施展能力的空间。如果想要软件生态,就只能放弃自研,采购通用架构,制造服务器CPU,来帮助企业迅速回本。不过这样一来,一旦被国外“卡脖子”企业很难有还手余地。
国产CPU多久能够替换英特尔?
如今国内掀起了一股国产替代的浪潮,而CPU作为计算机系统运算和控制的核心,如何实现CPU的自主可控,并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实现替换,是国产崛起的关键。
当前已经多款国产CPU产品,那么距离替换英特尔还有多远呢?
如果光从性能上来看,龙芯3A5000性能与2015年的英特尔i5水平相当,这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在过去国内外CPU在性能上的差距就能达到10年以上。因此只看性能的话,大概5-8年左右就能够替换英特尔。
但CPU除了性能以外,生态也非常重要。简单地打个比方,在海外,安卓手机大多都会使用GMS框架,只有拥有了GMS才能运行谷歌应用及需要GMS支持的应用,而大多数海外的安卓应用都需要GMS支持才能够使用。当有手机被禁止使用GMS时,在海外市场就意味着除了打电话以外,基本干不了什么其他的事了,这就是生态。
由于英特尔CPU的强大市场地位,Windows基本是基于X86而开发的,对于其他的CPU而言,会产生兼容性的问题。
而其他CPU稀少的市场份额,很难吸引到开发者愿意去为这一架构开发相应软件,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强者恒强,弱者越弱。
好在如今一些CPU开始着力打破这个生态系统,如龙芯也开始走兼容模式,已经能够运行一些Windows程序,未来随着能够运行的程序越来越多,相信也会在市场中慢慢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市场来带动国产CPU技术的迭代与发展。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如果只看性能的话,可能需要5-8年才能完全替代英特尔,如果没有那么极客,如今的国产CPU已经可供日常使用。但生态的缺陷让国产CPU境地较为尴尬,虽然喊出要打造第三套生态系统,但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与另两个生态兼容将是国产CPU的必由之路。

龙芯3C5000服务器CPU(图源:龙芯中科)
对于CPU的命名,一般A系列为桌面级CPU,而C系列则是服务器CPU。从公开信息来看,龙芯3C5000吴福气CPU内部集成了16个高性能的龙芯LA464处理器、32MB的共享偏上高速缓存和4个64位DDR4-3200内存控制器,主频为2.1-2.3GHz,单新品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超过0.5TFLOPS。
单从性能上来看,龙芯这款3C5000已经与市面中的主流CPU相当,已经可以满足当下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
国产的CPU
值得一提的是,LoongArch也就是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已经实现了完全自主、技术先进、兼容生态三方面的特点,其中拥有近2000条指令,并不包含MIPS指令系统。该架构今年正式被龙芯对外发布。
在今年7月份,龙芯中科发布了3A5000CPU,作为桌面级CPU,其性能已经逼近市场的主流产品,据相关机构评测数据显示,龙芯3A5000单核SPECCPU 2006 Base定浮点分值在2.5GHz主频下性能超过了26分,平均每GHz性能超过了10分,已经与市场主流X86产品相当接近。
其中,龙芯处理器除了CPU核心是自研的以外,包括GPU核、内存控制器和PHY、高速IO接口控制器和PHY等上百种IP均自主研发。
国内的CPU生力军除了龙芯以外,还有如兆芯、飞腾等。如兆芯在2015年便发布了一款ZX-C4600/4610处理器,算是价格门槛较低的国产通用型X86 CPU。主频为2GHz,采用28nm制造工艺。

兆芯ZX-C4600(图源:兆芯)
根据测试,这款兆芯的芯片性能基本等同于英特尔在2007年发布的奔腾双核E2160的两倍,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求,同时由于采用了X86架构,因此可以兼容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
飞腾也发布过处理器产品,如经典的FT-1500A/4四核处理器,不过由于采用了Arm V8的架构,因此无法与Windows兼容,基本只能运行国产化Linux系统,距离普通消费者就更远了。

