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电子发烧友网! ,新用户?[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发烧友网>电子百科>网络布线>光纤设备>

光纤陀螺环圈技术简析

2022年10月31日 16:04 光电读书 作者:光电读书 用户评论(0

光纤陀螺仪(FOG)可以感受方向的变化,因此可以实现传统机械陀螺仪的功能(链接:陀螺仪怎么工作的?)。
 
FOG最早由Vali与Shortill于1976年提出,提供了非常精确的转动信息,它对轴间振动,加速度与冲击不敏感,相比传统的惯性自旋陀螺仪,FOG没有运动部件就能测定转动状态,不依赖于运动惯性,表现可靠,因此FOG被用于高性能航天航空应用中。

光纤陀螺环圈这一技术比较敏感,所以能找到的制造光纤陀螺环的绕制设备相关技术很少。今天梳理一下能找到的公开技术的视频(视频来源是互联网公开的)。

前一段时间分享过日本的一家企业的设备(链接:光纤陀螺绕环机(视频,日本))。    

KVH公司系列光纤陀螺视频中的一段也在前几天和大家分享了。KVH公司是美国一家上市公司,主要面向:姿态控制、物联网和光链接几个产业方面。这家公司光纤陀螺产业链条是非常完整的:光纤、设备、测试、系统,甚至自己开发车辆,民用产品也在慢慢推广,值得相关单位关注。    

前几天发的视频信息的链接:  

(1)介绍:选择光纤陀螺1(介绍)(KVH);

(2)应用:选择光纤陀螺-2(应用)(KVH);

(3)精度和误差:选择光纤陀螺3(精度和误差)(KVH);

(4)KVH优势:自己公司介绍的自身优势(选择光纤陀螺4(KVH优势)(KVH));  

光纤陀螺仪的功能实现是基于光通过长达公里量级长度的光纤线圈后的干涉。两束激光从同一光纤的两端同时射入光纤中。

由于光的速度是固定的,在存在转动的情况下,其中的一束光的光程要比另一束光的光程要略短,使两束光间存在相位差,该相位差可以通过干涉仪测得(塞格尼克效应)。

这样,就可以把角速度的分量转换成可以通过光电探测器测得的干涉模式的变化。

1970年代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和低损单模光纤的发展促使人们可以应用塞格尼克效应。对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进行分束,得到的两束光射入光纤线圈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进行传播。塞格尼克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封闭光路的有效截面。   





审核编辑:刘清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对

(0) 0%

( 发表人:刘芹 )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评价:好评中评差评

      发表评论,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