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发布
  •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电子设计 来源: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作者:曹军义,刘曙光 2021-06-11 16:35 次阅读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促使其相关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这些不仅对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对其他领域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上图书馆,电子商务和网上虚拟医院已被大家所熟悉,而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技术更引起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在核电站监控、石油的输送管道远程监测、电网运行监控和机器人的远程控制等领域得到应用。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具有信息传递快捷和交互性强等特点,推动着控制技术向着网络化、分布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使控制系统功能的扩展更加灵活,性能不断提高,使用更加简便。

1、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系统的构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Internet首先在美国出现,八十年代得到广泛的使用。尤其九十年代至今,Internet已经变成覆盖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再加上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其给人们提供的数据共享、信息传递快捷可靠、不受时空限制和交互性等优点,使因特网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信息载体,并引起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Internet是采用基于开放系统的网络参考模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TCP/IP与开放系统互联模型ISO(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不同,它有四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互连层和主机和网络连接层如表1。

表1 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FTP SMTP HTTP Telnet)

运输层(TCP UDP)

网络互连层(IP)

主机和网络连接层

主机和网络连接层:该层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不作定义,只要让主机发送的IP报文能够经连接层进行传送。

网络互连层:该层定义了互连网络协议(IP)的报文格式和传送过程。该层的工作负责把IP报文从源端送到目的端,协议采用非连接传输方式,不保证IP报文顺序到达。负责解决路由选择,跨网络传送等问题。

运输层:该层定义了传输控制协议(TCP),它是面向连接的,在两个对待实体(既可以是软件实体如一个进程,也可以是硬件实体如智能输入输出芯片)间进行可靠传输的协议。它保证源终端发送的字节流毫无差错地顺序到达目的终端。该层还定义了另一个传输协议:用户数据包协议(UDP),它是一个不加差错控制、非连接的传输协议。

应用层:它是TCP/IP系统的终端用户接口,该层包含了目前流行的、面向应用的协议,如:虚拟终端(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电子邮件协议(SMTP)等。

Internet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不仅得益于采用了国际通用标准TCP/IP协议,更重要的是C/S(Client/server)技术的实现。目前基于浏览器的客户端/服务器的通信方式比C/S结构更为高效。B/S工作模式下,用户只需在客户端装有通用的浏览器,就可以向网络上的某一WEB服务器提出请求。WEB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后,接受用户的请求,执行相应的扩展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接受WEB服务器对数据操作请求后,实现用户对数据查询、更改、更新等功能,把运行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利用HTTP协议把运行结果通过主页形式传到客户端,客户机接收传来的主页文件,并把它显示在WEB浏览器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工业控制系统也为适应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的控制要求和满足系统多功能的需要,出现了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监督控制(SCC)系统、分级控制系统、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早期的控制系统DCC和SCC都是采用微处理器、PC、工控机为核心,总线为STD和PC,机的ISA、MULTIBUS、PCI总线等,这些总线由于采用集中式控制方式,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现场连线长且多,系统抗干扰性差。后来出现了集散控制系统,如日本的TDCS-2000系统和美国贝利控制公司的NETWORK-90系统等,它采用多台微处理器分散在现场进行控制,总线为高速数据通道(HDW)。由于受计算机系统早期存在的系统早期存在的系统封闭这一缺陷的影响,各厂家的产品自成系统,不同厂家的设备不能互连,难以实现互换和互操作,另外系统联网技术复杂,联网手段和网络结构不灵活。

目前,出现了最具生命力的工业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现场总线是应用于生产现场,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它的关键是把网络化、信息化的概念彻底引人到控制领域和工业现场的控制中,构建完整的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FCS系统突破了DCS系统中通信由专用网络的封闭系统来实现所造成的缺陷,把基于封闭、专用的解决方案变成了基于公开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把控制功能完全下放到现场,依靠现场智能设备本身便可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现场总线既是新兴的工业控制系统,又是低带宽的底层控制网络。它可以与因特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相连,位于生产控制和网络结构的底层。它具有开放统一的网络协议,一方面将现场设备互连为通信网络,实现不同网段、不同现场通信设备间的信息共事,同时又将现场运行的各种信息传送到远离现场的控制监测室,并进一步实现与操作终端、上层控制管理网络的连接和信息共事。再把一个现场设备的运行参数、状态和故障信息送往各相关的控制室,又将各种控制、维护、组态命令乃至现场设备的工作电源等送往各相关的现场设备,沟通了过程、现场、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之间的联系。

