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汽车消费每年都在快速增长,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安全问题则被普遍的关注,相应的交通事故也急剧上升。大量交通事故数据表明,80%以上的车祸是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引起的,65%的车辆相撞是追尾事故,其余的属于侧面或者正面相撞。过对汽车事故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约一半以上的事故是首尾相撞,这就是说有效的汽车防撞系统能够对大约65%的事故发生起到阻止作用。同样在高端汽车领域,人们越来越渴望高科技带来的安全与便捷,结合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汽车自主智能巡航、辅助泊车、汽车防撞雷达等各种系统已经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汽车电子的认识。毫米波雷达在汽车电子的典型应用有毫米波防撞雷达、自适应巡航、盲区检测、辅助变道等功能。
01
背景
随着AI的蓬勃发展,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对于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不断提高;毫米波雷达因其探测精度高,硬件体积小,不受天气环境的影响等优点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一个或者多个毫米波雷达来辅助驾驶员的驾驶操作,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多种功能,ADAS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超声波、红外等。毫米波雷达传输距离远,在传输窗口内大气衰减和损耗低,穿透性强,可以满足车辆对全天气候的适应性的要求,并且毫米波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器件尺寸小、重量轻等特性。很好的弥补了摄像头、激光、超声波、红外等其他传感器,在车载应用中所不具备的使用场景。把毫米波雷达安装在汽车上,可以测量从雷达到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角度和相对速度等。利用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前向防撞报警(FCW)、盲点检测(BSD)、辅助停车、辅助变道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比较常见的汽车毫米波雷达工作频率在77GHz附近。毫米波雷达市场空间广阔,由于各国汽车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导致主动安全技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汽车毫米波雷达因为能够全天候工作,已成为汽车电子厂商公认的主流选择,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2014年全球汽车毫米波雷达市场出货量在1900万个,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毫米波雷达将近7000万个,2015-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4%。
02
汽车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
汽车防撞雷达主要有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类型。不同雷达类型的工作原理不一样,其性能和特点也各有优缺点,不同的雷达可以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

超声波雷达是利用传感器内的超声波产生器发出40kHz的超声波,然后探测经过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超声波反射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汽车与障碍物的距离。超声波雷达成本低,但探测的距离只有几米,用于泊车系统,而且受天气的影响。
激光雷达是根据激光遇到障碍物后的折返时间,计算目标与自己的相对距离。激光光束可以准确测量视场中物体轮廓边沿与设备间的相对距离,这些轮廓信息组成所谓的点云并绘制出3D环境地图,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别,从而提高测量精度。激光雷达具有分辨率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主要用于无人驾驶系统,但是激光雷达受天气的影响,在大雪、大雾时功能受到限制,并且价格昂贵。
