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5G承载光模块典型应用场景及趋势分析

我快闭嘴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作者:刘璐 吴冰冰 赵文 2020-09-25 09:17 次阅读

2019年6月,我国工业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4家运营企业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5G商用正式启动。2020年3月,5G网络被确定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之一,进一步促进5G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5G承载网络为5G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提供基础的网络连接,光模块是5G承载网络的基础构成单元,近年来随着速率提升,光模块在系统设备中的成本占比不断攀升,已成为5G低成本、广覆盖的关键要素之一。相比于4G,5G承载在速率容量、传输距离、工作环境、光纤资源和同步特性等方面都对光模块提出了新型差异化要求。

5G承载光模块典型应用场景

5G前传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光纤直连、波分复用和其他有源传输技术。小规模集中场景可采用光纤直连方案,包括双纤双向和单纤双向,如图1(a)所示。光纤直连网络简洁、易于维护、时延较低但消耗大量光纤资源。密集城区等中等以上规模集中场景需引入波分复用方案来解决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云无线接入网)模式下的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拉远。WDM方案减少光纤占用、容量大但面临其他问题如成本增加、链路预算大等,可细分为无源WDM、半有源WDM和有源WDM,如图1(b)-1(d)所示。

5G部署初期,前传将以光纤直连和无源WDM方案为主,后续随着网络部署规模逐步扩大,尤其是C-RAN小集中和大集中部署模式的规模应用,基于半有源WDM的部署占比将会显著提升。


5G承载光模块典型应用场景及趋势分析

图1 (a)光纤直连 (b)无源WDM (c)半有源WDM (d)有源WDM

5G中回传覆盖城域接入层、汇聚层与核心层,接入层和汇聚层将主要采用25Gbit/s、50Gbit/s、100Gbit/s等速率的灰光或彩光模块,核心层将较多采用100Gbit/s、200Gbit/s、400Gbit/s等速率的彩光模块。

5G承载光模块三大发展趋势

目前业界针对5G承载光模块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部分方案已逐步成熟并走向规模应用,需要业界合力推动进一步收敛聚焦。5G承载光模块发展呈现出三大演进趋势。

一是25G前传灰光模块基本成熟,彩光模块呈现多种WDM方案竞争。

5G网络建设初期,在光纤资源充裕的场景中,前传将以光纤直连方式为主,主要采用25Gbit/s灰光模块。基站的塔上塔下互连可采用300m双纤双向灰光模块,用于传输距离更远或链路损耗更大的AAU与接入机房之间的互连可采用10/15km双纤双向或单纤双向灰光模块。25Gbit/s双纤双向灰光模块已基本成熟,参考标准包括IEEE802.3-2018和YD/T 3125.2-2019,将优先采用超频方案,PAM4方案取决于配套芯片性能和规模效应。25Gbit/s单纤双向灰光模块以波分复用1270/1330nm方案为主,基于NRZ调制码型的光模块产品在10/15km距离规格已基本成熟,基于PAM4调制码型的光模块处于少量样品阶段,行业标准YD/T2759.2-2020对NRZ 10/15km和PAM4 10km距离规格进行了规范。

前传彩光模块考虑到色散问题和成本等因素,出现粗波分复用(CWDM)、中等波分复用(MWDM)、细波分复用(LWDM)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等多种竞争方案,主要占用C波段和O波段。

25Gbit/s CWDM彩光模块使用ITU-T G.694.2规范的波长,从1271nm到1611nm,共18个波长,目前从短波长开始前6波(1271nm~1371nm)比较成熟,国内已有规模应用。发送和接收端采用DML(Directly Modulated Laser,直接调制激光器)和PIN(Positive Intrinsic Negative,P型-本征型-N型)探测器方案,其中前4波可共用数据中心100GE CWDM4产业链,成本较低。为满足工业级应用,AAU侧光模块需采用带制冷的DML激光器。中国信通院已牵头开始25Gbit/s CWDM行业标准的制定,ITU-T SG15 Q6也已启动是否基于25Gbit/s 前传速率修订G.695 CWDM标准的讨论。