现场总线技术从工业现场设备底层向上发展,逐步扩展到网络化,开放性和分布性s计算机网络从互连网Internet顶层向下渗透,直至和底层的现场设备可以通信。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系统应运而生,它通过现场控制网络(或现场总线)、企业网和Internet网把分布于各局部现场、独立完成特定功能的控制计算机互连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事、协同工作、远程监测和集中管理、远程诊断为目的的全分布式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它是Internet、WEB数据库技术、TCP/IP网络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浏览器技术、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产物。系统组成如图1。

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图1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系统

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系统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现场测控设备;监控设备;交换式以太网;浏览器等。交换式以太网是数据主通道,由于目前企业局域网。ntramt)广泛采用以太网技术,较ATM戚本低、易实现,且以太网技术发展迅速,吉比特以太网产品已推向市场,并向下兼容,可以采用全双工通信,消除发生冲突的可能。现场测控设备完成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监测控制,上面可以是智能模块如模糊控制,还可以PID模块,使得控制功能下放;同时,设备运行状态通过以太网的TCP或UDP传送到远程监控设备处理和显示,这些数据并广播存入数据库中。远程监测设备可以进行简单的故障检测和分析,把结果告诉现场测控设备,或通过Telnet技术直接控制调整现场设备。还可以拥有故障诊断数据库进行知识的学习,解决更复杂的现场问题。浏览器可以是授权的客户,允许通过HTTP查看或调度系统资源信息,优化系统整体运做。从图1中可以看出现场设备可以直接接在以太网上,如网络仪表,网络传感器和网络PLC等,也可以是通过通信控制器把现场总线(HART总线、CAN总线、LONWORKS总线等)和以太网连在一起。

2、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要真正实现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不仅要考虑原有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特点,还要考虑现有系统的新特性。比如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数据通信的准确性是远程测控系统的首要要求,没有可靠的数据是不可能进行控制的。还有某些设备的实时性要求,必须保证其优先级,另外协议的简单化可实现少延迟,快速投递;网络数据库的连接和更新不仅是动态的、实时的,而且要有高的编程效率和很好的兼容性;TCP/IP协议和现场总线协议的兼容性,真正达到数据畅通无阻。下面就部分关键技术进行讨论:

(1) 网络数据库技术

在Internet上实现远程测控,首先要通过Internet获得系统的设备状态和故障信息,同时又要让远程监控设备或故障诊断系统在异地的数据库上得到查询。Internet的WEB服务器包含的信息量巨大,覆盖区域广,以前它主要采用HTML编写,表现形式多样,表现力强。但用HTML所组成的是一种静态文件,不适应WEB上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很难满足设备的实时性要求。

目前,基于组件的数据库技术刊实现了在分布异构下可重用、可移植、可互操作。组件是一个分布对象,规定了组件必须按照统一的接口规范向外界声明服务;组件也是一块独立可重用的二进制代码,它既可以用不同平台开发,也可以分布在网络上的不同平台上,被不同的平台所重用。由对象管理组织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推出的公共对象请求代理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实现了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的通信接口,它是国际上一个最主要的应用的分布式软件组件对象标准之一。应用C0RBA对象所提供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在多平台上移植,并可以被其它的CORBA对象调用,具有开放性和可重用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增加一个服务功能,只需增加一个接口。应用组件数据库技术实现的WEB数据库可以满足远程测控系统的需要。

(2) 现场总线技术

作为新一代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现场总线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实现系统的全分散控制;

系统的开放性;

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

互操作与互用性;

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现场总线的这些特点和传统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相比,具有节省硬件数量和投资、减少安装费用、降低维护开销、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自主权、提高了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便于实现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等优点。