毫米波雷达是ADAS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毫米波雷达频率范围30GHz-300GHz,波长从1mm-10mm,毫米波雷达测距可达200多米,可以对目标进行有无检测、测距、测速以及方位测量。它具有良好的角度分辨能力,可以检测较小的物体。同时,毫米波雷达有极强的穿透率,能够穿过光照、降雨、扬尘、大雾等来准确探测物体,可全天候工作。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仍有着强大的优势。激光的波长远小于毫米波 (nm vs mm),所以雾霾可能导致激光雷达失效。同样的原因,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轻松超过200米,而激光雷达一般不超过150米,所以对于高速公路跟车场景,毫米波雷达能够做的更好。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雷达,毫米波雷达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优点。其缺点是无法识别物体颜色;视场角较小,需要多个雷达组合使用;行人的反射波较弱,难以识别。虽然激光雷达号称无人车的眼睛,近几年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但目前阶段,ADAS及自动驾驶方案选择的主流仍然是毫米波雷达。在无人驾驶时代尚未到来之前,汽车ADAS驾驶员辅助驾驶系统,毫米波雷达将是近几年车载雷达的主流。随着毫米波雷达器件成本近几年大幅降低,也使得它在汽车领域迅速应用起来。汽车雷达作为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核心传感器(检测距离、速度);远距离雷达(LRR)是用来实现自动巡航(ACC),中距离雷达(MRR)用来实现侧向来车报警和车道变道辅助,近距离雷达(SRR)则是用来实现停车辅助、障碍和行人检测。77GHz汽车雷达系统属于目前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研究和设计的热点,相比于激光车载雷达、红外线车载雷达以及其他低频段的毫米波车载雷达而言,77GHz汽车雷达可利用的频谱范围宽、信息容量大、分辨率高、多普勒频移大、测速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及穿透等离子体的能力强,并且容易实现天线的窄波束和高增益等。车载毫米波雷达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根据安装工作频率、探测距离、主要功能等三种划分方式。
1)按照雷达的工作频率划分;可以主要分为两类:24GHz雷达和77GHz雷达,由于24GHz雷达在带宽和使用范围上的受限,以及77GHz雷达的高带宽,高精度,体积小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将77GHz的频段划分给车载毫米波雷达使用,所以未来77GHz雷达会取代24GHz雷达。76GHz81GHz相比于24GHz,物体分辨准确度提高2-4倍,测速和测距精确度提高35倍,能检测行人和自行车;且设备体积更小,更便于在车辆上安装和部署;该频段是全球装配永久认可的权威频段,因此更适用于全球车辆平台。采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阵列扫描技术的79GH成像雷达还可以获得目标的高度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毫米波成像,79GHz成像雷达将成为未来车用的主流,与摄像头、激光雷达结合实现多传感器融合。在未来智能驾驶的发展过程中,将是一个重要的感知手段,多种功能的雷达与多种传感器的技术融合,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必经之路。
2)按照雷达的探测距离划分:可分为长距雷达(LRR),中距雷达(MRR),短距雷达(SRR);分别应用在不同的场景实现不同的功能,也可以组合使用,或配合ADAS系统,实现多传感器的融合。

3)按照雷达功能划分可以区分不同应用的雷达:主要的常用功能雷达包括:BSD(BlindSpotDetection-盲点侦测系统),AEB(AutonomousEmergency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系统),FCW(ForwardCollisonWarning-前向碰撞警告系统),ACC(AdaptiveCruiseControl-自适应巡航系统)。汽车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毫米波是指波长在1mm10mm的电磁波,其带宽大、分辨率高、天线部件尺寸小,能适应恶劣环境。毫米波雷达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调频连续波(FMCW)的特殊毫米波技术。具体指,雷达连续发射FMCW调频信号,以测量距离,角度以及速度,不同于周期性发射短脉冲的传统脉冲雷达系统,车用毫米波雷达,通常采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近距离探测。雷达天线向外发出一系列连续调频毫米波,频率随时间按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一般是连续的三角波,也可以是锯齿波。毫米波雷达通过微带阵列天线向外发射调频连续波(FMCW),经目标反射后接收到的回波与发射波存在一个时间差,利用该时间差可计算出目标距离。通过信号处理器分析发射与反射信号的频率差异,基于多普勒原理,可以精确测量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运动速度,进一步通过多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实现多目标分离与跟踪。进而结合车身动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经合理决策后,以声、光及触觉等多种方式警告驾驶员,或及时对汽车做出主动干预,减少事故发生几率。工作原理图见图1。

图1:汽车雷达工作原理框图
1)雷达测距测速原理
