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我国低轨物联网星座初成,为“万物互联”添加关键一环!

物联网星球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2020-11-05 16:02 次阅读

上周,天启6号物联网卫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启6号卫星是“天启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星座也将是我国首个投入运营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随着我国低轨物联网星座建设不断推进,“万物互联”再添关键一环。

卫星物联网建设持续推进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设备联网问题成为其中最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卫星物联网”的概念被提了出来。专家认为,通过卫星链接,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各类地形、空气质量等问题所引起的信号传输难题。因此,卫星物联网成为世界各国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部分。

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国电高科)建设运营。整个天启星座将由38颗卫星组成,计划于2021年底完成部署。目前已有7颗卫星在轨组网运行并提供卫星物联网数据服务,已经初步形成天地一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为全球物联网用户提供卫星数据服务,实现“空天地海一体”的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

此次发射的天启6号卫星是“天启星座”的第八颗组网卫星,天启6号卫星组网运行后,进一步提高了“天启星座”的全球实时通信服务能力。预计到2020年底,“天启星座”将实现全球半小时以内时间重访,终端接入服务能力突破千万级,能够满足电力物联网、矿山水文监测、海洋牧场、智能集装箱、生态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绿色矿山和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窄带数据通信需求,大大提升我国全球数据获取能力。

此外,我国首个卫星物联网也完成第一阶段建设。10月19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透露,我国正在建设的首个卫星物联网——“行云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3年前后建设完成由百余颗卫星组成的“物联网星座”。目前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行云工程”两颗试验卫星目前已在轨验证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这两颗卫星首次实现了我国低轨卫星星间激光通信,打通了物联网卫星之间空间信息传输的瓶颈制约。未来“行云工程”将在解决目前地面物联网业务因蜂窝通信网络覆盖率不足而导致的“通信盲区”难题上,大显身手。系统能够为极地环境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气象数据预报、海洋环境监测、海上运输通信等多个行业提供应用测试,并为后续卫星物联网的组网奠定基础,有望实现全球万物互联。

行业前景十分可观

未来的卫星物联网有着十分可观的市场前景。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前,全球卫星物联网产值可达5600亿美元到8500亿美元。美国权威卫星行业咨询公司NSR则预测,2022年将有1亿至2亿台物联网设备有接入卫星的需求。在未来10年,亚洲也将成为天基物联网收入复合增长率唯一超过10%的区域。

在未来几年,卫星物联网连接安装基地增加将近4倍, 以25%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大,从2019年的270万个到2025年达近1030万个。虽然卫星市场只占整个物联网连接的一小部分,但它是支持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的关键。在未来10到15年,标准的地面无线物联网技术将在实现基于卫星物联网连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020年4月20日,我国正式把卫星互联网纳入了新基建范畴。如今有了“造星”能力、频率资质和商业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加持,多个卫星公司都在转向卫星物联网。目前阶段,卫星物联网市场主要趋向于与地面通信融合发展,扩展覆盖范围,实现高效率、低延时、海量数据的高频段宽带物联网。根据预测,2020年至2030年,将是卫星互联网发展的“黄金窗口期”。一场“圈天竞赛”,已经悄然开始。

“万物互联”带动产业链发展

目前,全球正处于人造卫星密集发射前夕。预计到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7000颗低轨卫星,而低轨道轨位可用空间将所剩无几。空间轨道和频段作为能够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已经成为各国卫星企业争相抢占的重点资源。

未来,卫星将越来越成为助力“万物互联”的关键一环。展望未来,低轨卫星通信具备广泛应用场景,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低轨卫星互联网、航天互联网、车联网、基站回传以及天基物联网等。

