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4 月 12 日,“2022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探索创新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以“智探索·汇无界”为主题,展示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一系列前瞻性研究项目和创新成果。活动中,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携研发团队集体亮相,共同分享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数字化时代的整体定位、研究方向及创新策略。
英特尔研究院是英特尔公司的“科技创新引擎”,致力于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不断创造和定义未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作为英特尔全球科研体系的重要一环,深度融入中国创新体系,搭建政产学研多方合作的新型研究网络,主攻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敏捷设计三大研发方向,研究成果覆盖视觉智能与视觉合成、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智能边缘、5G、雷达感知、处理器设计与敏捷开发、计算机架构、机器人、类脑计算等领域,并实现了包括无线显示、雷电接口、虚拟化无线接入网络平台、可穿戴芯片、AI 算法产品和 HERO 平台在内的多项成果转换。
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表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以‘科技创新与中国共成长’为责任和使命,承载着英特尔公司对中国经济与科技美好未来的信心与厚望,秉持摩尔定律的本质精神,以持之以恒的创新,穿越技术周期,加速向未来。”
此次活动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介绍的研发进展主要包括:
人工智能
作为未来重要的赋能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赋能各种全新的复杂场景和用例。在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瓶颈的过程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通过在高效深度视觉识别方面的前沿研究,以更快、更高、更强的 AI 技术创新,解决深度学习部署的挑战,为“智汇未来”开启无限可能。
更快推理速度
亚比特神经网络突破 DNN 量化极限——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前瞻性地提出亚比特神经网络技术,从统计意义上实现<1bit DNN 量化,实现显著压缩/加速比。在 FPGA 的实际部署中,亚比特神经网络加速器能实现更快的推理速度。
更高推理准确率
全维度动态卷积实现更高推理准确率——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率先提出了全尺度深度视觉学习技术以突破 AI 扩展瓶颈,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于 NeurIPS、ICLR 等 AI 顶级会议,并获批十多项专利申请。近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还提出了一种创新型动态卷积设计——ODConv,以实现更高推理准确率。该设计采用具有并行策略的多维注意力机制沿核空间的四个维度学习互补性注意力,以“即插即用”的方式替代常规卷积,能显著提升大型及轻量型主流 CNN 模型的识别准确率。ODConv 系列模型将于今年下半年,在英特尔研究院开源项目中正式发布。
更强算法实用性
三维人体运动追踪技术(3DAT)实用性更强——英特尔基于视觉智能的无标记三维人体运动追踪技术(3DAT),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了简单易用、鲁棒、高质量的实时人体动作捕捉解决方案。在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上,该项创新技术闪耀赛场,为奥运会观众带来全新体验,打造别样精彩。未来,英特尔的三维人体追踪技术(3DAT)将构建“体育+娱乐”、“游戏+电影”、“艺术+文创”、“元宇宙+Web 3.0”等多元场景,为虚实融合创造无限可能。
边缘计算
随着进入数据爆发时代,众多数据、技术和商业模式汇聚到边缘,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正面临着延迟、带宽、安全性和连接性等数据处理方面的现实挑战。针对当下及未来边缘应用的挑战,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原创的高可靠分布式边缘计算系统,前瞻性地提供三大核心能力:第一,有效的高通量实时分布式计算,在指定的、以毫秒为单位计量的时间内可靠完成;第二,对核心敏感数据(图像、视频、核心业务流等)精确的控制与共享访问;第三,高效提升边缘计算新业务的开发效率。
这些能力让边缘计算平台上的软件系统开发、迭代及部署与云计算相比更加快捷,能大幅提升业务面市速度。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还分享了在智能交通、教育及机器人等应用场景下,边缘计算的典型用例。
在智能交通方面,为更好实现“车路协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实现了对来自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海量数据进行全天候、实时的数据融合分析。在 100 毫秒内完成复杂场景下的交通风险预判,消弭交通事故风险,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开启智慧交通新时代。
活动中,英特尔介绍了如何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将真实世界的道路测试与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实现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道路测试(RTAS)。该技术采用“云—边—车”三层架构:在云端开发测试场景库和控制模型,在边缘生成虚拟场景并下发到被测车辆,被测车与虚拟场景在真实道路和环境上实时互动。依托该架构,环境、互动和车辆的真实动态能实时返回边缘,并形成闭环,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有效融合。
在教育方面,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展示了“迎接未来教育,共创智能实验”的教学工具平台。该平台将边缘计算的相关技术,应用在中学生理化生实验场景中,并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借助英特尔 OpenVINO 工具套件,实现端到端的实时智能实验教学辅助。
在机器人方面,英特尔通过将边缘计算引入机器人系统,让其具备低功耗、小尺寸和高智能的能力。通过边缘增强的机器人系统可以支持多种形态、不同应用的机器人,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敏捷开发
如今,领域专用的 SoC 是提高特定领域应用性能和效率的关键,但更复杂的设计、更长的验证时间及更快的商用需求,让传统的设计和验证变得更具挑战性,而 RISC-V 技术提供了开放的、模块化、可定制的指令集,适合特定领域(Domain Specific Acceleration,DSA)芯片所需的灵活性和高效能,越来越多的 DSA 设计开始选择使用基于 RISC-V 的指令集。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下设的 RISC-V 敏捷设计实验室,致力于设计领先的可定制化 RISC-V 处理器和加速器 IP,建立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仿真框架,支持迭代式开发和验证,利用先进的设计语言和工具,大幅度提升领域专用芯片设计和验证效率。
目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敏捷开发领域的研发取得多方面进展,包括将 CPU 功能模型,SOC 功能模型广泛地应用到处理器和 DSA 的研发流程中,实现功能仿真,支持软件开发,验证自动化,加快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验证;将可综合高级设计语言进一步应用到 IP 设计和 SoC 中,提高了设计效率;FPGA 仿真平台也广泛的应用到英特尔的验证和软件测试中,加快验证和测试速度。
展望未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将不懈探索新技术,并以产业化为导向,针对中国庞大的市场数据及复杂的应用场景,提供 AI 算法与工具、智能边缘架构、新型加速器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推动构筑全新技术生态,赋能数字化转型,驱动产业智能变革。
审核编辑:符乾江
-
英特尔 +关注
关注
56文章
7820浏览量
160322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533文章
35967浏览量
21452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壁仞科技在国产GPU芯片研发上获得的突破性进展
IBM陈旭东受邀参加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
中科曙光全面布局智能计算 推出5A级智算中心
旷视科技基于河图系统实现“群体智能”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通过医疗物联网改善患者护理和组织健康
曙光5A级智算中心加速AI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
渊亭科技全栈AI+行业解决方案及亮点优势
海康威视与济南高新将合作共建“智慧大健康联合实验室”
壁仞科技与平安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STM32中国线上技术周】聚焦五大主题、47+方案展示及答疑,全面展示STM32嵌入式技术创新和生态战略!

