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探究关于RFID在可信计算平台中的接入的可行方案

电子工程师 来源:RFID世界网 作者:罗岚 2021-04-05 08:38 次阅读

为了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进行可信计算平台的接入,我们在可信网络连接使用的协议标准基础上。

设计了基于分组密码CBC工作模式、ECB 工作模式对消息传送提供加密,并且以ECC 来加强公开密钥交换所使用的RSA 机制。提出使用分组密码算法认证模式作为身份标识的方案。通过分组密码在不同运算模式的作用下,无线射频识别由随机数生成、身份认证等模块接入可信计算平台。

1. 引言

可信计算平台[1-3](Trusted Computing Module, TCM)通常包括:可信计算构架、移动计算、服务器、软件存储、存储设备、可信网络连接六个部分。从可信计算组制订的标准来看,数据安全与身份认证完全依赖于整个可信平台的逐级密钥分发。对于可信计算组成员的对等通信安全没有涉及,也没有专业的密码小组,因此在安全协议与认证方面明显还可以进行许多改进。

随着计算无处不在的理论推广,可信计算平台的接入范围更广——几乎所有网络应用层的数据都可以进行可信接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也会被接入到可信计算平台。RFID 由传感标记、阅读器、相应数据的远程应用系统组成,通常使用低频、高频或甚高频。

与传统条形码依靠光电效应不同的是,RFID 标签无须人工操作,在阅读器的感应下可以自动向阅读器发送商品信息,从而实现商品信息处理的自动化。RFID 采用无线信号进行无接触的双向信息传输,在使用方便和灵活的同时,增加了信息被窃取的风险。与有线信道不同,无线信道是一个公开的传输平台,任何人只要拥有相应频段的接收设备,就可以对无线信道进行监听。

因此和有线信道相比,无线信道更容易被中间人攻击,而且不容易被发现。事实上,针对RFID 安全性的研究与标准化问题一直处于低端状态:由于经常使用的是廉价的功能,没有专门进行安全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就RFID 产品的可信计算平台接入,结合分组密码算法的不同使用特征,对RFID 的完整性、安全性及未经授权不可篡改性进行讨论。

2. RFID 存在的安全缺陷及常用对抗措施

2.1 RFID 使用情况简介

就RFID 本身使用等级来看,在商品供应链的层面,现存的体制都能保证其安全。但是如果作为身份识别或秘密载体[4],尤其是考虑到可信计算平台中网络的安全接入,需要使用软件和硬件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分组密码算法进行安全性的加强。基于可信平台互联网安全接入的RFID 结构如图1:

我们通过对RFID 技术及可信计算平台标准的研究与跟踪,提出一些观点。关于RFID与可信计算平台的基本原理本文不再赘述。

2.2 RFID 存在的安全问题

RFID 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要比通常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要复杂[5]。密码学家Adi Shamir 表示,目前RFID 毫无安全可言。并声称已经破解了目前的大多数主流RFID 标签的密码口令,可以对目前几乎所有的RFID 芯片进行无障碍攻击。事实上,RFID 系统前端的无线装置和传输协议是系统处理信息的依托,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其除了具有无线系统所通用的安全威胁之外,其标签也有特定的安全问题,需要多方面考虑。

澳洲柏斯大学研究人员Edith Cowan 研究人员认为,第一代RFID 的安全漏洞在于,一旦数据超载,就无法正常作业。在较新的UHF 式RFID 标签中,也发现到该漏洞,它可对关键的RFID系统造成的影响,就连更精密、可以四段速操作的“第二代RFID”也一样难以应对攻击。随着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普及,RFID 系统的安全越来越被关注。通过非法授权,可以轻易的获得RFID 的信息原因在于:

1、 标签本身的访问缺陷

由于成本所限,标签本身很难具备保证安全的能力。非法用户可以利用合法的阅读器或者自构一个阅读器,直接与标签进行通信,很容易地获取标签内所存数据。

2、 通信链路上的安全问题

RFID 的数据通信链路是无线通信链路。与有线连接不一样,无线传输的信号本身是开放的。开放链路通常遭到的攻击包括:截取通信数据;业务拒绝式攻击,即非法用户通过发射干扰信号来堵塞通信链路,使得阅读器过载,无法接收正常的标签数据;利用冒名顶替标签来向阅读器发送数据,使得阅读器处理的都是虚假的数据,而真实的数据则被隐藏。

