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反向电子转移!双-单原子催化剂助力CO2光还原

清新电源 来源:清新电源 2023-08-29 09:06 次阅读

成果简介

材料表面的光生电荷定位显著影响光催化性能,特别是对多-电子CO2还原。具有灵活设计反应位点的双-单原子(DSA)催化剂在CO2光还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DSA催化剂中的电荷转移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基于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和冉景润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首次报道了金(Au)和钴(Co)DSA催化剂上的反向电子转移机制。原位表征证实,对于负载Co或Au单原子的CdS纳米颗粒(CdS NPs),光生电子被定位在Co或Au单原子周围。然而,在DSA催化剂中,电子从Au离域而聚集在Co原子周围。

更重要的是,结合先进的光谱研究结果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据表明,Au/Co DSA中的反向电子转移促进了电荷再分配和CO2分子的活化,从而极大提高了光催化CO2的还原效果。例如,对比单独使用的CdS,CdS负载的Au/Co DSA的CO和CH4的产率分别提高了2800%和700%。此外,DSA中的反向电子转移可以用于电荷再分配的实际设计和促进CO2的光还原。本研究结果将有利于负载DSA催化剂的研究和制备,以用于生产太阳能燃料。

13b53a60-45f8-11ee-a2ef-92fbcf53809c.jpg

研究背景

光催化CO2还原反应对太阳能到燃料的转化和碳中和具有吸引力,但目前的CO2光还原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原因如下:

(1)CO2分子的惰性,非电偶极子和强C=O双键限制了吸附和活化;

(2)本征多电子过程需要更多的电子积累和利用。引入表面缺陷等策略被报道用于重新分配电子和激活CO2分子,其中金属位点最为关注,因为表面电子分布可以通过相/尺寸工程灵活地调整,但这些受到元素、配位环境、底物类型和活性原子空间的显著影响。 随着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缩小到单原子,金属位点的影响和电子转移/分布的机制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基底也会影响光生电子的转移方向。

因此,不同的金属位点和基底诱导相反的电子流,导致电子局部或非局部的不同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DSA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加入非均相原子位点的重要性:1)优化反应热力学;2)改善反应动力学;3)调节复杂表面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然而,在光催化剂中构建电荷动力学,特别是负载DSA的催化剂中的电荷转移机制具有实际的挑战性。

图文导读

根据Co负载量的不同,CdS NPs负载的Co SA分别表示为CC1和CC2;根据Au负载量的不同CdS NPs负载的Au SA分别记为CA1和CA2;根据Co和Au负载量的不同,CdS NPs负载的Au/Co DSA分别表示为CAC1、CAC2、CAC3和CAC4。CAC2的形貌和晶体结构与CdS NPs相同,HAADF-STEM和相应的CAC2的EDX元素映射图证实了Au和Co在CdS NPs上的均匀负载。此外,CA2和CAC2在约400 cm-1处存在Au-S键。研究结果证实,Au/Co DSA对CAC2、Au SA对CA2和Co SA对CC2的成功加载。

13c84416-45f8-11ee-a2ef-92fbcf53809c.jpg

图1. 形貌表征

13e87c86-45f8-11ee-a2ef-92fbcf53809c.jpg

图2. 组分表征

CdS的CO2光还原产率有限,CO为2.3 μmol g-1,CH4为1.12 μmol g-1。SA Au/CdS NPs的CA1和CA2的CO产率分别为24.3 μmol g-1和13.7 μmol g-1,CH4产率分别为2.6 μmol g-1和3.3 μmol g-1,而SA Co/CdS NPs的CC1和CC2也有类似的趋势。对于CdS NPs负载的Au/Co DSA(CAC1、CAC2、CAC3和CAC4)的CO2光还原性能,均表现出相同的SA Au负载,只是SA Co的负载从CAC1逐渐增加到CAC4,其中CAC2的CO2光还原产率最高,CO和CH4分别为64.1 μmol g-1和7.7 μmol g-1。

此外,测试发现CAC2的CO产率最高,为64.1 μmol g-1,CH4产率次高,为7.7 μmol g-1。结果证实,Au/Co DSA对CO2光还原具有独特而强的协同效应。对于CAC经过四次循环后(28 h),CO和CH4的产率约为第一次循环的80%,证实了DSA材料的优越性。

1406d1e0-45f8-11ee-a2ef-92fbcf53809c.jpg

图3. 催化性能比较

通过DFT计算,作者模拟了电子重分布及其机理。在负载Au/Co DSA的CdS中,随着电子的增加,SA Co周围形成了一个电子积累区,Au SA周围形成了一个电子耗尽区。对于CA、CC和CAC模型的电位分布计算表明,在光照下,CdS NPs上的Co和Au单原子之间可以重新分配光生电荷。结合原位DRIFTS对CAC2的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一个反应途径:*CO2 → HCO3-/CO32- → *COOH → *CO → *CHO → *CH2O → *CH3OH → *CH3 → *CH4。通过DFT计算CAC和CC的每个反应步骤对应的自由能变化(ΔG)来模拟这一途径,CAC的总能垒小于CC,证实Au/Co DSA促进了CO2光还原。 在CAC或CC上,CO2转化为CH4的限速步骤是CO2分子的化学吸附。在CO2化学吸附中,CC表现出非常显著的1.25 eV的能垒,而CAC表现出非常显著的0.48 eV的能垒,证实Au/Co DSA促进了CO2的吸附。由于Au/Co DSA对CO2的吸附/活化,CAC和CO2之间的电子转移比CC和CO2之间的电子转移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在CAC上的*CO加氢步骤中,出现了0.54 eV的最大能垒,证实了CO是CAC上的主要产物。

