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2021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年会暨中国IC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上海烨映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烨映微电子”)荣获2021中国IC风云榜“年度新锐公司奖”。

2020年新冠疫情给全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烨映微电子积极保障了全国各地额温枪红外传感器的供应,尤其是优先保障湖北重点疫区和政府调拨单的传感器供应,额温枪传感器调拨数量超过两百万只,得到国家工信部、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海经信委等单位的嘉奖或感谢。
烨映微电子CEO徐德辉在接受集微网专访时表示,烨映微电子将以发展“热电红外中国芯”为己任,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MEMS热电红外传感器的提供商,并将采取建立基本的技术支持平台,以功能模块配套方式向不同热式传感器领域延伸的方法来保持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成为全球MEMS热电红外传感器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红外传感感知实现智能美好生活。
打破国外垄断关键技术不断创新
烨映微电子的CMOS-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技术为核心团队自主研发,核心团队在MEMS技术方面的经验积累累计已经超过100年。公司创始人团队一直从事基于CMOS-MEMS的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技术研究,从器件理论模型、关键工艺及材料、器件流程、封装结构、应用系统五个方面对CMOS-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自对准传感器结构、圆片级封装非致冷红外探测微系统等研究成果。
烨映微电子依托自主研发的CMOS-MEMS技术创新,与国内半导体代工厂密切合作,解决热绝缘结构精细化制作及CMOS-MEMS兼容的红外敏感结构设计问题,实现CMOS-MEMS技术兼容的开发并量产制造,为国内第一家掌握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核心芯片量产技术的企业,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徐德辉最后说,烨映微电子的高精度产品是独家定义研发的产品,在封装工艺上进行了技术改造、满足客户更好的的制造要求,较国外同类产品的响应率、精准度都有着跟大的提升,已经被大量出货应用于各大医疗企业公司的产品,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据了解,在2020年10月的第十五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烨映微电子的高精度热电堆红外测温传感器/STP9CF55H荣获“中国芯优秀支援抗疫产品”奖。
“烨映微电子最终能够获得客户及市场的认可主要是因为对关键技术的不断创新。”徐德辉表示,烨映微电子的产品得到各领域客户高度认可,与其产品的高精度测量、很好的可靠性及一致性、便捷的使用性是分不开的,而以上技术指标正是产业内对红外传感器的关键技术要求及不断追求的目标。
徐德辉详细阐述了烨映微电子三个方面的技术创新点:
1)CMOS-MEMS兼容的技术创新。烨映微电子依托自主研发的CMOS-MEMS技术创新,解决热绝缘结构精细化制作及CMOS-MEMS兼容的红外敏感结构设计问题,为国内第一家掌握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核心芯片量产技术的企业,成功打破国外垄断。通过CMOS-MEMS技术实现红外热电堆传感器芯片的量产,依托集成电路代工厂的产能,突破了传感器芯片的产能瓶颈,满足了新冠疫情导致的井喷需求。
2)产品测温的高精度设计创新。烨映微电子采用自主专利及开发工艺进行高精度测温设计,产品环境温度检测精度比国外同类产品提高15倍以上(从原来的3%或5%提升到0.2%)。高精度红外传感器测温精度已经可实现0.05度测温精度,优于医用体温检测±0.2度精度要求。烨映微电子的高精度红外传感器采用更高效的红外传感结构设计,光-热-电物理转换效率比国外同类产品提高一个数量级,红外响应率和探测率指标都比国外同类产品高一个数量级,单点红外传感距离突破1米。
3)产业链整合的“供给侧”创新(Semi-Fabless)。烨映微电子自主研发基于集成电路封装的热电堆传感器TO封装工艺,针对自主研发的封装工艺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工艺控制文件,实现封装“供给侧”创新,通过“Semi-Fabless”模式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快速量产和扩产。将研发成果形成工艺标准文件,并积极通过产业链整合的“供给侧”创新,快速提升传感器封装产能,满足疫情防控的井喷需求。并同时实现红外传感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保障了国家和社会所需的重要医疗物资的国产化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红外产品发挥重大作用一颗有温度的“中国芯”
