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使用碳化硅设计用于高效可再生能源系统

星星科技指导员 来源:wolfspeed 作者:wolfspeed 2023-05-24 10:21 次阅读

太阳能逆变器和ESS应用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正在使能源网现代化,以提高弹性,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并减少其整体碳足迹。这些系统必须在恶劣的环境中尽可能高效,并且紧凑且价格低廉。

碳化硅解决方案满足了依赖半导体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所有需求,因为它们可以提高功率密度、降低开关损耗和开关频率。Wolfspeed 碳化硅解决方案使太阳能功率半导体能够实现更轻、更小、更高效的太阳能逆变器,这些逆变器可在环境温度波动、高湿度和其他恶劣条件下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对于ESS应用,Wolfspeed碳化硅是黄金标准技术,因为我们的碳化硅MOSFET二极管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损耗,同时允许工程师创建使用更少组件的系统,从而降低整体系统尺寸和成本。

由于PCB设计阶段的创新和最佳实践,SiC技术运行得更低、更快,使更小、更轻的电力电子设备具有更高的能效。让我们回顾一下器件、子电路和系统级PCB布局设计的一些挑战和技巧。

PCB布局决定碳化硅成败

基于 SiC 的系统利用卓越的开关特性和低传导损耗来实现比硅更高的开关频率。

这些理想的特性带来了挑战,因为SiC功率器件固有的高压压摆率(dv/dt)和电流压摆率(di/dt)使这些电路对串扰、假导通、寄生谐振和电磁干扰(EMI)敏感。

设备级别

器件级元件之间适当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距离至关重要,因为MOSFET支脚/PCB走线之间的空间有助于消除它们之间的闪络或跟踪。各种安全标准根据电压、应用和其他因素规定了不同的间距要求。

IPC标准也可以用作指南,其目的是标准化电子设备/组件的组装和生产要求。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 IPC-2221 印刷电路板设计通用标准和 IPC 9592 功率转换器件性能参数标准可用作估计 PCB 上导体之间最小间距的指南。

SiC MOSFET和散热器之间的适当爬电距离至关重要。在太阳能应用中,散热器很大,并且机械固定在机箱上,因此水平安装往往很常见,在这种情况下,隔离垫的延伸通常略微超过端子的弯曲会增加爬电距离。由于机箱形状不同,有时端子必须弯曲成一定角度。

子电路电平

较高的压摆率与寄生电容和环路电感相结合,使电路对串扰、假导通、电压过冲、振铃和潜在的EMI问题更加敏感。

在此级别,SiC 栅极驱动器用于打开和关闭功率半导体;根据不同的元件,门口可能会出现振荡和过冲。振荡可以通过更高的阻尼来控制,阻尼与栅极电阻成正比,与栅极环路电感成反比 - 低电感栅极环路可在不影响压摆率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阻尼。

SiC栅极驱动的PCB布局应包括一个紧凑的栅极环路,以抑制栅极电阻并降低振荡电压,使栅极驱动不易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在PCB布局过程中,寄生电容也必须最小化,因为与高dv/dt一起,它们会导致串扰、假导通和开关损耗增加——它们还决定了压摆率,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系统级的 PCB 布局会影响冷却。小心的元件放置也是如此,这在优化开关单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系统级

最小化EMI并保护敏感信号免受高磁场和电场的影响尤其重要,因此PCB布局应倾向于将输入和输出连接器放置在电路板的相对两侧以避免噪声耦合,而输入EMI滤波器和输入/输出连接器应远离高dv/dt走线/节点,以避免噪声耦合。敏感信号,包括栅极回路和控制信号,应远离高dV/dt走线/节点和高磁场,如PFC扼流圈、DC-DC功率磁性元件。

元件放置可以改善或恶化冷却,这取决于铜平面的尺寸和用于散热的层数、热通孔直径、间距和铜厚度。确保MOSFET不靠近其他热源,包括其他功率半导体,同时使用铜层(最好是多层)会将热量从MOSFET散发出去。