142142d2-45f8-11ee-a2ef-92fbcf53809c.jpg

图4. 元素表征和DFT计算

1430fbdc-45f8-11ee-a2ef-92fbcf53809c.jpg

图5. 理论研究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DSA
    DS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7

    浏览量

    14982
  • 光谱仪
    +关注

    关注

    2

    文章

    819

    浏览量

    30380
  • DFT算法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7

    浏览量

    7504

原文标题:乔世璋团队,最新AM!反向电子转移!双-单原子催化剂助力CO2光还原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CO2通快与百超聚焦镜选择方法

    CO2通快与百超聚焦镜选择方法
    发表于 04-23 11:56 0次下载

    相调控对镍锡合金的电催化还原调控机制研究

    催化还原反应(NRR)是在常规条件下合成氨(NH3)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其催化性能(例如:选择性、催化效率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的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09:09 198次阅读
    相调控对镍锡合金的电<b class='flag-5'>催化</b>氮<b class='flag-5'>还原</b>调控机制研究

    电化学CO2甲烷化的进展与挑战

    CO2还原为具有附加产值的化合物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降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缓解温室效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10:02 865次阅读
    电化学<b class='flag-5'>CO2</b>甲烷化的进展与挑战

    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但是在制备高品质纯石墨烯时所需条件仍然较为苛刻,且涉 及复杂的工艺过程,因此真正以“完美”石墨烯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相对较少。除此之外,比起“完美”石墨烯片,有边缘位点和缺陷的“不完美”石墨烯作为电催化剂载体在电子性质等 方面
    发表于 08-11 10:45 453次阅读

    【芯闻时译】CO2传感的未来前景

    来源:半导体芯科技编译 Brewer Science将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Carbon 2023会议上用对比研究来展示由不同碳材料制备的印刷和柔性CO2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是智能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6:32 253次阅读

    基于STM32单片机的CO2检测系统设计

    通过STM32F103C8T6单片机进行主控,二氧化碳传感器(TPM-200A-CO2)进行CO2浓度检测,按键设置参数阈值,CO2浓度超限就会通过继电器调节。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09:47 993次阅读
    基于STM32单片机的<b class='flag-5'>CO2</b>检测系统设计

    纳米片共价键合石墨烯实现高效CO2转化!

    电化学 CO2还原反应 (CO2RR)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可以通过在增值产品中储存清洁能源来缓解环境和能源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7:21 440次阅读
    纳米片共价键合石墨烯实现高效<b class='flag-5'>CO2</b>转化!

    大面积二维Cu2Te垂直阵列催化剂助力CO2还原

       近日,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陈珂教授与李杰教授等团队合作,在金属相二维Cu2Te纳米片垂直阵列的大面积可控生长及其在电催化CO2还原CO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5:23 661次阅读
    大面积二维Cu2Te垂直阵列<b class='flag-5'>催化剂</b><b class='flag-5'>助力</b><b class='flag-5'>CO2</b>电<b class='flag-5'>还原</b>

    原子催化剂综述:适用于能源和环境催化的双原子催化剂

    原子级分散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并且拥有超越传统纳米颗粒的优异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09:11 4246次阅读
    双<b class='flag-5'>原子</b><b class='flag-5'>催化剂</b>综述:适用于能源和环境<b class='flag-5'>催化</b>的双<b class='flag-5'>原子</b><b class='flag-5'>催化剂</b>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Angew》:开发出单原子合金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员章福祥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单原子铋修饰铜合金催化剂,用于电催化CO2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17:10 359次阅读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Angew》:开发出单<b class='flag-5'>原子</b>合金材料

    NodeMCU如何组合并为CO2传感器和OLED显示器供电?

    我对电子一窍不通。我几周前才了解微控制器、Arduino 等。 我刚收到 Senseair S8 CO2 传感器,正在等待。 并未展示如何组合并为 CO2 传感器和 OLED 显示器供电。 我应该使用那些: OLED VDD →
    发表于 06-02 07:58

    催化剂分离和循环利用问题

      烯烃是现代化工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生产烯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烷烃直接脱氢生成烯烃。在近30年里,以Ir钳形配合物为催化剂转移脱氢反应和无受体脱氢反应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受限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1:33 524次阅读
    <b class='flag-5'>催化剂</b>分离和循环利用问题

    Adv Mater综述:非贵金属单原子/双原子在光合成的应用

    目前单原子催化剂和双原子催化剂作为新型助催化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能够最大效率的利用原子,而且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0:54 565次阅读
    Adv Mater综述:非贵金属单<b class='flag-5'>原子</b>/双<b class='flag-5'>原子</b>在光合成的应用

    求分享电池供电的NodeMCU + CO2传感器?

    既然我有一个可用的 USB 供电的 8266 TTGO 板 + CO2 传感器,我想构建一个电池 + USB 供电的替代品,这样我就不必携带移动电源或 USB 充电器了。
    发表于 05-11 07:23

    介绍一种微调催化性能的有效方法

    近十年来,电催化科学的进步促进了许多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包括H2/O2演化、CO2还原、燃料电池和反应膜。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09:34 446次阅读
    介绍一种微调<b class='flag-5'>催化</b>性能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