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车载无线充电普及率首超50%,两家国产方案商杀入全球前五

Felix分析 来源:电子发烧友 作者:吴子鹏 2025-05-14 00:09 次阅读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最新报告,2024 年全球车载无线充电普及率首次突破 50% 大关,达到 54%,较 2023 年的 48% 增长了 6 个百分点,这标志着车载无线充电技术正加速从高端配置向主流标配转变。


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千禧一代和 Z 世代逐渐成为购车主力,这一消费群体对便捷科技配置有着更高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配备无线充电的车型,认为其能有效解决车内线缆杂乱问题。此外,车载无线充电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产生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市场中的吸引力,促使更多车企将无线充电功能纳入车型配置清单。

车载无线充电的发展驱动力​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车载无线充电市场,市场占比高达 31%;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和欧洲市场,占比分别为 28% 和 19%。中国市场凭借庞大的消费基数与快速的技术迭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wKgZO2gjG2WAKE4LAAN2MkgX-K4693.png

车载无线充电的快速发展,标准的更新迭代起到了关键带动作用。无线充电联盟(WPC)推出的 Qi2 标准,在保持向下兼容特性的基础上,围绕充电效率、对准精度和安全性能进行深度优化。目前,该标准已更新至 Qi2.1 版本。相较于上一代,Qi2 标准新增 MPP 协议(物理层)与磁吸对准方式,将工作频率范围更新为 360kHz,大幅增强了异物检测功能。对于车载应用场景,Qi2 标准引入类似苹果 MagSafe 的磁吸技术,确保充电设备精准对齐,有效降低能量损耗,为充电效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磁吸设计提升了设备在颠簸、转弯等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

不过,作为共有协议的 Qi2 标准,初期仅支持 15W 充电功率,虽然相比早期的 5W 有显著提升,但仍难以满足千禧一代和 Z 世代等智能手机重度用户的短途补能需求。为此,Qi2 标准的充电效率已提升至 30W。与此同时,部分车企基于私有协议积极探索更高功率的无线充电技术。早在 2021 年,问界推出智能 SUV 问界 M5 时,便引入 40W 无线快充;2024 年,AITO 问界系列车型通过 OTA 升级,将 M5 的无线充电功率进一步提升至 50W。同年上市的智己 L6、小米 SU7 等车型,也纷纷搭载 50W 无线快充功能。技术层面的持续突破,成为推动车载无线充电快速普及的另一核心因素。

Counterpoint Research 高级分析师 Soumen Mandal 在评论充电标准动态时指出:“随着 iPhone 用户基数不断扩大,Qi 2.0 中的 MagSafe 技术正逐渐成为行业可行方案,促使众多品牌推出 30W 无线快充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华为、小米和 OPPO 等安卓阵营制造商,正在不断突破 50W 甚至更高功率的无线充电技术边界。”​

根据国内最新法规规划,车载无线快充的下一个目标功率将提升至 90W,这无疑将为行业发展指明新方向。​

过去,车载无线快充曾是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借助高功率无线充电技术提升产品溢价;如今,新势力品牌(如问界、小鹏等)将其作为标配以争夺市场份额。在新势力的带动下,国内车载无线充电模块产业发展迅猛。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供应商为全球汽车市场供应了超过半数的无线充电模块,凸显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产业优势。

当然,车载无线充电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充电效率不稳定问题突出,部分标称 50W 的无线快充产品,实际充电功率仅在 10W 到 30W 之间,半小时充电量不足 50%;另一方面,高功率无线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发热现象严重,无线充电的电磁转换损耗,导致手机和充电板温度显著升高,影响使用体验与安全性。

车载无线充电市场格局解析​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车载无线充电市场 TOP5 厂商分别为 LG、MolexADAYO、InvisPower 和松下,五家厂商合计占据 60% 的市场份额。

作为市场龙头,LG 公司的无线充电方案全面覆盖 Qi、PMA、A4WP 三大主流标准,具备 15W 高速充电能力与高效散热设计,并通过 NFC 技术实现多种功能拓展。凭借多年深耕,LG 能够提供涵盖汽车配件、车辆工程设计及生产工艺设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全球前五厂商中,ADAYO(惠州市华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 InvisPower(有感科技)均为中国厂商。创立于 1993 年的 ADAYO,致力于成为国内外领先的汽车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其无线充电方案支持华为、小米、OPPO 等品牌的私有快充协议及 QI 协议,集成 NFC 功能,具备多重保护、异物检测及高效散热特性。目前,ADAYO 方案支持 5W、15W、50W 等多种功率,提供单充、双充、循迹等不同类型产品,且配备散热风扇以确保快速散热。

有感科技(InvisPower)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汽车电子电气供应商,业务涵盖手机无线充电、智能数字钥匙、USB 模块、高压线束等领域,同时也是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无线充电产品供应商,目前已为近四十家国内外整车厂提供一级供应(Tier-1)服务,供货车型超数百款。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有感科技在无线充电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实现多项突破,达成更高充电效率、更大充电范围以及静态工作低能耗目标,为商用客户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更轻薄、稳定的无线充电产品,其强大的定制化能力,打造出众多专车专用解决方案。

除 ADAYO 和有感科技外,国内伏达半导体和南芯等企业也是车载无线充电领域的知名方案商。伏达半导体面向汽车应用,提供 15W 三线圈 Tx、30W 双充 Tx 和 40W 三线圈 Tx 等参考设计;南芯的车载无线充电方案覆盖多种功率等级,具备高集成度,支持 QI 认证协议及私有快充协议,集成数字解调功能的功率器件,最高可支持 50W 充电功率。

