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人工智能,惊叹于它以骄人战绩横扫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仿佛来自未来的高等智慧;而如今,语音助手、兴趣推荐、图像识别等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几年间,人工智能已悄然从听上去很神奇的黑科技,逐步迈下神坛,走入日常生产生活中……
去年12月27日到29日,第二十三届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作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高交会每每被看作科技产业的风向标与晴雨表,最先进、实用、前瞻性的科技成果汇聚于此。
在高交会上,人工智能如何融入城市、赋能城市发展成为热议话题,华为也从多维度立体展示新型智慧城市的“AI配方”。
2020年,华为提出城市智能体理念,视城市为有机体、生命体,希望利用ICT技术为每一座城市打造 “眼、脑、手、脉”齐备、“感、传、知、用”协同、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系统,从而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让居民的幸福感更强、让企业生产效率更高、让行业更具创造力。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华为逐步认识到,释放城市智能体架构蕴藏的无穷潜力必须引入人工智能,正如华为公司副总裁、企业BG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在华为城市智能体峰会2021上所说,用智能体赋予城市智慧生命,要以“人工智能”筑基,“一城一智”建设城市智能体底座,培育城市生命体的自适应能力。
先锋城市纷纷布局AI算力底座
城市千行百业开启了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AI算力建设成为城市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地基。在高交会华为城市智能体展台,人工智能板块展示了昇腾智城解决方案,通过集约化城市AI算力平台,将底层AI算力所需的相关软硬件需求进行汇总,让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智慧。
华为重磅发布的《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白皮书》更为这一趋势作了注脚。白皮书旨在分析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提出人工智能计算平台赋能智慧城市的发展思,统筹建设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应该遵循集约建设、技术自主、云边端协同等原则。昇腾智城解决方案凭借全栈创新的AI能力、集约化平台建设、繁荣的产业生态,成为白皮书的核心亮点。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身到AI算力的建设中,武汉、西安、深圳等先锋城市成为开启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典范。2020年10月,“英雄城市”武汉联合华为,率先启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2021年5月,全国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投运。“一中心四平台”的武汉模式,“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的武汉架构,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带动下,湖北的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行业智能化升级全面进入快车道。
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AI峰值算力高达100P,并且正在扩容即将达到200P。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为武汉科技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名片,为这座英雄城市带来了AI时代的全新发展引擎,打造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国样板”。
“感”与“传”:AI亦需“有米下锅”
如果说,澎湃算力建设是“一城一智”的基础,实现了“算得快”,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则是“算什么”——数据从何而来?没有数据只有算力,仿佛空有旺盛的柴火却无米下锅。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数据成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以AI算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发创新、产生新知,是AI赋能城市的关键一环。
在华为“感、传、知、用”四层城市智能体架构中,“感”为感知,如同人体“眼睛”一样,以摄像头、传感器等各种物联设备泛在感知、采集城市各类数据,实现智能交互;“传”是传输,如同人体“脉络”流淌血液一样传输数据,5G、IPv6、F5G等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千行百业提供了智能联接。在华为展台数字底座板块,华为展示了基于“IPv6+”技术创新打造的智能云网解决方案和F5G应用于大规模远程医疗、全光工业网、全光智慧城市等场景,“感”和“传”对于获取数据的价值得到最直观的呈现。
广东省中山市基于城市智能体、城市赋能体、数字孪生体、运营支撑体“四体”理念设计和部署,采用IPv6+建成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作为政府行业首个SRv6Policy部署局点,中山“一网”先行,树立了全国政务外网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样板,为建设“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中型城市“智慧城市”样板打牢基础。
智能交互层和智能联接层获取的海量数据保证了AI算力“有米下锅”,以云、AI使能(ModelArts)、应用使能(ROMA)和数据使能(DAYU)打造城市智能中枢,使数据得以汇聚、计算、存储,继而产生应用价值,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慧化只差“临门一脚”。
AI应用赋予城市智慧生命
以AI算力筑牢城市数字“地基”,以城市“数字管网”源源不断输送“数据石油”,我们才得以窥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堂奥。
在高交会深圳会展中心4号馆,面积达260平米的展台中,华为深入城市每一个细分场景,全方位展示了以城市智能体理念引领打造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景“沙盘”,人工智能在行业的落地应用已远远超出不少观众的认知。
在智能网联展台,华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通过华为ICT技术,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完整的“车-路-网-云-图”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以多种路侧感知单元和通讯RSU“擦亮”汽车“眼睛”,让出行视野变得更加“清晰”,成功实现了碰撞预警、事故提示、信号灯提示等功能,切实使能交通数字化、汽车智能化的同时,打造创新的城。
在智慧供热展台,华为展示了“源、网、站、户”协同控制、按需定产、平衡供热的供热智能体,让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推动供热行业升级改造,真正实现了科技有“温度”。
还有AI体育场馆、AI养猪、AI水利水务,“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深入城市具体场景的黑科技,渗透到了城市每一个角落,城市亦焕发智领创新的光彩。
回望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2016-2017年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新型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这一阶段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由概念导入阶段、试点探索阶段,来到了新型智慧城市全面建设的新周期。而其关键助力与发展红利,就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成熟,为智慧城市带来了明显的加速度。
华为城市智能体通过通过全场景智慧、全要素聚合、全周期运营“三全”能力,助力了众多城市深化数字转型。在一年多的实践中,上海、苏州、深圳、福州、成都、长春、南昌等50多座城市陆续加入了“城市智能体”行列,着力打造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之城。
算力、数据叠加行业know-how,建设AI Style新型智慧城市就不再遥不可及。AI也不再仅仅是娱乐休闲的佐料,它的身影已经出现在生产端、供给侧,最终将超越水、电、煤、路等传统城市标配,赋予城市更智慧的生命力。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海康威视推出智能养老看护平台
Imagination携手百度飞桨共同发起“硬件生态共创计划”
壹沓数字员工破解供应链困局,加速数字化转型
LoRa开发板掌握百万节点的物联网网络
京东方发布首个权威健康护眼标准—全面护眼显示标准
普渡科技创立“PUDU-X”创新基金 为机器人行业注入新活力
海联物联使用Semtech LoRa®器件开发AsterNet组网方案
AI/ML模型实现比传统云连接的物联网系统更高的系统效率
NVIDIA如何助力非洲开展人工智能革命
基于NVIDIA GPU加速平台实现5G端到端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与大中矿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NVIDIA助力百度智能云落地新一代高性能AI计算集群
中科创达Rubik云平台为企业客户数智化转型赋能
NVIDIA DGX Station A100助力清华大学缩短冷冻电镜数据处理时间
Teledyne 宣布对其 Sapera Vision Software 进行 AI 增强

Google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的最新进展
5g NR 入门 --带你了解新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

WG583系列工业智能网关在工程工具车的应用
后疫情时代,芯频跳动抓住机遇打造发展标杆
软通动力荣获多项软件发展大会奖项
捷通华声与麒麟软件完成兼容性互认证 助力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助力上海构建品质算网新能力
中移物联网携手陕西移动打造智能支付解决方案
华为与11个海外ICT学院签署谅解备忘录
Imagination与Visidon合作共同开辟AI超分辨率技术未来
RK3399开发板AI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之TensorFlow 测试

物联网技术在电动汽车电控系统中的作用

利用关键技术延长资产标签的电池使用寿命
跟上物联网时代的脚步
如何用人工智能来解决摄影中照片出现人像模糊不清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