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Space一箭143星「太空拼车」破人类航天纪录

传感器技术 来源:雷锋网 作者:付静 2021-01-29 16:33 次阅读

Transporter-1 任务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一箭多星发射刷新全球之最。

近日,SpaceX 又一次创造了历史!

北京时间 2021 年 1 月 24 日 23 时,美国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SpaceX 的猎鹰 9 号火箭携 143 颗卫星顺利发射升空。

约 9 分 45 秒后,猎鹰 9 号第一级落在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回收船上,这是 SpaceX 第 73 次回收一级助推器。

此次任务的主要亮点包括:

火箭方面:提供动力的火箭为 B1058,于 2020 年 5 月首次投入使用(运送 Demo-2 龙飞船上的两位 NASA 宇航员 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前往国际空间站),此次已是其第 5 次执行任务了。

飞行距离方面:SpaceX 以往回收猎鹰 9 号一级火箭用时在 8 分钟左右,此次回收时间长了 1 分多钟,说明飞行距离更长。

星链发射方式的创新:10 颗星链卫星是以固定在平板上的形式发射升空,将被发射至极地轨道,为阿拉斯加等极地地区的用户提供互联网覆盖。

SpaceX 首次专门“拼单”发射卫星。

一箭 143 星创下了单枚火箭运输卫星数量的新纪录。

本文将在介绍该任务的基础上,揭秘“太空共享出行”和“一箭多星发射”。

1

一箭 143 星破纪录“拼单”

据了解,这项发射任务名为 Transporter-1(运输者 1 号),是 SpaceX 首个专门的“拼单”任务。

对此,美国太空网 Space.com 在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表述:

这次飞行让 SpaceX 在一场精心编排的「轨道芭蕾舞」中大秀“太空共享出行”的肌肉。(The flight allowed SpaceX to flex its ridesharing muscles in a carefully choreographed orbital ballet.)

此次,SpaceX 的客户数量超过 40 余家,总共搭载 143 个航天器(142 颗卫星和 1 个轨道转移飞行器),主要包括:

10 颗星链卫星

36 颗 SuperDove 卫星

17 颗 Kepler 卫星

3 颗 NASA 卫星(为测试航天器通信和导航新技术)

9 颗 Eyries-1 卫星

2 颗 EXOport-1 卫星

28 颗 EXOport-2 卫星

1 颗 Capella-3 卫星

1 颗 Capella-4 卫星

20 颗 D-Orbit's Pulse 卫星

1 颗 SAR 卫星

1 颗 iQPS-2 卫星

轨道转移器 Sherpa-FX 及其搭载的 13 颗卫星

值得关注的是,Transporter-1 的发射载荷量占目前在轨卫星总数(约 2860 颗)的 5%,143 这个数字在人类太空发射历史上已是最高纪录了。

2

太空共享出行,背后打什么算盘?

看起来太空共享出行的时代已经来了,但实际上,即便对于 SpaceX 来说,卫星太空共享出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众所周知,SpaceX 已经为多家公司、机构向太空发射过有效载荷,其中在 2018 年 12 月的 SSO-A 任务中,SpaceX 火箭从加州的发射台出发,将 64 颗卫星送入了近地轨道,当时其实已经就有卫星太空共享出行内味儿了。

从那以后,SpaceX 也在几次星链任务中,尝试在火箭上加入其他的有效载荷(如 Planet 和 BlackSky 的小型立方体卫星),和自家的卫星共享火箭的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SpaceX 的“拼单”计划目的何在?

自然是为了降低成本。

2019 年,SpaceX 就曾宣布,猎鹰 9 号将在全年的特定时间内以拼车的形式发射卫星,欢迎各需求方通过专门的网站进行预订。

据了解,其拼团发射的费用为:200 千克有效载荷送至 SSO 太阳同步轨道,最低价为 100 万美元;增加的质量部分每公斤收取 5000 美元。

如果同时有很多客户一起参与拼单,愿意同时发射火箭上太空,那么成本就会低得多。

实际上,随着发射成本的降低,以及像美国私人火箭公司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和维珍轨道(Virgin Orbit)等公司的小型发射装置的出现,火箭的剩余运载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小型卫星要上太空也比以往更有利了。

然而,同时发射多颗卫星并非易事——每一颗卫星都必须按时间顺序部署,避免可能存在的碰撞。为此,SpaceX 团队使用了专门的发射器和可自由飞行的转移设备,一旦它们进入特定轨道,就会开始部署有效载荷,比如此次为地球观测公司 Planet 准备的 48 颗微型卫星在发射后不到 59 分钟就开始部署了。

Elon Musk 的商业头脑和团队越来越成熟的太空发射技术,使得 SpaceX 的首次正式大规模拼团发射像预期的那般顺利——2021 年,Transporter-2 和 Transporter-3 的任务也将进行。

3

一箭多星,载荷数量意味着什么?

