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买了Mac不知道怎么用?这有份Mac使用的经验之谈

23gi_ifanr 来源:未知 作者:伍文辉 2018-05-06 10:02 次阅读

最近有三两好友新购入 Mac 之后向我询问经验,发现之前对 Mac 完全没有概念的朋友询问的入门问题几乎类似,均关于 Mac 安装软件、文件夹管理等基础内容。为了让没有接触过 Mac 操作系统的朋友零门槛上手,诞生了本篇文章——零门槛接触 macOS。

注:Mac 为我们常说的苹果电脑,其操作系统为 macOS。

不一样的开机

买回 Mac 之后开机发现并不能直接进入系统主界面,而是 Mac 自带的设置助理引导你进入电脑设置:设置语言、连接 WiFi、创建个人账户、设置 TouchID 以及启用 Siri 等,也可以引导你将另一台电脑的文稿和多媒体文件传输到新 MacBook 上,这个阶段新手跟着指南乖乖完成就可以。

当以上设置完成后,我们就顺利开机进入 Mac 的主界面了。

极简的桌面

Mac 主屏极为简洁,分为上中下 3 个模块:顶部菜单栏,中部桌面,底部 Dock 程序坞,这三个模块就承载我们日常所有需要。

1. 顶部菜单栏

熟悉 Windows 的用户都知道在不同软件顶部都会有一排软件操作主菜单,例如 Word 上就是文件、编辑、插入等字样,在 macOS 系统中你会发现,所有软件的主菜单都被简化至桌面唯一区域,即顶部带有苹果 logo 的菜单栏内。该软件主菜单占据顶部左侧部分。

其右侧为固定栏目如时钟、通知栏、 WiFi 状态、输入法切换、音量调整等快捷图标,功能等同于 Windows 右下角的通知窗口,其功能可以自行调整。

但 Mac 不像 Windows 能自动折叠这些小图标,而是需要软件来辅助折叠,在这里推荐 Bartender,它可以将不常用的图标折叠在一起,并可以自定义各自出现的时间,例如有通知时在主菜单出现 5 秒,没消息的时候就隐藏在 Bartender 中。

2. 中部桌面

空荡荡的一片桌面看着很神清气爽,可能有些用户会不习惯,会问像 Windows 里「我的电脑」去哪儿了?其实就在程序坞最左边一个有着可爱小脸的图标里,我们称之为 Finder,官方译名访达。因此「我的电脑」等同于「访达」文件夹。那程序坞又是什么?下面接着说。

3.Dock 程序坞

程序坞是用户与 macOS 系统交互最为频繁的区域,程序坞相当于快捷启动栏。我们熟悉的 Windows 系统会把常用的图标放在桌面,正在使用的软件放在底部任务栏,而程序坞集这两个功能于一体,你可以拖拽常用的软件或文档放置在程序坞上以便打开。

文件可以这样用

由于 Mac 电脑区别于 Windows 系统的硬盘分区,Windows 普遍分为系统盘 C 盘,再分区 D 盘、E 盘,而通常情况下,Mac 只有一个固态硬盘,系统及文件都存储在这一个硬盘内(当然 macOS 系统也支持分区,想要实现分区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教程)。

在 Mac 只有一个盘的情况下我们所有的文件均在 Finder 访达文件夹中,也是 Mac 的大本营,看起来像一张蓝色笑脸的访达内会自动分为桌面、应用程序、影片、音乐、文稿、图片、下载这几个基本文件夹,文件夹使用与 Windows 无异,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 Windows 的访达其独特功能:文件夹排列与文件夹标记 / 标签

1. 文件夹排列:图标、列表、分栏和 Cover Flow

图标和列表这个我们很常见,长这样:

分栏则是把文件夹上下层统统展示出来,简单明了:

我们可以通过方向键上下左右移动从而快速查看文档包含内容。光看文件名也不知道是什么文件怎么办?点按空格就可以查看预览:

这个功能称之为快速预览,Mac 中的任何文档都可以敲击空格来使用快速预览,敲击空格之后可以预览的文件种类包含图片、视频、音乐、文档(含 Word、Excel、PPT、PDF)等格式。即便不使用快速预览,访达最右侧也有一个小窗口预览,标注了文件名、格式、文件创建时间、文件修改时间及文件大小。

另一个 Cover Flow 模式也同样适合预览文件:

最早这个模式是由麦金塔(1984 年开发的苹果电脑)开发者 Jonathan del Strother 创作,在 2005-2006 年间作为 macOS 必备程序出现,因为给用户直观、感性已经有效率的方式形象化地浏览某个唱片收藏,受到用户高度采用和评价,才被苹果公司收购并采用到 iTunes 中。直到 iTunes 11 发布后,Cover Flow 模式在 iTunes 中已经去除,不得不说它的展示性还是很好的,看到这一幕的唱片图册,谁见了会不燃起收集的热情?