毫米波雷达通过天线向外发射调频连续波(FMCW),无线电波经过传播到达目标,然后返回接收天线,接收到目标的反射信号,与本振进行混频出中频信号,通过对中频信号处理,从而获得目标距离和速度信息。对于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其发射波的频率是不断变化的,但频率的变化率是一定的,因此雷达主要通过对发射信号和反射回波信号做互相关,反射波与发射波形状相同,存在一个时间差△t,还包括一个多普勒频移。发射信号与反射信号在某一时刻的频差即为混频输出的中频频率fb。相对运动物体反射信号由于多普勒效应产生频移。在三角波的上升沿与下降沿输出的中频频率分别为fb+、fb-。雷达发射信号与反射回波信号见图2。延时t与差拍频率成线性关系,所以通过计算拍频率可以计算回波延时,进而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具体公式如下:R=ct/2=(c*(f_(b-)+f_(b+)))/(4K_r)(1)式(1)中,R为目标距离,c光速,K_r是调频斜率,f_(b-)和f_(b+)分别为三角波的上升沿与下降沿输出的中频频率。根据多普勒原理,求出相对目标的相对速度:V=c/(4f_0)(f_(b-)-f_(b+))=/4(f_(b-)-f_(b+))(2)式(2)中,V为目标相对运动速度,为波长,f_(b-)和f_(b+)分别为三角波的上升沿与下降沿输出的中频频率。通过上面的公式得到目标车辆的距离R与相对运动速度V。不管目标是相对静止还是相对运动,只需要求出三角波调制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中频频率,就可以得到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

图2:发射信号、运动目标与静止目标的反射回波信号
2)雷达目标识别毫米波雷达的目标识别基本原理是:利用雷达回波中的幅度、相位、频谱和极化等目标特征信息,通过数学上的各种多维空间变换来估算目标的大小、形状等物理特性参数,最后根据大量训练样本所确定的鉴别函数,在分类器中进行识别判决,内容包括目标识别预处理、特征信号提取、特征空间变换、模式分类器及样本学习等模块。其中特征信号提取是指毫米波雷达采集提取其发射的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RCS(雷达散射截面积)以及其他特征参数。
3)雷达目标跟踪目标跟踪系统有目标信息预处理、目标跟踪处理、目标滤波处理等模块组成。其中目标信息预处理主要包括目标回波的处理、目标检测、点迹凝聚、参数计算等。目标跟踪处理及滤波主要包括目标预测、目标相关、目标滤波等。
责任编辑:PSY
原文标题:汽车毫米波雷达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汽车电子设计】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标题:汽车毫米波雷达
文章出处:【微信号:QCDZSJ,微信公众号:汽车电子设计】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科幻电影里的自动驾驶技术让大家心驰神往,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技术提升,无人驾驶汽车从我们的幻想成为....
当今的工业格局具有前所未有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结果,对于资产和人员而言,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安全性来...
发表于 01-18 17:30 •
0次
阅读
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来进行数据处理的一种传感器,有灵敏度高等优点,红外传感器有什么作用,红外线传感器可以作控制驱...
发表于 01-18 17:28 •
0次
阅读
根据统计,2107-2019年我国公共监控摄像头及消费级摄像头产量分别为4328、4847和5429....
中科银河芯是一家专注于传感器芯片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于2018年成立,创始人郭桂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1-18 14:45
•
111次
阅读
喜欢摄影的用户对索尼应该不陌生,由索尼打造的微单与卡片机,正在每一位创作者手中发光发热。实时追踪、眼....
或许是传闻会在三月底前后登场的缘故,华为P50系列在网络上的爆料开始增多,但有些消息的可信度并不高。....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1-18 14:07
•
95次
阅读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已达3.1亿台,同比增长16.7%,市场巨大。随着消费的升级和AI、V....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8 14:05
•
78次
阅读
2021年1月11日,Mobileye/英特尔正式发布了其FMCW激光雷达,准确地说是激光雷达SoC....
佐思汽车研究 发表于 01-18 14:00
•
60次
阅读
现在,许多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显示,家庭生活中会产生一些PM2.5粉尘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会对人们的....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8 13:54
•
59次
阅读
佐思汽研发布《2020年自动驾驶传感器芯片行业研究报告》,对自动驾驶所需的视觉传感器芯片、毫米波雷达....
佐思汽车研究 发表于 01-18 11:52
•
232次
阅读
近些年,人工智能重要落地场景之一的智慧物流体系加速发展,而作为智慧物流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无人机物流....
发表于 01-18 11:49 •
199次
阅读
华为好望D2120-10-SIU 1T 200万红外AI筒型摄像机采用白色烤漆铝合金外壳,厚实耐用,....
发表于 01-18 11:04 •
46次
阅读
称重传感器的测量采用应变式原理,应变片被固定在弹性体上。外力的作用导致弹性体产生形变,在弹性体上的应....
发表于 01-18 10:45 •
37次
阅读
透过招股书可知,成立时间只有短短几年的禾赛科技走在明星赛道上,近年来实现了营收的飞速发展。在博世和百....
