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缓启动电路实例分析与应用

冬至子 来源:硬件电子工程师 作者:硬件电子工程师 2023-06-26 10:24 次阅读

【摘要】

本文根据某产品单板电路测试过程的浪涌电流冲击问题,详细分析了MOS管缓启动电路的RC参数,通过分析和实际对电路参数的更改,使电路的浪涌电流冲击满足板上电源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通信产品电路测试时发现浪涌电流冲击过大,可能会损坏保险丝或MOS管等器件,而且有的即使没有损坏也有可能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图1)。

图片

图1改前测试冲击电流

从上图可以看出冲击电流很大,达23.0A,远大于满载工作电流(1A左右),板上电源设计指南要求是满载工作电流的3~5倍,所以需要整改以达到板上电源要求,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片

图2原电路原理图

二、解决思路

将原电路原理图(图2)等效为图3。

图片

图3原理图等效[注1]

注1:R270等效为R1,R271等效为R2,C136等效为C1,MOS管为VT1,全部负载等效为RL,全部电容等效为CL,D1在计算中用不到。

根据MOS管开启电压和RDS的特性曲线(图4)可知,控制了MOS管VGS电压线性度就能精确控制冲击电流。所以图3中外接电容C1、R1和R2被用来作为积分器对MOS管的开关特性进行精确控制,达到控制上电冲击电流的目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4本文原理图中MOS管(Si4463DY)VGS(th)与电流ID和电阻RDS的关系

原电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进行上电控制的,但是参数设置有问题,所以才出现了图1中的较大冲击电流。

现将简化电路原理图(图3)VT1前面的上电控制电路等效为图5进行计算。

图片

图5简化VT1前面的上电控制电路

1、上电时间计算

1)时间参数τ。

由于图5(a)中MOS管内部电容Cgs<

2)计算电容上电时间。

根据图5(b)得:

图片

最后计算得出:

图片

图片

所以Uc的上电完成时间只与τ相关,但是上电的斜率将同时与R1/(R1+R2)和τ相关,下面用两个实验予以说明。

2、实验验证

实验(1):更改时间参数τ(更改C1)控制VGS开启速度

图片

图6R1=R2=10Kohm,C1=2.2uF时上电电流波形

根据计算τ=(R1//R2)*C1=11mS,从图6可以看出上电时间变大了,为3.6mS,冲击电源也由原来的23.0A变为现在的9.26A。说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上电时间和冲击电流。

但是,τ变为原来的22倍,电流冲击时间变为原来的15倍,冲击电流只变为原来的40%,不能完全够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实验(2):设置Uc电压以达到控制上电时间的目的

根据MOS管开启电压的特性曲线图4,可以看出:1V~2.5V这段为MOS管开启的过程,精确控制这段电压的上升过程(斜率)将可以有效控制上电冲击电流的大小。

更改电阻R1=2.7K,R2=10K和C1=0.1uF不变时上电电流波形如图7所示。

图片

图7R1=2.7K,R2=10Kohm,C1=0.1uF时上电电流波形

(红色曲线为上电电流波形,黄色为Uc两端电压波形)

根据计算τ=(R1//R2)*C1=0.2mS,变小了,但是从图7可以看出上电时间却变大了,为425uS,冲击电源也由原来的23.0A变为现在的8.35A。

对比两个实验可以发现:改变R1,τ变小了,但电流上电时间却变大了,而且电流冲击时间在只变大1.8倍的情况下,冲击电流的幅度却变为原来的36%;而改变τ(即改变C1),在电流冲击上升时间变为原来的15倍时,电流幅度才变为原来的40%,所以改变R1对MOS管VGS的精确控制效果明显。

3、原因分析

电容归一化上电波形如图8所示:

图片

1.jpg

图8归一化电容上电波形

从图8可以看出:原电路中Uc两端最终电压在1τ(图8中红色曲线部分)内将从0V上升到Uc*0.632=3.8V,而从3.8V上升到6V需要至少4τ(1τ~5τ)。而电路中MOS管开启电压是1V~2.5V,这段电压在小于0.5τ时间内就完成了,所以可以得出其上电时间(1~2.5V的时间)应小于0.5τ,即小于250uS,根据图1可以看出,冲击电流的时间约为240uS左右,与计算基本吻合。

