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决定数据中台成功与否,不在技术在于人

5DAt_jazzyear 来源:甲子光年 作者:赵健 2021-03-03 16:47 次阅读

决定数据中台成功与否,不在技术在于人。

2019年12月6日,湖畔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台客栈——“数”下英雄会的小型沙龙,陈吉平(拖雷)、张金银(行在)、甘云锋(风剑)三人及很多老阿里人一起论道中台的现状和未来。

这三人分别创办了袋鼠云、奇点云、数澜科技,如今都已成为数据中台赛道的重要玩家,而阿里也成为了数据中台的“黄埔军校”。

阿里巴巴CEO张勇或许没有想到,从2015年他提出“大中台小前台”战略之后,中台不仅变成了一个机制,甚至变成了一个赛道、一门生意。

然而,Gartner在去年6月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又称炒作周期)显示,数据中台这门生意在中国已经逼近“炒作”的顶峰。

Gartner发布的数据中台技术成熟度曲线

按照Gartner的预测,数据中台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进入“泡沫幻灭期”。

现实似乎也做出了回应。2020年12月,一则“阿里彻底拆中台”的消息不胫而走:张勇在内网发布文章直言,现在阿里的业务发展太慢,要把中台变薄,变得敏捷和快速。

作为“中台”概念的布道者和先驱者,阿里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聚光灯下被观察、被讨论、被质疑。一时间,中台是“套路”、“忽悠”的声音再次袭来。一位网友如此评价:“大公司搞中台,钱没了;小公司搞中台,公司没了。”

无独有偶,一家名为“CIO发展中心”的机构在“阿里拆中台”事件后发文表示,某知名中台公司官网的6家典型客户中,已经有一半不再和它合作,有2家客户的新任CIO甚至不知道自己的IT系统里还有该中台公司的存在。

回到2019年,情况则是一片乐观。数澜科技CEO甘云锋曾告诉「甲子光年」,2019年国内大概只有千分之一的企业认为自己需要数据能力,而三年后——也就是如今的2021年,这一比例会到十分之一,且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企业都需要数据中台。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数据能力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但是,企业需要数据能力和企业需要数据中台是一回事吗?2021年数据中台究竟是迎来爆发,还是如Gartner所预测的那样迎来泡沫幻灭期?

「甲子光年」采访了前麦当劳CIO蔡栋、可口可乐CIO张杰、越秀数智发展中心总经理陈磊、某知名快消品CIO、大数据专家彭文华以及数位投资人,总结出了以下四个观点:

数据中台的热度已经超过业务中台;

数据中台的边界在变化,导致很难看清全貌;

数据中台前景广阔,但不是一个好做的生意,越大型的企业客户越有自研的趋势;

数据中台项目失败的核心原因是预设的期望值没有达到。

1.数据中台一枝独秀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阿里拆中台,并非放弃中台。根据网传消息,张勇在内网发布的文章是这么说的:现在阿里的业务发展太慢,要把中台变薄,变得敏捷和快速。

因此,“拆薄”并非“拆掉”,两者有天壤之别。

实际上,阿里一直以来都在“拆中台”。从2015年的“大中台,小前台”,到2018年的“业务数据双中台”,再到后来的AI中台、技术中台、搜索中台、知识中台。..。..中台越来越碎片化。

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数据中台正在力压一众中台概念,成为一枝独秀的赛道。以曾经与数据中台分庭抗礼的业务中台为例,两者的百度指数差距已经有两倍之多。

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的百度指数对比

除了百度指数之外,另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数据中台”创业公司的数量要远远大于“业务中台”创业公司的数量,而其他类型的中台创业公司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据「甲子光年」了解,在创业公司中,业务中台玩家屈指可数,而且都是阿里系。

一是云徙科技和滴普科技两家明星公司,二是前阿里巴巴首席架构师钟华(古谦)创办的比升技术和前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墙辉(玄难)创办的来未来科技,两家公司刚刚在去年完成天使轮融资。