由上述可知,Transporter-1 任务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一箭多星发射刷新全球之最。

顾名思义,一箭多星是一种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者先后将多颗卫星送入轨道的技术,主要分两种:一是把卫星一次性送入相同或相近轨道,二是分次分批释放卫星至不同轨道。

早在 1960 年,美国实现了一箭两星,成为首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随后于 1961 年,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实现了一箭三星、一箭八星。

直至 1981 年,我国也终于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由此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在中国之前欧洲航天局率先掌握)。

在这一技术不再新鲜之后,各国在有效载荷数量上不断刷新纪录:

2014 年 6 月,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一次发射了 37 颗卫星。

2015 年 9 月,中国长征六号火箭实现了一箭 20 星,打破了当时的亚洲航天纪录。

2016 年 6 月,印度也实现了一箭 20 星。

2017 年 2 月,印度创下了一箭 104 星的世界纪录。

2018 年 12 月,SpaceX 实现了一箭 64 星,刷新了美国记录。

要实现这一技术,至少应该有以下考虑:

其一是有效载荷的排列方式。

2015 年 9 月长征六号火箭实现了一箭 20 星之后,长征六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周遇仁曾这样在采访中表示:

20 颗卫星被分成 3 层,像金字塔般排列。这样的布局设计能够确保卫星分离速度、方向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分离安全。

其二是火箭的运载能力——保证质量更大的数颗卫星搭上车;避免火箭出现飞行不稳定、受所携带设备干扰等问题。

其三则是星箭分离技术,卫星按程序从火箭的特定位置分离出来,互相不能碰撞,就需要在路线和时间上面有精确设计。

正如百度百科的表述:

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分导核弹头、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

无疑,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倾向于用单次搭载的有效载荷数量去衡量某一艘火箭、某一项任务甚至某一个国家的航天水平如何,但事实上,卫星数量多并不代表着技术含量一定高。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曾在《科技日报》的采访中表示:

把卫星送入相同或相近轨道,其技术含量较分批将卫星送到不同轨道要低。

也就是说,一箭多星发射的技术含量与发射方式的关联更强。

庞之浩在采访中肯定了(当时)印度实现一箭 104 星成就的不易,但也指出,由于所有卫星均被送往相同轨道,且总体质量也不大,因此在运载能力上较之前并无突破性飞跃。

另外《科技日报》在报道中也提到,一种加在火箭上的一级独立飞行器“上面级”也是实现星箭分离技术的一大关键,目前也是个航天大国着力研发的技术之一:

被火箭运送到一定轨道后,“上面级”能自主飞行多次点火启动,将航天器送入不同轨道空间。

如今,SpaceX 以 143 的数量创造了世界纪录,再一次促进了一箭多星技术的进步,未来 SpaceX 将如何开展“拼车”业务、这一发射技术还将有怎样的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原文标题:SpaceX 一箭 143 星「太空拼车」破人类航天纪录!一箭多星技术大起底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卫星
    +关注

    关注

    17

    文章

    1613

    浏览量

    65833
  • SpaceX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88

    浏览量

    28628

原文标题:SpaceX 一箭 143 星「太空拼车」破人类航天纪录!一箭多星技术大起底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长期供应蓝及长电二三级管 MOS管需求

    长期供应蓝及长电二三级管MOS管需求 可免费提供样品 海量库存现货 售后服务 欢迎各位工程大师采购经理咨询 长期供应
    发表于 03-02 10:56

    太空太阳能电力会成为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吗

    激发科技专家憧憬的科幻理念。这涉及到大规模的轨道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可以收集能源并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需要的地方。 各国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将太空太阳能(SBSP,space-based solar power)成为现实。IEEE终身高级会员Raul Colcher表示:“美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6:49 484次阅读

    Varda创立第一家将太空制造的药物送回地球

    在距离地球500公里的高空,一艘小型航天器正在耐心等待回家的许可。该自主返回舱由加利福尼亚州托伦斯的初创公司Varda Space Industries制造,本应于9月初降落在偏远的犹他州沙漠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7:26 1000次阅读

    下一站,上太空制造半导体!