去年新冠疫情给半导体行业带来很大冲击。无论是上半年疫情爆发带来的现金流问题,还是下半年因为市场恢复而带来的产能问题,对于烨映微电子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关于产能紧缺,徐德辉认为,制约红外传感器产能的一个环节是红外传感器芯片的封装。由于红外传感器需要采用特殊的TO金属管壳和管帽进行真空气密封装,与典型的集成电路封装还存在较大差异。而通常具有TO封装能力的厂商普遍不大,产能不高,因此很难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集成电路封测大厂虽有巨大的封装产能,但是其没有TO封装的相关设备和封装技术,也无法解决红外传感器的封装问题。
徐德辉介绍,烨映微电子通过产业链整合的“供给侧”创新,采用‘Semi-Fabless’模式,自主研发基于集成电路封装的热电堆传感器TO封装工艺,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针对自主研发的封装工艺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工艺控制文件。通过购买热电堆红外TO封装所需的部分核心设备,结合封装工艺控制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下发,将红外传感器TO封装的相关技术授权并指导集成电路封装龙头企业及相关传感器公司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即利用烨映微电子自购的核心封装设备,结合质量体系及工艺文件的指导,激活集成电路封测厂商现有的大量通用封装设备,实现封装“供给侧”创新,通过“Semi-Fabless”模式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快速量产和扩产,满足市场对TO封装的井喷激增的需求。
又“红”又“专”助力产业升级
谈及2021年的展望,徐德辉表示,在红外体温传感之外,烨映微电子也在一直专注在红外传感技术领域的开发,将红外传感赋能各行业应用,助力产业升级。
烨映微电子2020年推出了高可靠性热电堆红外传感器,远距离红外测温模组,热电堆阵列红外测温模组,自聚焦双光融合红外测温模组,产品技术方案获得科技部重点专项支持。高可靠性热电堆红外传感器针对户外红外测温应用,大幅度提高传感器可靠性,各种环境下传感器都能正常工作;远距离红外测温模组,热电堆阵列红外测温模组和自聚焦双光融合红外测温模组助力了红外测温与AI系统集成,将红外温度作为数字基建的底层数据。
徐德辉介绍,烨映微电子的红外人机交互技术,是首家掌握基于人体红外特征实现人机交互的企业,可同时检测动态和静态人体信号,实现完整的红外人机交互,可广泛应用与物联网、智能家居等行业作为全新的人机交互接口。
烨映微电子将单点红外传感向阵列红外传感方向拓展,从单点红外传感器发展成阵列图像红外传感器,已实现小阵列红外传感器的量产,可实现33*33,160*120这些分辨率红外图像的采集和处理。此外,通过将可见光和阵列红外传感器的红外图像进行融合,烨映微电子也实现了双光红外图像融合,为红外传感提供更多层次的信息。
原文标题:烨映微电子:又“红”又“专”,一颗有温度的“中国芯”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半导体投资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原文标题:烨映微电子:又“红”又“专”,一颗有温度的“中国芯”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eb0fee55925b,微信公众号:半导体投资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嘉兴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半导”)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定增....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5:07
•
0次
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TCL科技(000100.SZ)已....
如意 发表于 03-04 15:02
•
0次
阅读
北京时间3月4日下午,realme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为我们带来了骁龙888年度旗舰——真我GT,这也....
上海临港新片区:到2025年,先进工艺、成熟工艺、特色工艺进入国际前列,EDA工具、光刻胶、大硅片等....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4:48
•
45次
阅读
春节期间,许多消费者发现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市场,家电产品的促销力度比往年要低,部分线下家电卖场还出....
如意 发表于 03-04 14:36
•
36次
阅读
Cree(科锐)3月1日宣布已完成将其LED产品业务部门(“Cree LED”)向SMART Glo....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4:25
•
52次
阅读
主事丫环空调感温头 主事丫环空调感温头,又称室内温度传感器,主要检测室内蒸发器的盘管温度。它有两大控....