而数据中台公司则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这其中又分为几个流派。

第一类是自建数据中台但并不对外商业化的公司,几乎每一个叫得上名字的科技巨头和互联网公司都有数据中台项目。

第二类是将自身的数据中台能力对外输出,进行商业化的科技巨头,除了最知名的阿里外,还有网易。去年,网易旗下的企业服务品牌网易云升级为网易数帆,数据中台正是其解决方案之一。

第三类是“百家争鸣”的创业公司,既包括阿里系的袋鼠云、奇点云、数澜科技等,京东系的科杰大数据,还有智领云这样的非电商系创业公司,它的创始人原先在硅谷做大数据平台。

还有一些主营业务并不是数据中台,但也“跨界”的公司,既包括做上层应用的SaaS企业,比如神策数据,也包括在更底层做基础软件的明略科技、星环科技等。

数据中台公司之所以力压业务中台,成为最火热的中台赛道,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数据中台更好做。

凯泰资本董事总经理段钧锴告诉「甲子光年」,业务中台由于涉及的场景太多,A公司的业务中台经验很难直接拿到B公司来复用,往往以定制化为主。在软件行业,定制化的商业模式往往被认为不够“性感”,因为很难规模化扩张。

相比之下,数据中台则是跟数据打交道,更容易做成标准化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数据中台公司越来越多的原因。

当然,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大部分做业务中台的公司,也同时做着数据中台的业务,这是两个不同的细分赛道,并且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据「甲子光年」了解,云徙科技与袋鼠云是强绑定关系,而云徙科技、袋鼠云和奇点云又都是阿里云的生态合作伙伴。

尽管数据中台的概念越来越火,但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在看了很多文章甚至书籍、听了很多讲座后,人们对数据中台依然有诸多疑问。

看不懂、看不清,似乎永远有一团迷雾萦绕在数据中台之上。数据中台到底是什么?

2.洞穿数据中台迷雾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中台的理念来自于2014年马云对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参观之旅。阿里在2015年提出了“大中台、小前台”战略,随后在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将中台一分为二,提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的双中台架构。

其实还有一个流传不那么广的故事是,“数据中台”的名字并非源自阿里的高屋建瓴,而是由阿里的客户“随手”命名的。

2015年,时任阿里云西南大区负责人的刘莹带来了一个客户,在建设底层管理信息系统时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果像大多数实体零售企业那样在SAP上做大量定制,可以是可以,但IDOC接口效率太低,成本高昂;二是已经尝试搭建过数据仓库并且失败了,因为10T左右的数据量,传统的IOE已经不能承受。

经过了七轮沟通,双方最终确定了合作关系,阿里云的数据平台部门也顺利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但客户并不满意“数据平台”的提法。客户认为,这一新的数据项目具备业务属性,但“平台”一词并不具备。既然有前台,有后台,新的数据项目就被命名为“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一词由此问世。

接下来,数据中台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理解它的速度。但对于数据中台,人们似乎仍看不到全貌,于是陷入了一层又一层的迷雾。

第一层迷雾,数据中台的本质是什么?

数据中台是阿里的数据能力沉淀而来,本就没有官方定义,而数据中台公司为争夺定义权又制造了“噪音”,更是造成了失焦。

2020年,数据中台公司集体热衷于著书立作。袋鼠云出版了《数据中台架构:企业数据化最佳实践》,数澜科技出版了《数据中台,让数据用起来》,云徙科技合作出版了《中台实践》(这是云徙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2019年出版的《中台战略》),智领云的新书也将在今年出版。

如果你看过每一家的解释,会发现他们说的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都没有错。

第二层迷雾,数据中台的边界在哪里?

或许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很多数据中台公司在推广自家的产品时,对于数据中台的局限往往刻意回避。

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是,数据中台创业公司在宣传自家产品的时候,往往把“部署周期”当做一个卖点。比如,某家数据中台公司宣称自己的产品已经实现标准化,部署周期在7-15天。

而甲方理解的部署和乙方宣传的部署,很可能存在差异。

曾经做过数据中台项目的大数据专家彭文华告诉「甲子光年」:“仅仅是部署完成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相当于(做了)一个空壳,离数据中台真正产生价值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要想真正实现价值,还需要做数据治理、数据清洗、二次开发等一系列服务和实施的脏活、累活。”

这些脏活、累活,并不会体现在企业的宣传信息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中台项目往往一做就是数月甚至半年。

第三层迷雾,数据中台到底谁能做?