实验(1)电路中Uc最终两端电压与原电路相同为6V,不过τ变为原来的22倍为11mS,MOS管开启电压在1V~2.5V段上升时间也应该小于0.5τ,实测试为3.6mS,小于0.5τ(5.5mS)也基本与理论计算吻合

实验(2)电路中Uc最终两端约为2.5V。开启电压的时间段处于了约1τ~3τ之间后,虽然τ变小了,但电流上电冲击时间,实测试为1.8倍[注2],基本与理论吻合。

(注2:原电路用约0.5τ完成电流冲击,实验二电路用约2τ,原电路τ=500uS,而实验二τ(R1=2.5K)=200uS,基本上实验二的2τ(R1=2.5K)为原电路0.5τ的2倍,所以实测1.8倍基本与理论符合。)

经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对MOS管的控制有两种方法:

(1)设置Uc两端最终电压,控制VGS电压上升的斜率。

(2)更改时间参数τ控制VGS开启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斜率)。

当然可以结合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控制,以达到控制冲击电流的目的。

三、实践情况

结合到上两个实验及分析,用两种方法控制,将参数更改为R1=27K,R2=100K,C1=2.2uF,测试上电冲击电流波形如图9所示。

图片

图9R1=27K,R2=100K,C1=2.2uF,测试上电冲击电流波形

(红色为冲击电流波形,黄色为负载电压波形)

最大冲击电流为4.03A,基本满足板上电源设计要求(冲击电流为3~5A)。不过电流上电时间变为25.5mS,如需要再次降低冲击电流,可以继续加大电容。比如图10。

当电容增加到10uF时(R1=27K,R2=100K)时的电流上电波形。

图片

图10R1=27K,R2=100K,C1=10uF,测试上电冲击电流波形

图10中电流上电波形变为90mS。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通过设置Uc两端最终电压”和“更改时间参数τ控制VGS开启速度”基本上达到了控制上电冲击电流的目的,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四、效果评价

可以用示波器对I2T进行的计算,(标称2A适配器测试)如图15、16、17所示。

图片

图11 原电路R1=R2=10K,C1=0.1uF时冲击电流I2T计算

图15可以认为是原电路中MOS管基本没有控制,上电瞬间适配器作为恒压源产生了“冲击”,经过示波器精确计算,在“冲击”脉冲结束时(第一个光标处)值为0.249 A2S,在正常工作前(第二个光标处值为0.522 A2S)。

图片

图12 更改电路参数R1=27K,R2=100K,C1=2.2uF时冲击电流I2T计算

更改电路参数后,MOS管有一定的控制作作,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个“台阶”(第一光标与第二光标之间)经过示波精确计算,在脉冲结束时(第一个光标处)值为0.239 A2S,在正常工作前(第二个光标处值为0.344 A2S)。

图片

图13 R1=27K,R2=100K,C1=10uF,测试上电冲击电流波形

由于对MOS管的上电控制已经接近或小于了适配器的电流提供能力,所以基本已经没了“冲击”电流(可以认为完全是MOS管控制下的电流),经过计算,在正常工作前的I2T值为0.216 A2S(第二个光标处)。

注意:τ也不能过大,过大时引起上电波形过缓,导致板内器件上电时序问题,同时过于缓慢的上电波形可能还会“损伤”或引起MOS管烧毁。

通过以上三个图对比:MOS管的控制能力越强,“冲击”电流越小,I2T值也越小,对保险丝等器件的“损伤”也越小。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实际测试基本上达到了控制VGS电压上升的斜率的目的,有效降低了脉冲“冲击”电流对保险丝管的影响。所以可以结合如下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控制,以达到控制冲击电流的目的。

1、设置Uc两端最终电压,控制VGS电压上升的斜率。

2、更改时间参数τ控制VGS开启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斜率)。

电路设计中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1、Uc两端的最终电压一定要保证VGS完全开启和该电压下MOS管体电阻基本达到最小。

2、τ也不能过大,过大时引起上电波形过缓,导致板内器件上电时序问题,同时过于缓慢的上电波形可能还会“损伤”或引起MOS管烧毁。

上电时间的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议只要满足板上电源设计要求的3~5倍“冲击”电流即可。

鉴于缓启动电路具有的优点,我们在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中可以加以利用,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OS管
    +关注

