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电磁兼容第二版的PDF电子书免费下载
资料介绍
本书介绍了电磁兼容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了电磁干扰源、电磁兼容/电磁干扰测量、控制电磁干扰的技术工艺、计算机仿真与设计以及国际电磁兼容标准的新信息。本书将以严格解为基础的电磁兼容基本理论与最新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简明直观,实用性强。
目录
第1章导论1
1.1电磁环境1
1.2历史沿革1
1.2.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
1.2.2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前25年2
1.2.3后25年4
1.3EMI与EMC概念和有关定义5
1.4实际经验和有关情况8
1.4.1输电线8
1.4.2电源线9
1.4.4电话设备9
1.4.5射电天文学9
1.4.6生物效应10
1.4.7飞机导航10
1.4.8军用设备11
1.4.9安全可靠的通信11
1.4.10集成电路12
1.5频谱管理12
1.5.1发射机和接收机12
1.5.2频谱空间13
1.5.3电信14
1.5.4发展趋势15
1.6EMI和EMC综述15
1.7分析计算举例16
1.7.1非线性16
1.7.2电抗耦合18
1.7.3导线的辐射19
1.7.4电路中的EMI源21
参考文献21
习题22
第2章EMI的自然源与核源24
2.1引言24
2.2天体的电磁噪声25
2.3闪电放电26
2.3.1地闪26
2.3.2云际放电27
2.3.3闪电产生的电磁场27
2.3.4闪电放电对传输线的效应29
2.4静电放电30
2.4.1电荷积累与放电30
2.4.2ESD波形模型34
2.4.3ESD等效电路35
2.4.4ESD的辐射场35
2.5电磁脉冲37
2.5.1表面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38
2.5.2高空核爆炸38
2.5.3电磁脉冲感应电压39
2.5.4通过电缆屏蔽层的电磁脉冲耦合42
2.6小结42
2.7实例42
参考文献43
习题44
第3章设备和电路产生的电磁干扰46
3.1引言46
3.2电磁发射46
3.2.1系统47
3.2.2电气设备48
3.3来自继电器与开关的噪声49
3.3.1电路模型49
3.3.2噪声特性50
3.3.3电磁干扰的效应51
3.4电路中的非线性52
3.4.1放大器的非线性性质52
3.4.2调制53
3.4.3互调55
3.4.4交调55
3.5无源互调55
3.6传输线中的串扰56
3.6.1多导体传输线56
3.6.2实例——三导体传输线59
3.7输电线中的瞬变60
3.7.1感应电压与电流的计算61
3.7.2输电干线上的浪涌62
3.8电磁干扰66
3.8.1辐射耦合66
3.8.2传导耦合66
3.8.3辐射与传导组合67
3.9小结67
3.10实例68
参考文献70
习题71
第4章概率和统计物理模型73
4.1引言73
4.2概率描述73
4.3统计物理模型74
4.4干扰的建模74
4.4.1干扰的分类74
4.4.2A类干扰75
4.4.3B类干扰78
4.4.4实例82
4.5电磁干扰/电磁兼容统计模型82
4.5.1环境电磁噪声83
4.5.2电路中的电磁干扰85
4.5.3设备发射的统计模型85
4.6小结85
参考文献86
习题86
第5章开阔试验场地88
5.1概述88
5.2开阔试验场地测试88
5.2.1辐射发射测试88
5.2.2辐射敏感度测试89
5.2.3测试场地90
5.2.4测试天线90
5.3测试注意事项92
5.3.1电磁环境92
5.3.2电磁散射体92
5.3.3电源和电缆的连接92
5.4开阔试验场地92
5.4.1固定式EUT93
5.4.2固定式天线94
5.4.3EUT-天线的间距94
5.5地形粗糙度94
5.6归一化场地衰减95
5.6.1远区电场95
5.6.2场地衰减和归一化场地衰减(NSA)10
5.7测试场地非理想性的测量105
5.8天线系数测量109
5.8.1标准场地法109
5.8.2注意事项110
5.9测试误差110
5.10小结110
5.11实例111
参考文献113
习题113
第6章辐射干扰测试116
6.1引言116
6.2暗室116
6.2.1暗室116
6.2.2使用暗室进行测试118
6.2.3测试误差的来源120
6.3横电磁波小室123
6.3.1横电磁波小室123
6.3.2使用横电磁波小室进行测试126
6.3.3测试误差的来源133
6.4混响室136
6.4.1混响室136
6.4.2使用混响室进行测试138
6.5吉赫兹横电磁波小室139
