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激光核聚变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激光核聚变的原理

要长高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整理 2022-12-14 17:40 次阅读

1972年美国科学家J.纳科尔斯等人提出向心 爆聚原理以后,激光核聚变才成为受控热核聚变研究中与磁约束聚变平行发展的研究途径。

激光核聚变中的靶丸是球对称的。球的中心区域(半径约为3毫米)充有低密度(≤1克/厘米3)的氘、氚气体。球壳由烧蚀层和燃料层组成:烧蚀层的厚度为200—300微米,材料是二氧化硅等低Z(原子序数)材料;燃料层的厚度约300微米,材料是液态氘、氚,其质量约5毫克。有的靶丸的中心区域是真空,球壳由含有氘、氚元素的塑料组成。有的靶丸则用固体氘、氚燃料,球壳由玻璃组成。

核聚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未来的能源。氢弹是以不可控的形式显示了核聚变能的威力。人们正在做出巨大努力,去实现可控的核聚变。目前,核聚变反应堆的研究正处在实现高增益的前夜。

激光核聚变的原理

核聚变的原理是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

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这是一种核反应的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核聚变是核裂变相反的核反应形式。

核聚变技术的里程碑

2022年13日10时美国公布了一项突破性的科学成就:人类首次实现了激光核聚变的点火成功。针对核聚变的点火成功其实也就是输入能量小于输出能量,这个过程就是点火。科学家利用192束强大的激光束照射到米粒大小的氘氚等离子体目标,输入能量达到了2.05兆焦,而核聚变输出的能量达到了3.15兆焦,最终的能量增益达到了153%。几十年了,核聚变技术终于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距离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算是一步巨大的成功。

激光核聚变在军事上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发展新型核武器,特别是研制新型氢弹。因为通过高能激光代替原子弹作为氢弹点火装置实现核聚变反应,可以产生与氢弹爆炸同样的等离子体条件,为核武器设计提供物理学数据、检验计算程序,进而研制新型核武器。

激光核聚变技术上的成熟,制造“干净氢弹”的成本大为降低。因为核聚变的燃料氘几乎取之不尽,而且使热核聚变反应更加容易。通过激光核聚变,可以在实验室内模拟核武器爆炸的物理过程及爆炸效应,为研究核武器物理提供依据,可以在不进行核试验的条件下,拥有安全可靠的核武器,改造现有核弹头,并保持核武器的研究和发展能力。激光核聚变可多次重复、便于测试、节省费用等。

激光核聚变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激光核聚变面临的关键挑战和问题:

1) 入射激光总能量转化为靶丸内爆能量的效率太低,只达到1-2%左右。如何提高转化效率是ICF 能否成功的关键;

2) 现有ICF 内爆压缩过程中密度压缩和温度提升是耦合在一起的,能否将压缩过程与加热过程分离,分别对其控制?

3)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不稳定性不仅造成激光能量的散射,而且可能会由于超热电子的预热导致压缩困难,能否有效控制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不稳定性、束间能量转移?

4) 在内爆过程中,能否有效控制等离子体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非线性增长?

5) 如何实现烧蚀压的压力?

6) 如何避免燃料混合?

7) 如何提高靶质量等关键技术?

从长远角度来看,激光聚变的成功实现将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能源问题,为我们带来史无前例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激光聚变可以用来模拟核武器相关过程,这对于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文章综合科学黑洞、光电资讯、nm牛虻24、赏叶5bc06殪、科创中国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激光
    +关注

    关注

    19

    文章

    2756

    浏览量

    63488
  • 核聚变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4

    浏览量

    14396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核聚变研究获重大突破 或将解决世界能源问题

    EAST(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科学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广南教授说,先前的一些聚变实验持续了100多秒,报道称,这还会有助于加快政府批准建设世界第一座核聚变电站——拟建的中国聚变工程试验
    发表于 12-09 14:43 1085次阅读

    实时监测激光核聚变靶球涂敷状态的CCD成像系统设计

    介绍一种CCD 成像系统的设计,它可应用于连续监测直径0.1-0.3mm 的激光核聚变靶球涂敷时的实时状态。这个系统利用现成照相物镜和变焦显微物镜二次成像,配以场镜压缩轴外
    发表于 07-18 08:13 19次下载