    关注

    107

    文章

    2215

    浏览量

    64368
  • 适配器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822

    浏览量

    66937
  • 积分器
    +关注

    关注

    4

    文章

    97

    浏览量

    27874
  • RDS
    RDS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7

    浏览量

    16689
  • 缓启动电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

    浏览量

    221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实用电路设计案例】缓启动电路实例分析与应用

    本文根据某产品单板电路测试过程的浪涌电流冲击问题,详细分析了MOS管缓启动电路的RC参数,通过分析和实际对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6:55 5400次阅读
    【实用<b class='flag-5'>电路</b>设计案例】缓<b class='flag-5'>启动</b><b class='flag-5'>电路</b><b class='flag-5'>实例</b><b class='flag-5'>分析</b>与应用

    如何通过MOS控制电源通断以及启动#电路设计

    MOSFET元器件电路设计分析启动电路
    小鱼教你模数电
    发布于 :2021年11月14日 10:48:43

    电源的启动电路原理分析

    文件主要针对在DC-DC输入端,设计启动电路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发表于 08-11 21:01

    启动电路

    由于项目中需要接入48V适配器,座子为DC座;接入瞬间会有非常大的火花,后端负载太大,各位朋友,能帮忙推荐一下合适的MOS管启动电路吗?在此,谢谢各位。
    发表于 05-13 08:33

    12V电机启动

    想给孩子的电动汽车上做一个启动和缓停止的东西电瓶12V输出两个电机同步运动求给个图纸简单一些的用什么样的电容电阻什么的请标明清楚谢谢了!!!!
    发表于 04-01 19:35

    labview测试启动

    现在在做一个自动测试系统,待测设备具有启动功能,需编程测试设备的启动时间。利用采集卡从设备输出端口采集电压,请问应该如何编程。
    发表于 08-01 16:52

    LED电源老化测试用的启动恒流电子负载

      摘要:设计实用于LED电源的,具有启动功能的恒流电子负载,利用负载接入端子V+.V-输入电压,经过稳压输出电路稳压后用于控制经典的模拟恒流负载电路,配合上简单的由RC 延时网络构
    发表于 09-26 14:29

    电源启动原理

    Rds低和驱动简单的特点,在周围加上少量元器件就可以构成缓慢启动电路。通常情况下,在正电源中用PMOS,在负电源中使用NMOS。 下图是用NMOS搭建的一个-48V电源启动
    发表于 10-11 16:38

    请教如何使启动电路输入为0的时候输出也为0?

    如图一个启动电路。只短接J8,当ISET_R有高电平输入的时候输出NOOD_LOOP电压值与输入相等,当ISET_R为0的时候发现输出NOOD_LOOP有0.2V~0.3V的一个输出,大概是BAT54二极管的一个导通压降。请问
    发表于 09-09 09:56

    请教一个启动电路问题

    `如图一个启动电路。只短接J8,当ISET_R有高电平输入的时候输出NOOD_LOOP电压值与输入相等,当ISET_R为0的时候发现输出NOOD_LOOP有0.2V~0.3V的一个输出,大概是BAT54二极管的一个导通压降。请
    发表于 10-25 09:32

    设计了一个启动电路,总是烧MOS管,请问是什么原因?

    电路是这样,输入电压110V,启动后面接了两个220uf电容。以前同样的电路实验没有问题,后来几年后也是同样的电路拿出来用,结果烧MOS管
    发表于 04-26 14:17

    请问启动电路总是烧MOS管是什么原因?

    输入电压110V,启动后面接了两个220uf电容。以前同样的电路实验没有问题,后来几年后也是同样的电路拿出来用,结果烧mos管。我猜测原因如下,不知道对不对,请各位大神指教。电源上电
    发表于 05-20 10:06

    电压型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热插拔?热插拔对电子系统的影响有哪几方面?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启动电路主要的作用
    发表于 07-20 06:07

    电源启动(软起动)原理分享

    ,我们来分析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1)D1是嵌位二极管,防止输入电压过大损坏后级电路;2)R2和C1的作用是实现防抖动延时功能,实际应用
    发表于 02-23 13:59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实例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实例 例1 分析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设起始状态是
    发表于 04-07 23:20 4447次阅读
    时序逻辑<b class='flag-5'>电路</b><b class='flag-5'>分析</b><b class='flag-5'>实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