6.5.1GTEM小室139
6.5.2使用GTEM小室进行电磁兼容性评估141
6.5.3与开阔试验场地测试结果的比较142
6.6测试设施的比较142
6.6.1暗室143
6.6.2TEM小室144
6.6.3混响室145
6.6.4GTEM小室146
6.6.5测试不确定度146
参考文献146
习题148
第7章传导电磁干扰测试150
7.1引言150
7.2传导电流/电压的特点150
7.2.1共模与差模干扰150
7.2.2共模与差模干扰举例151
7.3电力线上的传导电磁噪声153
7.3.1电力线上的瞬态干扰153
7.3.2低压交流线上浪涌信号的传播154
7.3.3舰船与飞机上的传导电磁干扰155
7.4设备的传导电磁干扰156
7.4.1传导电磁干扰的测试设备156
7.4.2传导电磁干扰的测试配置159
7.4.3共模与差模干扰的测试163
7.5传导电磁干扰抗扰度164
7.6检波器与测试165
参考文献166
习题167
第8章脉冲干扰抗扰度169
8.1引言169
8.2脉冲电磁干扰抗扰度169
8.3静电放电171
8.3.1静电放电脉冲171
8.3.2静电放电测试173
8.3.3静电放电发生器176
8.3.4静电放电测试等级179
8.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179
8.4.1电快速瞬变脉冲群179
8.4.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的试验台181
8.4.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182
8.4.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184
8.5浪涌184
8.5.1浪涌184
8.5.2浪涌测试185
8.5.3浪涌测试波形187
8.6小结190
参考文献190
习题191
第9章接地、屏蔽与搭接193
9.1电磁兼容技术工艺193
9.2接地193
9.2.1接地原理及实践194
9.2.2接地注意事项200
9.2.3接地电阻的测量202
9.2.4电磁兼容中的系统接地204
9.2.5电缆屏蔽体的接地207
9.2.6设计举例208
9.2.7附加实例210
9.3屏蔽210
9.3.1屏蔽理论及屏蔽效能211
9.3.2屏蔽材料220
9.3.3在不连续处屏蔽的完整性221
9.3.4导电涂料227
9.3.5电缆屏蔽227
9.3.6屏蔽效能的测试230
9.3.7几个实例234
9.4电气搭接235
9.4.1搭接带的形状与材料236
9.4.2优良搭接的一般准则238
9.5小结239
9.6实例240
参考文献241
习题242
第10章电磁干扰滤波器244
10.1引言244
10.2滤波器的特性244
10.2.1阻抗失配效应246
10.2.2集总元件低通滤波器246
10.2.3高通滤波器253
10.2.4带通滤波器254
10.2.5带阻滤波器256
10.2.6介入损耗滤波器设计257
10.3电源线滤波器设计262
10.3.1共模滤波器263
10.3.2差模滤波器264
10.3.3共模差模组合滤波器264
10.3.4电感器设计265
10.3.5共模扼流圈的泄漏电感266
10.3.6泄漏电感的降低266
10.3.7电源线滤波器:设计示例266
10.4滤波器安装268
10.5滤波器的评估269
10.6小结270
参考文献270
习题271
第11章电缆、连接器及部件273
11.1引言273
11.2电磁干扰抑制电缆273
11.2.1吸收电缆274
11.2.2带状电缆277
11.3电磁兼容连接器277
11.3.1尾巴效应278
11.3.2连接器屏蔽278
11.3.3连接器测试279
11.3.4互调干扰(生锈螺栓效应)282
11.4电磁兼容衬垫282
11.4.1导线编织网衬垫282
11.4.2金属丝屏蔽衬垫283
11.4.3定向金属丝网栅283
11.4.4导电合成橡胶284
11.4.5透明的导电窗284
11.4.6导电胶284
11.4.7导电滑脂284
11.4.8导电涂料285
11.5隔离变压器285
11.6光隔离器288
11.7瞬态及浪涌抑制器件288
11.7.1气体管浪涌抑制器289
11.7.2半导体瞬态抑制器293
11.7.3瞬态防护混合电路295
11.8电磁兼容附件:综述296
11.8.1电缆296
11.8.2连接器297
11.8.3铁氧体部件297
11.8.4电磁兼容衬垫298
11.8.5瞬态防护器件299
11.8.6小结299
参考文献300
第12章频率指配和频谱节约302
12.1引言302
12.2频率分配和频率指配302
12.2.1规定302
12.2.2频谱利用303
12.2.3频谱利用率的评估304
12.3调制技术306
12.3.1模拟调制306