    物理学家破解核聚变之谜

    有一种理由认为,用几十年时间开发核聚变反应堆来发电, 是因为物理学家不完全明白,反应堆内的高温等离子体是怎么回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就是核聚变反应发生的地方,这些等离
    发表于 05-08 10:09 2042次阅读

    新型等离子能量达兆电子伏特(MeV)级别 助攻核聚变

    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生产等离子体燃料的新方法,由于其温度够高、密度够大,可产生“大量”核聚变能量。虽然短期内仍无法通过核聚变为家庭和企业供能,但这种新型等离子体无疑是核聚变研究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发表于 08-28 10:22 3011次阅读

    大屏玩手游!TapTap & NEWTAP引爆核聚变2019新游试玩现场

    5月11日-5月12日,由机核网主办的核聚变9周年电子游戏嘉年华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核聚变从2015年初具雏形到2017年后开始陆续落地北京、广州、厦门等城市,已收获上万参与者与众多媒体好评
    发表于 05-13 21:15 404次阅读

    核聚变提供无限清洁能源,Spectrum仪器数字化仪应用新突破

    仅需2微妙即可控制2.5MJ的核聚变温度 德国汉斯多尔夫,2019年6月5日讯核聚变一直被视为能源生产的终极目标。太阳核心反应源于氢和氦原子结合时释放出的能量。由于海水中的原子取之不尽且无废料产生
    发表于 06-05 20:04 328次阅读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引发核聚变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通过核聚变来发电,一方面这是一种几乎取之不尽的能源,另一方面要想掌握核聚变,还有许多技术障碍。其中之一是为了引发核聚变,必须要克服聚变在一起的带相似电荷的原子核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6:01 3343次阅读

    澳大利亚通过激光触发氢和硼的核聚变反应技术得以实现

    3月16日消息,澳大利亚科学家今年2月宣布了通过激光驱动核反应堆获得聚变能的惊人技术。从新南威尔士大学分离出来的初创公司HB11,本月已经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相继成功申请并获得了专利。该公司称,该技术与早期方法不同而且完全安全。这种技术据称不需要放射性燃料,它使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3-16 13:54 4053次阅读

    最新研究发现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可引发核聚变

    利用X射线的最新自由电子激光器提供的能量和电磁场,可以在较低能量下引发核聚变,德国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亥姆霍兹中心(HZDR)科学家在《物理评论》杂志上证明了这一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7:45 3379次阅读

    分子碰撞模型数据库助力国际核聚变研究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超级计算机帮助下创建的电子-分子碰撞模型数据库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采用,为ITER开发控制核聚变的关键诊断工具提供了帮助,朝最终实现受控核聚变又迈出一步。 核聚变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4:57 1339次阅读

    常温下的“方舟反应炉”核聚变能走进现实吗?

    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路径是利用热核反应,如磁约束的托卡马克装置和惯性约束的核聚变炉。这类研究把等离子体或混合介质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如一亿度),用以克服库仑势垒。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5:49 1218次阅读

    激光核聚变原理

    激光核聚变原理 激光聚变是一个非常高功率激光器使用光学融合东西。 为了取出能量在核聚变反应中,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5 14:06 943次阅读

    “可控核聚变”首次实现突破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被加热到等离子体状态,电子不再围绕质子旋转,然后释放的原子核聚变形成氦原子和中子,释放出巨大能量。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2:39 2435次阅读

    新协议!微软从核聚变发电站购买电力

    微软刚刚签署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协议,从核聚变发电站购买电力。核聚变,通常被称为能源的圣杯,是一种潜在的无限清洁能源,科学家们在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在追求它。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4:32 670次阅读

    韩国“人造太阳”在核聚变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这一进展是迈向实现近乎无限清洁能源的关键一步。科研人员数十年来致力于借助核聚变实现人类无限能源需求,该技术模拟了恒星内部的能量产生过程。核聚变通过高压、高温条件下使氢原子转化为氦原子,从而释放能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10:39 26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