3、 阅读器内部的安全风险

在阅读器中,除了中间件被用来完成数据的遴选、时间过滤和管理之外,只能提供用户业务接口,而不保障用户自行提升安全性能。

2.3 回避RFID 风险的常见方法

回避RFID 风险的方法是根据其使用环境决定的,并且使用对象的不同采取的标准也不同(图2)。

采用不同工作频率、天线设计、标签技术和阅读器技术可以限制两者之间的通信距离、降低非法接近和阅读标签的风险,但是这仍然不能解决数据传输的风险。在高度安全敏感和互操作性不高的情况下,通常会采用实现专有通信协议。它涉及到实现一套非公有的通信协议和加解密方案。基于完善的通信协议和编码方案,可实现较高等级的安全。在金融网络及其他敏感数据——包括高端标签,智能卡的场合,可以通过专用的数据网关来操作,在不需要阅读和通信的场合,这是一个主要的保护手段。另外,使用适当的应用操作口令可以直接对进程中断处理而到达回避风险的目的。但是这需要有一系列的监控保障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中断或保护。在协议、网络硬件、操作口令的层面上,协议通常掌握在国际、国家等级别的标准组织内,网络硬件可以通过生产商固化,而操作口令则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3. 使用分组密码链接模式使RFID 接入可信计算平台

通常的RFID 系统没有相关的身份认证环节,使用PIN 码是简洁而安全的方法,构成PIN 码识别技术与硬件认证结合模式。RFID 的使用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安全层次,与可信计算的可信根结构是一致的。只需要根据RFID 的标准,按照可信网络的标准选择合适的安全级别对RFID 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密与认证,能够保证安全使用。事实上,已经有较多的观点倾向与直接使用可信根结构(图3)进行RFID 的安全系统密钥分发。

由于分组密码算法在征集时就伴随标准化的过程,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安全程度进行密钥的控制。考虑到RFID 系统的普及特性,我们采用分组密码算法的CBC 运算模式代替SHA-1 进行PIN 码消息认证并进行可信计算平台的接入。在对RFID 进行可信平台接入的同时,也使得可信计算的模块变得更简单。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方案与加密算法、加密模式有密切关系,适用于RFID 在可信计算平台中的接入与对等关系的数据安全通信,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与互联网络中使用。对于不同安全级别要求的RFID 产品要求使用各种强度的密码技术。从市场层面,RFID 行业人士表示,他们的技术正在快速改进。第二代RFID 标签已经不通过无线发送,并能锁定密码而不会被更改。对于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应用,更昂贵和更智能化的标签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46

    文章

    47691

    浏览量

    408826
  • RFID
    +关注

    关注

    383

    文章

    5779

    浏览量

    234513
  • 传感标签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

    浏览量

    659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国民技术第四代可信计算芯片NS350正式投入量产

    ,适用于PC、服务器平台和嵌入式系统。国民技术自2007年推出全球第一款TCM可信计算芯片以来,产品历经多次迭代,现已发展到全新第四代可信计算芯片NS350系列。N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08:24 20次阅读
    国民技术第四代<b class='flag-5'>可信计算</b>芯片NS350正式投入量产

    国民技术第四代可信计算芯片NS350正式投入量产!

    2024年4月18日,国民技术第四代可信计算芯片NS350 v32/v33系列产品正式发布并开始量产供货。NS350 v32/v33是一款高安全、高性能、超值可信密码模块2.0 (TCM 2.0)安全芯片,适用于PC、服务器平台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6:22 165次阅读
    国民技术第四代<b class='flag-5'>可信计算</b>芯片NS350正式投入量产!