自从阿里提出数据中台的概念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上文提到的诸多数据中台玩家,实际上都是创投圈的“老熟脸”。除此之外,「甲子光年」也发现市场上活跃着很多“生面孔”,也在从事着数据中台的业务。他们相对低调,闷声赚钱。

2020年的部分数据中台公开项目

从图中的中标企业我们看到,各种机构都能入场。于是一个疑问油然而生:数据中台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2019年「甲子光年」发布的《数据中台,下一个平台型创业机会》文章中,「甲子光年」就对数据中台的本质进行了梳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让企业的数据用起来,并且用得好。

在数据中台这个名字出现之前,企业对于数据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和现在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差异,甚至是一脉相承,只不过阿里创造性地将其总结为“数据中台”而已。

越秀数智发展中心总经理陈磊告诉「甲子光年」:“如果老板经常听到中台,你就沿着中台去解释,不要创造新的语言,这样大家都处在一个共同的语境之中,反而降低了沟通成本。”

因此,理论上任何一家公司的技术团队都可以建设数据中台,无非是好用和不好用的问题。

既然如此,数据中台能否撑起一个赛道?这是一个好生意,还是差生意?

3.好前景,坏生意?

数据中台不但解释“是什么”不容易,其发展前景也充满争议。看好的人相信,数据中台是未来20年最大的机会。

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我们正在走进数据时代。

2012年,有句话反复出现:人类迄今为止生成的数据中,有90%是在近两年内产生的。马云在2015年的贵阳数博会开幕式上就表示:人类已经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未来的核心资源不是石油,而是数据。

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伟光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数据就是“石油”,数据仓库、数据集市、Hadoop大数据平台等是输油管道,数据中台就是炼油厂。

如果说商业公司出于公司利益而摇旗呐喊还不足以完全说服人的话,去年的两项国家政策则实实在在地肯定了数据中台的价值: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外公布,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

紧接着,去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将“数据中台”作为新型IT架构模式。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数据中台正处在最好的时代。

不看好的一方并没有否认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没有否认数据中台的价值。只是作为一项生意来看,他们认为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对于众多的创业公司来说。

除了被人经常诟病的靠定制化服务难以规模化之外,还有两个“看不见”的因素。

第一个原因是,甲方——尤其是大型企业客户——对于失败风险的容忍度极低。

一位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人向「甲子光年」解释说:“企业处在A轮或天使轮的时候,总共也就几十人的团队。如果此时要向一个几万人的大客户提出‘我可以通过数据中台解决你全流程的问题’,大客户的老板作何感想?为什么不选择埃森哲而选择你?”

这就导致创业公司很难进入大企业的供应商名列,话语权也很低。一位快消品企业的CIO告诉「甲子光年」,他们做POC(概念验证)测试甚至都不花钱。

第二个原因则是数据安全问题。

在「甲子光年」采访的三家大型快消品公司中,一个普遍反映的现象是,采购还不如自研。既然数据已经成为一种资产,那么要想把数据的掌控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自研。

前麦当劳CIO蔡栋总结了一套“双轨制”策略:短期可以选择外包公司,但是需要定期考核并进行一定的培训,在软件架构、质量上要严格要求;长期战略肯定是要数据、架构、前端中台和后台等核心代码的自主可控。

蔡栋告诉「甲子光年」:“如果要我给建议,那我一定会说尽快开展自研。无论是大数据还是云原生架构,相关的技术都是开源的,开源技术虽然多,但是针对不同场景会越来越集中化、标准化;而越难找的人才越早开始寻找,就越早清楚并逐渐搭建最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梯队。”

如果企业没有自研能力或自研的需求,对于数据中台服务商是不是就意味着机会?也不尽然。

地产公司越秀在建设数据中台时,虽然并没有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完全是通过供应商来建设,但是越秀依然能够和麦当劳一样,把掌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越秀数智发展中心总经理陈磊告诉「甲子光年」:“我们所有的企业架构、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都是由我们设计好之后,由供应商来负责填空。我们不会让供应商给我们做规划、做解决方案。”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避免对底层平台的供应商产生依赖。陈磊表示,即使某家供应商三年后倒闭了,也不会对整体的数据架构造成影响。