但目前,由于现场总线技术出现的时间还不长,仍处于发展阶段。现在应用的现场总线产品主要是低速总线产品,而高速现场总线产品正展开激烈的竞争。高速现场总线主要应用于控制网络内的互连,连接控制计算机、PLC等智能程度高、处理速度快的设备,以及实现低速现场总线网桥间的连接。以太网是高性能现场总线的最好选择,不仅保证实现现场总线与Internet的数字式互连、互操作性和开放性,还可以保证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等。采用Ethernet的现场总线可保证技术的持续发展,千兆Ethernet技术已走上成熟,吉比特以太网产品也推向市场,另外Ethernet受到广泛的软、硬件开发技术的支持,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都支持Ethernet的应用开发,例如Java、Visual C++、Visual Basic等。采用Ethernet作现场总线来实现远程测控,必将推进控制领域的彻底开放,实现控制技术更加迅速的发展。

以太网采用的是一种随机访问协议——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一般认为它不能满足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要求。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的Ethernet应用中,通过限制总线上是站点总数目,控制网络流量,使总线保持在轻负载工作条件下,以满足控制的实时性要求。近些年来出现了快速交换式以太网技术,采用全双工通信,可以完全避免CSMA/CD中的碰撞,并且可以方便地实现优先级机制,保证网络带宽的最大利用率和最好的实时性能。它完全避免了CSMA/CD、主从、令牌等可能的低效率。

(3) 远程监控网络中的延时处理技术

系统中的延时处理技术是实现基于Internet远程监控的关键,处理不好将影响整体系统的性能。系统的延时主要有数据采集延时和数据传输延时所组成,采集系统一般采用双缓冲方式,采集延时=采集间隔+缓存点数。一旦采集方式确定,系统的信号延时就主要有网络传输延时决定了。

对于采用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交换式以太网,来实现远程测控的网络系统来说,有两个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时延问题。采用全双工通信快速交换式以太网不会有延迟,也不会产生延迟的不确定性,但目前已安装的以太网卡90%都只支持半双工通信方式,系统容易产生“捕获效应”,导致一个节点独占传输通道,而其它网络节点都不能传输数据。PACE交互访问技术已把最大访问延迟降低到实时应用需要的水平,典型的应用是取允许发生的最大冲突次数为6或7,此时,最大访问延迟在5ms以内。另一个方法就是努力减小通信数据量,可以按照媒体的压缩方法:按信号工程特性减少信号的冗余信息和按视觉显示原理降低信号的冗余度,对系统信号进行压缩,华中理工大学也由此进行了基于工程特征的数据压缩法的研究实践,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4) 网络化仪器仪表技术

微电子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已使国内外许多厂家正抓紧研制和推广网络芯片,从而这样能使传统的微控制器或工控机(PLC等)在网上被直接控制。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系统采用此类现场监控设备,将更加保证信息的快捷实时性,减少不必要的通信控制器,实现系统的完全分散控制。

由武汉力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并具有产权的WEB接口芯片Webchip,既具有低成本、易于掌握等优点,又可以使微控制器(MCU)应用系统与Internet实现便捷连接。PS2000是WEB接口芯片中的一种,它主要由核心控制单元、UART嵌入式Modern接口模块、标准Modern接口模块、RS485收发控制单元、LED显示控制、DS2401接口、SPI接口模块等组成。核心控制单元主要完成通信与协议转换,PS2000片内驻留有网络协议解释与网络协议编译程序模块。它与MCU应用系统的信息交换由17条指令控制;与PC机网关通信时,负责对网络协议进行规范或解释。由于PC机网关能提供HTTP服务,可杂爰扑慊??榔鹘涌冢?蔒CU应用系统通过PS2000上网十分方便。

网络化技术迅猛发展给仪表技术产生的巨大冲击,将使远程测控系统有坚实的基础。网络化仪表的发展出现了强大势头:测控仪表提供网络接口,允许通过TCP/IP协议进行远程控制和信息共事,将成为仪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设计研究的虚拟数字示波器已充分体现新时代仪表的特性;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已开始投入研究阳,也将使测控现场产生深刻的变化。