    新品发布!国民技术第四代可信计算芯片NS350正式投入量产

    2.0)安全芯片,适用于PC、服务器平台和嵌入式系统。                                                 国民技术自2007年推出全球第一款TCM可信计算
    发表于 04-18 15:06 240次阅读
    新品发布!国民技术第四代<b class='flag-5'>可信计算</b>芯片NS350正式投入量产

    鲲鹏芯片引领下的通用机密计算平台技术解析

    可信计算,是一项由可信计算组(可信计算集群)推动和开发的技术,包括5大核心技术概念:认证密钥、安全输入输出、内存加密/受保护执行、封装存储、远程证明。可信计算更多地从系统设计角度出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0:19 130次阅读
    鲲鹏芯片引领下的通用机密<b class='flag-5'>计算</b><b class='flag-5'>平台</b>技术解析

    国民技术可信计算芯片Z32H330TC通过密码模块产品认证

    近日,国民技术可信计算芯片Z32H330TC成功通过可信密码模块产品认证,获得了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二级)。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中国标准的可信计算单芯片已经进入了“双商密认证”和“双商密
    的头像 发表于 12-28 14:58 547次阅读

    国民技术Z32H330TC可信计算芯片在DCS系统中的应用

    近日,我国电力发电控制系统在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内首台全国产可信DCS系统在华能威海电厂成功投入运营,作为系统基础可信安全硬件,国民技术Z32H330TC可信计算芯片在DCS系统中提供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4:30 412次阅读

    可信计算|国民技术Z32H330TC通过密码模块产品认证

    近日,国民技术可信计算芯片 Z32H330TC通过可信密码模块产品认证 ,获得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颁发的 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二级) 。 左:密码模块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二级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8:10 358次阅读
    <b class='flag-5'>可信计算</b>|国民技术Z32H330TC通过密码模块产品认证

    兆芯荣获金融服务器端“TEE可信计算先行机构”称号

    凭借在《金融业基于TEE的服务器端可信计算技术规范》项目中的创新技术及应用实践,兆芯荣获“TEE可信计算先行机构”称号。 8月16日,由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8-18 10:50 470次阅读
    兆芯荣获金融服务器端“TEE<b class='flag-5'>可信计算</b>先行机构”称号

    异构计算场景下构建可信执行环境

    令集、不同功能的算力单元,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混合的计算系统,使其具有更强大、更高效的功能。如何在异构计算场景下构建可信执行环境呢?华为可信计算首席科学家、IEEE硬件安全与
    发表于 08-15 17:35

    国民技术可信计算再上新台阶

    8月11日,为期三天的密码与安全行业盛会——“2023商用密码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降下帷幕,国民技术携带近40个优秀安全应用案例参展,全面展示了国民技术“芯安全新发展”成果。首次亮相的可信计算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0:10 520次阅读
    国民技术<b class='flag-5'>可信计算</b>再上新台阶

    芯安全 新发展 | 国民技术可信计算再上新台阶

    可信计算NS350系列TCM2.0密码安全新品 等可信计算相关产品与应用案例在展会上尤为受到关注。 中国可信计算核心推动者 国民技术是中国可信计算芯片产业的主要创建者与核心推动者,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7:45 414次阅读
    芯安全 新发展 | 国民技术<b class='flag-5'>可信计算</b>再上新台阶

    峰会回顾第18期 | 基于可信的机密计算

    大学珞珈特聘教授,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关村可信计算联盟副理事长,CCF(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CCF 信息安全与保密专委会、容错计算专委会委员。TCG(国际可信计算组织)组织个人会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8:41 635次阅读
    峰会回顾第18期 | 基于<b class='flag-5'>可信</b>的机密<b class='flag-5'>计算</b>

    可信计算平台密码方案可信平台控制模块(2)#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安全通信网络
    学习硬声知识
    发布于 :2023年05月30日 20:02:50

    可信计算平台密码方案可信平台控制模块(1)#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安全通信网络
    学习硬声知识
    发布于 :2023年05月30日 20:02:19

    可信计算的硬件防线,TPM芯片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TPM(受信任平台模块)作为一项基于硬件提供安全功能的技术,可以用于安全地创建与存储密钥,确保设备OS与固件符合可信计算等应用的安全要求。为了符合规范,比如最新的TPM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00:16 228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