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Linux内核中的各种锁介绍

科技绿洲 来源:Linux开发架构之路 作者:Linux开发架构之路 2023-11-08 17:15 次阅读

首先得搞清楚,不同锁的作用对象不同。

下面分别是作用于临界区CPU内存cache 的各种锁的归纳:

图片

一、atomic原子变量/spinlock自旋锁 — —CPU

既然是锁CPU,那就都是针对多核处理器或多CPU处理器。单核的话,只有发生中断会使任务被抢占,那么可以进入临界区之前先关中断,但是对多核CPU光关中断就不够了,因为对当前CPU关了中断只能使得当前CPU不会运行其它要进入临界区的程序,但其它CPU还是可能执行进入临界区的程序。

原子变量:

在x86多核环境下,多核竞争数据总线的时候,提供Lock指令锁住总线,保证“读-修改-写”操作在芯片级的原子性。这个好说,我们一般对某个被多线程会访问的变量设置为atomic类型的即可,比如atomic_int x;或atomic x;

自旋锁:

当一个线程在获取锁的时候,如果锁已经被其它线程获取,那么该线程将循环等待,然后不断的判断锁是否能够被成功获取。使用实例如下:

#include < linux/spinlock.h >
// 定义自旋锁
spinlock_t my_lock;


void my_function(void)
{
    spin_lock(&my_lock);
    // 访问共享资源的操作
    spin_unlock(&my_lock);
}

互斥锁中,要是当前线程没拿到锁,就会出让CPU;而自旋锁中,要是当前线程没有拿到锁,当前线程在CPU上忙等待直到锁可用,这是为了保证响应速度更快。但是这种线程多了,那意味着多个CPU核都在忙等待,使得系统性能下降。

因此一定不能自旋太久,所以用户态编程里用自旋锁保护临界区的话,这个临界区一定要尽可能小,锁的粒度得尽可能小。

为什么自旋锁的响应速度会比互斥锁更快?

自旋锁是通过 CPU 提供的 CAS 函数(Compare And Swap), =在「 用户态 」完成加锁和解锁操作= **,不会主动产生线程上下文切换,所以相比互斥锁来说,会快一些,开销也小一些。**

而互斥锁则不是,前面说互斥锁加锁失败,线程会出让CPU,这个过程其实是由内核来完成线程切换的,因此加锁失败时,1)首先从用户态切换至内核态,内核会把线程的状态从「运行」状态设置为「睡眠」状态,然后把 CPU 切换给其他线程运行;2)当互斥锁可用时,之前「睡眠」状态的线程会变为「就绪」状态(要进入就绪队列了),之后内核会在合适的时间,把 CPU 切换给该线程运行。

然后返回用户态。

这个过程中,不仅有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开销,还有两次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线程的上下文切换主要是线程栈、寄存器、线程局部变量等。

而自旋锁在当前线程获取锁失败时不会进行线程的切换,而是一直循环等待直到获取锁成功。因此,自旋锁不会切换至内核态,也没有线程切换开销。

所以如果这个锁被占有的时间很短,或者说各个线程对临界区是快进快出,那么用自旋锁是开销最小的!

自旋锁的缺点前面也说了,就是如果自旋久了或者自旋的线程数量多了,CPU的利用率就下降了,因为上面执行的每个线程都在忙等待— —占用了CPU但什么事都没做。

二、信号量/互斥锁 — —临界区

信号量:

信号量(信号灯)本质是一个计数器,是描述临界区中可用资源数目的计数器。

信号量为3,表示可用资源为3。加入初始信号量为3,某时刻信号量为1,说明可用资源数为1,那么有2个进程/线程在使用资源或者说有两个资源被消耗了(具体资源是什么得看具体情况)。进程对信号量有PV操作,P操作就是进入共享资源区前-1,V操作就是离开共享资源后+1(这个时候信号量就表明还可以允许多少个进程进入该临界区)。

信号量进行多线程通信编程的时候,往往初始化信号量为0,然后用两个函数做线程间同步:

sem_wait():等待信号量,如果信号量的值大于0,将信号量的值减1,立即返回。如果信号量的值为0,则线程阻塞。

sem_post():释放资源,信号量+1 ,相当于unlock,这样执行了sem_wait()的线程就不阻塞了。

要注意:信号量本身也是个共享资源,它的++操作(释放资源)和--操作(获取资源)也需要保护。其实就是用的自旋锁保护的。如果有中断的话,会把中断保存到eflags寄存器,待操作完成,就去该寄存器上读取,然后执行中断。

struct semaphore {
     spinlock_t lock; // 自旋锁
     unsigned int count;
     struct list_head wait_list;
};