发表于 03-04 14:10 •
4次
阅读
托普云农研发供应的培养箱种类有很多,其中光照培养箱,它是专门为植物的光合培养提供重要的环境条件,或者....
发表于 03-04 14:06 •
0次
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列阵的研究....
发表于 03-04 13:56 •
2次
阅读
对中国而言,紧迫程度则更甚。自中兴、华为事件开始,芯片市场对国产替代的需求裹挟着爱国情绪逐步爆发。在....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3:54
•
116次
阅读
本文档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的是大数据试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发表于 03-04 13:51 •
4次
阅读
前段时间,三星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图像传感器GN2,在GN1「大底」的基础上,GN2成功达到了1/1.2....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3:37
•
128次
阅读
3月3日晚间,中芯国际披露,公司于2月1日与阿斯麦(ASML)上海签订了经修订和重述的阿斯麦批量采购....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1:54
•
295次
阅读
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GM)警告称,由于半导体芯片的持续短缺影响了该公司生产汽车和卡车的能力,工厂可....
如意 发表于 03-04 11:46
•
162次
阅读
3月3日,资本邦了解到,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为电子)于回复了科创板IPO二轮问....
璟琰乀 发表于 03-04 11:46
•
90次
阅读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完成风力传感器的部署,而任务团队继续对火星车状....
如意 发表于 03-04 11:29
•
84次
阅读
车辆烧尿素太多,让很多车主头疼,但是如果车辆不烧尿素了也会让车主头疼,若长期不使用SCR系统拆掉,系....
贞光科技代理品牌——Viking光颉科技(介绍一) 专业薄膜被动元件制造商 全球被动元件小型化、高频....
发表于 03-04 11:19 •
12次
阅读
今晚0点,Redmi K40、Redmi K40 Pro开放全渠道首销,售价分别为1999元、279....
今天vivo举办了2021年的首场发布会,发布了vivo S9系列“轻薄自拍”手机,其正面为了拍照补....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0:52
•
124次
阅读
砺石导言:作为以半导体分销业务起家的公司,韦尔股份通过一系列围绕主业进行的并购成为了全球第三大CIS....
璟琰乀 发表于 03-04 10:35
•
177次
阅读
据DigiTimes援引消息人士称,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iPhone 13 Pro和Pro Max....
MEMS传感器即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是采....
发表于 03-04 10:31 •
70次
阅读
“作为企业的代表,我更关注十四五规划中的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之中如何适应和....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0:23
•
76次
阅读
3月3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2021年2月1日,公司与阿斯麦(ASML)上海签订了经修订和重述的阿....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0:15
•
95次
阅读
3月4日消息,在不久前Redmi新品发布会上,Redmi除了为消费者带来1999元起的真香双旗舰K4....
3月2日晚间,斯达半导体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计划非公开发行股....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10:00
•
142次
阅读
DJI 大疆创新正式发售沉浸式飞行无人机DJI FPV,并以套装形式发售,其中包含飞行器、遥控器、飞....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09:50
•
163次
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TCL 创始人李东生透露,TCL 科技已组建了半导体业务部门,寻找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机....
21克888 发表于 03-04 09:46
•
448次
阅读
每一次的供需极端波动,都是对行业进行洗牌。当前的状况,对晶圆代工厂和上规模的设计公司都有利,对拿不到....
璟琰乀 发表于 03-04 09:44
•
163次
阅读
这三类任务如果通过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完成,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检测速度,减少计算参数,而且可以....
新机器视觉 发表于 03-04 09:42
•
112次
阅读
3月3日消息,今晚7点30分,vivo新品发布会如期而至,会上vivo新一代轻薄自拍旗舰——vivo....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了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月全球半导体行....
牵手一起梦 发表于 03-04 09:34
•
104次
阅读
这半年来,全球半导体行业产能紧张,各种芯片都在缺货,也让晶圆代工厂有了扩大规模的机会,第三大代工厂格....
中芯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根据批量采购协议已于 2020 年 3 月 16 日至 2021 年 ....
