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详解电容、电感的相位差是如何产生的

454398 来源:alpha007 作者:alpha007 2022-12-07 09:40 次阅读

对于正弦信号,流过一个元器件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它们的相位不一定是相同的。这种相位差是如何产生的呢?这种知识非常重要,因为不仅放大器、自激振荡器的反馈信号要考虑相位,而且在构造一个电路时也需要充分了解、利用或避免这种相位差。下面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要了解一下一些元件是如何构建出来的;

其次,要了解电路元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三,据此找到理解相位差产生的原因;

第四,利用元件的相位差特性构造一些基本电路。

一、电阻、电感、电容的诞生过程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试验,弄清楚了一些道理,也经常出现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偶然发现,如伦琴发现 X 射线、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辐射现象,这些偶然的发现居然成了伟大的科学成就。电子学领域也是如此。

科学家让电流流过导线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导线发热、电磁感应现象,进而发明了电阻、电感。科学家还从摩擦起电现象得到灵感,发明了电容。发现整流现象而创造出二极管也是偶然。

二、元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阻——电能→热能

电感——电能→磁场能,&磁场能→电能

电容——电势能→电场能,&电场能→电流

由此可见,电阻、电感、电容就是能源转换的元件。电阻、电感实现不同种类能量间的转换,电容则实现电势能与电场能的转换。

1、电阻

电阻的原理是:电势能→电流→热能。

电源正负两端贮藏有电势能(正负电荷),当电势加在电阻两端,电荷在电势差作用下流动——形成了电流,其流动速度远比无电势差时的乱序自由运动快,在电阻或导体内碰撞产生的热量也就更多。

正电荷从电势高的一端进入电阻,负电荷从电势低的一端进入电阻,二者在电阻内部进行中和作用。中和作用使得正电荷数量在电阻内部呈现从高电势端到低电势端的梯度分布,负电荷数量在电阻内部呈现从低电势端到高电势端的梯度分布,从而在电阻两端产生了电势差,这就是电阻的电压降。同样电流下,电阻对中和作用的阻力越大,其两端电压降也越大。

因此,用 R=V/I 来衡量线性电阻(电压降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的阻力大小。

对交流信号则表达为:R=v(t)/i(t)。

注意,也有非线性电阻的概念,其非线性有电压影响型、电流影响型等。

2、电感

电感的原理:电感——电势能→电流→磁场能,&磁场能→电势能(若有负载,则→电流)。

当电源电势加在电感线圈两端,电荷在电势差作用下流动——形成了电流,电流转变磁场,这称为“充磁”过程。若被充磁电感线圈两端的电源电势差撤销,且电感线圈外接有负载,则磁场能在衰减的过程中转换为电能(如负载为电容,则为电场能;若负载为电阻,则为电流),这称为“去磁”过程。

衡量电感线圈充磁多少的单位是磁链——Ψ。电流越大,电感线圈被冲磁链就越多,即磁链与电流成正比,即Ψ=L*I。对一个指定电感线圈,L 是常量。

因此,用 L=Ψ/I 表达电感线圈的电磁转换能力,称 L 为电感量。电感量的微分表达式为:L=dΨ(t)/di(t)。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磁链变化产生感应电压,磁链变化越大则感应电压越高,即:v(t)=d dΨ(t)/dt。

综合上面两公式得到:v(t)=L*di(t)/dt,即电感的感应电压与电流的变化率(对时间的导数)成正比,电流变化越快则感应电压越高。

3、电容

电容的原理:电势能→电流→电场能,电场能→电流。

当电源电势加在电容的两个金属极板上,正负电荷在电势差作用下分别向电容两个极板聚集而形成电场,这称为“充电”过程。若被充电电容两端的电源电势差撤销,且电容外接有负载,则电容两端的电荷在其电势差下向外流走,这称为“放电”过程。电荷在向电容聚集和从电容两个极板向外流走的过程中,电荷的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要特别注意,电容上的电流并不是电荷真的流过电容两个极板间的绝缘介质,而只是充电过程中电荷从外部向电容两个极板聚集形成的流动,以及放电过程中电荷从电容两个极板向外流走而形成的流动。也就是说,电容的电流其实是外部电流,而非内部电流,这与电阻、电感都不一样。

