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由上海交大1981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校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捐建给上海交大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正式揭牌启用。这套高性能计算设备被命名为“思源一号”,每秒运算可达6千万亿次,其算力为中国高校第1,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名第132。
“这座中国高校算力最强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正式启用,意味着它终于可以正式服务于母校基础科研和重大项目之中,赤兔马遇到了关将军,物尽其用,我此时此刻的高兴劲儿,绝不亚于当年拿到交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杨元庆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今年4月10日上海交大125周校庆时,杨元庆曾在校庆典礼的演讲中宣布个人出资1亿元人民币,为母校捐建一座采用联想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全国高校一流的绿色水冷高性能计算中心,如今历时八个月建设,“杨元庆科学计算中心” 正式在上海交大位于张江科学城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内落成启用。
李政道研究所是在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呼吁下开始筹建的。2014年12月,李政道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参照对世界科学发展有巨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顶级研究所,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形成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历练一批属于我国自己的顶级科学家,推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重大发展。
2016年11月30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首批引入的科学家中就包括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2017年9月,弗兰克·维尔切克获聘为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2018年4月7日,李政道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2021年12月3日,上海交大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正式担任李政道研究所新任所长。
刚刚履新的张杰所长表示:“李政道研究所承载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厚望。现阶段,科研水平的比拼很大程度上就是算力水平的比拼。我们对于81级校友杨元庆慷慨捐资,为上海交大、为李政道研究所未来发展、为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助力这样的壮举表示衷心感谢”。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亦表示,“这座中国高校算力排名榜首的绿色水冷高性能计算机群落地李政道研究所,饱含了元庆学长科技强国、产业报国的宏愿,也显示了校企携手、共创一流的愿景”,“希望此次携手联想集团,共同推进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助力上海交大达成中国高校最强 “算力”
上海交大杨元庆科学计算中心坐落于张江科学城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内。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于2021年12月3日正式启用,目前已聚集若干学术大师领衔的研究团队,吸引了一批科技创新活力的青年才俊,围绕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等研究方向,开展了多个前沿领域原创性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建设正稳步推进。而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恰恰是最需要高性能计算支撑的。
作为全球第一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联想连续八次蝉联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 500榜单制造商份额榜首,七次登顶中国HPC TOP 100年度数量总份额榜首。而联想的温水水冷技术,也成为业内绿色低碳的典范。
“送这样的礼物给母校,我想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杨元庆在发言中表示。
在揭牌仪式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总裁童夫尧介绍,“思源一号”凝结了联想绿色低碳高算力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建造经验,同时体现了全球卓越的技术水平:
“思源一号”高性能计算机总计算力为6千万亿次/秒(双精度)。在今年11月发布的全球TOP500高性能计算机榜单上,“思源一号”的计算力排名第132位,算力超过哈佛、剑桥等国际名校。在中国高性能计算TOP 100榜单上,它排名12位,中国高校高性能计算排名第一。
除了中国高校算力第一之外,“思源一号”还具备超高计算密度与功耗密度、绿色节能、能源可循环利用三大技术特色。
在计算密度方面,“思源一号”计算密度是通用数据中心的5倍,需要的机房面积不足通用机房的1/10;在绿色节能方面,中国数据中心的平均PUE(能效比)为1.9, “思源一号”采用第五代温水水冷技术,能效比为1.1,相比传统风冷散热方案可节省42%的电力和二氧化碳排放;在能源利用方面,用余热回收技术,计算机运算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够用于研究所球形大厅的冬季供暖、食堂厨房的热水加热、地下室除湿,以及实验室的空调温控,实现每年950吨的额外碳补偿。
来自李政道研究所、物理与天文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师生代表们,对于“杨元庆科学计算中心”的启用充满期待,他们表示,科研算力的提升和飞跃,使得研究人员将有机会探索和尝试各种新事物、不断失败并再次尝试,有助力加快解决全人类现在面临的棘手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疫情威胁、能源危机等等。
