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去年12月,懂车帝的冬测引起了很大争议,尤其是问界M7在混动车型中的纯电续航达成率排名垫底,遭到了余承东的回怼,质疑测试方式存在问题。
当然,产品是公开市场在售,人人都能接触到的,要验证测试真实性,只需要用户或者其他第三方的机构进行相同测试即可。近日,AutoLab就进行了一次新的冬季续航测试,但数据却跟懂车帝大相径庭。
AtuoLab的测试车型总共有6款,分别是方程豹豹5、坦克400Hi4-T、魏牌蓝山、理想L8、新问界M7以及小鹏G6。其中除了小鹏G6之外,均为混合动力形式,另外理想L8、问界M7是增程式,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
在第一轮测试中,测试场地的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测试形式为,在车辆电池SOC在90%到30%区间做纯电续航测试,当电池到30%SOC时开启纯电优先模式,将车辆行驶至发动机介入后,再开始计算馈电油耗。
在纯电续航测试中,车辆空调设置成24度,3档风,测试速度为110km/h,驾驶模式统一为纯电优先模式和舒适模式。理想L8在纯电续航测试中,电耗为每百公里34.08kWh排名第一,问界m7则以每百公里38.71kWh的电耗排名第三。
而纯电续航达成率的数据上,相比懂车帝当时测出的31.6%,问界M7在本次测试中有很大的提升,达到59.05%,两次测试的续航达成率差距接近一倍。
馈电油耗测试中在与前面纯电测试同样的条件下,问界M7以百公里7.53升的油耗一跃成为测试车型中的第一,理想L8以每百公里7.66升油耗紧随其后,两者的馈电燃油达成率也几乎一致,均超过了90%。
体型更大、设计上更加偏向硬派越野车的坦克400和方程豹豹5,由于风阻和重量等负面因素,馈电油耗分别达到每百公里9.82升和10.37升,但总体都处于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图源:AutoLab
第二轮的混动模式综合油耗测试中,则是在车辆处于智能或油电混合模式时进行300公里的行驶测试,取其中200公里匀速路段(测试速度110km/h)的数据计算综合油耗。在这一项测试中,问界M7再次以每百公里4.27升油耗高居第一,同时魏牌蓝山、坦克400、方程豹豹5等车型的油耗都在每百公里6升以内,表现优异。但理想L8的油耗达到7.81升/百公里,AutoLab也说明了原因可能是L8相比其他车型的纯电续航驶耗较低,因此综合油耗更高。
最后是极端环境下的空调制热效率测试,这项测试也一定程度上考验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性能。最终问界M7主驾头部温度从零下20摄氏度升温至26摄氏度,仅消耗10分26秒,继续领跑排行榜,相比第二名的魏牌蓝山快了接近3分钟,相比排名垫底的理想L8更是快了超过11分钟。
看起来AutoLab的测试中,问界M7几乎是完成了翻身,在极端寒冷环境下的表现并没有像懂车帝的测试中这么差,甚至还能在馈电油耗、综合油耗、空调制热效率上取得领先。
黑龙江、西藏纯电渗透率不足5%,低温依然是纯电车的痛
虽然前面的测试中,问界M7的油耗和空调表现都较为领先,但实际上纯电续航达成率59%也只在测试车型中排名倒数第二。极寒环境下,纯电模式下各款车型的电耗几乎是20摄氏度环境下的两倍。
图源:易车
在国内新能源车型渗透率已经超过30%的今天,如果我们将纯电车型渗透率按照省份统计,就能够发现越往北的省份,纯电车型渗透率越低。根据易车的数据,2023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纯电渗透率排行中,上海、海南、广西是纯电渗透率最高的三个省份,其中上海的纯电渗透率甚至高达45%。
而纯电渗透率最低的三个省份,分别是西藏、黑龙江、新疆,渗透率最低只有不到3%。西藏、新疆由于地广人稀,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且冬季气温可低至零下10℃。而黑龙江以省会哈尔滨为例,1月平均气温就低至-17.8℃。
由于电池的化学特性,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的电解液等化学材料活性会大大降低,电池充放电能力变差。因此纯电车型在极端寒冷环境下,即使电池包已经有很强的保温能力,但仍需要大量的能耗去保持电池温度。同时冬季座舱也需要启动座椅加热、空调等高能耗设备,因此在电池包除了提供车辆基本的驱动电耗之外,还需要支持额外的空调系统以及各种舒适配置等耗电大户的工作,导致冬季整体电耗相比夏季要高出一倍之多。
最终呈现的效果就是,纯电车型在北方的冬季,续航会大幅缩水。而且当前动力电池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材料等大同小异,也意味着冬季续航缩水,不仅仅是少数几款纯电车型的问题,而是所有纯电车都会出现的通病。
因此,相对而言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北方地区,增程式、插电混动等车型的渗透率要相对较高。由于有燃油发动机的加入,内燃机在运行时,50%以上的燃料能量会以热的形式释放,可以提供给汽车座舱内的空调以及电池包加热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北方地区一些纯电车型额外加装了燃油锅炉,用于冬季取暖,以降低电池在空调上花费的能耗,提高续航里程。