(5) 故障诊断技术

传统故障诊断技术采用的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是封闭的或半封闭的,其知识库的构造和知识的输入与修改均需由设计者来进行。而适合远程测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专家数据库必须基于WEB数据库开发式的体系结构,专家系统的设计者只需要完成一个简单实用的专家系统框架,不需要设计者去填充专家系统的知识库,知识库的填充是由系统的维护和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去充实,从故障诊断的成功经验中提取相关的知识。

(6) 网络安全技术

随着Internet应用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必须把网安全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网络通信的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即保证在Internet上传输的数据不被第三方窃取;数据的完整性,即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身份验证,保证交换数据时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

目前,网络安全已成为数据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人们研究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技术来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身份确认技术等。远程测控可根据不同的网络安全要求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系统,可以采用专用的网络;对网络安全要求一般的系统,可使用网络防火墙,并对数据进行加密。无论采用何种安全措施,最重要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意识。

3、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的应用与前景

Internet和工业控制技术的结合,给控制技术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国内外已积极地开展了远程控制的应用与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益。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H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规模大、参数多。整个系统采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也不同,而且各个子系统的控制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实验现场,相距甚远。实验的特殊性要求控制系统能完成实时控制,而且各功能子系统间的数据传输量也大。为实现整个系统的实时监控及诊断保护,系统采用了基于交换式快速以太网的网络技术,利用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网络编程,不仅实现了数据共享、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而且系统具有组网简单、升级方便和高的性能价格比等优点。

由西安交通大学开发的基于Internet的快速成型和快速加工技术,只要用户安装WWW浏览器,就可以通过HTTP获得远程服务部TSB(Tele-Service Bureau)在线技术支持和数据交换。比如提供3D CAD文件和物理模型,加工测试数据反馈给TSB等。另外此项目得到国家863计划的资助。1998年,Swiss Federal技术学院的P。Saucy博士进行了基于Internet的移动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实验。

现在,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系统已投人到实际的应用领域,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其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在广泛的工业领域中,可实现数据网络和控制网络的集成,即现场总线和计算机网络融为一体,实现真正的虚拟工厂(Virtual Plant)和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e)。远程测控技术的成熟也将促进其在环境监测、电网监控上巨大作用。另外,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将使机器人完成更多更复杂的任务,如深海探测、井下作业和空间探测等。

结束语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测控技术已逐渐走向成熟,必将推进远程测控系统更广泛的应用。利用远程测控系统进行监控,它将实现实时控制、及时消除隐患、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省人力和财力、消除一些人的不确定因素。另外远程测控系统将与企业网融合在一起,使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和科研真正实现在一个大系统中,使企业的内部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和外部条件达到最佳利用,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责任编辑:gt

  • 服务器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5737

    浏览量

    80953
  • 数据库
    +关注

    关注

    7

    文章

    2648

    浏览量

    62364
  • 现场总线
    +关注

    关注

    3

    文章

    451

    浏览量

    37939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技术

    的影响。网上图书馆,电子商务和网上虚拟医院已被大家所熟悉,而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技术更引起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在核电站监控、石油的输送管道远程监测、电网运行监控和机器人的远程控制等领域得到应用。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20:42 274次阅读

    反激变压器分析与设计关键技术

    反激变压器分析与设计关键技术
    发表于 06-09 14:59 5次下载

    如何构建一个传感器网络的嵌入式远程测控系统?

    及各种应用程序都无需变化。4结语介绍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嵌入式远程测控平台的通用Web远程测控架构,阐述了系统结构和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和服务器技术等,并在一家智能家居系统中
    发表于 04-03 07:00

    嵌入式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开发应用是什么

    嵌入式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开发应用 来自http://www.chinavideo.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onid=2&catid=25&id=251&Itemid=5东南大学 夏玮玮 沈连丰 200...
    发表于 12-20 07:18

    什么是HarmonyOS?鸿蒙OS架构及关键技术是什么?