互斥锁:

信号量的话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是允许多个进程/线程在临界区的。但是互斥锁不是,它的目的就是只让一个线程进入临界区,其余线程没拿到锁,就只能阻塞等待。线程互斥的进入临界区,这就是互斥锁名字由来。

另外提一下std::timed_mutex睡眠锁,它和互斥锁的区别是:

互斥锁中,没拿到锁的线程就一直阻塞等待,而睡眠锁则是设置一定的睡眠时间比如2s,线程睡眠2s,如果过了之后还没拿到锁,那就放弃拿锁(可以输出获取锁失败),如果拿到了,那就继续做事。比如 用成员函数try_lock_for()

std::timed_mutex g_mutex;
//先睡2s再去抢锁
if(g_mutex.try_lock_for(std::chrono::seconds(2)))){
  // do something
}
else{
  // 没抢到
  std::cout< < "获取锁失败";
}

三、读写锁/抢占 — —临界区

读写锁:

用于读操作比写操作更频繁的场景,让读和写分开加锁,这样可以减小锁的粒度,提高程序的性能。

它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取共享资源,但只允许一个线程写入共享资源。这可以提高并发性能,因为读操作通常比写操作频繁得多。读写锁这种就属于高阶锁了,它的实现就可以用自旋锁。

抢占:

抢占必须涉及进程上下文的切换,而中断则是涉及中断上下文的切换。

内核从2.6开始就支持内核抢占,之前的内核不支持抢占,只要进程在占用CPU且时间片没用完,除非有中断,否则它就能一直占用CPU;

抢占的情况:

比如某个优先级高的任务(进程),因为需要等待资源,就主动让出CPU(又或者因为中断被打断了),然后低优先级的任务先占用CPU,当资源到了,内核就让该优先级高的任务抢占那个正在CPU上跑的任务。也就是说,当前的优先级低的进程跑着跑着,时间片没用完,也没发生中断,但是自己被踢掉了。

为了支持内核抢占,内核引入了preempt_count字段,该计数初始值为0,每当使用锁时+1,释放锁时-1。当preempt_count为0时,表示内核可以安全的抢占,大于0时,则禁止内核抢占

Per-CPU— —作用于cache

per-cpu变量用于解决各个CPU里L2 cache和内存间的数据不一致性。

四、RCU机制/内存屏障 — —内存

RCU机制是read copy update,即读 复制 更新。

和读写锁一样,RCU机制也是允许多个读者同时读,但更新数据的时候,需要先复制一份副本,在副本上完成修改,然后再一次性地替换旧数据。

比如链表里修改某个节点的数据,先拷贝该节点出来,修改里面的值,然后把节点前的指针指向拷贝出的节点

图片

等到旧数据没有人要读的时,就把该内存回收。

所以RCU机制的核心有两个:1)复制后更新;2)延迟回收内存

有RCU机制的话,读写就不需要做同步,也不会发生读写竞争了,因为读者是对原来的数据进行读,而写者是对拷贝出来的那份内存进行修改,读写可以并行。

他们的读写是根据内存的指针来进行的,写者写完之后,就把旧读者的指针赋值为新的数据的指针,指针的赋值操作是原子的,这样新的读者将访问新数据。

旧内存由一个线程专门负责回收。

内存屏障:

内存屏障则是用于控制内存访问顺序,确保指令的执行顺序符合预期。

因为代码往往不是看我们写的这种顺序被执行的,它有两个层面的乱序:

1)编译器层面的。因为编译器的优化往往会对代码的汇编指令进行重排

2)CPU层面的。多 CPU 间存在内存乱序访问的情况。

内存屏障就是让编译器或CPU对内存的访问有序。

编译时的乱序访问:

int x, y, r;
void f()
{
    x = r;
    y = 1;
}

开了优化选项后编译,得到的汇编可能是y = 1先执行,再x =r执行。可以用g++ -O2 -S test.cpp生成汇编代码,查看开了-O2优化后的汇编:

我们可以使用内核提供的宏函数barrier()来避免编译器的这种乱序:

#define barrier() __asm__ __volatile__("" ::: "memory")
int x, y, r;
void f()
{
  x = r;
  __asm__ __volatile__("" ::: "memory");
  y = 1;
}

