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特殊的可以散射光的三维纳米结构

独爱72H 来源:科技报告与资讯 作者:科技报告与资讯 2020-03-21 14:35 次阅读

(文章来源:科技报告与资讯)

它的孔隙率为99.99%,几乎只包含空气,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Aerobornitride是由基尔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开发的材料名称。科学家们认为,他们由此奠定了将激光带入广泛应用范围基础。他们以硼氮化合物为基础,开发了一种特殊的三维纳米结构,该结构可以非常强地散射光,并且几乎不吸收光。

受到激光照射,该材料会发出均匀的光,根据激光的类型,该光要比LED光更有效和强大。因此,将来用于汽车前灯,投影仪或带有激光的室内照明的灯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小并且越来越亮。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长期以来,激光一直被认为是可以超过LED(发光二极管)效率的“下一代”光源。基尔大学“功能纳米材料”工作组的材料科学家,也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FabianSchütt博士强调说:“对于非常明亮或大量的光,需要大量的LED以及相应的安装空间。但是,使用一个千分之一大小的激光二极管也可以获得相同数量的光。”该研究的参与者来自德国,英国,意大利,丹麦和韩国等多个国家。

强大的小型光源可实现多种应用。诸如汽车前灯中的第一个测试应用已经可用,但是激光灯尚未被广泛接受。一方面,这是由于激光二极管强烈的定向光。另一方面,光仅包含一个波长,因此是单色的。当激光束撞击表面并在那里反射时,这会导致不愉快的闪烁。

工作组负责人Rainer Adelung教授说:“激光的先前发展通常与磷光体一起作用。但是,它们产生的光相对较冷,长期不稳定,效率也不高。” 基尔(Kiel)的研究小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他们开发了六方氮化硼(也称为“白色石墨烯”)的高度散射纳米结构,该结构几乎不吸收任何光。该结构由无数细中空微管的花丝网络组成。当激光束撞击这些光束时,它会在网络结构内部极度散射,从而产生均匀的光源。Schütt解释说:“我们的材料或多或少像人造雾一样,产生均匀、令人愉悦的光输出。”

纳米结构不仅保证了材料能承受强烈的激光,而且还能散射不同的波长。 红色、绿色和蓝色激光可以混合,以创造特定的颜色效果,除了正常的白色-例如,用于房间照明。 在这里,极轻的激光二极管可以导致全新的设计理念在未来。 “然而,为了在未来与LED竞争,激光二极管的效率也必须提高,”Schutt说。 研究团队现在正在寻找工业合作伙伴,以期实现商业应用。

同时,来自基尔(Kiel)的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他们的方法为不同的材料开发高度多孔的纳米结构,此外氮化硼还包括石墨烯或石墨。以这种方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轻质材料,即所谓的“航空材料”,其允许特别创新的应用。例如,科学家目前正在与公司和其他大学合作进行研究,以开发用于飞机的自动清洁空气过滤器。

(责任编辑:fq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激光
    +关注

    关注

    19

    文章

    2751

    浏览量

    63483
  • 纳米技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94

    浏览量

    25653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量子梦

    可以模拟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科学家设计新材料、药物,甚至加速新材料的发现过程。这将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加快新技术的开发。 总的来说,量子计算机的梦想是通过利用量子力学的
    发表于 03-13 18:18

    NVIDIA首席科学家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担任首席科学家,此前在斯坦福大学任职12年,担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团队开发了系统架构、网络架构、信号传输、路由和同步技术,在今天的大多数大型并行计算机中都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6:16 355次阅读
    NVIDIA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

    煤炭——别烧它,用它计算某种化石燃料可用作晶体管的二维绝缘膜

    来源:半导体芯科技编译 美国能源部(DOE)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和石溪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一种通用方法,用于生产各种设计的金属和半导体三维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6:45 176次阅读

    谷歌DeepMind科学家欲建AI初创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的两名杰出科学家Laurent Sifre和Karl Tuyls正在与投资者商讨在巴黎成立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事宜。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4:41 197次阅读

    什么是聚集度指数PDI粒径分布-LNP脂质纳米颗粒的PDI的影响因素

    的增加而增加。图3 LNP合成装置(中试级)五、不同方法测量PDI的优缺点 1. 动态散射仪(DLS):DLS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颗粒尺寸和PDI的方法。它具有非接触式、无需样品处理等优点,但在样品中存在
    发表于 11-28 13:38

    利用光化学反应实现三维纳米材料的高分辨率制造

    陶瓷和类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热、机械和化学性能,因此在科学、工业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实现陶瓷和类陶瓷三维纳米材料的制造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09:08 301次阅读
    利用光化学反应实现<b class='flag-5'>三维纳米</b>材料的高分辨率制造

    纳米级测量仪器:窥探微观世界的利器

    共聚焦光学系统为基础,结合高稳定性结构设计和3D重建算法共同组成测量系统,能用于各种精密器件及材料表面的非接触式微纳米测量。能测量表面物理形貌,进行微纳米尺度的三维形貌分析,如3D表面
    发表于 10-11 14:37

    拉曼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是一种散射光谱。拉曼光谱分析法是基于印度科学家C.V.拉曼(Raman)所发现的拉曼散射效应,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09:45 5485次阅读
    拉曼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一种超快速准三维技术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超快速准三维技术,克服了二维图像中信息缺失和特征不完整的缺点,允许对超快速过程的三维特征进行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1:48 76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超快速准<b class='flag-5'>三维</b>技术介绍

    科学家制造出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超透镜

    一个由中国和英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制造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光学成像透镜。 19世纪以来,医生们一直认为,光学显微镜存在一个分辨率极限,超出这个极限就无法清楚地看到物体。当物体小于200纳米,比如
    的头像 发表于 09-01 06:28 425次阅读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 对于近期网络传言的华为3.2万名科学家移籍华为方面表示,造谣者毫无根据、无中生有。 华为辟谣3.2万名科学家移籍以及其他的一些网络传言,比如“华为孟晚舟宣布23万亿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6:51 1001次阅读
    华为辟谣3.2万名<b class='flag-5'>科学家</b>移籍

    衍射光栅中的散射光和杂散光简析

    所有光学表面的一个令人讨厌的特性是它们散射光的能力。这种不希望的光通常被称为杂散辐射能(SRE)。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5:20 1475次阅读
    衍射光栅中的<b class='flag-5'>散射光</b>和杂散光简析

    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首次完成纳米级排列量子传感器的精细任务

      近日,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利用六方氮化硼二维层中的硼空位,首次完成了在纳米级排列量子传感器的精细任务,从而能够检测磁场中的极小变化,实现了高分辨率磁场成像。 氮化硼是一种含有氮和硼原子的薄晶体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0:13 364次阅读
    日本东京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首次完成<b class='flag-5'>纳米</b>级排列量子传感器的精细任务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教授登榜“2023科创家”

    “一群跨越了科学与商业边界的人”这是科创媒体36氪对科创企业家的定义。近日,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教授从全赛道中脱颖而出, 登榜首届“2023科创家”榜单。此次共有15位教授荣登榜单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9:15 2355次阅读
    踏歌智行创始人、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余贵珍教授登榜“2023科创家”

    科学家用银线团搭建「纳米线网络」,触电就像大脑一样运作

    这也是如今不少AI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特性。最近,来自悉尼大学和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试着通过使用纳米线网络(NWN)来模拟人类大脑在受到电激时的反应,实
    的头像 发表于 05-04 09:30 427次阅读
    <b class='flag-5'>科学家</b>用银线团搭建「<b class='flag-5'>纳米</b>线网络」,触电就像大脑一样运作