对于数据中台公司来说,这就会产生一个风险:如果懂行的、专业的CIO越来越多,生意可能会越来越难做,会逐渐沦为在客户做好的统一架构基础上“填空”的软件公司。这样与一个卖产品的纯SaaS公司又有多大的区别?又或者,这就是未来数据中台公司的宿命?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数据中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过,对于甲方来说,无论是自研还是采购,建设一个靠谱的数据中台,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数据中台被称为“CIO杀手”的原因。

4.给CIO的避杀指南

2019年,由于盲目上中台,深圳一家女装企业的CIO被开除;在华南一个有几十人的CIO社群内,因中台项目失误导致离职、调岗的高管就有十几个。

数据中台本来很多人就看不懂,这类消息更是让很多甲方对数据中台望而却步。既然数据中台有价值,为什么数据中台项目却不一定成功?这是甲方的责任还是乙方的责任?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解释: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组织问题。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大数据专家彭文华告诉「甲子光年」,如果项目出现困难,乙方每次都拿“数据中台是一把手工程”作为幌子,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数据中台项目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其实在其他行业中也非常普遍:是否达到了老板的期望值。

在去年的「甲子引力」大会上,甲子光年创始人、CEO张一甲分享了一个案例:

有位做交付的朋友非常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我们卖服务、卖产品的时候,“销售”的角色就是把客户的期望抬高到100%,“交付”的角色就是在漫长的服务当中把客户的期望降到50%,这就是交付岗位的作用和尴尬。张一甲、甲子智库,公众号:甲子光年2020中国数字经济55个判断:命运与共,大道不孤 | 甲子引力·主题报告

「甲子智库」的“服务差距模型”也反映了这个问题:感知-期望=满意度。

「甲子智库」的服务差距模型

因此,CIO主导的数据中台项目不成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没有做好,而是没有兑现向老板承诺得那般好。

可口可乐CIO张杰告诉「甲子光年」:“做数据中台之前,要搞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究竟是影响到整个公司战略层面的业务能力重构,还是仅仅在技术层面通过微服务化来优化,提升技术的敏捷性。如果只是后者,这只是你的本职工作,你就要管理好业务的期望值,不需要把动静搞得过大,仿佛上了中台后面的一切就迎刃而解。”

当然,CIO上中台,不一定完全是被乙方“忽悠”的结果。

某知名快消品公司CIO告诉「甲子光年」,针对要不要上数据中台,CIO群体里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CIO,是想借数据中台这波热潮,给自己的职业经历加分。成功了,自己有更多的故事性,在行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至于可能存在的“阵亡”或者由此带来的职业风险,他们其实并不在乎;

第二种CIO,除了为个人经历着想之外,也是为了推动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趁机提升自己部门的地位。在发展到一定的稳定期之后,他们的身份也可能由甲方变成乙方,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第三种CIO,就是求稳,按兵不动。虽然数据中台的概念很火,但是不盲目跟风。

因此,数据中台项目的成败与否,既有乙方的责任,也有甲方的责任。一个数据中台项目成功的前提是,乙方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甲方解决组织层面的问题。

而组织层面的问题,往往比技术问题要更复杂。

首先是前期的建设,业务部门往往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

对于这种情况,越秀数智发展中心总经理陈磊在数据中台实践中,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先利他再利己。

陈磊告诉「甲子光年」:“在初期阶段,我是无条件帮业务部门做事。反过来,业务部门会更愿意做IT的事情。这样会在业务部门之间形成赛马机制,如果信息化做的好的部门成绩更多,其他部门就会更多找上IT部门寻求帮助。在第二个阶段,业务部门和IT部门合作地更紧密,流程和数据就会逐渐变成IT部门的职能,长此以往,IT部门就有了技术主导权,业务部门离开IT部门甚至无法开展工作。”