25Gbit/s MWDM彩光模块在CWDM前6波基础上进行左右偏移扩展为12波,采用非均匀的波长间隔。MWDM方案可重用CWDM方案中DML激光器成熟的设计经验及工艺控制技术,与CWDM共外延工艺和芯片制造产业链。中国移动正在组织产业链上下游进行MWDM的行业标准制定,同时在ITU-T和O-RAN中推动国际标准立项,相应产品目前处于测试验证和试商用阶段。

25Gbit/s LWDM彩光模块以IEEE 802.3-2018规范中400GE LR8的8个波长为基础,按照800GHz通道间隔等距扩展的方式来实现12个波长。LWDM波长位于O波段,色散代价小,可采用DML激光器和PIN探测器解决10/15km距离传输,其中基础的8个波长可重用100GE LR4和400GE LR8产业链。中国电信正在组织产业链上下游进行LWDM的行业标准制定和测试验证,并在ITU-T推动国际标准立项,目前国内已有局部试点应用。

根据ITU-T SG15 2020年9月份全会最新讨论进展,预计将结合CWDM/MWDM/LWDM的多重立项需求,将立项面向5G前传的新标准G.owdm,以便开展基于O波段25Gbit/s WDM标准制定,具体参数细节后续开展研究。

25Gbit/s DWDM光模块基于ITU-T G .698.4标准,采用C波段(1529.55nm~1565.50nm),通道间隔为100GHz时可支持40个波长,大幅提升系统容量、节约光纤资源,因受色散限制主要采用EML(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ed laser,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和APD(Avalanche Photo Diode,雪崩光电二极管)探测器,成本较高。技术方案方面,25Gbit/s DWDM光模块包括波长可调谐与固定波长两种不同的实现手段。中国联通正在组织产业链上下游进行DWDM的行业标准制定,同时将在已立项的ITU-T G.698.x系列(G.698.1/G.698.2/G.698.4)修订标准中增加25Gbit/s速率技术要求。

二是中回传光模块平稳发展,近期将以非相干灰光模块为主。

接入和汇聚层将主要采用25Gbit/s、50Gbit/s和100Gbit/s等速率的灰光模块。目前,25Gbit/s双纤双向40km光模块产业链已经成熟,国内外标准IEEE 802.3-2018和YD/T 3125.2-2019已经发布。50Gbit/s双纤双向和单纤双向光模块主要采用25GBaud光芯片和PAM4调制格式,根据距离可采用DML或EML激光器。50Gbit/s双纤双向光模块有10km和40km两种距离规格,国内外标准IEEE 802.3-2018、IEEE 802.3cn-2019和YD/T 3713-2020已经发布。50Gbit/s单纤双向光模块的国际标准处于在研阶段,有10km、20km、40km三种距离规格,IEEE 802.3cp D2.1对上下行波长进行了建议;国内行业标准将于2020年下半年征求意见和送审,2021年上半年制定完成。

核心层的典型传输距离为40km~80km,核心层将较多采用100Gbit/s、200Gbit/s和400Gbit/s等速率的相干光模块,随着硅光和低成本DSP技术的发展,低成本相干光模块被视为新的发展热点。

三是光模块产业基本准备就绪,新特性测试评估有序进行。

为进一步评估5G承载光模块发展水平,促进5G光模块产业链相关方协同、合作与交流,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已组织完成两次多厂商多类型5G承载光模块测评工作。相对于首次测评,第二次测评在参与厂商数量、参测光模块类型、测试项目等方面有明显增加。参测光模块样品整体上满足已发布或在研的IEEE 802.3标准及草案、CCSA行业标准及草案、MSA等相关要求,在光电接口、长期稳定性、互通能力、设备和仪表兼容性方面个别模块仍存在一些尚待完善的问题。

