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双腔速调管的独特构造和电子束的概念

科技观察员 来源:allaboutcircuits 作者:马克·米切尔 2022-04-27 16:39 次阅读

速调管放大器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卫星系统、电视广播、雷达、粒子加速器和医疗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双腔速调管的独特构造和电子束的概念。

速调管是一种放大微波频率信号的设备,通过应用真空管原理和“电子束”的概念来实现高功率增益。速调管用于卫星系统、电视广播和雷达,以及粒子加速器和医学。

速调管由斯坦福大学的拉塞尔和西格德瓦里安兄弟发明。他们的原型于 1937 年 8 月 30 日完成并成功演示。

速调管可用于高达 400 GHz 的 UHF 区域(300 MHz 至 3 GHz)。速调管放大器有几种风格。一种主要类型是反射速调管,主要用作振荡器

然而,在本文中,我们将关注另一种流行的类型:双腔速调管。

双腔速调管的原理

双腔速调管几何

双腔速调管使用电子源(加热器)、阳极和阴极,就像传统的真空管一样。它还利用电子流末端的收集器元件。加热器在加热时蒸发电子,并且由于两个元件之间的高直流电势,电子从阴极射出并加速朝向阳极。因此产生聚焦的电子束。

在双腔速调管的情况下,电子束穿过第一个环形腔中的一个中心孔,然后穿过类似的第二个腔,在收集器处终止。

在空腔孔的每一侧是电子通过的网格。正是腔体与光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设备可以产生的高水平放大。

poYBAGJpAUGAeE7fAACLT2Hs0sU358.jpg

图 2.速调管布局

腔体

也许我们可以花点时间讨论聚束器和捕集器中使用的空腔。这个故事中的空腔是一个环形物体,其横截面如下:

poYBAGJpAUKARXbnAACPP7cYzMA497.jpg

图 3. 3a) 谐振腔;3b) 以伪电形式等效;3c) 等效电路;3d) 频率响应。

这也可以显示为谐振回路电路,并联区域为电容器,圆形部分为单匝电感器,如图 2b 和 2c 所示。

当然,可以使空腔在由其几何形状定义的窄频率范围内谐振(图 2d)。该结构的中心部分就像一个电容器,其中有一个孔,电子束可以通过该孔。该电容器以及因此施加到通过中心孔的任何物体的电荷将以谐振频率翻转电荷。

从电学角度来看,电容和电感定义了结构的电谐振频率。激励信号通过图 2a 顶部所示的同轴电缆连接从外部馈入谐振器。这种同轴连接以谐振频率激发腔体。

电子束

速调管利用了一种称为电子聚束的现象,如下所示:

以高速离开源的电子束中的电子在行进方向上的速度大致相等。在沿路径没有施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束中的电子将继续以这种方式直到在收集器处终止。但是,如果沿路径存在可以阻止电子运动的结构,则可能会导致其中一些电子降低速度。当左侧网格为负时会发生这种情况。

当电子通过负左网格时,网格的负电荷会推回电子,从而减慢它们的速度。当它们穿过网格之间的空间并经过最右边的正网格时,正网格会进一步减慢电子,因为它会在它们离开开口时拉动它们。

在板的相反电循环中,电子最初遇到一个正网格,它拉动它们并通过聚束网格加速它们。现在最右边的负网格将它们推得更快,因为它在退出时会排斥它们。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穿过聚束器的电子,你被聚束器放慢了速度。你会一直巡航并轻轻减速,这样你周围的所有其他电子都会散开(在行进方向上)。生活是美好的——前面有很多空间。可是等等!你身后的一大堆电子被加速到更高的速度,现在当你减速进入它们时它们正在追赶你!现在我们是一大群人沿着漂移空间旅行。

pYYBAGJpAUSAVBDnAACzQ8nMmro449.jpg

图 3. 该图显示了电子穿过漂移空间时的电子聚束行为。A 显示传输开始时的快照。当我们从 B 前进到 D 时,较慢的电子组(蓝色)逐渐被较快的电子组(红色)取代,导致在帧 D 处出现一段高电子密度的时期。

结果是密度调制或聚束与聚束器谐振腔赋予的电子施加的力成正比(这听起来有用吗?)。最终结果实际上是聚束器和捕集器之间的射频调制电流(毕竟,电流只是随时间推移的电荷流)。

操作:把它放在一起

所以现在我们有了一种方法,可以将交流电信号施加到有电子束通过的电容器上。正如您可能已经猜到的那样(您是超级聪明的工程师),电容器上的交流信号(读取:极性)要么减慢电子速度,要么加速它们。因此,电子束发生在所施加信号的频率处!