    什么是HarmonyOS?鸿蒙OS架构及关键技术是什么?
    发表于 09-23 09:02

    LCD显示的关键技术

    可以用硬件电路或软件程序实现B.只能用滤波电路或双稳态电路实现C.只能用软件程序实现D.只能用延时程序实现2.LCD显示的关键技术是解决驱动问题,正确的作法是(D)。A.采用固定的交流电压驱动B.采用直流电...
    发表于 09-10 08:39

    明白VPP关键技术有哪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这也使得智能虚拟代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智能虚拟代理技术,需要明白VPP关键技术有哪些。深入了解VPP关键技术
    发表于 08-31 07:28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使用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终端形态多样化,包括传统的2G/3G/4G T-BOX、Tracker、OBD、UBI、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以及ETC有源车...
    发表于 07-27 06:31

    CatM的关键技术有哪些?CatNB和CatM有什么区别?

    物联网市场的网络特性是什么?CatNB和CatM有什么区别?CatM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表于 06-30 08:02

    WCDMA系统中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解决方案

    对于无线网络规划而言,WCDMA规划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前向功率规划、功控规划、容量规划和切换规划等。以下从工程的角度对W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以便进行同类规划设计工作时参考。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4:47 2029次阅读
    WCDMA系统中<b>关键技术</b>的<b>分析</b>及应用解决方案

    工业物联网是如何定义的?工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哪几个方面?

    工业物联网是如何定义的?工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哪几个方面?物联网的工业应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发表于 06-16 07:55

    POE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使用以太网线供电的优势是什么?PoE设备是怎么供电的?POE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表于 06-10 09:26

    车载移动异构无线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是什么?

    车载移动异构无线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是什么?
    发表于 06-07 06:29

    基于嵌入式视频的多媒体集控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基于嵌入式视频的多媒体集控系统实现的体系结构基于嵌入式视频的多媒体集控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发表于 06-04 07:15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有哪几种关键技术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有哪几种关键技术
    发表于 06-03 06:33

    ASON网络关键技术有哪些?

    ASON光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ASON网络关键技术有哪些?ASON的亮点是什么?
    发表于 05-28 06:48

    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技术有哪几种?

    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技术有哪几种?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的应用与前景是什么?
    发表于 05-28 06:36

    智能导航系统建设意义是什么?关键技术有哪些?

    智能导航系统建设意义是什么?智能导航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有哪些?智能导航系统在CDMA无线数据中的应用是什么?
    发表于 05-27 06:57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有哪些?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表于 05-27 06:51

    4G移动通信是什么?4G中有哪些关键技术

    4G移动通信是什么?4G中有哪些关键技术
    发表于 05-27 06:17

    WCDMA中的关键技术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是什么

    WCDMA中的关键技术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是什么
    发表于 05-27 06:15

    RS485转以太网的应用是什么?有哪些关键技术

    RS485转以太网的应用是什么?RS485转以太网的解决方案是什么?RS485转以太网有哪些关键技术
    发表于 05-27 06:14

    MIMO-OFDM中有哪些关键技术

    本文介绍了MIMO-OFDM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如信道估计、同步、分集技术和空时编码等。
    发表于 05-27 06:05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关键技术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关键技术
    发表于 05-26 07:07

    智能通信终端有哪些关键技术

    智能通信终端有哪些关键技术
    发表于 05-26 07:04

    超宽带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本文从超宽带认知无线电适配信号的产生、功率传输控制和分布式节点间的合作三个方面,对当前该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发表于 05-26 06:51

    介绍一种基于Internet测控系统

    介绍一种基于Internet测控系统
    发表于 05-26 06:50

    4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及特征是什么?

    4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及特征是什么?
    发表于 05-26 06:37

    数字家庭网络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数字家庭网络提供的业务类别以及需求有哪些?数字家庭网络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发表于 05-26 06:20

    二三层桥接为何是LTE承载的关键技术

    二三层桥接为何是LTE承载的关键技术
    发表于 05-24 07:17

    直升机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有哪些?

    本文从直升机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入手,结合工程应用把问题一一展开。通过对系统全面的了解,对关键技术的确认,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准确测试。
    发表于 05-21 06:48

    请问一下LTE有哪些关键技术

    LTE有哪些关键技术
    发表于 05-21 06:14

    5G关键技术 从Massive MIMO开始

    5G关键技术从Massive MIMO开始
    发表于 05-21 06:03

    利用CAN总线构建一个车内网络,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哪些?