5G和数字化转型将如何影响存储
基于RK3399 + RK1808的人工智能平台项目实战
工业运营商需要5G URLLC以及他们如何实现

微软以数字技术演绎可持续发展“四则运算”
旷视以AI技术助力数字乡村快发展
拓维信息与湖南工商大学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华为携手移动打造算网协同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工业富联提出“数据驱动、绿色发展”战略
在宇宙的眼眸下如何正确地关心东数西算
RK1808计算棒Rock-X demo相关资料分享
云从科技助力广西打造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标杆与典范
片上光学深度神经网络
商汤科技助力通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生态构建
NVIDIA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英特尔的Intel 4工艺详述
扩博智能成功刷新国内风机巡检中单人单机效率新纪录
NVIDIA为天壤提供计算能力强劲AI平台和行业解决方案
NVIDIA助力天壤推出全新蛋白质设计平台
TB-RK1808S0 AI 计算棒开发指南
全新英特尔vPro平台加速智慧医疗发展进程
商汤AI智能看护系统用科技温暖更多弱势人群
基于英特尔架构的信步移动机器人控制器解决方案
实时人工智能模型旨在帮助保护大堡礁
中科曙光用AI为崂山注入新活力
拓维信息“AI算力”支撑湖南数字新基建
拓维信息连续签订大单 将全速加码人工智能领域
渊亭科技获评机器之心AI趋势重塑先锋称号
开源算法体系构建高效繁荣的AI生态
边缘计算对于云计算来说是什么
FET3399-C核心板、FETA40i-C核心板和FETT3-C核心板的解读
英特尔重新思考解决芯片短缺的常用基板

英码RK3588开发套件限量首发!6大亮点内外兼修,超高性价比

RK3399开发板AI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之TensorFlow 测试

如何用人工智能来解决摄影中照片出现人像模糊不清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