或者将涉及到的相关变量x和y用volatile关键字修饰:

volatile int x, y;

注意,C++里的volatile关键字只能避免编译期的指令重排,对于多CPU的指令重排不起作用,所以实际上代码真正运行的时候,可能又是乱序的。而Java的volatile关键字好像具有编译器、CPU两个层面的内存屏障作用。

多CPU乱序访问内存:

在单 CPU 上,不考虑编译器优化导致乱序的前提下,多线程执行不存在内存乱序访问的问题。因为单个CPU获取指令是有序的(队列FIFO),返回指令执行的结果至寄存器也是有序的(也是通过队列)

但是在多CPU处理器中,因为每个 CPU 都存有 cache,当数据x第一次被一个 CPU 获取时,x显然不在 该CPU 的 cache 中(这就是 cache miss)。cache miss发生那意味着 CPU 需要从内存中获取数据,然后数据x将被加载到 CPU 的 cache 中,这样后续就能直接从 cache 上快速访问。

当某个 CPU 进行写操作时,它必须确保其他的 CPU 已经将数据x从它们的 cache 中移除(以便保证一致性),只有在移除操作完成后此 CPU 才能安全的修改数据。

显然,存在多个 cache 时,我们必须通过 cache 的一致性协议来避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而这个通讯的过程就可能导致乱序访问的出现。

CPU级别的内存屏障有三种:

  1. 通用 barrier,保证读写操作都有序的,mb() 和 smp_mb() // mb即memory barrier
  2. 写操作 barrier,仅保证写操作有序的,wmb() 和 smp_wmb()
  3. 读操作 barrier,仅保证读操作有序的,rmb() 和 smp_rmb()

上述这些函数也是有宏定义的比如mb(),用在上述的编译期间乱序的例子中就是加个mfence

#define mb() _asm__volatile("mfence":::"memory")
void f()
{
  x = 1;
  __asm__ __volatile__("mfence" ::: "memory");
  r1 = y;
}
// GNU中的内存屏障#define mfence() _asm__volatile_("mfence": : :"memory")

注意,所有的 CPU级别的 Memory Barrier(除了数据依赖 barrier 之外)都隐含了编译器 barrier。

而且,实际上很多线程同步机制,都在底层有内存屏障作为支撑,比如原子锁和自旋锁都是依赖CPU提供的CAS操作实现。CAS即Compare and Swap,它的基本思想是:

在多线程环境下,如果需要修改共享变量的值,先读取该变量的值,然后修改该变量的值,最后将新值与旧值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修改成功,否则修改失败,需要重新执行该操作。

在实现CAS操作时,需要使用内存屏障来保证操作的顺序和一致性。例如,在Java中,使用Atomic类的compareAndSet方法实现CAS操作时,会自动插入内存屏障来保证操作的正确性。

对于应用层的编程而言,C++11引入了内存模型,它确保了多线程程序中的同步和一致性。内存屏障(CPU级别)就是内存模型的一部分,用于确保特定的内存操作顺序,X86-64下仅支持一种指令重排:Store-Load ,即读操作可能会重排到写操作前面。

内存屏障有两种类型:store和load,使用示例如下:

// store屏障 
std::atomic< int > x; 
x.store(1, 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store屏障确保之前的写操作在之后的写操作之前完成




// load屏障 
std::atomic< int > y; 
int val = y.load(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load屏障确保之前的读操作在之后的读操作之前完成

CPU级别的内存屏障除了保证指令顺序外,还要保证数据的可见性,不可见就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所以上述代码中也用到了acquire和release语义分别对读和写设置屏障:

acquire:保证acquire后的读写操作不会发生在acquire动作之前

release:保证release前的读写操作不会发生在release动作之后

除了上面的atomic的load和store,C++11还提供了单独的内存屏障函数std::atomic_thread_fence,其用法和上述的类似:

#include < atomic >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acquire);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release);

五、内核中使用这些锁的示例

进程调度:内核锁用于保护调度器的数据结构,以避免多个CPU同时修改它们而导致错误。

// 自旋锁
spin_lock(&rq- >lock); 
... 
spin_unlock(&rq- >lock);

文件系统:内核锁用于保护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如inode、dentry等数据结构,以避免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它们而导致错误。

spin_lock(&inode- >i_lock); 
... 
spin_unlock(&inode- >i_lock);