衡量电容充电多少的单位是电荷数——Q。电容极板间电势差越大,说明电容极板被冲电荷越多,即电荷数与电势差(电压)成正比,即 Q=C*V。对指定电容,C 是常量。

因此,用 C=Q/V 表达电容极板贮存电荷的能力,称 C 为电容量。

电容量的微分表达式为:C=dQ(t)/dv(t)。

因为电流等于单位时间内电荷数的变化量,即 i(t)=dQ(t)/dt,综合上面两个公式得到:i(t)=C*dv(t)/dt,即电容电流与其上电压的变化率(对时间的导数)成正比,电压变化越快则电流越大。

小结:v(t)=L*di(t)/dt

表明电流变化形成了电感的感应电压(电流不变则没有感应电压形成)。

i(t)=C*dv(t)/dt 表明电压变化形成了电容的外部电流(实际是电荷量变化。电压不变则没有电容的外部电流形成)。

三、元件对信号相位的改变

首先要提醒,相位的概念是针对正弦信号而言的,直流信号、非周期变化信号等都没有相位的概念。

1、电阻上的电压电流同相位

因为电阻上电压 v(t)=R*i(t),若 i(t)=sin(ωt+θ),则 v(t)=R* sin(ωt+θ)。所以,电阻上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2、电感上的电流落后电压 90°相位

因为电感上感应电压 v(t)=L*di(t)/dt,若 i(t)=sin(ωt+θ),则 v(t)=L*cos(ωt+θ)。所以,电感上电流落后感应电压 90°相位,或者说感应电压超前电流 90°相位。

直观理解:设想一个电感与电阻串联充磁。从充磁过程看,充磁电流的变化引起磁链的变化,而磁链的变化又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与充磁电流相反,延缓了充磁电流的变化,使得充磁电流相位落后于感应电压。

3、电容上的电流超前电压 90°相位

因为电容上电流 i(t)=C*dv(t)/dt,若 v(t)=sin(ωt+θ),则 i(t)=L*cos(ωt+θ)。

所以,电容上电流超前电压 90°相位,或者说电压落后电流 90°相位。

直观理解:设想一个电容与电阻串联充电。从充电过程看,总是先有流动电荷(即电流)的积累才有电容上的电压变化,即电流总是超前于电压,或者说电压总是落后于电流。

下面的积分方程能体现这种直观性:

v(t)=(1/C)*∫i(t)*dt=(1/C)*∫dQ(t),即电荷变化的积累形成了电压,故 dQ(t)相位超前 v(t);而电荷积累的过程就是电流同步变化的过程,即 i(t)与 dQ(t)同相。因此 i(t)相位超前于 v(t)。

四、元件相位差的应用

——RC 文氏桥、LC 谐振过程的理解

无论 RC 文氏桥,还是 LC 的串联谐振、并联谐振,都是由电容或 / 和电感容元件的电压、电流相位差引起的,就像机械共振的节拍一样。

当两个频率相同、相位相位的正弦波叠加时,叠加波的幅度达到最大值,这就是共振现象,在电路里称为谐振。

两个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正弦波叠加,叠加波的幅度会降到最低,甚至为零。这就是减小或吸收振动的原理,如降噪设备。

当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频率信号混合时,如果有两个同频信号产生了共振,那么这个系统中其它振动频率的能量就被这两个同频、同相的信号所吸收,从而起到了对其它频率的过滤作用。这就是电路中谐振过滤的原理。

谐振需要同时满足频率相同和相位相同两个条件。电路如何通过幅度 - 频率特性选择频率的方法以前在 RC 文氏桥中讲过,LC 串并联的思路与 RC 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总 结:

(注意,相位影响不一定都是 90°,与其它部分相关,具体则要计算)

串联电容使得串联支路电流相位超前,从而影响输出电压相位。

并联电容使得并联支路电压相位滞后,从而影响输出电压相位。

串联电感使得串联支路电流相位滞后,从而影响输出电压相位。

并联电感使得并联支路支路电压超前,从而影响输出电压相位。

更简洁的记忆:

电容使电流相位超前,电感使电压相位超前。(均指元件上的电流或电压)

电容——电流超前,电感——电压超前。


审核编辑黄昊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容
    +关注

    关注

    98

    文章

    5598

    浏览量

    147289
  • 电感
    +关注

    关注

    51

    文章

    5695

    浏览量

    101072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如何能得到两路有相位差的占空比可调的PWM信号?

