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作可控硅整流管,能够通过信号控制导通,但不能控制其关断,所以又称半控型器件。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阳极和门极同时承受正向电压时,晶闸管才能导通,两者缺一不可。电压导通后门极将失去控制作用,随之对管子以后的导通与关断失去作用。
通过增加负载电阻降低阳极电流的操作,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也可以施加反向阳极电压来实现其数值接近于0。
文章整合自:360doc
编辑:ymf
-
可控硅
+关注
关注
39文章
703浏览量
69513 -
晶闸管
+关注
关注
34文章
742浏览量
74985 -
信号控制
+关注
关注
0文章
30浏览量
903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固态放电管(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外加电压低于其不动作电压(VDRM)时,管子的漏电流极小(IDRM),相当于开/断路;当外加电压继续加大时,开始发生击穿(类似于二极管);外加电压进一步加大后,当外加电压升高
发表于 12-15 15:21
什么是晶闸管?简述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门极只起触发作用。 4.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
发表于 02-22 15:40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视频
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解析
晶闸管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
发表于 07-30 09:32
•3.6w次阅读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晶闸管,也称为可控硅整流元件(SCR),是由三个PN结构成的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性能上,晶闸管不仅具有单向导电性,而且还具有比硅整流元件更为可贵的可控性,它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状态。

简述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又叫。晶闸管是可以处理耐高压、大电流的,随着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大容量化。到现在为止,,已经衍生出了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快速晶闸管,等等主要几个类型。

光控晶闸管的工作原理_光控晶闸管的特征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控电阻效应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其内部包含了一个光敏元件和一个晶闸管,其中光敏元件通常是一个光控电阻。当光线照射到光敏元件时,光能会激发出光生载流子,使得光敏元件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晶闸管的控制电压,从而控制晶闸管的导通。
发表于 02-28 11:28
•451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