12.3.2数字调制308
12.3.3设计折中309
12.3.4实例设计考虑310
12.4频谱节约310
12.4.1目标函数的最小化311
12.4.2图形标色314
12.4.3注释316
12.4.4启发式搜索316
12.4.5基于线性代数的网格频率指配方法322
12.5频谱节约:小结322
参考文献324
习题324
第13章电磁兼容计算机建模与仿真326
13.1引言326
13.2通用和全面的评估方法326
13.3复杂系统的电磁兼容分析328
13.3.1建模技术、物理系统及求解方法330
13.3.2电磁场分析和预测程序336
13.4自动化的系统级EMC分析过程描述341
13.4.1数值程序外部系统建模345
13.4.2数值程序内部系统建模347
13.4.3建模和分析过程348
13.5电磁兼容计算建模和仿真的发展方向351
13.5.1专家系统及其他先进软件仿真技术的应用352
13.5.2基于专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软件包353
13.6小结354
参考文献355
习题356
第14章信号完整性358
14.1引言358
14.2信号完整性问题359
14.2.1典型信号完整性问题359
14.2.2信号完整性问题会发生在哪里360
14.2.3电子封装中的信号完整性360
14.3信号完整性分析361
14.3.1设计流程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361
14.3.2信号完整性分析的原则363
14.4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问题365
14.4.1上升时间和信号完整性365
14.4.2传输线、反射、串扰366
14.4.3电源/地噪声367
14.5建模和仿真369
14.5.1电磁建模技术369
14.5.2SI工具370
14.5.3IBIS371
14.6信号完整性实例372
参考文献374
第15章EMC标准376
15.1引言376
15.2EMI/EMC相关标准376
15.3MIL-STD-461/462377
15.3.1传导干扰控制378
15.3.2辐射干扰控制379
15.3.3中等暴露电平时的敏感度380
15.3.4其他军用标准380
15.4IEEE/ANSI标准381
15.5CISPR/IEC标准382
15.6FCC法规382
15.7英国标准383
15.8VDE标准383
15.9欧洲标准384
15.10日本的EMI/EMC标准386
15.11性能标准——一些比较386
15.11.1美国军用标准386
15.11.2IEC/CISPR标准387
15.11.3ANSI标准和FCC规定388
15.11.4脉冲干扰抗扰度389
15.12小结389
15.13更新390
15.13.1美国军用标准390
15.13.2ANSI/IEEE标准391
15.13.3CISPR/IEC标准和欧洲标准391
15.13.4标准和测试程序392
参考文献392
第16章文献选录394
16.1电磁干扰的实际影响及相关内容394
16.2电磁噪声:源及说明395
16.3开阔试验场地测量398
16.4辐射发射及辐射敏感度的实验室测量399
16.5传导发射及传导敏感度的测量401
16.6脉冲干扰抗扰度的测量401
16.7接地、屏蔽与搭接402
16.8电磁兼容滤波器405
16.9电磁兼容部件406
16.10频谱管理及频率指配407
16.11电磁兼容计算机模型408
16.12信号完整性(SI)412
附录1EMC专业术语414
附录2EMI/EMC单位423
附录3参考文献424
附录4EMI/EMC标准(商用与非军用标准)427
附录5EMC电子资源432
索引433
下载地址
工程电磁兼容第二版的PDF电子书免费下载下载
本月热点资料
最新资料
- 电子工程师福利:100个功放电路图免费下载
- 物料申报表:MDF_175940038_AS5140H_MD000415_1-00.pdf
- 概况:AS5850A_FS000259_1-00.pdf
- 物料申报表:MDF_176170055_AS1110A-BSST_MD000293_1-00.pdf
- 概况:AS5048_FS000104_2-00.pdf
- 数据表:AS5403_DS000361_4-00.pdf
- 概况:AS7225_FS000162_1-00.pdf
- 图片:USB-I-P-Box_IM000394_1-00.png
- 图片:TSL2572_TSL2583_TSL2584TSV_TSL2591_IM000387_1-00.png
- 终止通知:AS1801_EN000117_1-00.pdf
用户评论
查看全部 条评论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