在同年10月举行的iPhone12系列新品发布会上,我们看到该系列最高端的iPhone12 Pro ....
近期,水下智能装备企业博雅工道完成亿元C轮融资,由领中资本领投,华和资本、鹏博投资、中关村启航创新基....
高工机器人 发表于 01-18 09:09
•
88次
阅读
下周荣耀V40就要发布了,这是荣耀独立之后的第一款旗舰,120Hz高刷屏、90帧吃鸡、5000万像素....
现 阶段 ,随着工业传感器 市场越来越火 ,市场竞争将变得 更加激 烈。据 了解 ,目前 国内外关于....
发表于 01-18 08:00 •
6次
阅读
当今许多教室采用比较传统的照明系统:在主电源经过一个配电箱分出多个支路,这些支路再分别向灯具供电,然....
发表于 01-18 08:00 •
9次
阅读
电容式感应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高分辨率非接触式感应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接近检测和手势识别到....
发表于 01-18 08:00 •
11次
阅读
本文档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的是使用STM8单片机实现智能车载空气净化器的设计资料合集包括了:原理图、P....
发表于 01-18 08:00 •
13次
阅读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
陈翠 发表于 01-17 11:46
•
366次
阅读
氧传感器是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bai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
陈翠 发表于 01-17 11:44
•
325次
阅读
三星已经宣布了一项新技术,使您可以在智能手机的屏幕下方使用摄像头,现在有新消息指出,组件短缺危机可能....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
电子魔法师 发表于 01-17 10:01
•
452次
阅读
NRPM OTA功率测量解决方案专用于校准发射天线输出功率并对波束成形功能进行 OTA 测试。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7 09:56
•
155次
阅读
NRQ6提供高动态范围功率计具有的准确度,可以快速执行低至-130dBm的高精度功率测量。NRQ6基....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7 09:43
•
120次
阅读
提供五种模块化NRPC校准套件,能够以极高的精确度校准NRP功率传感器以及其它品牌传感器。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7 09:41
•
157次
阅读
定向功率传感器可测量运行条件下的正向和反向功率。在安装、维修和监控发射机、天线和RF发生器时需要进行....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7 09:39
•
145次
阅读
结合NRPV虚拟功率计软件使用,将可以充分发挥NRP功率传感器的USB功能。该软件包含所有传感器功能....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7 09:33
•
112次
阅读
以光学传感器为例。柯达工程师史蒂文·萨森(Steven Sasson)于1976年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
机器人大讲堂 发表于 01-17 09:22
•
288次
阅读
NRP-Zxx功率探头作为独立测量仪器运行,其随频率、电平和温度的变化特征数据均储存在自身内部。这种....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7 09:17
•
124次
阅读
NRP18S-xx系列大功率探头高功率传感器系列包含、完全集成化的装置。它们可配接NRP2基本单元工....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7 09:13
•
235次
阅读
试图达到最佳倾斜精度时,必须采用某种形式的温度稳定或补偿。在下面的例子中,假设恒温为25℃。
发表于 01-16 11:48 •
111次
阅读
摘要 本期高工锂电推荐的是来自鑫精诚、三共机械、锐深科技这3家企业的产品。 新能源汽车景气度....
高工锂电 发表于 01-16 11:12
•
351次
阅读
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光纤并不陌生,常接触的是光纤宽带,在现在这个网络发展速度巨快的生活里,我们....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1-15 18:10
•
228次
阅读
1月15日消息,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了苹果一项与VR头显相关专利,专利中指出了一种采用Inside-o....
工程师邓生 发表于 01-15 17:56
•
382次
阅读
总体 vs. 硬件 PCB:“尼玛,你又要改方案?兄弟我才把器件布局好。” 总体:“原来的方案真的要....
微波射频网 发表于 01-15 17:56
•
264次
阅读
手机能完成的一些任务,主要都是靠内部安装的传感器。你知道吗 机中的传感器有多少种?又是依靠哪些原理来....
发表于 01-15 17:37 •
290次
阅读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节点能耗不均衡和能量效率低而影响网络生命周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分块的....