图源:飞腾
如今飞腾还发布了FT-1500A/16的16核心处理器以及FT-2000+/64的64核心版本的服务器平台。
除了以上几款之外,国产CPU还有如鲲鹏、海光、申威等品牌,如申威的CPU便被曾经全球第一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所采用。
国产CPU的困境与现状
上文已经了解到国内的部分国产CPU相关产品,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并非是业内人士,可能基本没有听闻过这些国产的CPU。一方面是由于国产CPU市场份额过小,知名度只局限于相关专业人士,另一个原因在于价格原因导致国产CPU推广更加困难。
首先说价格,可能一般用户会认为,既然国产CPU性能相比英特尔、AMD还存在差距,甚至可能还不如上一代的奔腾、赛扬,那么售价也必须要比这些产品更便宜才对。
但事实上,正是因为国产处理器受众较小,大多数用户并不买单,销量较低,而研发成本又摆在这里,平摊下来每块CPU成本并不低。假设研发出一个新系列耗费1亿元(成本已经很低),但最终只卖出了10万套不到(10万套基本已经是国产CPU销量天花板),那么每一套的成本就达到1000元,这还没有算渠道费用以及存储、运输等额外的支出。
对比英特尔、AMD动辄数百万以上的销量,国产CPU的成本很难降低,这就导致如今的国产CPU价格甚至比这些国外CPU产品更高。
当成本降不下来,性能还不如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基本不会支持,只能依赖于政府采购为主。如果想要普通消费者买单,如今只能走补贴的路线来将价格降下来。
除了成本以外,另一个问题还在于生态。兆芯CPU采用了X86架构,可以兼容Windows,其生态环境稍好一些。但对于龙芯以及飞腾而言,由于采用的分别为自研架构LoongArch以及Arm架构,因此与Windows并不兼容。
这对于用户而言就不太友好了,没有相应的软件生态环境,就意味着没有国产CPU施展能力的空间。如果想要软件生态,就只能放弃自研,采购通用架构,制造服务器CPU,来帮助企业迅速回本。不过这样一来,一旦被国外“卡脖子”企业很难有还手余地。
国产CPU多久能够替换英特尔?
如今国内掀起了一股国产替代的浪潮,而CPU作为计算机系统运算和控制的核心,如何实现CPU的自主可控,并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实现替换,是国产崛起的关键。
当前已经多款国产CPU产品,那么距离替换英特尔还有多远呢?
如果光从性能上来看,龙芯3A5000性能与2015年的英特尔i5水平相当,这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在过去国内外CPU在性能上的差距就能达到10年以上。因此只看性能的话,大概5-8年左右就能够替换英特尔。
但CPU除了性能以外,生态也非常重要。简单地打个比方,在海外,安卓手机大多都会使用GMS框架,只有拥有了GMS才能运行谷歌应用及需要GMS支持的应用,而大多数海外的安卓应用都需要GMS支持才能够使用。当有手机被禁止使用GMS时,在海外市场就意味着除了打电话以外,基本干不了什么其他的事了,这就是生态。
由于英特尔CPU的强大市场地位,Windows基本是基于X86而开发的,对于其他的CPU而言,会产生兼容性的问题。
而其他CPU稀少的市场份额,很难吸引到开发者愿意去为这一架构开发相应软件,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强者恒强,弱者越弱。
好在如今一些CPU开始着力打破这个生态系统,如龙芯也开始走兼容模式,已经能够运行一些Windows程序,未来随着能够运行的程序越来越多,相信也会在市场中慢慢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市场来带动国产CPU技术的迭代与发展。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如果只看性能的话,可能需要5-8年才能完全替代英特尔,如果没有那么极客,如今的国产CPU已经可供日常使用。但生态的缺陷让国产CPU境地较为尴尬,虽然喊出要打造第三套生态系统,但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之前,与另两个生态兼容将是国产CPU的必由之路。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ARM处理器中的START.S是什么?有何作用
1. 设置CPU模式
1.1. globl
#include <common.h>
#include <config.h>
/*
*******************...
发表于 05-27 17:48 •
3679次
阅读
英特尔投资47亿构建巨型实验室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东数西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医药研发、机器识别等领域的发展,如何构建绿色数据中心越来越成为科研....
发表于 05-27 11:04 •
4次
阅读