    如何能得到两路有相位差的占空比可调的PWM信号
    发表于 03-28 07:48

    移相电路引起相位差的原因是什么

    波形中特定点的相对位置的一种量度。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经过的周期数。波形是指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 在电路中,相位差产生是由于各种电学和电子元件对电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方式引起的。下面将详细讨论几种导致相位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15:49 618次阅读

    差分信号如何用单端探头测量相位差

    差分信号如何用单端探头测量相位差? 差分信号是一种由两个相互独立但相关的信号构成的信号。测量差分信号的相位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相位差是两个信号之间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测量差分信号的相位差
    的头像 发表于 01-05 14:31 262次阅读

    如何减小电流互感器的相位差

    如何减小电流互感器的相位差 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的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流互感器往往存在相位差,这会影响电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了减小电流互感器的相位差,可以从以下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4:43 473次阅读

    AD7606采集数据有相位差是怎么回事?

    我这里自己做了一块AD7606的板子,用来采集4路数据的相位。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采集回来的数据存在特定的相位差,并且暂时无法消除。测试过程是这样的:我们采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路信号”,同时给4路
    发表于 12-08 07:49

    差分信号如何用单端探头测量相位差

    差分信号如何用单端探头测量相位差?差分信号是由两个相互独立的信号通过两个信号源发送出来的,每个信号源分别连接到两个导线上。而单端探头是用于测量单一信号的工具。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0:36 234次阅读
    差分信号如何用单端探头测量<b class='flag-5'>相位差</b>?

    AD8302测量相位差时VPHS输出不变是为什么?

    最近在使用AD8302测量两路信号的相位差遇到一些问题,基本情况如下: 1.输入的两路模拟信号频率为500Hz,Vp-p=10V的正弦波; 2.VREF测量电压为1.8V; 3 个不论怎么改变相位差
    发表于 11-22 06:40

    RC电路中相位差是如何引起的?电路中的相位差与哪些因素有关?

    RC电路中相位差是如何引起的?电路中的相位差与哪些因素有关? RC电路中的相位差是由电容和电阻的不同特性所引起的。在RC电路中,电容器和电阻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6:00 1810次阅读

    怎样消除或者补偿电路对两信号相位差的改变?

    我现在需要对两个信号(10M的信号)进行去相位差的运算,一个信号是微弱信号只有几毫伏另一个信号时参考信号对这个微弱信号我的先进行放大和滤波,但是在此放大和滤波的电路运算过程中我对这个微弱信号产生
    发表于 11-21 08:30

    正弦信号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它们的相位差是如何产生的呢?

    正弦信号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它们的相位差是如何产生的呢? 正弦信号是一种周期性的波形信号,其重复周期内的特征特点是振幅、频率和相位。在交流电路中,正弦信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信号,不仅涉及到电流和电压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0:26 575次阅读

    STM32如何测2个正弦信号相位差

    STM32如何测2个正弦信号相位差
    发表于 10-23 06:36

    请问如何测试多个波形的相位差

    需要测得两信号的相位差以及相位超前、滞后
    发表于 10-16 08:17

    使用RX66T输出具有指定相位差的互补PWM波

    使用RX66T输出具有指定相位差的互补PWM波
    的头像 发表于 09-28 16:19 300次阅读
    使用RX66T输出具有指定<b class='flag-5'>相位差</b>的互补PWM波

    电容相位超前还是滞后

    高频信号,同时也会影响信号的相位。 在电容电路中,电信号通过电容器时,信号会受到电容器的影响,产生一个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09:16 4763次阅读

    如何理解电容电感产生相位差

    对于正弦信号,流过一个元器件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它们的相位不一定是相同的。这种相位差是如何产生的呢?这种知识非常重要,因为不仅放大器、自激振荡器的反馈信号要考虑相位,而且在构造一个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7-06 09:31 676次阅读
    如何理解<b class='flag-5'>电容</b>、<b class='flag-5'>电感</b><b class='flag-5'>产生</b>的<b class='flag-5'>相位差</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