今年10月19日,中国航天科工发布“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在卫星及应用产业方面,突出天基互联网/物联网关键技术验证先发优势,服务我国天地融合信息网络建设需要;推进卫星低成本批量化制造产业链布局,持续发展系列化特色载荷产品,推动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众日常生活;2023年前初步完成行云工程建设,2025年形成“设计—制造—运营—应用—服务”五位一体的天基物联网产业生态,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天基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低轨卫星产业处于起步期,随着产业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未来技术升级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将刺激更多的资本投入低轨卫星产业。卫星物联网有望成为“北斗”导航后相关产业链的又一次发展机遇,产业链上市公司有望迎来资本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星基物联网未来将会带来继“北斗”导航之后相关产业链的再一次黄金发展机遇,也将持续成为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鉴于低轨高频卫星通 信产业链较长,可聚焦通信产业链包括军工通信、北斗/卫星通信芯片、星上系统、 卫星运营服务以及卫星通信芯片、地面终端等领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867

    文章

    41593

    浏览量

    358292
  • 中国物联网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

    浏览量

    6494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联网专业前景怎么样?

    联网专业前景怎么样? 联网专业在当今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前景。以下是联网专业的
    发表于 10-20 09:48

    基于飞腾派的边缘联网

    、协议转换和数据处理等功能。其中内置了万物编码算法,以及物模型,可以给在场景内的所有的人和都附上个唯的ID。唯的编码规则来标识和管理
    发表于 09-21 16:50

    阿里云联网平台基础概念讲解

    产品 设备的集合,通常指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设备。联网平台每个产品颁发全局唯的ProductKey。每个产品下可以有成千上
    发表于 09-11 07:41

    STM32Wx助力万物互联3.0

    STM32Wx 助力万物互联3.0内容包括:主流通信技术、STM32 大步迈进无线领域、STM32 完整的MCU和MPU产品组合、2.4GHz 产品系列、Sub1GHz 产品系列等。
    发表于 09-05 07:45

    浅谈工业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在传统云平台的基础上叠加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搭建对工业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模块体系,实现工业
    发表于 08-10 15:45

    面向万物智联的应用框架的思考与探索

    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应用框架不断演进和变化。在万物智联的新场景下,应用框架应该如何设计呢?华为终端开发框架首席架构师余枝强,在第届OpenHarmony技术峰会上给出了几点思考。 01►业界应用框架的演进
    发表于 08-08 17:04

    设计个片上系统-安全的联网创建个系统设备

    本指南适用于系统设计人员,可能使用Arm Flexible access。我们假设您希望安全的联网设备开发片上系统(SoC),并且您打算SoC将用于智能咖啡机。然而,该指南可能与任何相关的
    发表于 08-02 09:33

    万物互联联网(2)#计算机

    计算机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7月18日 00:35:19

    【CW32饭盒派开发板试用体验】+万物互联之温湿度显示

    句场合来编写。附上屏幕刷新和温湿度采集流程。 联网,总不能在当地显示,得联网才行。下篇,我们将让开发板和网络连接起来,万物
    发表于 06-26 20:33

    专访深开鸿CEO王录:做成鸿蒙生态 需要家万亿市值的公司

    鸿未来的目标是万亿市值。”王录说,做鸿蒙生态的企业,如果没有家万亿的公司出来,万物互联生态做不出来。“旦做成了,就真正把
    发表于 06-15 14:46

    基于机智云联网平台的智能种树小车

    与5G技术和联网相结合,做到万物互联的理念。整体的监测和信息传递采用了蓝牙模块和联网机智云模
    发表于 05-31 19:38

    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的商用,‘管’这侧基本上也变得十分通畅,大带宽,时延的特性,满足了各种联网应用场景的需求。就蓝牙来说,各种应用如果出现与云之间的交互的话,5G就能比较好的克服时延的问题。举个栗子
    发表于 05-15 15:57

    面向万物智联的应用框架的思考和探索(下)

    。其中,开发效率和运行体验是永恒的诉求,业界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演进。 本文重点围绕移动应用框架,梳理其关键发展脉络,并分析其背后的技术演进思路以及目前的局限;同时,进步结合万物智联的新场景和新生
    发表于 05-06 10:17

    面向万物智联的应用框架的思考和探索(中)

    演进思路以及目前的局限;同时,进步结合万物智联的新场景和新生态,围绕相应的应用框架的设计和演进,分享个人在这个领域的思考,实践,以及下步探索。 “预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亚伯拉罕
    发表于 05-05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