谷东科技与英特尔就面向工业元宇宙生态建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谷东科技与英特尔(中国)宣布就面向工业元宇宙的生态建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谷东科技依托自主研发的光学显....
有关ARM GICv3中断控制器的相关知识介绍
1、ARM GICv3中断控制器
GIC,Generic Interrupt Controller。是ARM公司提供的一个通用的中断控制器。主要作用为...
发表于 05-26 16:35 •
2682次
阅读
RT-Thread的空闲线程与阻塞延时是什么?如何实现呢
RTOS 中的延时叫阻塞延时,即线程需要延时的时候,线程会放弃 CPU 的使用权,CPU 可以去干其它的事情,当线程延时时间...
发表于 05-26 15:06 •
1161次
阅读
怎样将RK3568 CPU的默认最高频率修改成2016MHz呢
RK3568 CPU默认最高频率为1992MHz,如果要修改为2016MHz,可以按如下修改。
注意这里只是显示2016MHz,实际还是跑19...
发表于 05-26 10:09 •
735次
阅读
谷东科技与英特尔就面向工业元宇宙的生态建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谷东科技与英特尔(中国)宣布就面向工业元宇宙的生态建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谷东科技依托自主研发的光学显....
为什么要定制一款工业平板电脑
工业平板电脑作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管理中心,在产业转型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世界第四次产业改....
rk3399开发记录之教你怎样去正确使用RGA
1.RGA
简单的说,RGA就是一个用来处理图片的硬件,和CPU相互独立,可以独立完成图片的处理,在瑞芯微这边提供的库是阻...
发表于 05-25 14:35 •
955次
阅读
NVIDIA Grace CPU超级芯片大幅加速现代化工作负载
华硕、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技嘉科技、云达科技、超微、纬颖等公司将提供用于数字孪生、 AI、高性能计算、....
使用配套安全IC保护连接设备中的TLS
Maxim 的 DeepCover® 嵌入式安全产品组合包括 MAXQ1061,可用作具有成本效....
全志科技新V853芯片进入正式量产阶段
V853可以说是我们与客户一起定义的芯片。”全志科技 智能视觉产品总监 陈智翔 介绍到:“在产品规划....
英特尔以四大超级技术力量加速数字化转型
“全球市场正处于最具活力的时代。企业目前面临的挑战错综复杂且相互关联,而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快速采用....
英特尔发布从云到端的全新技术
全球市场正处于最具活力的时代,人类的方方面面正在快速向着数字化的方向扬帆前行,企业面临的挑战错综复杂....
英特尔开源项目推动SYCL标准采用,创建新的生态系统
英特尔发布了一项开源工具,该工具可通过名为SYCLomatic的项目,将代码迁移至SYCL1,这有助....
英特尔与百度在人工智能各领域应用的创新突破
今日,英特尔出席在线上举办的Wave Summit 2022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与众多人工智能专家、....
求一种ARM代码烧录的设计方案
1、常见的MCU / CPU 代码烧录方式ICP(In Circuit Programing):在电路编程,可通过CPU的Debug Access Port 烧...
发表于 05-24 15:43 •
2467次
阅读
迅为iTOP-2K1000开发板龙芯中科国产64位Loognix系统工业核心主板
迅为龙芯2K1000开发板
迅为龙芯2K1000核心板参数:尺寸: 65mm*55mmCPU: GS264双核处理器主频: 800MHz-1GHz内存:...
发表于 05-24 10:03 •
1169次
阅读

C#平台调用OpenVINO的可行性
OpenVINO 工具套件是英特尔基于自身现有的硬件平台开发的一种可以加快高性能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
CPU CH549L烧录无法辨别usb是为什么?
你好 我用 貴 司 CH549L USB 燒錄!
現在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要燒錄非常困難!
主要就是 我按住 SW 但是在 D...
发表于 05-24 07:36 •
137次
阅读
ARM可编程器件的原理是什么?其运行过程是怎样的
一、可编程器件的特点
1、CPU在固定频率的时钟控制下节奏运行。
2、CPU可以通过总线读取外...
发表于 05-23 15:37 •
2195次
阅读
Linux CPU上下文切换的类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问,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任务”是什么?你可能会说一个任务就是一个进程或者一个线程....
高性能超值系列微控制器具有更多可能性
传统上,竞争的微处理器制造商在环境温度升高时试图全速运行 CPU 时会遇到散热问题。因此,开发人....
你对CPU这些隐藏指令怎么看?
平常我们谈论网络安全问题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软件层面。谈应用程序的漏洞、后端服务的漏洞、第三方开....
Snapdragon Ride平台助力打造更安全便捷驾乘体验
Snapdragon Ride平台基于一系列不同的骁龙汽车SoC和加速器建立,采用了可扩展且模块化的....
英特尔以技术创新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它提示着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付出更多努力,以获得可持....
英特尔On产业创新峰会精彩抢先看
阿贡国家实验室、Blue White Robotics、博世、戴尔、Federated Wirele....
英特尔计划进一步减少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英特尔公司宣布计划进一步减少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并开发更多的可持续技术解决方案。英特尔承诺到20....
英特尔IRTI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充分的个人成长、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人类的共同愿景,但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们依然面临着来自诸如环境、生命健....
英特尔宣布推出全新第12代英特尔酷睿HX处理器家族
在今天举行的2022英特尔ON产业创新峰会上,英特尔宣布推出全新第12代英特尔 酷睿 HX处理器家族....
TMS320VC5501 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
TMS320VC5501(5501)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基于TMS320C55x™DSP生成CPU处理器内核。 C55x™DSP架构通过增加并行性和全面关注降低功耗来实现高性能和低功耗。 CPU支持内部总线结构,该结构由一个程序总线,三个数据读总线,两个数据写总线以及专用于外设和DMA活动的附加总线组成。这些总线能够在一个周期内执行最多三次数据读取和两次数据写入。并行,DMA控制器可以独立于CPU活动执行数据传输。
C55x™CPU提供两个乘法累加(MAC)单元,每个单元能够进行17位×17位乘法运算。单循环。额外的16位ALU支持中央40位算术/逻辑单元(ALU)。 ALU的使用受指令集控制,提供优化并行活动和功耗的能力。这些资源在C55x CPU的地址单元(AU)和数据单元(DU)中进行管理。
C55x DSP代支持可变字节宽度指令集,以提高代码密度。指令单元(IU)从内部或外部存储器执行32位程序提取,并为程序单元(PU)排队指令。程序单元解码指令,将任务指向AU和DU资源,并管理完全受保护的管道。预测分支功能可避免执行条件指令时的管道刷新。
5501外设...
发表于 10-09 14:55 •
491次
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