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再次开启全新的篇章

我快闭嘴 来源:爱范儿 作者:李超凡 2020-11-24 10:24 次阅读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4:30,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中国最强火箭——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一次任务,中国将首次在月球上“挖土”并带回地球。

嫦娥五号几乎汇聚了目前中国航天所有最顶级的技术,而这次发射也将是中国载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预演,为十年后的载人登月进行技术验证。

4个月前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3亿公里,嫦娥五号让中国航天再次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一、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一次任务

随着嫦娥五号的发射成功,中国的探月工程第一阶段的任务也进入尾声。按照在2004年立项的中国探月工程规划,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而无人月球探测又分为“绕、落、回”三步完成,即绕月飞行,着陆勘探,采样返回,其中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已经完成了前两步,而嫦娥五号将完成最后的“回”,这也是嫦娥系列迄今为止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次任务。

正因如此,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结构也最为复杂,由4个主要部件——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和返回器组成,而此前的四个嫦娥探测器只有1~3个主要部件组成。

嫦娥五号将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的四个“首次”: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首次从月面起飞;

首次在 38 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

首次带着月球土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为什么说嫦娥五号将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一次任务?基本就体现在这四个“首次”里了。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人类上次在月球上采样带回,还要追溯到1976年的苏联月球24号,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44年。

让探测器在月球上软着陆,并挖一捧土其实并不算难,嫦娥系列也早已能够做到。真正难的是完好地封装月球土壤。

当嫦娥五号探测器通过打钻和机械臂采集月壤样本之后,将送入上升器中,需要进行第一次封装,防止样本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出现损耗和遭到污染。

“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采集样本时,就曾因为样本密封出现了问题,导致月球土壤被污染。

据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介绍,由于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对采样封装技术的要求也将更高,才能保证取回的样本有效,这是此前从未尝试过的。

首次从月面起飞

在过去几次探月任务中,都只需要执行一次发射。而嫦娥五号除了要在地球上升空,还要在月球表面发射,一下就提高了好几个难度等级。

关注过火箭发射的读者应该也知道,在地球上的发射任务需要发射场提供完备的保障体系,除了发射塔架的固定,还有大量工程师实时的维护和调整,以保证发射顺利进行。

然而在月球上,这些保障措施几乎都无法提供,不可控的因素也大大增加,发射平台是否平稳,角度是否准确,地球上的工程师都不能实时监控。

而这一切都需要嫦娥五号自己来完成,因此嫦娥五号采用了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从着陆点的选取,到对发射地点的经纬度、坡度、高程的调整,都将由嫦娥五号上的感应器收集数据后,再让AI大脑自主完成。

首次在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

按照计划,这次嫦娥五号至少将携带2kg重的月球土壤样本返回地球。而苏联过去3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一共才带回了约330g的土壤样本。

为什么嫦娥五号一次就能带回这么多样本?这主要得益于在这次任务中采用的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技术。

四十多年前,苏联的月球探测器在采样后都是从月球表面直接起飞返回地球,那么上升器自然需要更大的动力,因此必需装载更多的燃料,留给月球土壤样本的空间就会大大压缩。

不仅如此,为了装更多燃料,上升器的重量也会相应增加,这也加大了地面发射时运载火箭的压力,那么可能连中国最强的运载火箭“胖五”也无法支持。

而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技术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探测器采样后不直接飞回地球,而是由上升器将土壤样本转移到月球轨道上飞行的返回器中,再由返回器带回地球。

这样一来,上升器需要飞行的距离就大大缩短,只需要少量燃料,那就能将更多的空间给土壤样本了。

不过这个过程也将面临两大技术挑战,一是如何让上升器和返回器自主交汇对接,二是在样本转移过程中完成封装。

其实类似的空间自主交汇对接在我国过去的神舟系列已经成熟应用,但都是在地球轨道进行,地面站和人造卫星可提供精准测距、定位、导航服务,可在月球轨道上这些资源则匮乏得多。

