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半导体研究所赵德刚的科学家精神

中科院半导体所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卜叶 2020-10-30 10:57 次阅读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 |卜叶

“赵德刚在哪儿?” “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这是课题组成员对赵德刚的印象。 20余年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研究员赵德刚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周围同事同学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 赵德刚所从事的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事业是信息时代的基石。 在这个朝阳产业里,他没有向着“高产”的新型材料奔去,而是选择坚守展现出应用价值但研究步入深水区的传统材料——氮化镓,并钻坚研微,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支氮化镓基紫外激光器、大功率蓝光激光器。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土著科研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是我的夙愿。作为一名科研人,国家的需要在哪里,我的研究方向就在哪里。”赵德刚说。

艰难的领域 巨大的难题

简单来说,半导体研究有两大类,微电子和光电子。 集成电路晶体管在微电子研究的范畴内,而光电子研究多指激光及相关产品。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微电子行业相对落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学习了7年的赵德刚深深为这个专业着迷。在这期间,他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7年,进入半导体所进一步学习之后,赵德刚发现我国对半导体器件需求巨大,但世界上生产该类器件的原材料却尚未成熟。 “这也是我选择氮化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的原因。”赵德刚说。 氮化镓是继硅、砷化镓之后的第三代半导体,其光谱覆盖了近红外到深紫外全波段,且热稳定性好、抗击穿、耐腐蚀,在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目前,基于氮化镓材料的蓝光发光二极管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引发了照明产业的革命。 日本学者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也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另外一种高端光电子器件,氮化镓激光器在激光显示、激光加工、激光医疗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但激光器技术难度大,是国际化合物半导体研究的热点和制高点。 “要做出蓝光激光器,必须生长出高质量的氮化镓材料。” 赵德刚介绍,由于缺乏匹配的衬底,氮化镓外延材料质量长期困扰着世界各国学者。 电子迁移率高低是材料性能的综合反映。 一般来说,电子迁移率越高,材料性能越好。 当时,国际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做出来在室温下900平方厘米/伏特·秒电子迁移率的氮化镓材料,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平。

“900这一数字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超越的。” 半导体所助理研究员梁锋说。 当时,课题组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氮化镓材料能发光但无法激射,一向开朗乐观的赵德刚也发愁了,饭都吃不下去。 阅读文献后,赵德刚发现做出高质量的氮化镓材料并没有绝招,关键是要找到影响电子迁移率的散射机制,并掌握减少散射中心数量的方法。 因此,赵德刚深入研究了缓冲层原理,同时结合材料光学、电学、结构性质的分析,发现了缺陷产生和湮灭的物理过程,提出了独特的MOCVD外延技术。 2004年,他们终于实验生长出高质量的氮化镓材料,在室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000平方厘米/伏特·秒,这也是国际上MOCVD外延氮化镓材料的最好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 “这只是局部超越,整体上我国与日本这样的技术先进的国家还有差距。”赵德刚说。

独到的眼光 独特的思路

研究出世界顶级的高质量氮化镓材料并不意味着激光器的研制成功。 刚过而立之年的赵德刚毫不迟疑地投入到另一个难题——氮化镓的p型掺杂的研究中。 “碳杂质的作用可能不简单,碳杂质的研究不能停止。”这个声音萦绕在赵德刚心中。 进一步研究发现,碳杂质在p型氮化镓中扮演着“破坏者”的角色。 通过结合生长机理的研究,课题组掌握了抑制碳杂质的方法,制备出高质量的低温p型材料。 “碳杂质在其他材料中有没有这种现象?”课题组顺藤摸瓜,发现碳杂质在量子阱中的作用也是破坏性的。 “碳杂质难道没有优点?”赵德刚带领课题组发现,欧姆接触中,适当引入碳杂质有助于电流的输入和输出。 三连问逐渐形成了对碳杂质的系统性研究。 “我总是从当前的课题中发现下一个课题,很少是从热点、报告、文献中获得课题。” 赵德刚说,“半导体研究应该立足国家需要,被国外牵着鼻子走不太容易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产生国内需要的研究成果。”

解决问题的能力源于实践

2012年,赵德刚指导研究生研究量子阱。 实验遇到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同事介绍,当时赵德刚凝神静气观察一番,拍了拍脑门问,“是不是V型坑对器件有影响?”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次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教授也在相关研究中引用了该结论。 当问及赵德刚屡屡取得成绩的秘诀,他表示,秘诀只有两个字——“实践”,问题从实践中来,答案也在实践中。 “半导体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行业,技术积累很关键,必须沉下心做积累,才有可能在研究中获得突破。”赵德刚说。 赵德刚承担了许多研究任务,平时基本“钉”在实验室,但他依然保持着看书的习惯,他认为理论学习不能放下,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看问题很难透彻。 科研人员最重要的本领是发现问题,最大的本事是解决问题。