5G前传、中回传对新型光模块提出了差异化需求,5G承载光模块多样化技术方案并存发展的态势预计短期内仍将持续,分支过多将带来重复开发、资源浪费、市场碎片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链的规模协调发展。为尽可能降低多样化方案并行带来的潜在影响,建议5G前传相关业界从部署需求、传输性能优化、低成本建设及便捷运维管理、产业链良性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从标准层面加强共性技术协同推动,统一管控模型及操作管理维护(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机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产业发展格局,使业界资源得到有序配置,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降低。(本文作者均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无线
    +关注

    关注

    31

    文章

    5300

    浏览量

    171423
  • 网络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7248

    浏览量

    87405
  • 5G
    5G
    +关注

    关注

    1340

    文章

    47792

    浏览量

    553822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RedCap与5G有何不同?RedCap典型用场景

    RedCap对标LTE Cat.4,要求下行峰值速率为150Mbit/s、上行峰值速率为50 Mbit/s。3GPP为RedCap定义的典型用场景包括工业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和可穿戴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2-01 14:20 1139次阅读
    RedCap与<b class='flag-5'>5G</b>有何不同?RedCap<b class='flag-5'>典型</b>应<b class='flag-5'>用场景</b>

    4G/5G全系列安卓智模块开发板

    模块5G
    jf_87063710
    发布于 :2023年12月18日 14:15:20

    【新闻】广和通+山源科技:5G智慧矿山,让井下作业更安全高效

    用场景的需求 传统行业赋能 5G矿用AR眼镜通过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环境中,实现信息流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过渡,从而进一步解放人员的双手,提升其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对于5G矿用AR眼镜
    发表于 10-16 14:46

    5G:云网络的产业基础集成架构

    5G的一个关键趋势应用程序。基于云-网络融合的架构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挑战包括: •数据传输成本:传统上,核心服务器集群是部署在远程数据中心还是云中获得所需带宽的代价很高,可以实现快速甚至实时
    发表于 08-04 07:06

    ZigBee技术的典型用场景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那么ZigBee产品都适用于什么具体场景?给行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使用体验?本期文章我们一起来了解致远电子ZigBee产品的几个典型用场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1:49 998次阅读

    如何在Layerscape平台上启用5G模块

    想在 Layerscape 平台上使用 5G 模组?随附的应用说明将帮助您做到这一点。 该 AN 将帮助您: 1.在Layerscape平台上设置5G环境 2. 将 5G 模块
    发表于 05-17 06:24

    5G三大应用场景(2)#5G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通信5G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5月11日 11:29:23

    5G三大应用场景(1)#5G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通信5G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5月11日 11:28:46

    5G承载网架构(2)#5G技术

    网络通信5G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5月10日 23:01:13

    5G承载网架构(1)#5G技术

    网络通信5G
    未来加油dz
    发布于 :2023年05月10日 23:00:41

    中国信通院公布 5G 标准必要专利全球最新排名:华为第一、小米首次进入前十

    提案,分析5G提案趋势、工作组提案分布、参会主体的提案量和通过提案的情况,以期从提案的视角展示全球5G标准化的创新情况。
    发表于 05-10 10:39

    5G NR信号的解调分析

    物联网通信)三大场景5G NR信号可以灵活多变,但也导致信号结构要复杂得多,信号解调分析时参数设置也要复杂得多,对于经常使用频谱仪对5G NR信号进行解调
    发表于 05-06 11:49

    Wi-Fi6和5G对比分析哪个好?

    5G各自都有最适用的场景,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取代另一个。5G和Wi-Fi 6的结合是公共和私有网络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必然趋势,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它们的联手能有效提升新建和现有网络的效能
    发表于 05-05 10:59

    5G毫米波有哪些优势?

    的室内环境,5G毫米波的定位能力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5G毫米波的这些技术优势,将为行业开创超越想象的商业应用前景。目前能够预测的是,5G毫米波将在室内外交通枢纽与场馆等热点覆盖应用场景
    发表于 05-05 10:49

    5G网络架构,5G中的SDR和SDN是什么?

      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将迎来新的变化,5G 的三大典型用场景包括海量机器类通信 (mMT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 (URLLC)和增强型移动宽带 (eMBB)。此外,
    发表于 05-05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