而样本的封装同样关键,因为能否完好带回样本就是判断嫦娥五号任务成败的标准。如果没有严密封装,样本可能就会在返回大气层的过程中付之一炬。

因此就像在月面起飞一样,嫦娥五号的人工智能系统将在这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此外在返回器带着样本返回地球时,速度将达到接近11.2km/s的第二宇宙速度,比神舟系列飞船返回地球时的第一宇宙速度快得多,如果直接冲入大气层,将产生更大的热量。

那么要保护返回器就要安装更厚的防热盾,这样一来探测器重量又将增加了,能带回的样本也会更少。

因此嫦娥五号采用一种类似“打水漂”的方式进入大气层,先利用大气层的升力弹射出去,减速后再度进入大气层。

其实早在2014年,嫦娥5号T1试验器已经首次试验“打水漂”再入轨道,还拍下了一张拍地月合影的照片。

中国最强火箭“胖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运载嫦娥五号上天的运载火箭“胖五”。四个月前“胖五”就已经将天问一号送上太空。

之所以叫“胖五”,因为这是中国直径最大的一支火箭,直径芯级达到5米,此外还要捆绑4枚3.35米助推器,是个体重869吨的“大胖子”。

正是因为太胖了,“胖五”不能再像过去的火箭一样通过铁路运输,因为这已经超过铁路桥洞的直径,只能改由两艘运输船从海路抵达发射场。

“胖五”提升的不只是尺寸, 8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和4台氢氧发动机,赋予了它国产火箭最猛的动力,起飞时的推力可以达到1000多吨。

此外液氧和液氢两种推进剂分别要零储存在零下183 ℃和零下253 ℃条件下储存,这枚火箭又被称为“冰箭”。

这样的动力和体积给了“胖五”我国史上最强运载能力,它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直接在现役国产火箭基础上提升了2.5倍以上。

虽然这比不上现役最强运输火箭重型猎鹰火箭,但已经迈入了国际一线行列。目前美俄的主力火箭,运输能力也主要集中在20~30吨级别。

如果没有这个量级的火箭,不仅嫦娥五号也无法顺利发射,之后的载人登月和空间站计划也根本不用想。

二、为什么要上月球“挖土”

如果一切顺利,再过一段时间嫦娥五号将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着陆,这是人类之前从未到访过的的月球区域。

为什么我们要千里迢迢来到月球表面“挖土”呢?因为这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月球的演变史,对于研究太阳系45亿年的变迁也有着重要意义。

比如嫦娥五号着陆的地区,就存在着大约13亿至20亿年前的玄武岩。而月球岩石在遭受陨石撞击、太阳风轰击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月球土壤中,蕴藏着太阳活动的许多信息

中国行星科学家团队不久前在《自然·天文》杂志 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根据月球土壤的演变,发现地月系统遭受的撞击物在35亿年前后发生了变化,还为揭示太阳系早期巨行星的动荡历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就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教授肖龙所说的:

月壤即月球的土壤,虽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对地球人来说却蕴藏着巨大的科学价值。

可是由于过去只有美苏有能力从月球采样,中国想要研究并不容易。目前中国仅有的1g月球土壤样本,还是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美国赠予中国的。

而且阿波罗号带回的月球样本大多集中在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区域,年龄集中在42~32亿年前,对于月球研究是不够全面的。而在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本后,中国就能对月球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也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为什么要探测月球,除了研究月球演变,月球还有丰富的能源。

欧阳自远认为月球的土壤里面还含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终极能源原料,我们现在的化学能源、核电站都需要这种原料,这将为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三、下一个十年,中国人要登上月球了

在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完成后,下一阶段就是载人登月了。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曾透露,中国载人登月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并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在此之前嫦娥六号和七号将先后前往南极进行勘探。

实际上这次嫦娥五号的任务,也可以看作中国载人登月的一次预演。嫦娥五号月球轨道多次分离和对接,其实与美国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的技术类似。当年美国在进行载人登月之前,同样做过这样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试验。

