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第三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暨第四届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以下简称“大赛”)定于2025年7月至2025年12月举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大赛背景
为贯彻落实《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自2022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届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两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累计收到1800余项参赛作品,涌现出一批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商业潜力的优秀作品,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及技术、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能源电子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及其在重点终端市场应用的创新力量,涌现出一批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商业潜力的优秀作品,促进了一批优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了能源电子产业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突破能源电子各领域技术,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定于2025年7月至2025年12月组织实施第三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暨第四届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
大赛目标
支撑落实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动现代信息和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提升能源电子产业和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的供给,从供给侧入手、在制造端发力、以硬科技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推动能源电子各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推进能源电子产业和新型储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承办单位:
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溧阳市人民政府、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江苏省溧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赛题设置
04专题比赛类
专题比赛类主要针对行业痛点难点问题,由行业龙头企业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典型的应用场景,要求参赛选手基于现场实际和行业难题,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案,针对不同赛题,分别采用同行评议、现场答辩、模拟计算、第三方测试,以及现场演示的多种方式,参赛者提供参赛作品申报书、第三方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报告、仿真软件、实物产品等不同种类的证明材料,由专家委员会专家按照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参赛队伍进行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价和打分,评出各赛道优胜项目。具体如下:
WIoTa能源物联网应用专题赛
围绕物联网在太阳能光伏、储能、终端、信息技术等各方面能源应用场景,寻找WIoTa技术,分为数据采集、控制、管理、安全、分析计算等方面在能源行业的创新应用和创新实践。参赛者根据应用场景的功能需求结合WIoTa通信协议的特点,提供云平台+物联网终端/智能传感器的系统级技术方案设计。
评比标准及评价方法
大赛针对不同赛题,分别采用同行评议、现场答辩、模拟计算、第三方测试,以及现场演示的多种方式,参赛者提供参赛作品申报书、第三方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报告、仿真软件、实物产品等不同种类的证明材料,由专家委员会专家按照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参赛队伍进行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价和打分,经形式审查、初赛、决赛等层层筛选和比拼,评出优胜项目。
(一)评比标准
创意类从技术的原创性、可行性等角度进行评比,技术类从技术的创新性、指标的先进性以及预期经济效益等角度进行评比。产品类从产品独创性,具备标准化或者批量化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或者工艺领先性或用户体验效果等进行评比。方案类从具体的应用场景出发,对方案的创新性、推广性、商业模式进行评比。
(二)评比方式
采用同行评议、专家合议及第三方测试的方式,参赛者提供参赛作品书、第三方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证明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组依据参赛的申报材料和现场答辩情况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打分,按照票分排名后评出优胜项目。
赛程安排
大赛启动会
2025年7月,面向全国召开第三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暨第四届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启动会,宣贯大赛总体方案,讲解赛道赛题及赛程安排,组织调研参观等。
作品征集
2025年7月-10月,参赛选手登录大赛官网(https://gmist.org.cn)报名填写相关信息,并于报名截止日前提交完整材料至邮箱esrace@idpc.org.cn,参赛选手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其中,创新产品类比赛所需电池样品须于8月30日前提交至大赛指定单位,各专题比赛赛程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形式审查及初赛
2025年11月,组委会通过报名材料进行形式审查,邀请专家采用线上评审方式审阅参赛材料,推荐优胜项目进入决赛。
决赛及颁奖仪式
2025年12月,邀请相关领域技术专家、投资专家采用同行评议、专家合议、现场展示及第三方测试等方式评选优胜项目,参赛团队采用现场竞讲+路演方式共同角逐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大奖,同时举行颁奖典礼,颁发优胜奖项。
参赛要求
(一)参赛范围
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试验人员以及大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在校大学生报名参赛时,需注明指导教师),团队参赛允许跨单位组团,但须确定一名团队负责人,同一项目不得在不同赛题重复报名。
(二)诚信要求
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应归属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所有,且无知识产权纠纷。参赛创意、产品和实测数据保证真实有效。
(三)保密要求
参赛项目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应执行相关保密规定,主办方将负责对参赛的方案、参赛的产品或样品以及测试数据保密,并与参赛单位签订保密协议。项目申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中不得填写涉密内容,不得提交包含标注密级的材料。
主办方承诺不做无损检测、逆向分析,测试过程各环节拍照记录且测试间全程监控录像,测试后样品返还给参赛者,涉及安全测试中损毁的样品,将与参赛者沟通归还事宜。
(四)安全要求
参赛者应与测试单位签订协议,并确保产品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的安全性。如果因产品(样品)本身的安全问题导致测试期间发生事故的,由参赛者承担主要责任;如果因测试单位未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与测试规范下进行测试导致发生事故的,由测试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奖励方式
(一)证书奖励
各赛道及专题赛获奖队伍将获得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获奖证书及奖杯,储能寿命预测、储能安全消防、储能智能传感、虚拟电厂、国产求解器等龙头企业出题的专业赛题还将获得企业技术需求攻关支持。
(二)宣传推广
制作大赛获奖成果画册,通过工信部部属事业单位、地方政府、行业媒体等,对大赛获奖项目进行展览展示、宣传报道和服务推介。
(三)合作对接
由大赛组委会向国家投资基金、创业投资机构、银行、用户企业等推荐,组织线上线下需求对接、产融对接、大中小企业融通等活动,集聚带动各类投融资机构为参赛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
(四)成果转化
获奖参赛团队将被推荐进入 “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及产业成熟度评估等各类创业扶植政策和创业孵化服务,加速实现产业化;通过产业化服务中心,优先推荐参加后续项目对接交流活动,并提供技术转让、成果转化以及法律、人力资源、财务、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
(五)政策支持
结合赛道举办地的实际情况,为企业/人才落地提供资金、场地、落户等政策支持;对接提供岗位招聘、实习绿色通道。
其他事项
(一)大赛不向参赛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二)所有参赛队伍对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合法、有效性负责。
处。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0文章
46202浏览量
391979 -
IOT
+关注
关注
187文章
4301浏览量
20170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天合光能受邀出席第三届新能源电力发展论坛
第三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数字乡村专题赛在昆明圆满落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