—饮水思源,3年2亿助力母校科技创新
杨元庆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作为交大校友,他和老同学们始终如初地关注并支持着母校的发展。早在2015年,他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人民币,并设立了“杨元庆教育基金”,用于资助计算机系优秀学生及专业领域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
揭牌仪式后,联想集团又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和首席市场官乔健介绍,联想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拿出两个亿人民币,在科研领域、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孵化三个领域,与上海交大携手共进。 据悉,其中一亿人民币用于交大在新计算、新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交大的人才培养计划。联想集团和交大将共同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针对交大师生申报的科研项目,提供专项基金资助。双方也计划建立联合研发平台,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问题联合攻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项目申报。
联想还将与交大紧密合作,以培养交大学子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能力为着眼点,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双方将联合培养虚拟现实、机器视觉、逻辑计算等领域的专业硕士/博士生。并积极支持并赞助交大师生参加国内外重大科技创新竞赛,双方可组建“交大联想赛队”共同参加中美创客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等国内外著名科技赛事。
另外一个亿人民币将用于新技术的孵化,联想计划设立“联想-交大创业基金”,通过先进的市场化手段,为交大创业创新项目提供孵化助力、创业投资和就业支持,并与交大探索共建创新创业合作机制,促进交大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为交大创业项目提供整套的创业孵化及投资服务。
联想还将开放全球资源,助力交大科技成果转化,在管理、人才、产品化、产业资源和国际化等方面,为交大提供专业的创新创业支持,包括:选派创业导师、提供创业企业孵化指导,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入园评审支持等。
过去多年,联想每年的研发的投入都在100亿人民币以上,未来三年还将实现研发投入翻番,到2023年将会达到200亿。近期,联想已经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招聘硬核科技人才1.2万人。今后,联想将在所增加的研发投入中,拿出一部分和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在推动科研机构实现创新突破和技术攻关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创造更好的创新土壤、创新环境,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
“思源精神不仅是我对母校的情怀,也是联想对社会和国家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将一起努力,为推动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杨元庆在发言中表示。
走过上海交大杨元庆计算中心的门口,会在墙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期以此科学计算中心,聚智慧之力,惠科研教育,飨创新之师,助进步富强!以科技服务于国家的创新、进步与富强,是“思源一号”的使命,也是上海交大校友们代代传承的精神追求。
原文标题:给力!1亿元!杨元庆捐中国高校最强算力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联想中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标题:给力!1亿元!杨元庆捐中国高校最强算力
文章出处:【微信号:联想中国,微信公众号:联想中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英特尔投资47亿构建巨型实验室的原因是什么

NVIDIA第一季度数据中心和游戏季度收入均创下纪录
郑州市政府与新华三集团签订深化合作战略协议
英韧科技推PCIe 5.0控制器 满足数据中心存储及计算需求
浪潮存储助力PACS医学影像系统存好、管好、用好多模态数据
西部数据大容量SSD支持大规模云数据中心的高性能表现
联想Y25显示器280Hz刷新率0.5ms响应 让你畅玩FPS游戏
工业富联采用基于英伟达的超级芯片NVIDIA Grace CPU
安科瑞能源管理平台的应用优势
NLA的简单介绍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NVIDIA发布采用直接芯片冷却技术的数据中心PCIe GPU
芯片和软件将数据中心转变为AI工厂
数据中心如何转型成为AI工厂
科华数据推出WisePower第三代云动力电源解决方案
Intel计划新建大型实验室用于数据中心技术的研发
NVIDIA助力百度智能云落地新一代高性能AI计算集群
Google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的最新进展
Cryptolib加密模块化中间件满足各种需求
NVIDIA Air助力测试和验证迁移工作 确保无故障迁移
纳微半导体发布2022第一季度财务业绩
华为新一代间接蒸发冷却解决方案助力数据中心走向低碳
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让你观察膈神经放电现象
微软可持续发展云加速ENGIE数字化转型进程
数字经济浪潮涌 先进数据中心背后,“东数西算”的三重意志
工控服务器是什么,它能干什么,它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华为数据存储助力实现“绿色、加速、创新”数据基础设施
中企通信荣获“2022中国数字生态英雄开拓奖”
摩尔线程MTT S系列GPU完成产品兼容相互认证
英特尔推出采用开源软件的行业领先数据中心GPU
一文搞懂ARM的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缓冲区溢出的危害及避免缓冲区溢出的三种方法
润和满天星系列Taurus & Pegasus AI计算机视觉基础开发套件 资料

【盖楼送书NO.8】龙芯开源LoongArch版,学会造计算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