就像航天科普博主“太空精酿”所说,阿波罗飞船与嫦娥五号唯一的区别,就是载人与非载人了。当嫦娥五号的几个主要器件升级为“舱”,并配备载人航天系统和登月装备,就可以实现载人登月了。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也表示,嫦娥五号任务是在为未来载人登月做技术储备。

除了中国,美国的NASA也已经启动了重返月球计划,最快在2024年将再次进行载人登月。不过在十年后,美国很可能不再是唯一一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载人登月都不会是太空探索的终点。马斯克希望将月球当作火星移民的中转站,而欧阳自远同样认为,月球只是人类的跳板,人类最终可能还是要去火星上的。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探测器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2440

    浏览量

    72071
  • 航天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39

    浏览量

    16778
  • 火箭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77

    浏览量

    28687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中创股份科创板成功上市,引领中间件技术新篇章

    中间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中创股份近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创股份在基础软件中间件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并为其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4:13 192次阅读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

    近年以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通牵头的中星 16 号、中星 19 号以及中星 26 号高通量通信卫星陆续发射,已经初步实现了对我国领土及“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地区的高轨卫星互联网覆盖。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1:10 237次阅读

    比亚迪匈牙利首批乘用车正式交付 成功开启中东欧市场崭新篇章

    2月23日,在匈牙利外交部部长西雅尔多·彼得与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的共同见证下,比亚迪向匈牙利首批车主成功交付了BYD ATTO 3(元PLUS),标志着比亚迪成功开启了中东欧市场的崭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09:32 568次阅读

    中国航天新纪录!西昌发射场最短时间实现200次发射

    行业芯事行业资讯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2月04日 09:04:51

    长征二号丙火箭一箭十一星发射成功,吉利汽车将受益

    据了解,负责主研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单位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属于常温液态运载火箭。它不仅能进行普通的一箭一星或一箭多星发射,还具有实施星座布署的能力。此外,长征二号丙火箭还支持串联、并联、侧挂和组合布局等多种形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2-03 11:22 569次阅读

    “天舟七号”发射成功,三思显示科技助力中国航天大发展!

    海南文昌,椰林深处,一道耀眼尾焰点亮夜空。1月17日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圆满成功发射,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5:09 228次阅读
    “天舟七号”<b class='flag-5'>发射成功</b>,三思显示科技助力<b class='flag-5'>中国航天</b>大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祝贺!我国谷神星一遥九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行业芯事行业资讯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3年12月05日 09:32:0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万分级高精度MEMS谐振式压力传感器转化应用取得新进展

    传感器专家网获悉,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704所完成了万分级高精度MEMS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研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704所完成了万分级高精度MEMS谐振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08:43 263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航天</b>科技集团 :万分级高精度MEMS谐振式压力传感器转化应用取得新进展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 星河动力航天于黄海海域顺利完成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顺利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送入800KM预定轨道。这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的首次海上
    发表于 09-06 11:18 574次阅读

    中国空间站持续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

    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发射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1:22 418次阅读

    一箭41颗星,刷新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中国新纪录!一箭41星!中国航天又一次交出更亮眼的成绩单。 就在今天下午13时30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今天的
    发表于 06-15 20:49 1414次阅读

    神十六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 航天员太空胜利会师

    神十六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 航天员太空胜利会师 据央视网报道,神十六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一起给中国航天点赞!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
    的头像 发表于 05-31 10:52 2298次阅读

    神十六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 马斯克评价中国航天工程计划超前

    神十六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 马斯克评价中国航天工程计划超前 神十六是中国发射载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2:23 2368次阅读

    全国百余所中小学校长在“中国航天日”参观国仪量子

    4月22日-24日,2023年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暨中国航天科技教育校长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有院士专家、相关单位领导、全国各地知名中小学的校长,以及重点高校、地市教育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09:59 288次阅读
    全国百余所中小学校长在“<b class='flag-5'>中国航天</b>日”参观国仪量子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成功着陆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成功着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09:46 226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