电子魔法师 发表于 03-04 09:22
•
142次
阅读
3月3日晚间,中芯国际在港交所公告,根据批量采购协议已于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的1....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4 09:00
•
301次
阅读
电子发烧友报道(文/黄山明)从3月1日开始,厚声、Rubycon(红宝石)、士兰微、国巨等知名半导体....
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批量采购协议已于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的12个月期间就....
什么是车规级(介绍三) 一致性要求 现在的汽车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规模生产的阶段的,一款车1年可以生产....
发表于 03-04 00:00 •
9次
阅读
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是新冠肺炎爆发期间,机器人在无接触配送、紫外线消毒以及防疫应急处理和....
本文档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的是C8051F330和C8051F331微控制器的数据手册免费下载。
....
发表于 03-03 17:29 •
18次
阅读
都说事不过三,但偏偏在台湾人骄傲的半导体产业里,人称“蒋爸”的蒋尚义足足伤害了大佬梁孟松三次。最终,....
科工力量 发表于 03-03 17:18
•
865次
阅读
光电开关在一般情况下,其是由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这三部分组成。发送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
发表于 03-03 17:14 •
686次
阅读
其中,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和SiC 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也是斯达这次的募资重点。众所周知,近年来,因....
我快闭嘴 发表于 03-03 17:06
•
430次
阅读
什么是数字集成电路IC?
发表于 03-03 06:57 •
0次
阅读
在给一个精密传感器模拟前端设计信号调理模块,是否应该使用轨到轨输入的运放?
...
发表于 03-01 06:11 •
0次
阅读
重力传感器简介
重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重力传感器作用
...
发表于 02-25 07:20 •
0次
阅读
微型无线传感器的架构与优化
...
发表于 02-25 06:01 •
0次
阅读
半导体制冷片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而制作的电子元件,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
发表于 02-24 09:24 •
0次
阅读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的功能分类
集成电路的四大类
...
发表于 02-24 07:52 •
0次
阅读
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原理
PSoC4简介
基于PSoC4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
基于PSoC4的设计实例
&n...
发表于 02-24 06:12 •
0次
阅读
基于电信设备内液体泄漏检测的光电液位传感器
用于昂贵和关键系统的低成本泄漏检测解决方案
...
发表于 02-23 06:34 •
0次
阅读
光电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某些物质上时,物质的电子吸收...
发表于 02-20 15:10 •
909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轴承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探针,铜质尖端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5...
发表于 12-16 08:00 •
2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轴承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探针,铜质尖端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6...
发表于 12-16 08:00 •
24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轴承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探针,铜质尖端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7...
发表于 12-16 08:00 •
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轴承嵌入式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护套电缆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镀锡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8...
发表于 12-16 08:00 •
32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09...
发表于 12-16 07:00 •
10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0...
发表于 12-16 07:00 •
16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1...
发表于 12-16 07:00 •
8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2...
发表于 12-16 07:00 •
10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点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和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3...
发表于 12-16 07:00 •
13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空气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4...
发表于 12-16 07:00 •
14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空气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135 °C [ 275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铝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5...
发表于 12-16 07:00 •
14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空气传感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6...
发表于 12-16 07:00 •
15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7...
发表于 12-16 07:00 •
33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8...
发表于 12-16 07:00 •
33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19...
发表于 12-16 07:00 •
14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0...
发表于 12-16 07:00 •
35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平均化探头
元件材料
铂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00 °C [ 39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1...
发表于 12-16 07:00 •
17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通用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3...
发表于 12-16 07:00 •
32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通用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4...
发表于 12-16 07:00 •
20次
阅读
看产品文档或联系我们以了解最新的机构审批信息。
产品类型特性
传感器类型
通用探头
元件材料
铂, 铜, 镍
引线导线种类
PTFE
使用环境
最大温度
250 °C [ 482 °F ]
包装特性
元件包装
不锈钢
参考编号
TE 内部编号
CAT-RTD0026...
发表于 12-16 07:00 •
38次
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