其次是建设完成之后,业务部门不愿意调用数据中台的数据,这种情况在大公司很常见。

某在线教育上市公司的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告诉「甲子光年」:“很多时候业务部门的需求会一股脑儿地给到数据中台,而数据中台部门的人力也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排期。如果碰到业务部门需要特别急迫的情况,数据中台与业务部门的矛盾就会产生。”

一旦出现这种矛盾,业务部门的发展进度就会受到限制。数据中台建设的初心是提高业务部门的效率,现在却起了反作用。这也是阿里要做薄中台的重要原因:数据中台,越大越臃肿,越薄越灵活。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管理期望值,还是调整组织架构,诞生于一个技术概念的数据中台,成功的临门一脚又回到了“人”上来。

人永远是决定数据中台成或不成最关键的因素。

原文标题:CIO数据中台避杀指南 | 甲子光年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数据
    +关注

    关注

    8

    文章

    6508

    浏览量

    87547
  • CIO
    CIO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5

    浏览量

    7578

原文标题:CIO数据中台避杀指南 | 甲子光年

文章出处:【微信号:jazzyear,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STM32的ADC项目应用,用什么算法滤波和稳定数据抖动?

    STM32的ADC项目应用,大家都用什么算法滤波和稳定数据抖动。 ADC数据的抖动有时候应用在项目上让很是头疼,什么度娘十大滤波算法也是要斟酌选用。 单片机项目设计,外设ADC的
    发表于 04-17 08:20

    小米汽车大定数量突破2万,交付周期较长

    3 月 31 日,小米汽车大定数量激增成热点话题,受关注程度持续攀升。据了解,截至昨天,小米汽车已成功锁定了超过 2 万辆订单。此外,多方预测表示,今年小米汽车预计总交付量在 6 万至 8 万辆之间。
    的头像 发表于 04-01 14:16 156次阅读

    进行OTA刷写成功后进行复位,控制器不在进行工作的原因?

    现象:在进行OTA刷写成功后进行复位,控制器不在进行工作。出现概率很小,不容易复现。 原因:通过测试发现是在进行AB分区映射后程序直接跑飞。 请教一下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发表于 02-01 07:36

    TC275如何设置XCP的标定数据区,使得数据擦除时不会影响应用程序的运行?

    使用TC275芯片,其中DFLASH用作模拟EEPROM,PFLASH0和PFLASH1都会运行应用程序,请问如何设置XCP的标定数据区,使得数据擦除时,不会影响应用程序的运行
    发表于 01-25 06:11

    AD9434-370M采用DCO上升沿输出稳定数据,OUTPUT_PHASE寄存器是否存在特殊用法?

    你好,AD9434-370M采用DCO上升沿输出稳定数据,目前我需要配置为上升沿数据中央对齐,因此尝试更改寄存器OUTPUT_PHASE(地址0x16)的值为0x80,但更改后查询,所得的值仍然是
    发表于 12-08 07:44

    企业数据需要哪些技术支持?#数据 #光点科技

    数据
    光点科技
    发布于 :2023年11月22日 17:12:40

    数据系统有哪些关键技术?#数据 #光点科技

    数据
    光点科技
    发布于 :2023年11月13日 17:14:05

    如何解决数据产品的技术难题?#数据 #光点科技

    数据
    光点科技
    发布于 :2023年11月07日 17:59:01

    数据管理的实现需要哪些技术?#数据 #光点科技

    数据
    光点科技
    发布于 :2023年09月07日 09:50:17

    STM32WB55_NUCLEO开发(10)----接收手机特定数据点亮LED

    STM32WB55_NUCLEO开发(10)----接收手机特定数据点亮LED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5:19 515次阅读
    STM32WB55_NUCLEO开发(10)----接收手机特<b class='flag-5'>定数据</b>点亮LED

    如何应对数据技术挑战?#数据 #光点科技

    数据
    光点科技
    发布于 :2023年07月07日 09:38:02

    数据的安全性如何保障?#数据 #大数据 #光点科技

    数据
    光点科技
    发布于 :2023年07月05日 15:01:21

    如何应对数据技术风险?#数据 #光点科技

    数据
    光点科技
    发布于 :2023年06月27日 11:49:37

    如何优化数据的性能?#数据 #大数据

    数据
    光点科技
    发布于 :2023年06月25日 1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