“好吧,那又怎样?”你可能会说。好吧,如果我们采用类似的谐振器并放置它,例如,最佳聚束的确切距离,然后与谐振器建立同轴连接并将信号提取为输出而不是一个输入,我们现在可以得到一个信号,它是输入信号(聚束)的副本,并且被大大放大了!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微波功率放大器,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更少的电子进入设备,更多的电子与输入信号成比例地聚集并通过捕集腔输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放大器
    +关注

    关注

    142

    文章

    12416

    浏览量

    209980
  • 电子束
    +关注

    关注

    2

    文章

    64

    浏览量

    13040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光纤激光频谱组的实验研究

    【作者】:占生宝;赵尚弘;马丽华;吴卓亮;楚兴春;【来源】:《强激光与粒子》2010年02期【摘要】:报道了外2个大模面积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激光器频谱组的实验结果,获得了最大功
    发表于 04-22 11:37

    固定频率后同轴谐振尺寸与TM_(n10)模式阶数的可调性

    【作者】:董玉和;丁耀根;肖刘;【来源】:《强激光与粒子》2010年02期【摘要】:研究了高频段微波同轴谐振高阶横磁模式TMn10的系列相关参数,发现对于确定的工作频率,可以根据器件功率的大小
    发表于 04-22 11:39

    电子束沿多层膜表面运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

    电子束沿多层膜表面运动时会产生自发辐射。分析自发辐射的精确波长公式、自发辐射中电子束品质的变化规律和电子自发辐射的功率后得出:电子束沿金属-介质多层膜表面运动时产生自发辐射,
    发表于 04-26 16:15

    脉冲电源和调制器

    加速管加速电子束流(升能)。主要在应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脉冲电源和速调管整合也称速调管调制器(klystron -modulator)。各种低功率的脉冲电源技术还用于加速器的
    发表于 03-11 13:43

    半桥逆变型电子束焊机用直流高压电源的设计

    半桥逆变型电子束焊机用直流高压电源的设计
    发表于 08-20 16:07

    电子束概念

    各位朋友请问下:电子束概念是什么?
    发表于 03-26 11:02

    【AWorks280试用申请】电子束高压逆变电源控制系统研究

    申请理由:我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型电源研究实验室,我们的电子束焊接项目欲用arm架构的开发板进行试验,故申请致远电子AWorks开发板免费试用机会项目描述:我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型电源研究实验室
    发表于 10-23 10:09

    现代焊接技术中的电子束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我国的焊接领域,电子束焊接技术主要有七个主要的优点,首先是电子束焊接技术在焊接的过程中产生的焊接变形较小,其次是电子束焊接技术产生的热量影响区域较小,第三是电子束
    发表于 03-15 11:18

    Dual Beam FIB(聚焦离子)

    Dual Beam FIB(聚焦离子)机台能在使用离子切割样品的同时,用电子束对样品断面(剖面)进行观察,亦可进行EDX的成份分析。
    发表于 09-04 16:33

    活性电子束探测技术对现有失效分析过程的补充

    技术就足以使SEM成为失效分析实验室的基础工具。活性电子束探测分析 除了上述SEM模式以外,还可以在其它独特配置下使用SEM,以提供额外的失效分析能力。利用活性电子束探测可以隔离失效,而无需对集成电路有
    发表于 10-22 16:44

    电子束

    电子束
    发表于 04-16 23:34 1888次阅读
    <b class='flag-5'>电子束</b>管

    电子束焊原理_电子束焊特点

    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束焊原理,其次介绍了电子束焊技术指标,最后介绍了电子束焊特点。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0:18 1.4w次阅读

    电子束焊是什么意思_电子束焊的应用

    电子束焊是指利用加速和聚焦的电子束轰击置于真空或非真空中的焊接面,使被焊工件熔化实现焊接。真空电子束焊是应用最广的电子束焊。
    发表于 09-02 16:42 8034次阅读

    电子束焊的焊接参数有哪些_电子束焊的特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束焊的焊接参数,其次阐述了电子束焊的技术要求,最后介绍了电子束焊的特点。
    发表于 09-02 16:50 1.1w次阅读

    电子束曝光原理_电子束曝光结构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束曝光原理及结构。
    发表于 11-27 15:21 973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