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热导率的研究

jf_86259660 来源:jf_86259660 作者:jf_86259660 2023-06-21 09:24 次阅读

poYBAGRlecGAXvadAAXNYXtHWrw287.png

来源|Materials Today Physics

01

背景介绍

扭曲双层石墨烯(TBG)表现出具有较大第二晶格周期性的moire图。当两层石墨烯之间的扭转角达到1.08度时,出现能带杂交和避免交叉,导致在Dirac点附近形成平坦带。这种不寻常的行为被称为“魔角”,导致了在单层或双层石墨烯中都不常见的新现象。其中包括电子相关、超导、自发铁磁性、量子化异常霍尔态和拓扑保护态。这个魔角自从其理论预测和实验观测以来,近年来引起了大量的研究兴趣。

目前,对TBG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电子性质上,对热输运性质的研究较少。考虑到单层石墨烯在室温下具有优异的导热系数~ 3000-5000 W/mK,并且在热管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明确其热传递特性如何依赖于扭转角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双层石墨烯的扭转可以产生类似于声子晶体的第二周期,因此TBG的热输运性质应该与扭转角有关。


虽然热输运在TBG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潜在的声子输运机制在不同的扭转角度仍然不清楚。首先,已知的魔角约为1.08度。然而,目前研究热输运的实验和模拟并没有涵盖这个角度,而是研究了从0度到30度的大角度步长。因此,导热系数如何围绕魔角变化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02

成果掠影

pYYBAGSSUSyABY1ZAAN-jpiuRuw831.png

近期,广东工业大学熊世云教授联合南方科技大学李保文教授在研究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热导率取得新进展。

在这项工作中,团队报告了1.08◦附近的异常行为,其中热导率显示局部最小值。报道了扭曲双层石墨烯(TBG)的局部最小导热系数,这与其他几个已报道的性质转变中的“魔角”相对应。在moire晶格的超级单体内,不同的堆叠模式会产生声子散射,从而降低TBG的导热系数。热魔角的产生一方面是原子振动振幅和应力的离散区域,另一方面是AA堆积密度的增加。前者削弱了单个散射体的散射强度,后者增加了散射体的密度。这两种作用的结合最终导致热传导中突出的不规则现象的出现。本文揭示了纳米尺度下新的热机制,进一步揭示了二维材料的独特物理特性。

研究成果以“Magic angle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为题发表于《Materials Today Physics》。

03

图文导读

poYBAGSSUTWAGJcKAAW2bIIuF2g599.png

图1.上图:在TBG中形成的Moire晶格,圆形表示AA、AB和SP堆叠的相对位置,黑色平行四边形表示Moire晶格的单元格。下图:AA、AB和SP堆叠的原子排列。

poYBAGSSUTuAQbVZAARdCI2TlUo154.png

图2.(a) 300 k下,TBG的总、面内、面外导热系数随扭转角从0◦到30◦的变化,(b) TBG的总导热系数随扭转角低于5◦的变化,(c)在300 K、400 K和500 K温度下,TBG的总导热系数与扭转角的关系,(d)在300 K、400 K和500 K温度下,未扭转结构的归一化导热系数与扭转角的关系。

poYBAGSSUUGAa7HJAAXnd1v7T7c689.png

图3.平面原子振动幅值在(a) θ = 1.08◦,(b) θ = 1.56◦,(c) θ = 5.0◦的空间分布。

poYBAGSSUUeASGnzAAZFTpjzsfM620.png

图4.(a) θ = 1.08◦,(b) θ = 1.56◦,(c) θ = 5◦在300 K下石墨烯底层原子应力沿x方向的空间分布。


poYBAGSSUUuAJO59AAJkJ0CfKOE427.png

图5.(a) θ = 1.08◦和(b) θ = 5◦时AA, AB和SP堆叠区原子的声子态密度。


pYYBAGSSUU-AG29rAAGE5atXiBk087.png

图6.声子平均自由路径作为频率的函数θ = 0◦,0.5◦,1.08◦,5◦,10◦和30◦。

END

★平台声明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目的仅为行业信息传递与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证实其真实性与否。如有不适,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欢迎参与投稿分享!