以从事20余年的氮化镓研究为例,赵德刚向记者介绍,氮化镓是目前已知的材料中最具应用价值的材料之一,一旦获得突破将为整个产业带来改变,而新型材料走上应用可能还需要更漫长的道路。 他时刻关注氮化镓材料和光电器件的研究进展与热点,有点近乎“痴迷”,这种研究风格也感染着他的学生。 “博士阶段选择研究方向时,新型材料研究容易发论文、评职称,对年轻科研人员的诱惑力很大,但是跟赵德刚老师交流后,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氮化镓,并且毕业后留所继续从事这项事业。”梁锋说。 为国家半导体科技事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是赵德刚的心愿。 在赵德刚的鼓励下,其博士生还推导出氮化镓二维电子气的理论公式,促进了氮化镓微电子器件的研究。 这让赵德刚倍感欣慰。

“发展半导体必须有一批踏踏实实的研究人员沉在基层。作为一名党员,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立足国家需要做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赵德刚说。 《中国科学报》 (2020-10-23 第1版 要闻)

原文标题:赵德刚: 只做国家有需要的研究|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20

    文章

    10725

    浏览量

    353333
  • 二极管
    +关注

    关注

    144

    文章

    9011

    浏览量

    161316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28

    文章

    24494

    浏览量

    202071
  • 电子器件
    +关注

    关注

    2

    文章

    532

    浏览量

    31877

原文标题:赵德刚: 只做国家有需要的研究|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综述: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研究进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由中国科学半导体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组成的科研团队受邀在《激光技术》期刊上发表了以“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半导体激光
    的头像 发表于 04-13 12:08 864次阅读
    综述:高性能锑化物中红外<b class='flag-5'>半导体</b>激光器<b class='flag-5'>研究</b>进展

    探秘我国集成电路科技工作者早期创业足迹

    的先进性,此时我国也还有另两支队伍在积极攻关,一个华北半导体研究所,一个是中国科学院冶金。其中,华北半导体
    发表于 03-30 17:22

    谷歌DeepMind科学家欲建AI初创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的两名杰出科学家Laurent Sifre和Karl Tuyls正在与投资者商讨在巴黎成立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事宜。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4:41 198次阅读

    飞腾首席科学家窦强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飞腾首席科学家窦强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1月19日上午,首届 “国家工程师奖” 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1 名个人被授予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50 个团队被授予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9:22 1074次阅读
    飞腾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窦强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中国科学半导体研究所在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p-i-n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型空穴传输层设计和可控生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7:28 362次阅读
    中国<b class='flag-5'>科学</b>院<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研究所</b>在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九章三号” 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中国科学家再立新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7:06 946次阅读

    NVIDIA 首席科学家 Bill Dally 将在 Hot Chips 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这位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将分享来自 NVIDIA Research 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正在推动加速计算和 AI 的进步。 Bill Dally 是全球最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也是 N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9:20 385次阅读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 对于近期网络传言的华为3.2万名科学家移籍华为方面表示,造谣者毫无根据、无中生有。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以及其他的一些网络传言,比如“华为孟晚舟宣布23万亿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6:51 1001次阅读
    华为辟谣3.2万名<b class='flag-5'>科学家</b>移籍

    半导体先进陶瓷材料研究所落户江苏泰兴高新区

    据泰州科技消息,8月11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半导体先进陶瓷材料研究所正式揭牌落户江苏泰兴高新区。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6:20 563次阅读

    导体引发投资者狂热 但科学家们持怀疑态度

    接受路透社采访的物理学家们表示:“好消息是,在室温下没有超导体不可能存在的物理规律。韩国研究组解释的物质很容易生长,其他研究人员也将从本周开始得到结果。”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11:51 449次阅读

    科学家呼吁开展气候合作

    三位研究人员介绍了建立地球数字孪生的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并做出应对。 三位顶尖科学家正在帮助带领计算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打造地球的 数字孪生 。 Peter Bauer
    的头像 发表于 07-06 20:10 290次阅读
    <b class='flag-5'>科学家</b>呼吁开展气候合作

    微软亚洲研究院否认撤离中国,但确认部分 AI 科学家将迁至温哥华

    6 月 19 日消息,针对有消息称微软公司旗下研究机构 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的 AI 顶级科学家从中国转移到温哥华,6 月 19 日上午,微软亚洲研究院向钛媒体回应表示,微软将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08:48 547次阅读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教授登榜“2023科创家”

    “一群跨越了科学与商业边界的人”这是科创媒体36氪对科创企业家的定义。近日,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教授从全赛道中脱颖而出, 登榜首届“2023科创家”榜单。此次共有15位教授荣登榜单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9:15 2361次阅读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余贵珍教授登榜“2023科创家”

    科学家用银线团搭建「纳米线网络」,触电就像大脑一样运作

    这也是如今不少AI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特性。最近,来自悉尼大学和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试着通过使用纳米线网络(NWN)来模拟人类大脑在受到电激时的反应,实验效果还不错。
    的头像 发表于 05-04 09:30 432次阅读
    <b class='flag-5'>科学家</b>用银线团搭建「纳米线网络」,触电就像大脑一样运作

    获双项荣誉:中科智云受邀出席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学家论坛

    、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等上千人齐聚一堂,探讨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等热点话题。全球性创新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中科智云受邀出席,并在此次大会中获组委会授予双项荣誉。 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现场 中国科学家论坛创办于2002年,由中国未来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5-02 21:38 48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