    CAN-BUS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件?车载网络的应用分类有哪几种?利用CAN总线构建一个车内网络,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哪些?
    发表于 05-13 06:07

    高速高密度PCB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是什么?

    本文介绍高速高密度PCB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EMC /EM I和热分析)和相关EDA技术的新进展,讨论高速高密度PCB设计的几种重要趋势。
    发表于 04-25 07:07

    多核DSP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有哪些?

    多核DSP关键技术有哪些?多核DSP的应用有哪些?主流多核DSP介绍
    发表于 04-21 06:10

    物联网网关是什么?物联网网关关键技术有哪些?

    物联网网关是什么?物联网网关的形态物联网网关关键技术有哪些?物联网网关应用方向及实例
    发表于 04-19 10:03

    设计高稳定行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设计高稳定行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关键技术常用的稳定运算放大电路方法
    发表于 04-06 06:56

    5G承载网到底有哪些关键技术

    5G承载网的整体分层结构5G承载网关键技术
    发表于 03-02 06:23

    鲲鹏920芯片是布局云端计算的关键技术

    华为推出鲲鹏920芯片:布局云端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表于 01-25 07:05

    无人驾驶分级及关键技术

    无人驾驶分级无人驾驶汽车关键技术
    发表于 01-21 07:13

    POE供电的技术优势和关键技术

    什么是POE供电?POE供电的技术优势和拓展应用POE以太网供电的关键技术
    发表于 12-24 07:00

    McWiLL系统的关键技术/优势及应用

    McWiLL系统概述McWiLL系统的关键技术McWiLL系统的优势McWiLL系统的应用
    发表于 11-24 06:57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物联网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
    发表于 06-16 17:25

    无人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无人驾驶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车辆定位和车辆控制技术。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无人驾驶汽车的基础。
    发表于 03-18 09:02

    印制电路板制造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请问印制电路板制造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表于 01-13 16:30

    一文读懂RRU关键技术

    RRU都有哪些关键技术?影响RRU性能的关键指标有哪些?本文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0:04 2.9w次阅读
    一文读懂RRU<b>关键技术</b>

    什么是5G高频关键技术

    5G技术方兴未艾,各种候选技术获得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高频技术在5G中的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介绍了爱立信开发的5G高频无线空口测试床,分享了在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的测试结果,分析并总结了5G高频技术的出色表现。
    发表于 08-16 07:27

    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作为崭新的、面向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在集成了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共性以外,还包含了很多适合“嵌入式”应用的新技术;因为在技术上与通用计算机系统有很多不同,本文首先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技术,并结合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说明其技术特点及可应用性。
    发表于 08-14 07:43

    GPS芯片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谈到GPS芯片主要关键技术,这包括负责讯号处理─基频(Baseband)及接收讯号─射频(RF)。由于GPS讯号频率(1,575.42MHz)来自于距离地面2万公里的高空,讯号十分不稳定,因此当天
    发表于 07-30 06:52

    舰载无人机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测控系统的现有技术和新技术,对舰载无人机测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舰载无人机数据链通信技术、舰面测控技术和天线设计技术
    发表于 07-18 06:54

    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和标准进展介绍

    )等关键技术,能大大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峰值数据速率、峰值谱效率、小区平均谱效率以及小区边界用户性能,同时也能提高整个网络的组网效率,这使得LTE和LTE-A系统成为未来几年内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本文将对这些关键技术及其标准进展进行介绍。
    发表于 06-14 06:41

    DataSocket功能函数助力LabVIEW远程测控

    ,Netscape Communicator等)进行监控;④使用TCP、DDP等传输控制协议编程进行网络通信。 测试数据在网上的发布和共享是远程测控系统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虽然现存的TCP/IP和DDE
    发表于 04-10 09:40

    网络化测控技术的应用资料说明

    测控网络、远程智能测控、网络化分布式智能测控技术中的国内外研究热点问题,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发表于 03-01 11:35 9次下载
    网络化<b>测控</b><b>技术</b>的应用资料说明

    树皮树根颗粒热量分析仪的精度由哪些关键技术决定

    ` 树皮树根颗粒热量分析仪的精度由哪些关键技术决定的产品介绍:树皮树根颗粒热量分析仪的精度由哪些关键技术决定由【开平检测颗粒热值的仪器】提供的树皮树根颗粒热量分析仪的精度由哪些关键技术决定打卡机
    发表于 09-29 21:35