审核编辑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石墨烯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1510

    浏览量

    78606
  • 热管理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370

    浏览量

    21425
  • 热导率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7

    浏览量

    9213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石墨电容

    探索未来能量储存新篇章:高性能4.2V 5500F 2.6Ah石墨电容推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对于能量储存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众多的储能元件中,石墨电容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
    发表于 02-21 20:28

    双层石墨烯/BN异质结构中相称态的电子特性研究

    当单层石墨烯和 BN 的晶体学排列几乎完美(层与层之间接近零度)时,石墨烯的电子、机械和光学特性会发生强烈变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2-29 10:12 288次阅读
    <b class='flag-5'>双层</b><b class='flag-5'>石墨</b>烯/BN异质结构中相称态的电子特性<b class='flag-5'>研究</b>

    按特定顺序堆叠5层石墨烯,铅笔芯巧变电子“黄金”

     石墨由碳组成,而石墨烯由单一碳原子排列成六角形。石墨烯在20年前分离后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此前,研究人员发现,将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5:36 589次阅读

    认知扭曲类别

    可以看出认知扭曲本身虽然往往和负面情绪相关,但其更多是强调不合理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形成和加强都和认知扭曲相关。认知扭曲更是不合理的负面情绪的放大器和加重者。尽管以往的研究更多关
    的头像 发表于 11-03 16:53 354次阅读
    认知<b class='flag-5'>扭曲</b>类别

    石墨烯的由来、性能及应用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二维碳材料,是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的统称。目前,国内将十层以内(包括十层)统称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8-31 15:47 969次阅读

    石墨烯在传感器上的应用

    悬挂的石墨烯薄膜并非“二维扁平结构”,而是具有“微波状的单层结构”,并将石墨烯单层结构的稳定性归结于其在“纳米尺度上的微观扭曲”。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4:58 944次阅读
    <b class='flag-5'>石墨</b>烯在传感器上的应用

    石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1)#传感器

    电源传感器电路石墨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8月17日 09:52:00

    石墨膜光纤FP压力传感器(3)#传感器

    电源传感器电路石墨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8月17日 09:51:21

    石墨膜光纤FP压力传感器(1)#传感器

    电源传感器电路石墨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8月17日 09:49:48

    石墨光纤F-P声压传感器(2)#传感器

    电源传感器电路石墨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8月17日 09:49:05

    石墨烯堆叠的2D系统的外部极限

    度。由此,所谓的扭曲双层石墨烯的技术应用开始映入眼帘,神秘的热、光学、电子、材料和其他特性正等待开发。 现在,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探索这些堆叠的2D系统的外部极限:如果这些双层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0:51 438次阅读

    浅谈双排列石墨烯超莫尔晶格的控制排列

    研究人员发现相邻石墨的晶体边缘可以用来更好地引导堆叠排列,20 个摩尔纹样品的受控生产证明了这一点,精度优于约 0.2°。最后,将该技术扩展到低角度扭曲双层
    发表于 07-19 10:04 327次阅读
    浅谈双排列<b class='flag-5'>石墨</b>烯超莫尔晶格的控制排列

    石墨烯行业痛点——石墨烯材料如何鉴别?

    光学对比度法是一种快速、无损和高灵敏度的测量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测量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等石墨烯相关二维材料的层数。可分为反射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10:28 903次阅读
    <b class='flag-5'>石墨</b>烯行业痛点——<b class='flag-5'>石墨</b>烯材料如何鉴别?

    研究前沿:Nature Nanotechnology-石墨烯 | 量子摩擦制冷

    该项研究,为集体模式介导的固液相互作用,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并支持理论上提出的量子摩擦机制。同时,为进一步揭示了水-石墨烯界面,特别较大的热边界电导,并提出了增强石墨烯基纳米结构热导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6-29 16:43 500次阅读
    <b class='flag-5'>研究</b>前沿:Nature Nanotechnology-<b class='flag-5'>石墨</b>烯 | 量子摩擦制冷

    探讨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热导率

    虽然热输运在TBG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潜在的声子输运机制在不同的扭转角度仍然不清楚。首先,已知的魔角约为1.08度。然而,目前研究热输运的实验和模拟并没有涵盖这个角度,而是研究了从0度到30度的大角度步长。
    发表于 06-25 14:49 101次阅读
    探讨魔角<b class='flag-5'>扭曲</b><b class='flag-5'>双层</b><b class='flag-5'>石墨</b>烯<b class='flag-5'>热导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