小结:
对于新能源车型的冬季测试,很多时候都会演变成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对立,有人认为因为冬季表现不行所以电动车是“工业垃圾”,也有人表示在南方用纯电车体验“吊打”燃油车。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而在当前电池技术存在客观局限性的情况下,北方地区纯电车型的渗透率数据就已经表明了现状。
技术本身无罪,如何将其合理利用才是关键。而车企要想将新能源汽车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必然就要考虑到更多的场景,保证车辆在这些场景下的可靠性和使用便利性,显然车企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6文章
5557浏览量
107696 -
纯电动车
+关注
关注
0文章
159浏览量
14735 -
问界
+关注
关注
0文章
118浏览量
104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华为重新发布智界S7!多个版本降价2万!P70未发先火,980g超轻笔记本亮相
,余承东也坐不住了。 沟通会开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官宣了问界新M7、问界
华为首款视觉智驾SUV,问界M7 Pro上市
8月26日,全新的问界M7 Pro已经盛大发布,共有四款配置车型供消费者选择,价格范围在24.98至28.98万元之间。作为首款华为视觉智驾SUV,新车在外观、内饰以及智能驾驶等多个方面均有显著升级。
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 问界新M7 Pro重磅上市
在8月26日14:30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问界新M7 Pro重磅上市,还有家族新成员智界R7亮相;智界
7月问界M9交付18047辆 比亚迪宋PLUS7月热销36947辆
陆续有车企公布了7月份的销售成绩,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界和比亚迪。 7月问
余承东交付问界M7,畅谈L3智驾:华为轻松实现
6月2日,余承东在深圳湾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为问界新M7 Ultra的首批车主举办了交付仪式。他亲自为车主颁发新车钥匙,并分享了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前沿成果。
在提及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华为问界M7 Max升级版开启预定,内外焕然一新,驾乘体验更舒适
因此,问界M7 Max焕新版将在这方面进行重大改进,并新增星际蓝配色。此外,新车还将提升驾驶辅助功能、提高乘坐舒适度,并增加更多豪华配置。”
华为问界M7新款车型外观曝光,即将升级发布
自去年 9 月份上市以来,问界新 M7 已获得超 18 万用户的信任和支持,位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堪称销售佳话。余承东表示,他们将持续提升产品品质,致力于将问
博世:山西运城M7事故涉事车辆并未搭载博世智驾系统
4月28日,博世针对问界M7山西运城事故发布声明,称经调查,涉事车辆没有搭载博世智驾系统(含AEB)。对于事故导致的伤亡,博世深表痛心,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发表于 04-28 18:32
•957次阅读
问界M9销量达7万辆,问界新M7销量2.4万辆
回顾过去,2022年2月7日,位于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赛力斯超级工厂投入使用,同期问界M9实现首批交付;三月底,余承东宣布该款车累计订单接近六万份。
华为问界M7上市半年累计订单超17.4万辆,M9上市仅三月
同时,余承东透露,问界M9上市仅三个月,累计订单已超过7万辆,月度交付量持续增长至2.5万+辆,成功跻身50万以上豪华汽车市场,刷新了该领域销售记录。
问界汽车3月交付31727辆,问界新M7降价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旗舰车型问界新 M7 以 24598 的月度交付量位居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之首;另一款车型问
问界汽车2月销量问鼎,M7大定达15万辆
豪华科技旗舰SUV问界M9于上月底(2月26日)起正式开启全国大规模交付,仅用时62天,其大定订单便已突破五万辆。
航顺车规级芯片助力问界M7实现遥遥领先的舒适体验
问界M7选择了基于航顺车规级芯片HK32F0301MC的汽车电动座椅调节开关方案,这款芯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实现对座椅功能的精确控制。此外,该芯片还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能够满足汽车行业对于节能减排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