    NB-IoT物联网项目落地关键技术分享

    ,方案及芯片选型,软硬件设计要点,低功耗设计规范等。总之,本课程将帮助你快速掌握NBIOT项目开发的关键技术,助力你的物联网项目快速落地。本次直播涉及哪些知识点:1.NB-IoT物联网技术的特点2.NB-IoT物联网技术适用哪些场景3.物联网项目落地关键难点和注意点4.物联网项目方案分析5
    发表于 08-22 10:30

    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

    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在5G研发刚起步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套全面的5G关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实现客观有效的第三方评估,服务技术与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同样是当前5G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表于 12-07 18:40

    UWB无线通信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UWB无线通信及其关键技术分析,有需要的下来看看
    发表于 02-07 12:44 27次下载

    DDRx的关键技术介绍(中)

    在DDRx里面经常会被一些缩写误扰,如OCD、OCT和ODT,我想有同样困扰的大有人在,今天还是继续上一篇的关键技术来介绍一下大家的这些困扰吧。片外驱动调校OCD(Off-Chip Driver
    发表于 08-31 11:36

    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技术

    文章对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实施远程网络测控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以C/S和B/S方式实现的远程测控
    发表于 05-03 15:15 6次下载

    【视频】智能家居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应用

    视频主题:智能家居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应用视频主讲:易老师,华清远见金牌讲师。视频简介:主讲:易老师,华清远见金牌讲师。课程内容:1 智能家居起源及概念;2 智能家居应用现状;3 智能家居与物联网
    发表于 02-26 10:50

    CDMA原理与关键技术

    CDMA原理与关键技术
    发表于 08-16 20:25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发展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发展
    发表于 08-14 00:19

    嵌入式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开发应用

    嵌入式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开发应用
    发表于 08-09 00:29

    汽车总线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汽车总线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发表于 07-10 11:3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嵌入式远程测控系统研究

    本文提出了基于传感网的嵌入式远程测控平台的一个通用Web远程测控架构,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及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与Web服务器技术等,并通过在一智能家居
    发表于 11-17 10:58 1254次阅读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嵌入式<b>远程</b><b>测控</b>系统研究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控系统的研究

    本文以工业设备的远程控制为研究对象,拟为设备的使用者服务,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Internet 网络的远程测控系统应用方案。用基于LabVIEW 虚拟仪器软件来模拟
    发表于 09-09 16:00 25次下载
    基于网络的<b>远程</b><b>测控</b>系统的研究

    LDO线性稳压器关键技术分析

    对LDO线性稳压器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LDO稳压器的稳定性问题,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频率补偿电路,
    发表于 03-11 16:57 186次下载

    TD HSPA+ 关键技术分析

    TD HSPA+ 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于 08-02 15:00 16次下载

    网络化HRM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和系统权限控制与管理等。本学位论文针对跨地域大型煤矿公司HRM系统的需求,研究网络化HRM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B/S结构的多层Web应用系统、J2EE体系结构、JSP/Servlet开发模式
    发表于 04-24 09:21

    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系统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系统的结构、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工作流程,和实现基于Internet远程测控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结合的可行性
    发表于 09-07 16:11 6次下载

    浅析CDMA关键技术

    浅析CDMA关键技术 CDMA关键技术是3G的基础。本文从多址技术、RAKE接收机、多用户检测、功率控制、软容量、软切换、地址码的选择、
    发表于 08-27 23:20 4494次阅读

    一种基于Internet的容灾系统关键技术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非专线Internet远程容灾系统。通过研发的本地数据监控和异地重放、差错控制、服务切换等关键技术,解决了远程容灾中本地数据带宽与备份线路带
    发表于 08-22 11:35 9次下载

    基于nternet的分布式供能远程监控系统

    本文介绍了应用于分布式供能的基于Internet远程监控系统及监控系统的组成,并探讨了其中的关键技术远程监控系统程序使用VB进行编写,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数据传送,下位控
    发表于 07-16 08:50 5次下载

    下载硬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