发表于 01-15 16:55 •
25次
阅读
均联智行是均胜电子旗下承载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的业务主体,以完整的智能车联解决方案,深耕V2X产业链,....
MEMS 发表于 01-15 16:31
•
391次
阅读
高通第二代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表面积为64平方毫米,而第一代表面积仅为36平方毫米,表面积增加....
MEMS 发表于 01-15 16:27
•
406次
阅读
据悉,总部位于汉堡的汽车激光雷达专家Ibeo Automotive Systems GmbH与SIC....
Les 发表于 01-15 16:09
•
329次
阅读
无人驾驶的进一步普及和智慧城市的不断深化推动着上游激光雷达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大玩家的竞争日益激烈,不....
MEMS 发表于 01-15 14:30
•
256次
阅读
昨日晚间,备受瞩目的三星新一代旗舰Galaxy S21系列正式发布。
如意 发表于 01-15 14:21
•
330次
阅读
1月11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2021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正式开幕。但由于....
MEMS 发表于 01-15 14:20
•
844次
阅读
来自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一种化学传感芯片取得了新进展,这种芯片可以让手持设备探测痕量化学物质,....
MEMS 发表于 01-15 14:17
•
213次
阅读
2014年,在芬兰的一个传染病实验室里,卫生研究员佩特里·拉特拉(Petteri Lahtela)发....
MEMS 发表于 01-15 14:11
•
357次
阅读
此前三星曾先后发布多款一亿像素传感器,而在今天,三星电子正式推出一款全新的一亿像素传感器ISOCEL....
无论是设计测试和测量设备还是汽车激光雷达(AFE),使用现代高速数据转换器的硬件设计人员都面临高频输入、输出、时钟速率和...
发表于 01-14 07:51 •
0次
阅读
对于家庭和商业场所的智能设备的群控和协同,我们先以家庭为例来解释家庭组网中的网络选择,有了终端网络还要有无线网络将分散的...
发表于 01-13 18:03 •
0次
阅读
角度,顾名思义,是用来检测角度的。它的身体中有一个孔,可以配合乐高的轴。当连结到RCX上时,轴每转过1/16圈,角度传感器就...
发表于 01-11 07:47 •
0次
阅读
超声波传感器在航模运行中的应用
发表于 01-07 07:12 •
0次
阅读
1.位移传感器简介
自动化机器或製程中,常需要以位移传感器感测物体距离远近或存在与否,例如於输送带上计算物品通过之...
发表于 01-05 16:39 •
101次
阅读
称重传感器作为一种典型的传感器,其原理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称重传感器按转换方法分为光电式、液压...
发表于 01-05 16:19 •
101次
阅读
医用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设计与应用必须考虑人体因素的影响,考虑生物信号的特殊性、复杂性,考虑生物医学传...
发表于 01-05 16:15 •
101次
阅读
力传感器的使用范围防范,并且传感器本身具有种坚固、耐用的优良品质,但为了保证力传感器测试的精度和准确性,在使用中仍有...
发表于 01-05 16:14 •
101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轴承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探针,铜质尖端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5...
发表于 12-16 08:00 •
14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轴承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探针,铜质尖端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6...
发表于 12-16 08:00 •
1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轴承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探针,铜质尖端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7...
发表于 12-16 08:00 •
4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轴承嵌入式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护套电缆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镀锡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8...
发表于 12-16 08:00 •
1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9...
发表于 12-16 07:00 •
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0...
发表于 12-16 07:00 •
10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1...
发表于 12-16 07:00 •
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2...
发表于 12-16 07:00 •
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3...
发表于 12-16 07:00 •
11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空气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4...
发表于 12-16 07:00 •
10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空气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135 °C [ 275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5...
发表于 12-16 07:00 •
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空气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6...
发表于 12-16 07:00 •
7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7...
发表于 12-16 07:00 •
21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8...
发表于 12-16 07:00 •
23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9...
发表于 12-16 07:00 •
12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0...
发表于 12-16 07:00 •
25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1...
发表于 12-16 07:00 •
13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通用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3...
发表于 12-16 07:00 •
1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通用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4...
发表于 12-16 07:00 •
14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通用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6...
发表于 12-16 07:00 •
24次
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