现在我们看到的 Cover Flow 模式不局限于 iTunes 了,而是可以自由预览文件。偶尔用这个模式翻翻照片和唱片册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2.文件夹标记 / 标签:访达左侧边栏下方能看到很多圆形彩色标记,用于辅助文件分类

如果说文件夹分类是纵向展示逻辑,那么标签则是横跨这些逻辑的横向组织者,你可以在电脑中的任意文件、文件夹右键标记彩色标签,这些标签可以进行重命名。

常用的可以将标签设置为紧急、待定、待处理的维度,也可以设置为待看、采购信息等生活维度,还可以设置为学校、家庭、旅行、工作这样的维度。

同一个文档支持设置多重标签,设置方式常用的两种其一为右键然后选择标签,其二为点击访达上方设置图标进行设置。

这样管理窗口

1. 关闭、放大最小化等常用按钮在左上角

Mac 的桌面窗口其全屏、最小化、关闭按钮与 Windows 相反,是在左上角。

其中红色代表「关闭」,黄色代表「最小化」将窗口缩至程序坞中,绿色代表「全屏」,这里的全屏与 Windows 有较大不同,它是新增一个横向桌面来展示当前窗口,如下图所示。之后可以通过 ctrl+ 左右键来切换窗口。

如果只是想放大的话,建议将鼠标拉到窗口边沿手动伸缩。

2. 所有运行的窗口

Mac 可以展示所有当前正在运行的窗口,如果当前窗口较多,用 Tab 键切换又繁杂,可以一键显示所有正在运行的窗口,之后再选中自己当前所需窗口。

上图的顶部还有当前桌面显示,如果你是多块屏幕同时使用,可以选中不同的屏幕操作。

3. 切换窗口

一个是 tab + command,另一个是同类中切换 · + command,还有上述说到的 control + 左右方向键切换全屏窗口。

这里是 tab + Command 键切换不同应用之间的窗口操作。

这里是 · + Command 键切换相同应用中不同窗口的操作。

这里是方向键 + Command 键切换不同桌面 / 全屏窗口的操作。

熟练以上几种窗口模式之后,会发现其中一种名为「Spaces」的多桌面模式有多么友好:

桌面 1 可以放置与工作相关的主程序,桌面 2 则放置一些浏览资讯等获取灵感的页面,因为翻阅资料等页面繁多,与工作主程序放在一个桌面难免稍显凌乱,这种情况下将繁多的资料页分到桌面 2 就可以精简桌面 1,让工作更专心。

其次想休闲时,可以设置桌面 3,用来放置一些杀时间的内容,例如几十个 YouTube 标签页。当有人靠近时也可以用 control 与左右方向键迅速切到桌面 1 并毫无痕迹地开始工作。

轻巧侧边栏

1. 快捷插件

Mac 搭载和 iPhone 一样的快捷插件中心,这一点与使用 iPhone 无异。常用插件为天气、日历、计算器,可额外自定义编辑所需要的插件使用。

2. 通知中心

通知中心模块与快捷插在同一位置,均在 Mac 右上角点击后出现的选项卡里,「通知中心」会在屏幕右上角显示提示,而不会中断用户当前操作。

通知的提示样式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模式:

横幅

提示

下图展示的是通知的横幅效果。

macOS 系统原生的基本操作说明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需要熟悉如何使用桌面之外的内容——如何安装、卸载软件。

如何软件安装及卸载应用?

用过 iPhone 的用户知道我们需要使用 App Store 来安装所需应用,那么在 Mac 上也是一样。在程序坞中打开 App Store 后查找需要的应用进行下载,Mac App Store 下载的软件跟 iOS 手机系统一样会直接装在系统里,安装好之后的应用会出现在应用程序这个模块里。

还有一种例外操作,即从产品官网 / 非 App Store 安装软件时需要打开安全限制,在「系统设置」的「安全性与隐私」一栏中按情况勾选以下内容即可:

Windows 下的安装文件名后缀为 exe,对应的 Mac 的安装文件名后缀可能是 dmg 或 pkg。由于这是两种不同的系统,因此安装文件是不能互相使用的。当下载好第三方安装文件后,安装需要经历几个简单步骤:

双击 .dmg 安装文件

根据操作进行安装流程

将安装好的应用拖动到应用程序文件夹中

滑到不行的触控板手势

Mac 的触控板当你习惯之后会变得非常好用且省力,一般触控板除了挪动光标之外没有别的功能,但是 Mac 的触控板任意位置都是可以点按的,轻轻点一下也能触发某些操作,例如右键:你只需要两只手指点按或者轻点,就可以完成右键操作。

苹果官网有更多关于触控板的操作介绍,在这里贴六个基本手势操作给大家:

看到这里,对 Mac 的基本说明也就告一段落。虽然介绍的是一些基础功能,但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使用 Mac,就要了解它的特性来找到使用它的秘方,这也不失为增进使用效率的好方式。以上只是介绍了 Mac 非常基础的功能,它还有非常多亮点值得去发现和摸索,例如本文没有介绍到的 Multi-TouchBar、Lanuchpad、Siri 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是非常值得一试的功能。

这里介绍最基础和简单的功能是为了方便刚接触 Mac 的新同学,也是一些 Mac 使用的经验之谈,希望你看完有所收获。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ac
    Mac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67

    浏览量

    50840
  • Siri
    +关注

    关注

    4

    文章

    199

    浏览量

    36850

原文标题:买了 Mac 不知道怎么用?这份入门指南能帮到你 | 有用功

文章出处:【微信号:ifanr,微信公众号:爱范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FPGA经验之谈

    FPGA经验之谈 摘要: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时序设计是一个系统性能的主要标志,在高层次设计方法中,对时序控制的抽象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在设计中较难把握,但在理解RTL电路时序模型
    发表于 10-21 17:30

    中低档PIC单片机经验之谈

    中低档PIC单片机经验之谈PCB打样找华强 http://www.hqpcb.com 样板2天出货
    发表于 11-13 13:16

    FPGA关于FIFO的经验之谈

    华为FPGA关于FIFO的经验之谈
    发表于 07-16 16:05

    C51单片机应用中延时函数怎么写,希望得到大神的经验之谈

    本人学习单片机已经有些日子,现在正在学习DS18B20,要用到比较精确点的延时函数,不知怎么写程序比较方便,希望大神给点经验之谈,在此感激不尽
    发表于 10-04 19:09

    labview自学宝典,我和labview (一个NI工程师经验之谈)

    NI 10年labview工程师经验之谈,值得新手借鉴少走弯路!!
    发表于 03-17 21:26

    电子工程师的经验之谈

    个人收集的一些技术学习的经验贴,主要是单片机的,希望能对初学者有帮助电子工程师的经验之谈.zip (5.1 MB )
    发表于 03-22 06:35

    电源调试方面的经验之谈

    希望有所帮助,我想大家都会遇到这些问题的电源调试经验之谈.pdf (132.97 KB )
    发表于 04-28 05:34

    PCB布线的经验之谈

    PCB布线的经验之谈:内容非常全面,主要包含有PCB布线的技巧,经验,规则,还有PCB制造的相关知识。值得收藏。
    发表于 05-12 10:44 0次下载
    PCB布线的<b class='flag-5'>经验之谈</b>

    并口模拟IIC的经验之谈

    并口模拟IIC的经验之谈 由于工作需要,用计算机来读写AT24C01A,用VC语言实现并口模拟I2C 。 (一)试验前的准备知识: 一、I2C总线:i2c总线
    发表于 04-02 19:04 2171次阅读

    湖山AVK300音响摩机经验之谈

    湖山AVK300音响摩机经验之谈,打摩从电源开始,原主滤波电容项部微鼓,拆下,换用二手依那、“黑金刚”12000μF/63V,容量翻番,达48000μF。
    发表于 02-13 10:15 1.5w次阅读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_经验之谈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_经验之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学习
    发表于 05-04 11:31 12次下载

    elecfans.com-PCB布线的经验之谈

    elecfans.com-PCB布线的经验之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看看。
    发表于 07-13 17:46 0次下载

    中低档PIC单片机经验之谈

    中低档PIC单片机经验之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下来看看。
    发表于 08-05 17:32 29次下载

    电池管理经验之谈

    电池管理经验之谈,有需要的下来看看
    发表于 08-24 16:30 40次下载

    LED驱动电源开发设计经验之谈

    LED驱动电源开发设计经验之谈(开关电源技术课程设计)-LED驱动电源开发设计经验之谈,仅提供参考!!!!!
    发表于 09-29 11:43 43次下载
    LED驱动电源开发设计<b class='flag-5'>经验之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