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我国科学家首次精确测量高能光子爆发的全过程

led13535084363 来源:光行天下 2023-06-12 16:56 次阅读

约20亿年前,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径直飞向地球,于2022年10月9日21时20分50秒抵达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的视场范围,6万多个伽马光子被“拉索”收集到。经过几个月的分析,我国科学家揭开了这场爆炸事件的面纱。 相关成果2023年6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e8490f8e-06df-11ee-962d-dac502259ad0.jpg

“拉索”收集到的信号细节表明,探测到的光子来源于主爆之后的后随爆炸。伽马射线暴事件的“主爆”,也称为瞬时辐射,是初始阶段的巨大的爆炸,表现为强烈的低能的伽马射线辐射。接近于光速的爆炸物与周围环境气体碰撞则产生“后随爆炸”,也称为余辉。

“‘拉索’首次精确地观测了‘后随爆炸’的完整过程,记录了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流量增强和衰减的整个阶段。” LHAASO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臻表示,“拉索”实现了其它实验没有达到的高能量波段光变过程的教科书式的完整观测,对理论模型的精确检验提供了实验基础。

“在后随爆炸过程中,‘拉索’还首次探测到光子流量的极速增强。”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姚志国说。不到两秒的时间内流量增强了100多倍,之后的缓慢增长行为却符合后随爆炸的预期特征。早期如此快速的增强现象超出了以往理论模型的预期。

e88a9666-06df-11ee-962d-dac502259ad0.png

“拉索”以超过250倍标准偏差的高显著水平观测到了伽马射线暴GRB 221009A的爆发

“拉索”观测表明,高能辐射在起爆之后不到10分钟的某个时刻,亮度突然快速减弱了。“这可解释为爆炸后的抛射物是喷流状的结构,当辐射张角扩展到了喷流的边缘时造成亮度快速下降。”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南京大学教授王祥玉说。由于这个亮度转折发生时间极早,由此测出了喷流的张角也极小,仅0.8度。

这是迄今知道的最小张角的喷流,意味着观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典型内亮外暗喷流的最明亮的核心。 《科学》期刊审稿人评价,LHAASO合作组在TeV能区对伽马射线暴最早余辉进行了非常重要的、突破性的观测。通过这个“千年一遇”的事件为伽马射线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曹臻说:“本场爆炸事件还有其它的许多新发现,科学家们还在不懈地深耕‘拉索’的数据,力图揭示更多的奥秘。”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精确测量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

    浏览量

    9276
  • 射线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3

    浏览量

    13561

原文标题:我国科学家首次精确测量高能光子爆发的全过程

文章出处:【微信号:光行天下,微信公众号:光行天下】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三代科学家接力,如今我国拥有大算力!

    短短3个月内,‘本源悟空’已经吸引了全球117个国家共计511万人次的远程访问,完成了约16.9万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兴奋地说。2024年1月6日,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08:22 41次阅读
    三代<b class='flag-5'>科学家</b>接力,如今<b class='flag-5'>我国</b>拥有大算力!

    光子探测器改写量子计算规则

    两位科学家通过特殊的实验装置表明,带有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零差探测器对输入光子通量具有线性响应。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测量的信号与输入信号成正比。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3:57 179次阅读

    谷歌DeepMind科学家欲建AI初创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的两名杰出科学家Laurent Sifre和Karl Tuyls正在与投资者商讨在巴黎成立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事宜。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4:41 205次阅读

    飞腾首席科学家窦强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飞腾首席科学家窦强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1月19日上午,首届 “国家工程师奖” 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1 名个人被授予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50 个团队被授予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9:22 1082次阅读
    飞腾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窦强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光子的量子纠缠实现快速可视化

    。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原理,使量子科学家能预测对量子实体的各种测量(如位置和速度等)的可能结果。这种预测能力非常有用,了解量子计算机中产生或输入的量子态使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10:34 183次阅读

    用C语言开发DSP系统全过程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用C语言开发DSP系统全过程.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1-18 10:57 0次下载
    用C语言开发DSP系统<b class='flag-5'>全过程</b>

    用C语言开发DSP系统的全过程讲解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用C语言开发DSP系统的全过程讲解.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1-18 10:53 0次下载
    用C语言开发DSP系统的<b class='flag-5'>全过程</b>讲解

    RT-Thread启动进入就绪态最高优先级线程的全过程与栈帧分析(上)

    本文简单讨论RT-Thread在启动后,逐步进入到处于就绪态最高优先级main线程的全过程。部分内容涉及到汇编指令,但通俗易懂。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2:47 606次阅读
    RT-Thread启动进入就绪态最高优先级线程的<b class='flag-5'>全过程</b>与栈帧分析(上)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九章三号” 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中国科学家再立新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制“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7:06 961次阅读

    屏幕式声光电子琴制作全过程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屏幕式声光电子琴制作全过程.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0-10 10:55 0次下载
    屏幕式声光电子琴制作<b class='flag-5'>全过程</b>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 对于近期网络传言的华为3.2万名科学家移籍华为方面表示,造谣者毫无根据、无中生有。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以及其他的一些网络传言,比如“华为孟晚舟宣布23万亿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6:51 1004次阅读
    华为辟谣3.2万名<b class='flag-5'>科学家</b>移籍

    原位拉曼系统--实时监测半导体薄膜生长全过程

    原位拉曼系统实时监测半导体薄膜生长全过程前言原位拉曼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半导体薄膜生长全过程,利用共聚焦拉曼光谱的“In-Situ”方式,在石英炉中原位观察半导体薄膜生长过程,并且通过监控不同的生长因素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0:02 538次阅读
    原位拉曼系统--实时监测半导体薄膜生长<b class='flag-5'>全过程</b>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教授登榜“2023科创家”

    “一群跨越了科学与商业边界的人”这是科创媒体36氪对科创企业家的定义。近日,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教授从全赛道中脱颖而出, 登榜首届“2023科创家”榜单。此次共有15位教授荣登榜单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9:15 2382次阅读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余贵珍教授登榜“2023科创家”

    科学向新,共创未来--科兰通讯受邀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学家论坛

    万物复苏、芳芽吐蕊,最美人间四月天。值此美好时节,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如约而至,将和我国各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高新企业倾情相约。 该论坛创办于2002年,是由著名科学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5-04 11:11 293次阅读

    科学家用银线团搭建「纳米线网络」,触电就像大脑一样运作

    这也是如今不少AI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特性。最近,来自悉尼大学和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试着通过使用纳米线网络(NWN)来模拟人类大脑在受到电激时的反应,实验效果还不错。
    的头像 发表于 05-04 09:30 442次阅读
    <b class='flag-5'>科学家</b>用银线团搭建「纳米线网络」,触电就像大脑一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