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光子拓扑绝缘体的概念制造了一种新型芯片?

lhl545545 来源:与非网 作者:与非网 2020-08-13 10:29 次阅读

为了使数据传输速度超过第五代(5G)电信标准,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经过两年的设计、制作和测试,利用光子拓扑绝缘体的概念制造了一种新型芯片

研究人员表明,他们的芯片可以传输太赫兹波(THz),从而产生 11gb/s 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支持 4K 高清视频的实时流媒体传输,并且超过了 5G 无线通信的 10gbit/s 的理论极限。

太赫兹波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介于红外光波和微波之间,被认为是高速无线通信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因为 THz 频谱区域提供了更高的可用带宽,这可以满足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不断增长的需求。

还可以推测,太赫兹频谱带可用于解决高速,高能效和低成本芯片内 / 芯片间通信链路之间的互连权衡。这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利用大型多核处理器,片上网络或系统级封装解决方案。

不过,在太赫兹波能够用于电信领域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些基本的挑战,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是材料缺陷和传统波导(如晶体或空心电缆)的传输错误率。

这些问题在此更高的频带中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更短的波长意味着更大的衰减以及对波导中材料缺陷的更大敏感性。当前的方法对诸如制造缺陷的缺陷和在尖角处的相当大的弯曲损失具有敏感性。

而光子拓扑绝缘体(PTI)克服了这些问题,它可以使光波在绝缘体的表面和边缘传导,而不是通过材料传导,就像火车沿着铁路行驶一样。当光沿着光子拓扑绝缘体传播时,它可以在锐角处重新定向,其流动将不受材料缺陷的干扰。

通过设计一种带有一排排三角形孔的小硅芯片,小三角形与大三角形指向相反的方向,光波就能得到“拓扑保护”。这款全硅芯片显示它可以无差错地传输信号,同时以每秒 11 千兆比特的速率在 10 个锐角周围传输太赫兹波,从而绕过硅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材料缺陷。

该项目的负责人说,这是第一次在太赫兹光谱区域实现 PTIs,这证明了之前的理论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的。

他们的发现可能为更多的 PTI-THz 互连结构铺平道路,这些结构可以将电路中的各种组件连接到无线通信设备中,使下一代“6G”通信在未来以每秒 TB 速度传输,甚至比 5G 快 10 到 100 倍。

负责人解释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物联网IoT)设备的迅速采用,包括智能设备、远程摄像机和传感器,物联网设备需要无线处理大量数据,并依赖通信网络提供超高速和低延迟。通过使用太赫兹波技术,它有可能促进芯片内和芯片间的通信,以支持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技术,比如互联的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技术需要将数据快速传输到附近的其他汽车和基础设施上,以便更好地导航和避免事故。”
责任编辑:p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磁波
    +关注

    关注

    21

    文章

    1356

    浏览量

    53178
  • 5G
    5G
    +关注

    关注

    1340

    文章

    47803

    浏览量

    554212
  • 太赫兹波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9

    浏览量

    9728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使隐形可见:新方法可在室温下探测中红外光

    MIR振动辅助发光(MIRVAL) 来自伯明翰大学和剑桥大学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量子系统在室温下探测中红外线(MIR)光。 这项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06:31 53次阅读
    使隐形可见:新方法可在室温下探测中红外光

    光子集成芯片是什么

    光子集成芯片,也称为光子芯片光子集成电路,是一种光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3-22 16:51 294次阅读

    首款同时集成激光器和光子波导的芯片

    》杂志上,该团队描述了他们如何制作该芯片以及在测试时工作状况如何。 集成电路出现后,科学家们开始将晶体管、二极管和其他组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这大大提高了芯片等的潜力。在过去几年里,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06:38 222次阅读
    首款同时集成激光器和<b class='flag-5'>光子</b>波导的<b class='flag-5'>芯片</b>

    新型光子芯片全封装

    的研究人员将光子滤波器和调制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上,由此能够精确检测宽带射频(RF)频谱的信号。该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光子芯片取代光纤网络中体积更大、更复杂的电子射频
    的头像 发表于 12-28 16:11 228次阅读

    光子的量子纠缠实现快速可视化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科学家展示了一种新技术,可实时可视化两个纠缠光子(构成光的基本粒子)的波函数。这一成果有望加速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10:34 179次阅读

    科学家意外发明新材料,可制造更快的芯片

    学家们意外地发明了一种不寻常的新材料,它所制造的半导体可将运算处理速度降低到飞秒(femto-seconds)等级,使下一代计算机变得更快。该材料是由铼、硒和氯组成的分子,称为Re₆Se₈Cl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8:11 176次阅读
    <b class='flag-5'>科学家</b>意外发明新材料,可<b class='flag-5'>制造</b>更快的<b class='flag-5'>芯片</b>

    利用光学涡流进行下一代精密印刷

    来源:半导体芯科技编译 主题:纳米技术光学大阪都立大学光子大阪都立大学报道 2023 年 10 月 2 日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4:30 190次阅读
    <b class='flag-5'>利用光</b>学涡流进行下一代精密印刷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九章三号” 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中国科学家再立新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制“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7:06 946次阅读

    科学家制造出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超透镜

    一个由中国和英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制造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光学成像透镜。 19世纪以来,医生们一直认为,光学显微镜存在一个分辨率极限,超出这个极限就无法清楚地看到物体。当物体小于200纳米,比如
    的头像 发表于 09-01 06:28 429次阅读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 对于近期网络传言的华为3.2万名科学家移籍华为方面表示,造谣者毫无根据、无中生有。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以及其他的一些网络传言,比如“华为孟晚舟宣布23万亿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6:51 1001次阅读
    华为辟谣3.2万名<b class='flag-5'>科学家</b>移籍

    光子芯片的原理、制造技术及应用

    光子芯片(Photonics Chip)是一种基于光子学原理的集成电路芯片,其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存储、光计算、光传感等领域。与传统电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17:27 8860次阅读

    微带线兼容的新型拓扑绝缘体结构:助力拓扑器件工程化

    拓扑绝缘体具有鲁棒的拓扑边态传播模式,由此设计的拓扑绝缘体波导也具有特殊的电磁边态,在波导局部缺陷及锐角边缘处仍可稳定传播,因此在微波集成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6-25 15:00 457次阅读
    微带线兼容的<b class='flag-5'>新型</b><b class='flag-5'>拓扑</b><b class='flag-5'>绝缘体</b>结构:助力<b class='flag-5'>拓扑</b>器件工程化

    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首次完成纳米级排列量子传感器的精细任务

      近日,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利用六方氮化硼二维层中的硼空位,首次完成了在纳米级排列量子传感器的精细任务,从而能够检测磁场中的极小变化,实现了高分辨率磁场成像。 氮化硼是一种含有氮和硼原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0:13 365次阅读
    <b class='flag-5'>日本</b>东京<b class='flag-5'>大学科学家</b>首次完成纳米级排列量子传感器的精细任务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教授登榜“2023科创家”

    “一群跨越了科学与商业边界的人”这是科创媒体36氪对科创企业家的定义。近日,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教授从全赛道中脱颖而出, 登榜首届“2023科创家”榜单。此次共有15位教授荣登榜单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9:15 2361次阅读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余贵珍教授登榜“2023科创家”

    科学家用银线团搭建「纳米线网络」,触电就像大脑一样运作

    这也是如今不少AI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特性。最近,来自悉尼大学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试着通过使用纳米线网络(
    的头像 发表于 05-04 09:30 432次阅读
    <b class='flag-5'>科学家</b>用银线团搭建「纳米线网络」,触电就像大脑一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