    来源:芯智讯,谢谢 编辑:感知芯视界 10月5日消息,据space.com报道,英国一家初创公司正准备向太空发射一颗卫星,该卫星将在太空制造可用于地球上电子设备的新型半导体材料。 今年1月,维珍轨道
    的头像 发表于 10-07 09:08 465次阅读

    Teledyne e2v和英飞凌联合推出用于高可靠性边缘计算太空系统的处理器启动优化方案

    MB SONOS NOR Flash存储器的Teledyne e2v QLS1046-Space边缘计算模块为核心,可用于高性能太空处理应用。该参考设计解决了太空工作中一直存在的两个挑战——重量
    发表于 09-05 16:06 190次阅读
    Teledyne e2v和英飞凌联合推出用于高可靠性边缘计算<b class='flag-5'>太空</b>系统的处理器启动优化方案

    VR虚拟现实技术如何赋能太空宇宙教育?

    VR技术在太空宇宙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带来许多创新和优势,为学生和公众提供更加生动、沉浸式的航天科学学习体验。以下是VR技术在太空宇宙教育中的几个主要应用方面: 航天探索模拟:VR技术可以
    的头像 发表于 08-25 15:33 676次阅读

    航天文化3D虚拟展览馆的特色之处

    式体验:航天文化3D虚拟展览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观众可以佩戴VR设备,进入虚拟环境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太空环境中。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宇宙的壮丽景色、太空任务的刺激和挑战,并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15:25 446次阅读

    太空探索的魅力:让微视觉技术揭开人类衰老之谜

    太空探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宇航员在太空漫游。然而,失重状态对人体老化究竟有什么影响?在小型卫星和小行星等微重力环境下,某些细胞又如何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瑞士人工重力实验(SAGE)开始专注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0:26 228次阅读
    <b class='flag-5'>太空</b>探索的魅力:让微视觉技术揭开<b class='flag-5'>人类</b>衰老之谜

    太空探索的魅力:让微视觉技术揭开人类衰老之谜

    ViewsitecSharing分享集引言太空探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宇航员在太空漫游。然而,失重状态对人体老化究竟有什么影响?在小型卫星和小行星等微重力环境下,某些细胞又如何发展?针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09:48 422次阅读
    <b class='flag-5'>太空</b>探索的魅力:让微视觉技术揭开<b class='flag-5'>人类</b>衰老之谜

    如何确定太空应用连接器呢?

    太空应用是重大的工程挑战。在选择太空连接器时,评估风险和潜在问题是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表于 08-08 17:41 426次阅读

    ST和TTTech航天级网络技术助力人类“重返月球”计划和外太空探索

    中的下一代网络和计算平台选用。后者将助力人类重登月球,并实现对火星外太空探索。 随着全球航天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高度可靠的“航天级”芯片和稳定的供应链。安全网络计算平台的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7-06 08:15 392次阅读
    ST和TTTech<b class='flag-5'>航天</b>级网络技术助力<b class='flag-5'>人类</b>“重返月球”计划和外<b class='flag-5'>太空</b>探索

    浅谈石墨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航空航天应用历来是先进材料的驱动力,从太空飞行器的强化碳⁃碳热保护系统到先进的推进动力系统。只有工程纳米材料的应用才能满足需求,使得航空航天发展更进一步。
    发表于 06-20 15:12 1054次阅读
    浅谈石墨烯在航空<b class='flag-5'>航天</b>领域的应用

    神十六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 航天太空胜利会师

    神十六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 航天太空胜利会师 据央视网报道,神十六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一起给中国航天点赞!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3名航天员将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的头像 发表于 05-31 10:52 1921次阅读

    介绍一个飞向太空的RISC-V处理器

    欧洲航天局正在研究多种提高太空计算能力的方法,其支持的其中一款处理器即将发布。
    发表于 05-10 10:19 222次阅读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09:46 226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