审核编辑:郭婷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太阳能
    +关注

    关注

    37

    文章

    3216

    浏览量

    113108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28

    文章

    24539

    浏览量

    202231
  • 碳化硅
    +关注

    关注

    24

    文章

    2437

    浏览量

    47543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SiC实现更高效,更小且更具成本效益的电力方案

    风能和太阳能等必不可少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通常与能源存储结合使用,是该行业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宽带隙碳化硅(SiC)技术是这些解决方案的核心。终端系统设计人员已经确定,SiC功率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1:42 4786次阅读

    土耳其可再生能源展、风能展、水处理展

      2009年土耳其可再生能源展、风能展、水处理展一、展览会简介: 在全球气候变暖、污染问题和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备受关注的今天,可以利用的资源已经很有限,所以我们只能将目光转向
    发表于 08-17 17:13

    日本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推动技术创新

    日本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推动技术创新:【共同社8月27日电】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26日一致通过菅直人首相辞职条件之一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该法将于明年7月开始实施,旨在推动
    发表于 08-28 22:05

    国际能源署:2016年可再生能源成第二大电源

    据了解,国际能源署(IEA)周三报告称,到2016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来源,天一通讯科技,到2018年1/4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相比2012年增长40%。IEA预计
    发表于 06-28 09:07

    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不知道有没有坛友和我一样,一直以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能是楼主太“鱼唇”了!原来它们两之间实际上又有联系又有区别。新能源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
    发表于 01-08 17:02

    可再生能源开发者套件在哪里可以买到?

    可再生能源开发者套件在哪里可以买到?请告知?电话***李
    发表于 05-14 06:37

    德州仪器助力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发展

    水能是历史最为悠久且得到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截至目前,世界上有150个国家建设了用于水力发电的基础设施,通过水力产生的电能将持续增长,预计在未来25年内达到3%。水力发电的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其在
    发表于 09-11 11:49

    电动汽车的全新碳化硅功率模块

    。在今年 7 月的 PCIM(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虚拟展位上,展示了采用CoolSiC™汽车 MOSFET 技术的 EasyPACK™模块,即 1200V/8mΩ(150A)的半桥模块
    发表于 03-27 19:40

    关于补偿温度的线性可再生能源风能表

    请教大神关于补偿温度的线性可再生能源风能表是什么样的?
    发表于 04-22 06:35

    基于偏好启发协同进化方法的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

    preference-inspired coevolutionary approach基于偏好启发协同进化方法的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Keywords:Hybri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混合可再
    发表于 07-12 08:10

    可再生能源接纳评估

    以电力电量平衡为基本条件的传统机组组合方法,通常足以应对系统中负荷功率的不确定,而对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功率的大幅度随机波动性,这种方法难以满足系统消纳
    发表于 12-22 14:17 14次下载

    储能如何为风、光可再生能源解决消纳问题?

    风、光发电总量及占比不断提高。截止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达到6.5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3.41亿千瓦,风电装机1.64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3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占全部
    发表于 08-15 14:19 5191次阅读

    碳化硅器件在高效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太阳能逆变器和ESS应用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正在使能源网现代化,以提高弹性,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并减少其整体碳足迹。
    发表于 06-13 09:33 201次阅读
    <b class='flag-5'>碳化硅</b>器件在<b class='flag-5'>高效</b><b class='flag-5'>可再生能源</b><b class='flag-5'>系统</b>中的应用

    基于碳化硅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挑战

    太阳能逆变器和ESS应用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正在使能源网现代化,以提高弹性,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并减少其整体碳足迹。这些系统必须在恶劣的环境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09:48 299次阅读

    如何采用碳化硅设计高效可再生能源系统呢?

    太阳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应用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正在促使能源网络实现现代化,以提高其韧性,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并减少总体碳排放量。
    发表于 09-11 09:20 12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