网络协议栈:内核锁用于保护网络协议栈的数据结构,如套接字、路由表等,以避免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它们而导致错误。

read_lock(&rt_hash_lock); 
...
read_unlock(&rt_hash_lock);

内存管理:内核锁用于保护内存管理的数据结构,如页表、内存映射等,以避免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它们而导致错误

spin_lock(&mm- >page_table_lock);
... 
spin_unlock(&mm- >page_table_lock);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内存
    +关注

    关注

    8

    文章

    2767

    浏览量

    72771
  • 线程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89

    浏览量

    19498
  • LINUX内核
    +关注

    关注

    1

    文章

    311

    浏览量

    21389
  • CPU处理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0

    浏览量

    9807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Linux内核开发工具介绍

    进行嵌入式Linux产品开发,往往需要对内核进行裁剪和定制,以满足嵌入式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本文介绍几种阅读Linux内核源码的工具和方法
    发表于 12-29 15:20 4554次阅读
    <b class='flag-5'>Linux</b><b class='flag-5'>内核</b>开发工具<b class='flag-5'>介绍</b>

    Linux 2.6 内核的最新电源管理技术综述

      本系列文章将结合近年来不断在各种硬件(包括 CPU、芯片组、PCI Express 等各种最新总线标准以及外设)上新增的节能技术,从 Linux® 2.6内核及整个 softwar
    发表于 09-28 14:15

    Linux内核开发工具介绍

    进行嵌入式Linux产品开发,往往需要对内核进行裁剪和定制,以满足嵌入式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本文介绍几种阅读Linux内核源码的工具和方法
    发表于 01-06 17:20

    Linux内核同步机制的自旋原理是什么?

    自旋是专为防止多处理器并发而引入的一种,它在内核中大量应用于中断处理等部分(对于单处理器来说,防止中断处理的并发可简单采用关闭中断的方式,即在标志寄存器
    发表于 03-31 08:06

    介绍一下Linux内核编译和更新的操作流程

    。由于官方没有提高最新Linux内核版本的烧写固件,为了解决一些比较严重的bug,需要自行编译Linux内核进行更新,接下来就介绍一下
    发表于 06-21 09:58

    【学习打卡】OpenHarmony的linux内核介绍

    使整个系统崩溃。由于有适当的保护措施和跨越边界所需的权限,用户进程崩溃通常不会导致太多问题。OpenHarmony采用了标准系统的linux内核,这OpenHarmony不仅能用于小型系统,在更复杂的大型系统也能游刃有余,从而
    发表于 07-22 18:26

    Linux内核教程

    本章学习目标掌握LINUX内核版本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进程的概念掌握管道的概念及实现了解内核的数据结构了解LINUX内核的算法掌握
    发表于 04-10 16:59 0次下载

    Linux内核学习起步课件

    Linux内核学习起步介绍
    发表于 04-10 17:22 0次下载

    基于Linux 2.6内核Makefile分析

    由于Linux的独特优势,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把目光转向Linux的开发和研究上。目前Linux最新的稳定内核版本为2.6.17,但是当今绝大部分对于
    发表于 09-18 19:09 0次下载
    基于<b class='flag-5'>Linux</b> 2.6<b class='flag-5'>内核</b>Makefile分析

    linux内核是什么_linux内核学习路线

    Linux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OS)内核,本质上定义为类Unix。它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以不同的Linux发行版的形式。Linux
    发表于 09-16 15:49 2387次阅读

    linux内核参数设置_linux内核的功能有哪些

    本文主要阐述了linux内核参数设置及linux内核的功能。
    发表于 09-17 14:40 1221次阅读
    <b class='flag-5'>linux</b><b class='flag-5'>内核</b>参数设置_<b class='flag-5'>linux</b><b class='flag-5'>内核</b>的功能有哪些

    Linux内核的编译与运行

    本文档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的是Linux内核的编译与运行免费下载。
    发表于 03-25 13:48 10次下载

    Linux内核】从小小的宏定义窥探Linux内核的精妙设计

    Linux内核】从小小的宏定义窥探Linux内核的精妙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08-31 13:30 1647次阅读

    Linux内核结构介绍

    通常情况下,Linux内核的结构被认为包含以下11个主要层次。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1:59 809次阅读

    介绍一下Linux内核中的各种

    Linux内核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锁,它们都可以用来保护关键资源,以避免多个线程或进程之间发生竞争条件,从而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4:13 377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