从芯片层面来看,恩智浦公司在市场中占据较高份额。在小米、特斯拉、大众、宝马、比亚迪等企业的车载无线充电方案中,拆解出的芯片多来自恩智浦,常见型号包括 WCH-184a、WC3、WCH-185 和 MPWC15WYG 等。

结语​

车载无线充电市场在 2024 年迎来关键转折点,普及率突破 50%,标志着这一技术从高端走向大众。标准革新与技术突破成为核心驱动力,Qi2 系列标准的磁吸对准、效率提升,叠加中国品牌在私有协议上的功率突破(如 50W 快充普及),不仅解决了用户痛点,更推动市场格局重塑。ADAYO、InvisPower 两家中国厂商跻身全球前五,彰显本土供应链在技术落地与规模化上的强大竞争力。未来,随着功率进一步提升、技术持续优化,车载无线充电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无线充电
    +关注

    关注

    1298

    文章

    3329

    浏览量

    319270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DCDC40V耐压 20A电流国产同步降压芯片SL3065替换RT2949

    ,彻底解决传统方案痛点,成为国产电源芯片标杆: 1.全场景电压适配,拒绝输入波动困扰 宽压输入范围:7.5V-36V 适配区间(兼容更广工况),支持电池供电系统(如 4 串锂电池组)、车载
    发表于 06-13 17:21

    知行科技与汽车零部件供应Delloyd成立两家合营公司

    近日,知行科技全资新加坡子公司iMotion Automotive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与马来西亚头部汽车零部件供应Delloyd Technology Berhad(“Delloyd”)签订份合资协议,将于马来西亚分别成立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7:43 524次阅读

    中国 IPv6 发展成果斐然,用户总数已 8 亿

    的IPv6发展成果格外引人注目,IPv6普及率达到45.28%,IPv6用户总数已8亿,占全球IPv6用户总数的22%,位居全球第一。这一庞大的用户群体,不仅是中国互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09:12 533次阅读
    中国 IPv6 发展成果斐然,用户总数已<b class='flag-5'>超</b> 8 亿

    紫光同芯亮相2025(春季)亚洲充电

    近日, 2025(春季)亚洲充电展在深圳·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WPC(无线充电联盟)官方许可的鉴权芯片服务,紫光同芯携多款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6:59 427次阅读

    2025车载充电机哪家靠谱?哪家强?

    新能源OBC(车载充电机)是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电源产品之一。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输入、输出及控制三大环节。 据NE时代数据统计,2025年1月,新能源OBC(车载充电机)市场占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4:53 331次阅读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半导体芯片公司

    的12英寸晶圆厂,聚焦28nm及以上工艺,2024年期产能达10万片/月,支撑国产先进制程需求。 东方晶源(Oriental Jiyuan) :良管理设备与计算光刻软件提供,20
    发表于 03-05 19:37

    三星推出全新无线充电芯片S2MIW06,支持最高50W无线快充

    2025年1月14日,全球科技巨头三星正式宣布推出其最新的无线充电芯片S2MIW06。这款芯片以其突破性的性能与全面兼容性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S2MIW06不仅支持最高50W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1:06 1019次阅读
    三星推出全新<b class='flag-5'>无线</b><b class='flag-5'>充电</b>芯片S2MIW06,支持最高<b class='flag-5'>50</b>W<b class='flag-5'>无线</b>快充

    隆基绿能同日成立两家新能源技术公司

    近日,隆基绿能(601012)在新能源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同日成立了两家新公司——呼和浩特盛源生物质加工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逸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这两家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虞立涛,注册资本均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53 706次阅读

    南芯科技推出车载充电芯片,大幅提升车充性能

    南芯科技近日宣布推出款针对车载充电领域的重磅产品——全集成USB PD解决方案的高功率升降压转换器SC87550Q/SC87580Q,以及支持私有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57 1124次阅读

    两家知名机构对RedCap预测数据严重冲突,应该如何看待?

    近日,两家市场研究机构对于5GRedCap市场预测的差距引起业界热议。一方面,研究机构Omdia对5G技术的研究预测显示,5GRedCap将以66%的年复合增长激增,到2030年将达到9.6亿连接
    的头像 发表于 10-26 08:01 44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两家</b>知名机构对RedCap预测数据严重冲突,应该如何看待?

    无线充电技术为什么不能普及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充电方式,近年来在消费电子、汽车、家居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尽管其具备诸多优势,如便捷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但普及程度仍然有限。 一、技术层面的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5:05 1518次阅读

    车载无线充电器怎么充电

    车载无线充电器是一种集成了无线充电技术的车载设备,它允许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为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6:22 1625次阅读

    如何设计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功能呢

    设计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功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充电效率、安全性、易用性、兼容性和美观性等。 一、工作原理 车载手机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5:44 1002次阅读

    大联大友尚基于NuVolta产品的车载无线快充方案

    车载无线充电更快更安全,大联大友尚集团基于NuVolta NU8060Q无线充电车载快充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09:55 650次阅读
    大联大友尚基于NuVolta产品的<b class='flag-5'>车载</b><b class='flag-5'>无线</b>快充<b class='flag-5'>方案</b>

    德州仪器与台达电子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和电源解决方案

    近日,德州仪器 (TI) 宣布与全球电源和能源管理制造台达电子 (Delta Electronics) 达成长期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 (EV) 车载充电和电源解决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14:39 109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